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君吟弄风月--笑谈古代名人们的情感轶事

 风云际会2009 2014-01-23

     原作者:姜狼豺尽

     前言
  
  人都是有感情的,或者说的直白一些,人都是欲望的奴隶,无论你是名流贤达,还是车夫走卒。关于这个问题,古代圣贤们看的都很透彻。孔夫子在《礼记.礼运篇》谈道:“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稍后在战国时代,有个年轻的哲学家告不害,在与孟子进行辩论的时候,也说过:“食色,性也。” 
  问题只是在于,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个人性格的千差万别,所追求的欲望有所谓的高低之分而已。古代人也好,现代人也好,都不可能逃脱欲望的征服。   
  说到古人,话题就来了。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古人到底长什么模样,也不知道他们说什么,想什么,每天都在干什么。我们仅有的了解,只是那一本本沾满历史尘埃的书,或一幅幅泛黄的画卷,并不能给我们以最真实的答案。不过在这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下,反而给了我们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人都是有八卦精神的,越是在一般条件下了解不到的事物,越想通过各种途径去窥视,来满足自己的好奇欲望。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名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说到古代名人,那可太多了,而且什么样身份的人都有,有名皇帝,名后妃,名大臣,名将军,名文人等等。在看厌烦了所谓正史中个个危襟正坐的无聊相之后,古人们的逸闻轶事就成了让我们解乏的好办法,比如吃够了大餐,上来一盘果点,开胃! 
  古代名人们的感情非常丰富,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当然,有的是做为喜剧登场,让我们捧腹大笑,也有的是以悲剧收场,让我们无限感叹命运的造化,人生,谁能说的清楚?
  不管是古代的名男人,还是名女人,反正只要是出名的,普通人就会来兴趣,把他们的逸闻趣事做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在同伴中有炫耀的资本,二能起到消化的作用,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我们的口号是:“我们八卦,所以我们快乐!”
  废话不多说了,在进入正题之前,且先欣赏一阙好词,某非常喜欢的刘龙洲之《水调歌头》: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片片点苍苔。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
  
  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

    一 郑板桥纳妾
  
  说到扬州八怪,普遍的说法是指郑燮、汪士慎、高翔、金农、李方膺、李鳝、黄慎、罗聘八人。
  世人未必尽知郑燮是谁,但要提及郑板桥,哪个不知?此公不仅在八怪中独占盛名,放在有清一代的文人中,在民间的名声上能和郑板桥平齐的,屈指数来,怕只有纪晓岚而已。但总感觉幻大烟袋的名气似乎要略逊郑板桥一筹,也许是纪晓岚的人生轨迹要比郑板桥高,这反而限制了他在民间的知名度。
  这种现象不独清朝有,唐宋明都有,唐朝的代表人物是李白,宋朝的代表人物是苏东坡,明朝的代表人物是唐伯虎,虽然其他同时代大家在文学成就上未必就比这几位差。
  郑板桥既不是他的本名,也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号。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郑燮生于江苏兴化。当时兴化有三家姓郑的人家,一家打铁的,称为“铁郑”;一家卖糖的,称为“糖郑”,还有一家住在兴化东城外古板桥,称为“板桥郑”,这也是郑板桥大号的来历。
  郑家本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父亲郑梦阳先生中过秀才,但没做过官,在家乡开墪教授学生为业,家境比较清苦。郑板桥从小就跟着父亲,耳薰目染,也读了不少的书,满腹经纶。当时的读书人除了参加科举,似乎没有第二条正经路可走。不知道是郑板桥的水平真的很差劲,还是他的性格因素,或者当道大佬棺材里伸手--死要钱,虽然他在熙朝末年中过秀才,但并没有使他的人生有什么改变,依然游迹于江湖。
  郑板桥为人狂傲自负,他在《板桥自叙》中这样评价自己:“貌寝陋,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读书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郑板桥到底是名士做派,象他这种性格的人,确实很难在官场中混出什么模样,官场上吃的开多是些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琉璃蛋子、墙头草,讲究的是低眉顺目,点头哈腰,郑桥板哪里做的出来?也幸亏如此,不然,官场上多了一个老油条,文坛上就少了一位超级偶像。
  
  郑桥板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他的诗、书、画称为三绝,他的文名,在当时就已经声名鹊起,在江湖上都是能数得上号的。都说是真名士自风流,此话不假,郑板桥也是个“风流”种子,这是他自己承认的。“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凤弄儿之戏。”这也是文人常态,没有那才是不正常。
  
