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省道教名山庙观

 道场所志 2014-01-23
1、南佛山

    在湟中县境内,最早称南朔山,道教徒居住此山后,改称西玄山,传说元、明时期山中有道士修炼成仙,即被道教定为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四,命名为"太玄极真洞天",后改"""""西元山",道名"太元极真洞天"。明代是西元山道教活动的全盛时期,建筑规模宏大,道士众多,香火旺盛。清顺治初,塔尔寺阿嘉活佛朝山进香,认为这里是静修的好地方,即在广阔平衍的山顶上修建了佛殿,又被称为南佛山。远眺该山,如彩绘的屏风,故民国年间文人墨客又称它为朔屏山。南佛山位于县城鲁沙尔镇西面15公里处,自然景色秀丽迷人,山下沿公路边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湟水支流实惠沟水,山峰奇异,高耸入云,五彩缤纷的灌木花卉清香四溢。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直达山巅。半山腰,被称作"滴水崖"的山泉泻玉喷珠,清冽甘甜,穿过山泉飞瀑,即到达道教庙观所在地。庙观依山势修建,原有大小洞府9处,现有5处,分散在山坳处,规模有大有小,中间一排平房为道士、道姑食宿和接待朝山者之所。洞府、客房、宿舍均隐藏在树木花草丛中,清幽宁谧,香烟缭绕,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天然形成的绿阳洞,传说为张道士修炼成仙之所,洞中有小洞名黑虎洞,小洞口原绘有黑虎饲子图,洞前原有一个600斤重的古铜鼎,洞顶有古柏一株,形似盘龙,皂角树两株,盛夏开花,周围的山杜鹃、映山红等争奇斗艳,花香宜人。山顶称朔屏台,广阔平坦,上有鳌头阁、奎光阁、玄芳嘴、歇凉亭,右峰为求寿台,东边有三清宫、三宫殿、玉皇洞、药石洞和平楼3间,坪台四周有8座天然石峰,酷似人形,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道佛信众称之为"八大金刚"。由于该山自然景观秀丽,空气新鲜,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成为各族人民消夏、游览的胜地,每当春夏之交到夏秋之交,西宁和海东地区各族群众云集这里寻芳揽胜,尽兴消遣。

    2、土楼山

    又称北禅山,位于西宁市城北区,距离市区约3公里。山之上半部为红土沙岩,因长期的风剥雨蚀,致其形似土楼,故称土楼山。据北魏郦道元所注《水经》记载,以及此山现存文物遗迹考证,这里辟为宗教活动场所,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4),距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东汉年间,汉王朝在河湟地区置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统治。东汉章帝章和二年(88),汉朝派张掖太守邓训任护羌校尉,邓训对河湟诸羌采取安抚政策,诸羌纷纷来归,并得到很好安置,河湟各族安居乐业,邓训也深受河湟各族的爱戴,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邓训病逝,河湟各族按照民间信仰在土楼山为邓训建圣贤神祠以示怀念。后来佛教、道教相继传入河湟地区,土楼山神祠逐渐成为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依山势佛教修了寺庙,道教修了洞观。明清以来,以静修为主的道教在土楼山的活动占据优势。土楼山便成为道教活动场所。19831116,西宁市人民政府根据道教界的要求,将土楼神祠改名为"土楼观",正式划归道教界使用,由西宁地区道教前辈赵理璞(1909-1987)主持教务,道士喇宗静主管道观建设和山坡绿化等事。

    自古以来,土楼山作为宗教活动的名山,经佛教、道教僧、道人等和民间信众的修建,使之不仅成为后来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西宁地区各族群众登高游览的胜地。近十几年来,由于植树造林搞得好,松柏杨柳郁郁葱葱,土楼山已成为西宁童秃北山中的一块绿洲。每逢节假日,各族群众纷纷登山游玩;每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夜晚,总有数万群众登上此山,通霄达旦环绕篝火跳舞唱歌,论古说今,观赏高原古城的万家灯火。

   3、元朔山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境内。元朔山成为宗教活动场所,据地方史志记载,历史比较久远。隋朝皇帝信奉道教,炀帝于大业五年(609)亲自统兵入青征讨吐谷浑,除带着大批文武官员和嫔妃宫女外,还有道士相伴,在今大通地区驻营的时间较长,并在金山(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娘娘山,又称金娥山、圣姥山)大宴群臣,陈兵讲武,论经讲道,今大通地区的许多地名,如圣姥山、元朔山(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老爷山,又称北武当)等都与炀帝和道教有关。明朝,元朔山的寺庙宫观已形成规模,既有道教的宫观关帝太元宫(关帝于唐代纳入道教神仙系统)、紫峰观,又有佛教的寺庙宝塔。从该山又有北武当的称谓和把关帝庙称为太元宫,六月六为道教的朝山会等道教文化遗存来看,这里主要是道教的静修地。大通解放初期,驻该山静修的13位出家人都是道士、道姑。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宫观皆无供奉,道士、道姑失去生活来源,均还俗返乡,宫观庙宇遂残破。1980年,随着各宗教活动的恢复,又有道士入老爷山修炼,在人民政府和道众的资助下,于半山险要处重新修建了道观,香火渐旺,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使元朔山平添了颇多景色风光。

    元朔山还是青海著名旅游区之一。1978年到1995年,农历六月六的老爷山"花儿会",更是盛况空前,西宁地区和邻近各县各族群众、商贾以及文化、科普机构纷纷云集这里,成为集商贸、文化科普宣传和游山观景为一体的盛会。海东地区以及邻省的各民族民歌手也都结伴而来,竞放歌喉,自早至晚,优美动听的"花儿"此起彼伏,令人心旷神怡,各族人民在此享受了艺术,陶冶了情操。

    5、五峰山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五峰山的最早建筑是道教的宫观。明朝,互助地区的道教信徒,为了开展宗教活动,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在风景秀丽的五峰山修建了宫观,请来了德高望重的道长作主持,香火一直比较兴旺,该山也因宫观的存在而出了名,成为旅游胜地,但宫观一直没有名称。清乾隆时,西宁道按察使司佥事杨应琚闻名游山,应道人的请求,根据周围有5座高底不等的山峰这一地理特征,将此山起名五峰山,宫观为五峰寺,还出资在这里修建了游廊亭台。从此五峰山、五峰寺名声大振,观光客络绎不绝,善男信女也纷纷入山进香,念经求仙,祈祷平安。民国年间,五峰寺逐渐衰落,到1949年,仅有道士2人,由于道众锐减,香息烟灭,后来该寺便名存实亡。

五峰山树林茂密,郁郁葱葱,奇花异草满山遍野,山间有澄花泉、龙凤泉,清泉潺潺,澄澈清亮,碧蓝如玉,甘甜可口。因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恬静,古代被列为"湟中八景"之一。1980年以来,经修缮、扩建,种花植树,旧景换新颜,更加美丽多姿。从春夏之交到暮秋,各地群众纷纷到此游玩消遣。传统的六月六道教朝山庙会逐步演绎成"花儿"会,即赛歌会。这一天,不仅各地各族民间歌手云集于此,文化、科普部门也都携带各种宣传品和资料到这里开展农牧科技、环境保护、民规乡约、计划生育、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使消遣游玩的各族群众不仅观赏了大自然的美景,欣赏了美妙悦耳的歌声,也受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和熏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