大量存在于水底的白色大米,群鲫根本不用抢食,习惯成自然。小鲫鱼咬装有米粒的钩,不会有送漂的现象,只有大鲫鱼咬钩后能捧上一粒漂,咬口如不顺利,马上会吐钩,所以一般不会有拖拉黑漂现象;如遇上圈曲的线组,就无反应了,守上半天也无动静。大咬(鱼吃食的味口大开)的日子即便能反应咬钩,也有一个时间差。比如,大鲫鱼咬钩三钞钟,上捧浮漂5公分后吐钩,由于圈曲的水线有收缩率和大于直线的水阻,使漂的反应在2秒钟后才能有微弱的上捧迹象,让你不能及时杨竿,即使杨竿也是杨空竿;而当你使用笔直的钓线后,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你用饭粒垂钓也就成功了。
大米大量打窝后有一个现象:事隔多天,窝内早无一颗大米,如果你愿意在窝区内或窝区边挂饭粒垂钓,也能不时地钓获大鲫。这一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急需营养的大鲫对白色的大米在水底中的色差已有记忆。
还要提请各位钓友注意的是:惊鱼!原因很多,其实与隔日大量打窝也有关系;到第二天时,或许窝内已无米粒,鱼儿虽已散去找食,但还留恋这个吃到米粒的地方,所以三三两两时有光顾,仅凭记忆和视力发现目标而咬钩。正因为不同于普通的打窝法,发窝时有很多鲫鱼聚餐,中鱼后惊散所有聚餐之鱼,要隔很长一段时间再来咬钩或再也不咬钩;而钓隔日窝并无群鱼聚餐我,因而上钩是隔三隔五的,不惊鱼也不间断。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各地的水情、鱼情不同,是否适用,还望一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