  大约是他四十岁的时候,也就是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郑板桥在兴化知县汪芳藻的资助下,来到南京进行乡试,没想到一不小心中了举人,堂而皇之的做起“老爷”来。读书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个不想做官?中了举,郑板桥的前途顿时光明起来。
  老郑心情自然大好,应该是在第二年的春天,郑板桥来到扬州游玩,此时的扬州虽然不比唐朝繁盛,但也称得上富庶之地,而且名胜古迹甚多,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天老郑打算去城外约十里的玉勾斜,去凭吊在此被杀的一代风流天子隋炀帝杨广。
  游玩了一会,郑板桥有些口渴,但见前不远处有个小院,一枝红杏娇艳招摇,郑板桥大喜,便叩门求茶。开门的是个老太太,听说了郑板桥的来意,引郑板桥入内请茶。郑板桥猛然看到茅亭墙壁上居然题着他的一阙词,郑板桥得意不已,指着墙壁问老太太:“老人家认识郑板桥?”老太太笑道:“谁人不识板桥先生的手笔,只恨无缘相会,未曾见过。”郑板桥大笑:“小可便是郑板桥!”
  老太太知道眼前这位便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惊喜万分,急忙去叫尚在内宅卧寝的小女儿:“丫头别睡了,别出来拜见板桥先生。”正好到了午饭时刻,老太太备办酒食,招待郑板桥大吃一顿。酒足饭饱后,郑板桥但见一位模样娇俏的小家璧玉盛装来拜。这位姑娘也是读过书的,知道郑板桥的分量,当即拍起郑板桥的马屁:“妾久闻先生文名,甚爱先生词作,尤爱《道情十首》,今有幸得见先生,若先生不以妾粗薄,书一纸于妾,可好?”
  郑板桥摊上这等倚红偎翠的风流事,自然乐从,男人嘛,哪个不希望被女人崇拜?看样子这家人的家境还不算,捧出淞江蜜色花笺,湖颖笔,用的是紫端砚。小女子亲自磨墨,郑板桥按捺住心猿意马,定住神,将《道情十首》题在笺上。临了,郑板桥色心又动,额外在笺上题了一阙《西江月》,其词云: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蒙腾,窗外鹦哥未醒。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写罢,郑板桥问这家主人姓什么?老妇笑道:“有辱先生雅问,老身夫家姓饶,有五个女儿,嫁出去了四个,只留这个老姑娘在身边,今年已经十七岁了。”饶家母女到底是江湖上走动过的,粗通诗词,细揣词意,知道郑板桥不怀好意,写词勾引良家妇女。饶太太见郑板桥有意抬举老姑娘,干脆顺坡就驴,直接了当的告诉郑板桥:“老妇听说先生失偶,身边少个打水做饭的,若先生不以小女粗丑,老妇愿奉小女予先生,在身边侍侯。”
  郑板桥心中乐开了花,表面上还要装装纯洁,推辞道:“佳人国色,谁不怜爱?只是我家境清苦,怕将来有屈了令千金。”饶太太知道郑板桥说假话,笑道:“养个小妾要不了许多银子,但老妇能跟着先生讨几口饭吃就够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郑板桥还有什么说的。当即答应下来,不过明年他要参加会试,自己的政治前途如何就在此一举了,便告诉饶家母女:“明年是丙辰年(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朝廷开科取士,如果一切顺利,差不多后年我就能回扬州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等我?”
  饶家母女也是知书明理的人,若郑板桥能中个进士,她娘俩怕不得跟着老公风光?当然愿意等。郑板桥身边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便把刚才题的那阙《西江月》作为聘礼,让她安心等待,等他考完,便回扬州。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乾隆元年的会试中,郑板桥一举中的,中了进士,便是天子门生,那是何等的风光。郑板桥中了抬举,自然在京中应筹也多了起来,达官显贵家也没少溜达,这一来二去,就是一年光阴。
  饶家母女在扬州苦等着郑板桥,可春秋两度,郑板桥音信全无。娘俩也没个生计,日子久了,家常用度便成了问题。为了活口,娘俩只好变卖了家当细软,连祖上留下来的五亩地都变了现钱糊口,生活异常艰难。
  当地有个富商,也听说过饶家小姐的才貌,知道她家现在受穷,便想趁火打劫,托人捎话:“若五姑娘垂爱,当以七百金做聘。”七百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五姑娘嫁过去,那就是现成的姨太太,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饶太太有些动心,想答应这门亲事。倒是饶小姐骨头硬挺,她相信郑板桥是个信人君子,丈夫一言,驷马难追,郑板桥绝不会负她的。告诉母亲:“我们已经和郑先生有了婚约,若先背义,将来传出去,女儿难做人。七百两银子早晚也有用完的时候,不如再等等吧,相信板桥先生最多一年,便来接我们娘俩。”老娘心疼女儿,只好应承下来,推掉了这门亲。
  也许是饶家姑娘的真诚守信感动了上苍,在饶家母女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位江西的富商程羽宸先生,有事路过仪征,在一家茶馆前看到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大为赞叹,便问板桥是何人?茶倌笑道:“先生也是个久经江湖的,怎么会不知道板桥的大名?先生但去扬州,随便问谁,都能打听得到板桥的住所。”
  程羽宸爱才心切,连夜赶到扬州,一问才知道郑板桥已经进京赶考了。不过程羽宸倒是从侧面打听到了饶家母女为等郑板桥而甘心受苦的事情,深为感动,当即拿出五百两银子,算是替郑板桥出的聘金。有了这大笔钱,饶家的日子顿时翻了身,也不愁一日三餐用度,安心等待板桥归来。
  郑板桥确实是个信人君子,何况此事关乎一个良家女子一世的声名,他哪敢怠慢。乾隆二年的时候,郑板桥终于回到了扬州,为程羽宸素昧平生,却慷慨相助的义举感动,更为素为平生,却以身相许,誓死不弃信义的饶小姐所感动。不久郑板桥就在扬州风风光光的迎娶了饶氏过门。虽然老夫少妻年岁相差二十多年,但却非常恩爱。后来郑板桥得任山东潍县知县,饶氏跟着丈夫去了潍县,做起了知县夫人,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
  
    二 王安石救美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中有他的位置,宋词中有他的位置,宋诗中有他的位置,就是宋神宗的庙庭里,也有他的位置。最牛的是,孔圣人的庙里,同样有他王某人的位置,虽然后来被赶了出来,呵呵。
  在王安石主持下,内外交困的宋王朝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虽然这次著名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为此背上了千载骂名。
  有些特殊的是,王安石的反对者们可以痛骂王安石误天下苍生,却在他的人品和道德操守上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王安石在私德上几乎接近完美,这在历史上的那些失败者中是不多见的。
   旧党领袖司马光在政治上和王安石不共戴天,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也绝不做落井下石之举,这固然与司马光的道德操守同样优秀有关,但也说明了王安石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按常理说,象王安石这种地位的人,身边有个三妻四妾,七八个姨太太什么的,白天风流于庙堂之上,晚上风流于自家榻上,也不会有人说闲话。可王安石却终生只有一个老妻吴氏,再无别的女人。不过有一次,王安石倒是有机会尝鲜,却被他放弃了。而把鲜鱼放在王安石这只老猫眼前的人,竟是他的结发妻子吴氏。
  
   王安石自娶吴氏以来,对吴夫人忠心不二,把所有的感情都用了吴夫人身上,倒弄的吴夫人有些歉疚,觉得丈夫身边没个端茶倒水勤的妾,有些不成体统。吴夫人真是个贤德的女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疚感,她居然想给丈夫买了个小妾。
  
   当然她和王安石生活了这么多年,是了解丈夫脾性的,要是当面说,这等有损他声名的事情,王安石是肯定不会答应的。吴夫人便悄悄的不知道从哪里买来了一个姿貌倾城的美女来,某日王安石回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如此漂亮的陌生女人,大为惊奇,想问夫人,可吴夫人早就躲了起来。
  
   王安石论才干,才学,品行,那都是一等一的,没得说。唯独在这种事上面,他远不如他的朋友苏东坡来的活泛,苏轼风流倜傥,是个情痴,倚红偎翠放在文人身上,那叫风流。王安石果然有些局促不安,便傻不楞登的问这位美女:“你是谁?怎么跑到了我的府中?”
  
