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徐宏空间 2014-01-23
作者:元藏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早在上世纪初,杭州城里出土南宋官窑瓷片还很少之时,窑具显得尤其稀少与珍贵。发现窑具的主要价值是能够提供寻找另一官窑窑址的线索。
    由于没有上釉,纯粹泥土烧制,没有官窑瓷片那么漂亮,窑具总是被废弃在荒烟蔓草间。特别是随着杭州凤凰山老虎洞修内司窑址的发现以及几次较大规模的瓷片标本发现,窑具似乎被大家忽略了。

    但是,窑具作为官窑瓷器的工艺载体与实物见证,对于研究南宋官窑之烧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收集研究南宋官窑瓷器标本的同时,学者也格外重视官窑窑具这一块内容。
    近20年来,学者从考古与民间渠道所见之支钉窑具,各式各样。尤其是近年,更是看到了一些考古发掘报告与博物馆未曾披露的窑具标本。眼界减开之后,领悟出一个道理:还有很多埋在地下我们未知的窑具。其外在形态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是有助于官窑瓷器烧制,什么形状的窑具都有可能。至于窑具上的款识与符号,更有可能超出我们今人的想像。
    这里主要以郊坛下官窑支钉窑具为例,展开讨论。经过对大量支钉窑具的观察与研究,学者认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南宋官窑最后优选出五支钉作为主流支钉窑具。主要还是与支撑力度有关。


支钉窑具基本形状是圆饼形底座上,一般是在边缘,等距,伸出几颗小圆锥状支钉。但是也有例外的造型。请见下图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有没有1颗支钉的窑具?有。在郊坛下窑址中见到两类。一类是一颗支钉配以圆饼形底座。另一类纯粹就是一颗支钉。这种1颗支钉的窑具干什么用?我们的估计是视情况需要,灵活使用此支钉。请见下面图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那有没有两颗支钉的窑具?没有。正所谓三足才能鼎立。因此,三颗支钉的窑具有很多,均为三支钉配以圆饼形底座。请见下图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那进一步来看,有没有四颗支钉的窑具?有。这在老虎洞修内司窑与乌龟山郊坛下窑址中均有发现。但是,一般都做成矩形底座。学者见过修内司窑址与郊坛下窑址各1件。其中修内司的底座做成长方形,而郊坛下则做成正方形。但是,郊坛下窑址,也有四支钉配以圆饼形底座的。总体而言,四支钉窑具比较少。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我们再来看五支钉。五支钉都配合以圆饼形底座。郊坛下所见之五支钉窑具,其中很多,支钉与底座分别采用不同泥土制作。先分别捏塑好支钉与圆饼形底座,然后将五颗支钉逐一粘到底座上去,最后入窑素烧而成。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我们认为,郊坛下支钉窑具,每一颗支钉独立制作,是有原因的。估计主要是从成本与灵活性方面考虑。假如一件支钉窑具,支钉与底座同土一体制作而成,一旦其中1、2颗支钉在使用中损坏了,这件支钉窑具也就报废了。而现在每一颗支钉独立制作,一旦个别支钉破损,也可用新支钉填补上去,入窑烧一下后,这件窑具就可继续使用了。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幅图片。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至于郊坛下的六颗支钉以上包含六颗支钉的完整窑具,学者没有见到过。

    已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学家牟永抗先生在《南宋官窑的发现和研究》一文中指出:“本人曾对郊坛下南宋官窑两次发掘所得一千一百多件个体保存完整的饼形支钉具,以及个体保存基本完整的环形支钉具,逐一清点检视。全部支钉中没有一件是外缘单列布置六枚支钉的窑具。由此证明郊坛下南宋官窑没有单列外缘为六枚支钉的支烧窑具”。
    “我们还检视了发掘及采集品中,留有支钉痕并保存大体完整的器底上的支钉数,同样也没有发现一件单列外缘为六支钉的实例。但是,不少传世品的器底却清晰地保留着六枚支钉痕,这就使得郊坛下南宋官窑的发掘品和传世宋官窑器之间出现了十分尖锐的矛盾。看来这些传世器至少不会是郊坛下官窑的产品”。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我们从老虎洞修内司窑址图录与台北故宫宋官窑特展图录等书中,可见某些南宋官窑器物底部有多达10颗以上的支钉痕迹。不排除有如此大的支钉窑具,也不排除由多件支钉窑具组合烧制的可能。
[转载]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形态初步考察      至于支钉窑具上的符号,我们将另做专文探讨。
    以上仅就郊坛下南宋官窑支钉窑具作了最初浅的考察,南宋官窑窑具课题,有太多内容可做深入研究。限于精力与时间,只能留待以后抽空整理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