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长疖肿 外治有方

 ntgxy1993 2014-01-23

疖肿是指单个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颈、背、腋、臀部等毛囊较多的部位,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多发。祖国医学认为“疖”的发生,乃平素嗜食肥甘辛辣之品,致湿热滋生,或素体虚弱,以致邪毒入侵,郁于肌腠,不得宣泄所致。而秋季以燥邪为盛,伤及阴液,使人阳气相对旺盛,体内湿热内蕴或火热毒邪未清而致该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脓毒血症,故需及时就诊。以下介绍一些中医外治法的经验方。

  1.玉露散(芙蓉叶晒干研末)   用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根脚很浅的疖肿。用法:根据创面大小取适量玉露散,用鲜丝瓜叶汁或绿茶叶水调匀成糊状,外敷患处30分钟,每日1次。

  2.金黄散   黄连、大黄、黄芪、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龙脑1.5克(另研),甘草1.5克。用于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伴轻微发热、口干、口渴等症状的疖肿。用法:根据创面大小取适量金黄散,用金银花露或绿茶叶水调匀成糊状,外敷患处20分钟,每日2次。

  3.金银花煎剂   适于于多发性疖肿。用法:将金银花、紫背天葵、七叶一枝花、野菊花、蒲公英、生甘草等各10克,煎水,放置常温。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4.单品蛇含草   适用于皮肤表面未破溃的散在性、化脓性疖肿。用法:将适量洗净的鲜蛇含草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30分钟,每日1次。

  5.艾灸法   适用于单纯性未溃疖肿,局部红肿热痛,尤其适用于药物过敏者。操作方法:取艾条一根点燃,置疖肿上方温和灸,距离以病人感微烫为度,以疖肿最高点为中心,缓慢均匀移动艾条,灸至疖肿及其周围皮肤明显红晕,皮温微烫为止。时间约30分钟,每日1次。

  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大大降低疖肿的发病率。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修指甲、勤换衣服;少食辛辣刺激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消渴病等应及早治疗。体虚者应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王万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