   美女知道眼前这位风骨殊奇的相公便是她即将要侍奉的主人,连忙蹲个万福,娇声回答:“奴婢是夫人心买来的,命奴婢侍奉相公左右。”王安石这才知道是夫人干的好事,不过他知道这是夫人的一片苦心,也不好发作,只好继续盘问:“看你也象个良家妇人,怎么就心甘情愿做人家侍妾?”
  
   美女被说到了痛处,扑通跪倒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奴婢的丈夫本是军中将官,前日奉命押粮走汴水运京,不料即将到京城时,遇到大风,船翻粮没,丈夫把所有家当都变现了还付官钱,只是还有些缺口,无奈之下,只好把奴婢卖了。”
  
   美女说的可怜,惹的王相公大为悲凄,他本性是个善人,最见不得别人受苦。要论姿色,眼前这个女人确实足够让王安石动心,毕竟他也是肉体凡胎,见着美女眼馋是一回事,心中有定力是另一回事,不相干。王安石为人处事非常自律,即使他想纳妾,也绝不会趁这个女人落难之机落井下石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纯属猜测,如有雷同,概不承认。这一年是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王安石还没有宣麻拜相,官任知制诰,已经逐渐接近权力核心,仕途一片大好。如果此时纳这个落难的女人为妾,万一事情传到外面,三人成虎,不定被传成什么模样,岂不有损于他的盛名,牵累他的前途?
  
   王安石依然没有从这个女人可怜的身世中走出来,面色沉重的问她:“夫人买你时,共花了多少钱?” 美女不知道他的意思,只好如实回答:“九十万钱。”
  
   各朝的基本货币多以铜钱为主,一般来说,铜钱以一千文为一单位,称为“贯”,也称为“缗”。不过宋朝流行省陌钱,即以七十七钱为一百,九十万钱,约合一千一百六十八缗。王安石出身中小地主家庭,家境一般,而且他现在除了靠官俸养家,也没别的进钱门路,九十万钱对他来说不是个小数字。
  
   不过王安石到底是个性情中人,既然他不打算收下这个女人,何不好事做到底,让她夫妻团圆,日后野史裨闻中,也少不了他这段佳话。王安石告诉美女:“我知道你也并非情意侍我,只是家中有难才出此下策,我也不忍为难你。这样吧,我去把你的丈夫找来,把你带回去,寻些生计去吧。”
  
   美女没想到眼前这位相公居然有此等菩萨心肠,感动的差点哭出来,不停的拜谢恩公。没多久,那个“部米运失舟”的将官被来到王宅,看到老婆现在已经成了人家的侍妾,羞愧难当,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低头不语。
  
   王安石笑道:“你也不必如此,你们的情况我也知道了。君子不趁人之危,当成人之美,今日也算我们有场缘份,令夫人在此完好如初,这个你不必忧心。知道你们现在已身无分文,将来也怕没个落脚处,不好生活。拙荆不识高低,有辱了令夫人,这九十万钱且做是赔罪钱。我再赠些钱物,回去吧,好做些营生,当够你们夫妻用度的。”
  
   天下竟然有此等磊落君子?为了坚守道德底线,情愿花九十万钱做冤大头?将官且羞且拜,他的妻子早已经哭成了泪人,真是算他们好气运,在落难之际,遇上这个大善人,怎么会不感动?夫妻俩哭够了,起身拜谢恩公,王安石好言劝慰,他们才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王安石的府第,扬长而去。
三 杜秋娘传奇
  
   和皇帝出身三六九等一样,后妃们的出身也各不相同,有前朝皇室公主,或干脆就是前朝皇后,如五胡时刘矅的羊献容。有贵族世家或地主土豪家的千金,这类最多,还有就是出身平民。
  
   在平民出身的后妃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妻马皇后可称是名头最为响亮的一个,但要说到传奇性,唐宪宗李纯歌伎出身的皇妃杜秋娘应该是当仁之不让执牛耳朵的。
  
   让人痛苦的是,史料上关于杜秋娘的记载极少,倒是风流诗人杜牧曾经写下一首《杜秋娘诗并序》,让后人在历史的迷雾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位传奇皇妃的故事,在此先向杜牧之先生表示一下敬意。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杜秋娘长的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素面朝天,是个原生态美女。
  
   杜秋娘家世已不可考,虽然在唐朝,京兆杜氏是有名的世家贵族,门第高贵,但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杜秋娘应该不是出身京兆杜氏的。杜秋娘虽然容貌倾国倾城,但因家庭出身不好,为了糊口,杜秋娘只好去做了歌伎,在江湖上飘泊渡日。
  
   后来,唐浙西观察使李锜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李锜是唐初名将淮南王李神通的后人,和李唐皇室的亲戚关系稍远。不过李锜治下多的是金银珠宝,硬是用钱买通了唐德宗李适,深得老主子信任,让他兼管江南漕运,这可是个人见人馋的肥差。李锜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又是个大财主,在江浙一带胡作非为,山高皇帝远,也没人管得了这个老家伙。
  
   李锜不仅人品差,而且是头色狼,但凡民间有美色,他都不会放过。李锜听说江南有位名伎叫杜秋娘,便花钱强行将杜秋娘买到府中,李锜一见如此绝色美女,差点兴奋的吐血。
  
   刚开始杜秋娘在李府的歌舞伎中并不显眼,毕竟大家都想鲤鱼跳龙门,没两招真功夫别想混出头来。不过杜秋娘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她除了能歌善舞,而且还会作诗。一次在宴会上,秋娘借着三分酒醉,边舞边唱自己写的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歌舞罢,举座尽惊,李锜又差点没兴奋的吐血:“偶滴神啊!这小娘子简直太让俺发情了。”反正他买来的歌伎,随便他怎么安排。当即收下杜秋娘为妾,这一年李锜至少五十岁,而我们的秋娘则仅仅只有十五岁。红绡帐中,鸳鸯交颈,耳鬓私语,李锜老牛吃嫩草,就别提多销魂了。
  
   杜秋娘本就是江湖飘零身,李锜虽然年纪足够做她的祖父,但总是她生命的第一个男人,嫁鸡随鸡,嫁谁跟谁吧。没想到杜秋娘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倒不是这头老牛,而是一个真正的天子--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唐朝中后期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甘心李家天下被一帮藩镇霸着,决定铲除这班恶霸,其中就包括李锜。李纯想先礼后兵,下诏征浙西节度使李锜为尚书左仆射,名为升官,实际上是想夺去李锜控制的江浙富庶之地。李锜做惯了恶霸,当然不想进京做个清汤寡水的官,李锜一狠心,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的十月初五,扯旗造了反。
  
   不过李锜有倚红偎翠的本事,军事上的能力却基本等于零,勉强和朝廷的人马打了几个回合,一败涂地。在十月十九日,李锜的部下又造了他的反,把他给活捉了,打包献给了朝廷。
  
   唐宪宗李纯得理不饶人,敢造皇帝的反,是绝对没有好饼吃的。李纯下诏将李锜和他的儿子李师回斩于城西南大柳树下,并且削夺了李锜的宗籍,李锜死的时候六十七岁。
  
   按照惯例,大臣叛乱被杀,家属女眷都要没入宫掖,实际上成了皇帝的奴婢。李纯在李锜的那帮妻妾中来回寻瞙,看能不能从二手市场上淘到宝贝来。果然,当李纯看到杜秋娘的时候,也差点没吐出血来:“没想到李锜这头老驴居然有这等绝色!”那还客气什么,当下就把杜秋娘给改了户口,纳入宫中尽情享受。
  
   杜秋娘无所谓他的男人是李锜还是李纯,重要的是这个男人要疼她爱她,失了节又如何,贞洁牌坊从来就不是给秋娘这类薄命红颜立的。李纯还真从来没亏待过秋娘,只是从来没有给过秋娘一个正式的名份,原因可能是秋娘的歌伎出身。当初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群臣就以武则天家出素族为由竭力反对,李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毕竟为了一个女人得罪朝臣,大不划算。
  
   杜秋娘虽然出身歌伎,但她却绝不是个花瓶,她也是有些政治才干的。李纯性格刚毅,他打算以重典治天下,秋娘知道后就劝李纯:“仁者无敌,当以仁德治天下,古之盛世,周成康、汉文景,皆可以为陛下所效仿,不宜学秦朝暴政。”李纯没想到这个小娘子居然有如此政治见识,大为叹服。
  
   从杜牧的诗序来看,杜秋娘做过唐穆宗李恒的儿子李凑的保姆兼文化课老师。唐朝后期政局非常混乱,等到李凑长大之后,唐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这时候的皇帝是文宗李昂。杜秋娘真的很有两把刷子,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李凑不仅饱学,而且人品贤良,在朝野中声望甚高。
  
   自古做皇帝的,谁都不愿意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皇权至高无上,容不得他人染指,至亲至爱也不行。李昂盯上了李凑,正好大太监王守澄的狗腿子郑注摸透了李昂的心思,上书诬告李凑,说他想当皇帝。李昂在盘算:李凑是自己最年长的弟弟,而自己的儿子都太小,万一自己早死,难说李凑不敢夺位,就下诏贬李凑为巢县公。随后李昂又假腥腥的安慰李凑,说什么国法如此,兄弟你也不要怪哥哥太无情了,李凑无兵无权,只好让哥哥当猴子玩弄。
  
   李凑落了架子,她的保姆杜秋娘自然跟着倒霉,被朝廷放还金陵养老。杜秋娘一生飘泊惯了,视荣华富贵如狗屎,说走便走,是非之地,离远点也好。这一年是唐太和十年(公元837年),这时距秋娘被没入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秋娘也老了,关于秋娘还乡,杜牧写的非常煽情:“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归来四邻改, 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秋娘出宫的时候,看样子是没带什么钱财,到了家乡,因为没钱,只好到素未平生的邻居家讨一碗饭充饥。她的家人应该都过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默默的看着蓝天、白云,数着忽而南来,忽而北往的大雁。
  
   也许她经常北望,远眺长安,那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宫,那里有她一生都难以抹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记忆都化做一片片云朵,飘散在空中,慢慢的散去,不留一丝岁月的痕迹。
  
     四 龚鼎孳和顾横波的故事
  
   说到钱谦益,我们都不会太陌生吧,明清之际文坛执牛耳者。明亡之际,钱先生准备跳水殉国,结果嫌水太凉,又爬了上来,后变节事清,剃发易服,被人讥笑为“两朝领袖”。
  
   不过钱牧斋的文名那也不是吹出来的,确实有两把刷子,当明末清初,江南文坛有三大家之称,是谓江左三大家。头一号就是钱牧斋,第二个吴梅村,这二位都是盛名在外的,吴梅村一句“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曲》”,就够他吃一辈子名声的。还有一位,我们不是特别熟悉,但也不是一般人物,就是龚鼎孳。
  
   说来有意思的是,这三位文坛大家的内宠都相当了得,当时脂粉名都金陵盛传“秦准八艳”之名,秦淮八艳的说法不一,一般是指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马湘兰、卞玉京、寇白门、顾横波。而江左三大家竟然各得一美,钱牧斋泡走了柳如是,吴梅村泡走了卞玉京,顾横波的老公,就是龚鼎孳。
  
   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祖籍江西临川,后其祖上迁居庐州(今安徽合肥)。不过龚鼎孳却生在浙江桐庐县衙,因他的祖父时任知县。龚老兄生在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按公历计算,当在公元1616年的一月初。龚鼎孳少年时就有才名,他在崇祯七年中进士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可谓少年得志。
  
   再回头来说说他的另一半顾横波,顾横波不是她的本名,她本叫顾眉,字眉生,大致生在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应天府人。明朝的京师虽然是北京,但南京依然保持国都建制,不仅府衙辚集,名流云从,就是风月场合,也是多如牛毛。秦准河边是著名的寻花问柳之地,美女如云,其中以秦准八艳最为知名,就是上面提到的八位美女。
  
   她们可不是一般的歌伎玩偶,那都是有真才实学,读过大书的,玩诗词,画花鸟,精茶道。象她们这种身份的女人,等闲货色是轻易靠不近边的,她们后来跟着的男人,都是一时风云人物。
  
   顾横波虽然名声不如八艳前四位响亮,但也是当时顶尖级的美女,她的美貌自不必说,“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她虽然也精通文史,但最拿手的还是画兰,水平直追她的前辈马守真,也是秦淮河上一枝花。
  
   她的香闺有个雅名,叫作“迷楼”,这是明末风流公子余怀起的,看情况他们应该很熟悉,甚至余怀过生日的时候,顾横波曾经为他进行专场演出。不过余怀却没有得到顾横波,不知是他看不上她,还是她看不上他,反正没走到一块。
  
   至于龚鼎孳是如何得到顾横波的,于史不详,龚鼎孳也是个风流哥子,家世富豪,出手大方,加上文才斐然,秦淮码头也没少溜达,自然就结识了顾横波。顾横波是见过大世面的,什么样的达官显贵没见过,倒是对龚鼎孳风流倜傥产生好感,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龚鼎孳抱得美人归。顾横波纵使在秦淮河边名声大燥,但终究不是个正途,有了条件自然要从良的。而且龚鼎孳将来也是个做贵人的,跟了龚公子,诰命夫人是少不了她的。这一年大致是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
  
   龚鼎孳不仅文采超凡,在国事上也有些本事的,虽然他的人品后来证明实在不怎么样。在他任湖广省蕲水知县时,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湖北一带流窜的是号称扫地王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龚鼎孳守蕲七年,坚守城池,没有被起义军攻破。后来因功被崇祯皇帝调还京师另用,起用科给事中。
  
   龚鼎孳调作兵部没多久,便上章成瘾,今天弹劾这个,明天敲打那个,直名满天飞,连内阁首辅周延儒都吃过他的冲天炮。周延儒号称明季奸臣,他的党羽王应熊也跟着倒霉。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崇祯准备召王应熊入阁,被龚鼎孳给摆了一刀,龚鼎孳上章弹王应熊,说他和周延儒穿一条裤子,朋比为奸,为天下计,请罢应熊。崇祯果然动了心,王应熊刚入京不久,就被崇祯给打回老家去了。
  
   因龚鼎孳得罪的人太多,“卖弄直名”,崇祯也渐嫌他刮噪,寻个罪名丢进大牢里,关了近半年,才放归家中。这时的明朝统治已经彻底崩溃,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攻到北京城下,崇祯十七年三月,大顺军破城,崇祯煤山殉国,大明帝国灰飞烟灭。
  
   说来也好笑,钱谦益在明亡跳河“未遂”,他的朋友龚鼎孳居然学了这一招,在大顺军进城时,龚某人和他的爱妾顾眉以及全家老小投井,结果没死成,被大顺军都给捞了上来。一顿拷打之后,龚鼎孳受不了皮肉之苦,骨头一软,投降了,摇身一变,成了大顺皇帝的臣子。不过李自成天生不是皇帝命,没多久便被关外的满州兵给打败了,满清少主顺治入京坐天下,龚鼎孳反正已经没皮没脸了,跟谁都一样啃骨头,剃了头,换了装,一转脸的功夫,又成了满洲主子的奴才,又可以和钱谦益同殿为臣了,继续做朋友。
  
   龚鼎孳的官运在明朝做的一蹋糊涂,没想到入了新朝,反而官运亨通起来,这点又和钱谦益相似,看来这二位爷的缘份实在不浅。从吏科给事中做起,先后任过礼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不过这位龚爷不仅人品差的可以,孝行上也有亏欠。顺治三年,老父亡故,龚爷不但没有悲戚于色,反而和顾眉等人流恋酒色,夜夜狂欢,被给事中孙垍龄狠狠参了一本,骂龚鼎孳是“明朝罪人,流贼御史。”将他的丑事都抖了出来,哄动京师。
  
   因事实确凿,被降二级使用,没多久,龚鼎孳又官复原职。康熙继位后,起为左都御史,从此一路青云,做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还主持过两次会试,门下收了不少“学生”。
  
   龚尚书如此风光,他的心肝宝贝顾横波也自然跟着享福。顾横波刚入龚家时,龚鼎孳还有个正室董氏。董夫人是个贤德女人,她从心中看不起丈夫的变节,不想被人骂做汉奸婆子,当龚鼎孳准备举家入京时,董夫人推辞不去。龚鼎孳哪有功夫理会这个老婆子,随她的意思去便是。董夫人的人品到底是比龚鼎孳强多了,丈夫临行前,董夫人告诉丈夫和顾眉:“我好歹也是受过前朝恩典的,而且也老了,今后本朝恩典,还是让顾妹妹代受吧。”意思是说她准备把正室的位子让给顾眉,龚鼎孳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没脸说出来,见她自己如此识趣,自然暗中欢喜不已。
  
   顾眉跟了龚鼎孳这么些年,一直没个正式的名份,人前人后的,也不好圆场。现在董夫人自己让出来,那还有什么客气的,你客气就是别人的福气,自然就扭捏着接受了,大摇大摆的做起了龚家的大太太。
  
   顾眉这个人,才学是有的,她的画兰功夫在当时是一绝,许多文化界的骚人经常来求墨宝,顾眉当然来者不拒,每画一轴后,落款都是“横波夫人书”,想必这也是顾横波雅号的来由。
  
   顾眉才色俱佳,但却有一件事却让她终生不安,就是她生不了孩子,想尽了办法,天爷爷地奶奶的求了几百遍,也不见神灵降瑞,生下个一儿半女来。一个女人不能为丈夫生孩子,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虽然龚鼎孳并不以此为介怀,顾眉总觉得对不住丈夫。不知道是哪个活宝出的主意,也可能是顾眉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了减少这种心理负担,顾眉干脆找来一大块香木,找个手巧的匠人,雕刻成一个男婴形状。
  
   好笑的是,这个木头男婴会自己动弹,小胳膊小腿的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估计里面有机关。顾眉用锦被包着木头男婴,跟真人似的疼着,更让人喷饭的是,顾眉让自己的乳母天天给这个木头儿子喂奶,甚至给木头儿子把尿,让家里的仆人都称这个木头男婴为“小相公”。龚鼎孳见老婆在家中如此胡闹,也知道她是想儿子想疯了,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此事渐为外人所知,坊间听说顾眉如此耍宝,无不狂笑,讥笑这个木头小相公为“人妖”。
  
   顾眉也是个薄命红颜,在青楼里以卖笑为生,好不容易从了良,没想到却嫁给龚鼎孳这个墙头草,软骨头,洋相出了不少。顾眉死于龚鼎孳的前头,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顾眉身故,只活了四十三岁。
  
   而他的丈夫龚鼎孳强比她多活了整整十年,直到康熙十二年,大清礼部尚书龚芝麓公才咽了气,寿五十七岁。清廷谥为端毅,不过一百年后,乾隆下诏,夺其谥号,并和他的好友钱谦益一道,被乾隆指定为明朝贰臣,遭到了万世唾骂,何苦来哉!
  
    五 李季捉奸
  
  韩非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尤其是他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一书是中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中国历代帝王表面上尊奉儒家思想,给孔老二烧香磕头,孝子贤孙一般,但实际上无不以法家思想治天下。换句话说,就是以儒治人,以法治国。
  
   在我们的印象中,韩非在生活中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因为口吃,话本就不多,加上天天板个面孔,实在是很难把他和风流轶事联系在一起。不过今天讲的故事倒不是韩非本人的,而是从他呕心沥血的《韩非子》一书中找到的,虽然这里要讲的主人公并不是算什么名人,但因为是被韩非写出名的,也算是吧。
  
   在《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了这样一个超级搞笑的故事,相信看过这个故事的朋友,没有不笑翻天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燕国人,名叫李季。看样子李季的家境不错,他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旅游,经常外出,游览祖国大好山河,不知道留没留下什么《李季游记》,呵呵。
  
   李季万般都好,就有个毛病,喜欢一个人到外面溜达,常常把如花似玉的老婆丢在家里守活寡,兼看家门,也省了请人看家的费用。经常是吃饱饭没事,丢下老婆,一个人上路玩去了。李季以为老婆是个贤妻,丢在家里也挺放心,他哪知道老婆根本不是个省油的灯!
  
   李妻本就对李季三天两头朝外跑心怀不满,天知道他在外面有没有别的女人,外出打野食去了。刚开始老婆还能忍耐,心想去个两三天回来也没什么,没想到李季旅游成瘾,把家当成了旅馆,吃饱了拍拍屁股就走,那谁能受得了。时间久了,老婆便起了二心,她是个年方花信的女人,有严重的生理需要,既然丈夫不能满足她,那她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李妻在当地也算是一枝花,美貌的没得说,不知馋的多少先生们流了八尺长的口水,可惜人家名花有主,只好暗骂这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算其中一位先生交了狗屎运,被李妻看上了,想必也是个美男,不一定能比过宋玉这个超级美男,但肯定要长的比左思好看一些,不然李妻也不会看上他。
  
   《韩非子》中称这位先生为“士”,在春秋战国时代,“士”是处在公卿大夫和普通平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也就是所谓“天子之臣为诸侯,诸侯之臣为大夫,大夫之臣为士。”从后文称其为“公子”来看,当是个家境比较殷实的富家少爷,就直称为某公子吧。
  
   某公子平白交上了这场桃花运,哪还有不愿意的?这等偷香窃玉的美事,平时想都不敢想,今天送上门了,那还客气什么。二人你来我往,勾搭成奸,成天鬼混在一起。看情况李季在家中的威信还不如他老婆高呢,李家的一班奴仆也可能被李妻给收买了,对二人通奸根本就睁只眼闭只眼,有时还要给他们放风。
  
   每当李季犯毛病时,都由李家仆人跑到某公子家报信:“我家主人出去了,公子可来与夫人成就好事。”某公子大喜,虽然这样偷偷摸摸的勾当做起来非常不爽,但总比没有得吃要强,凑和着吃吧,便乐颠颠跑到李家。李妻早就等的不耐烦了,骂一声死鬼怎么才来,某公子流着口水傻笑,二人立刻开始配合工作,嘿嘿咻咻……
  
   没想到这对野鸳鸯正在沐浴爱河的时候,突然就见一个侍女慌慌张张的闯进来,喘道:“不好了,夫人公子,主人回来了。”二人一听,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昏过去,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要是被苦主当场捉奸,传出来还不丢死了人。李妻赶快让某公子穿上衣服离开,可惜已经晚了,他们已经听到李季的脚步声,知道李季已经进屋了。完了,出不去了,看样子要丢人了。
  
   不过到底还是侍女冰雪聪明,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轻声告诉他们:“夫人公子不要急,奴婢倒有个办法。”二人急问:“快说,这次如果脱险,一定重赏你。”侍女笑道:“公子不要穿衣服了,赶快把头发解开,光着屁股走出去。”
  
   李妻差点没把口水吐到侍女脸上:“什么狗屁主意,这不让那个死鬼当场捉住?”侍女笑着摇头:“夫人听我说完,主人肯定会看到公子,又肯定会来问我们是怎么回事,我们都说没看见,反正人已经走了,主人也没有证据。”这对狗男女大喜,虽然这主意馊了点,但只要能脱险就行。
  
   某公子定了定神,把衣服交给侍女,脸皮一厚,走出内室,以光的速度在李季面前一闪,转眼就出门了。李季先生正在客厅坐着,还琢磨着怎么半天不见老婆,还没等他起身进内室,就见一个披头散发,光着屁股的男人在自己面前疾走过去。
  
   光屁股的男人……
  
   没看花眼吧?李季以为白日见了鬼,吓的站了起来。又仔细一回想,不是鬼,肯定是个男人,而且看样子很面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家中居然有个不穿衣服的男人,他顿时明白了,老婆趁他外出的时候,在家偷汉子,让自己当了乌龟。
  
   那还不恼怒,李季想追那个光屁股男人,可惜早就跑没影了,只好回来走到内室,看老婆怎么圆谎。进到内室,却看到老婆跟没事人一样,和侍女说说笑笑。李季面色阴沉的在屋中来回转着,看不能发现什么破绽,什么都没有,某公子的衣服早就被藏了起来。
  
   李季转过头来,问老婆:“刚才出去的那个光屁股的男人是谁?”李妻到底是个见过世面的人,野食她都敢偷,何况这点小毛毛雨。李妻反客这主,骂着:“什么光屁股男人?你在外面又喝酒了吧。你成天不在家,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不能过就分开,老娘守够了活寡!”
  
   李季被老婆骂的一头雾水,什么乱七八糟的,他知道这种事老婆肯定不会承认。便又问侍女:“你们看到了吗?”侍女早就串通一气,更不会承认:“主人说什么光屁股男人?我们只侍候主人一个男人,除了主人,还有哪个男人敢在我们家中光屁股?”
  
   都没看见光屁股的男人?难道自己真的看花了眼?李季半信半疑的嚅嗫道:“难道我真是撞见了鬼不成?”李妻巴不得他这样说,见有了话缝,立刻搭上话:“肯定是你这几日走的乏了,精神恍忽,看走眼了,你看到的肯定是鬼。你们说呢?”李妻故意问侍女。
  
   “是啊是啊,主人撞了见鬼。”侍女齐声答道。
  
   这回该李季发毛了,这等晦气的事怎么就让他撞上了,回家还没喝上口热茶呢。李季哭丧着脸,在屋中团团转:“白日见鬼,大不吉利,这下可如何是好?”
  
   李妻早就怨恨李季,正没法出气时,不如将计就计,趁机好好戏弄他一下,也算解了老娘心中这口恶气。便装着同情,温柔的说道:“其实我还是非常爱你的,你可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大栋梁,你要是出了事,可让我怎么活。”李妻话锋一转:“驱鬼的办法倒是有的,只是丈夫不要嫌脏。”
  
   李季对见鬼说已经深信不疑了,急急的问:“有什么办法快说?”李妻叹了一口气道:“我听老辈人说过,如果白日撞了鬼,可以用畜牲的粪便沐浴,这样就可以去掉身上的邪气。”
  
   李季听了,眉头一皱,暗骂:“什么馊主意。”不过也没办法其他的办法,不能让鬼缠身,他还年轻,大好日子还没活够呢,便让侍女到外面取些猪狗马牛的粪便来,准备洗个狗屎浴。侍女没想到夫人会出这个绝招,忍住笑,去刮来了一大堆畜牲的屎尿,倒在一个大桶里。李季也不讲究了,脱光衣服就跳进了桶里,忍着刺鼻的骚臭和恶心,快乐快乐的洗了一个狗屎浴。
  
   李妻见丈夫真做了二百五,差点没笑到肚痛,心中那叫一个痛快:“死鬼,让你平时不待见老娘,今天且把你耍个够。”可怜的李季哪知道这是老婆设的计,洗完后,李季先生紧紧的握住老婆的手,好久都没松开,饱含深情的说道:“老婆,谢谢啊!”

     六 强硬的面首
  
   所谓面首,就是古代富婆包养的漂亮男生,要说起古代的漂亮男生来,不夸张的说,魏晋南北朝集中了中国历史上美男的精英,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个个倾人国倾人城,沉渔落雁,闭月羞花,让后来的MM们不禁流下了激动的-----口水。
  
   提到面首,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武则天大妈和两位张姓漂亮男生之间的风流雅事,不过今天不说他们,说说另外一对冤家,也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人物。
  
   女方:宋孝武帝刘骏女山阴公主。
   男方:宋吏部郎褚渊,著名的美男子。
  
   禇渊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他是南朝开国第一帝宋武帝刘裕的外孙,宋文帝刘义隆的宝贝女婿。在重“清名”的南朝,禇渊显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他老爹骠骑将军禇湛之死后分家财的时候,禇渊名士风范,除了留下几千卷书,金银珠宝全都让给了弟弟。禇渊不仅有名有才,更重要的是有貌,《南齐书.禇渊传》记载:“ 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可惜刘义庆死的太早,不然《世说新语.容止篇》是完全可以把禇渊给塞进去的。
  
   禇渊风度俊洒,名望益隆,加上出了名的“美仪貌”,被生性淫荡的宋孝武帝刘骏女儿山阴公主刘楚玉给盯上了。刘楚玉是女权主义的先锋人物,她对男姓统治者可以随意占有女人非常的不满,她告诉她的同母弟兼情人,宋前废帝刘子业:“我和陛下都是先帝所生,一母所养,奈何陛下六宫万数,脂粉无尽,我却只有驸马一个人,不够用的,陛下何忍!”刘子业发扬了大无畏的无耻精神,立刻给刘楚玉调拔了业务熟练、品行兼优的三十个花样美男供公主苦练杀敌本领,称为面首。
  
   可能是刘楚玉的眼光比较挑剔,没多久便对这三十位面首起了腻,味同嚼腊。刘楚玉大浪淘沙般在名门贵戚中海选,终于发现了禇渊,差点没兴奋死,狂呼:“该着你犯在老娘手里,不把你搞的死去活来,老娘就那个啥了。”厚着老脸奏请刘子业把禇渊许配给她,刘子业也早看禇渊不顺眼了“小样,丫的装什么纯情少男?”就把他踢给公主,让公主好好练练这个假道学。
  
   禇渊不敢违旨,这可是杀头的罪过。不过禇渊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清名”岂能毁在一个小丫头手里,禇渊抱着必死的决心悲壮的来到了公主的府第,边坐着牛车边弹着琵琶悲壮的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刘楚玉见心上人来了,大喜,急不可耐的要禇渊快点配合她开展工作。可惜公主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禇渊根本没把她当盘菜,敛容高坐,在府中呆了整整十天,在山阴公主强大的火力面前,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宁死不当鸭子。
  
   刘楚玉偏不信这世上还会有这等不吃腥的猫?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不停的在禇渊耳朵边叫唤:“娘子,瞧这花好月圆时节,正是风流佳会之时,娘子就从了我吧。”可禇渊死活不献身。刘楚玉逼的急了,禇渊就以死相威胁,刘楚玉倒是差点被禇渊折磨成精神病患者,发疯般的把禇渊踢出了大门。
  
   好端端的一道美味就这样没了,刘楚玉虽然极不甘心,但也无奈何,只好将就用着她的驸马中书郎何戢,成天长吁短叹的。不过何戢也是著名的花样美男,来头同样不小,他的祖父何尚之是宋朝的大司空,家世显赫。何戢的美丽指数不逊于禇渊,“美容仪”,而且何戢的举止象极了她老婆的梦中情人禇渊,江湖人称何戢为“小禇公”。刘楚玉弄不到真正的禇渊,弄到个高仿真度的“禇渊”,其实也挺划算,每当刘楚玉疯狂想念彦回公的时候,何戢便是她最好的出气筒。
  
   可能是禇渊觉得有些对不住何戢,禇渊参政后,力荐年仅二十九岁的何戢出任侍中,侍中可不是一般闲人做得的。可没想到何戢却不稀罕,以年未三十为由力辞,改做了司徒左长史。要是换了别人推荐,可能何戢就好意思接受了,偏偏是自己老婆的梦中情人推荐,以后这脸面还往哪搁,不怕别人耻笑?
  
   萧道成废宋建齐后,禇渊又一次推荐何戢,当然这回是萧道成有意何戢在先,何戢不敢驳皇帝的面子,做了吏部尚书。禇渊和何戢真是一对冤家,感情纠葛甚深,而且在工作中也常有往来。更巧合的是,他们同一年去世,都死于建元四年(公元482年),禇渊四十八岁,何戢三十六岁。
  
   至于刘楚玉,在他的叔叔湘东王刘彧发动兵变,杀了前废帝刘子业后被赐死,年龄不详。

     七 幼女皇后张嫣
  
   再讲一个皇宫后妃的故事,和杜秋娘出身平民相比,这位皇后出身可谓高贵之至,谁呢?就是汉惠帝的皇后,同时也是他的外甥女--张嫣。
  
   先报一报张嫣的家世,张嫣的外祖父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外祖母是高后吕雉;祖父是《汉书》中立传顺序仅次于陈胜项羽的赵王张耳,父亲是嗣赵王张敖,母亲是刘邦吕后的爱女鲁元公主,够牛吧。闲话,这位鲁元公主就是刘三当年被项羽追的走投无路,无奈之下踢下车的那位大小姐,呵呵。
  
   从现有史料的记载来看,张嫣当生于公元前202年,这一年轰轰烈烈的楚汉战争已经拉下大幕,号称一世英雄的楚霸王项羽哭别虞姬,自刎乌江。在刘邦战胜项羽的过程中,虽然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功劳最大,但其他人的功劳也不次,比如张耳,韩信的成名作井径口一战(著名成语背水一战的典故由来),张耳是出了大力的。
  
   刘邦知恩必报,封张耳为赵王,这还不够,把自己最钟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结为亲家。不过张耳没有福份,一年后就死翘了,张敖袭承王位。不过刘邦到底对异姓王不放心,不知道是不是刘邦暗中授意,张敖亲信贯高的仇家诬告张敖谋反。刘邦趁机想治张敖的谋反大罪,幸好贯高忠心不二,力陈冤屈,加上吕后爱女心切,多方斡旋,张敖才免死罪,被贬为宣平侯。
  
   刘邦的“无赖”毛病一直没有改掉,余怒未消,听了娄敬的馊主意,居然想把爱女鲁元嫁到匈奴。鲁元听后,差点晕倒,对着张敖号哭痛哭,不毛之地,谁想去?这时张嫣也三岁了,年幼不懂事,只看妈妈伤心流泪,也跟着哭。鲁元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刘邦听说母女俩哭成了泪人,心也就软了,遂罢此议。
  
   俗话说女儿是娘的心头肉,小棉袄,看到女儿受苦,吕后心中也是难过,更多了一份歉疚。到了汉惠帝刘盈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吕后曾经为儿子娶了一个妃子,可此女命薄,没几年就去了。刘盈继位后,准备再选一贵家女子立后,吕后不知道脑子进没进水,居然打起张嫣的主意,美其名曰“亲上加亲”。刘盈当然不愿意,告诉老娘:“阿嫣是我的外甥女,而且她还是个未成年幼女。”
  
   吕太后即就驳了回去:“现在年幼,将来不就年长了?而且外甥与舅舅关系不在五伦之内,怕个屁!阿嫣身份贵重,天下无其匹。实话告诉你吧,阿嫣绝色无双,老娘早就相中了她,少废话,老娘的话你敢不听?”刘盈知道老娘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她都敢下重手,还是别在母老虎头上挠痒痒吧,只好违心依从。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秋,刘盈正式册封外甥女张嫣为皇后,这一年张嫣只有十岁,而她的亲娘舅兼新婚丈夫已经二十一岁了。吕太后也知道张嫣年龄太小,怕惹物议,对外诈称皇后十二岁。不过张嫣有些早熟,加上体态丰盈,看上去差不多十二三岁的模样,也将就糊弄了过去。
  
   皇帝婚庆大典举办的极为隆重,男方家出手大方,甩手就是两万斤黄金,到底是皇家气派。张嫣的弟弟张偃年少不懂事,见一大堆黄金摆在厅上,屁颠屁颠的跑入姐姐的香闺,狂呼乱叫:“姐姐,皇帝舅舅来买你了。”鲁元公主一听气的鼻子都歪了,呵斥张偃:“吃屎娃娃懂个屁,一边玩泥巴去。”张偃还嫌场面不够热闹,又拉着张嫣的手:“外边那么多金子,姐姐何不去看看?”张嫣不想让他添乱,连哄带骗把张偃弄出去了。
  
   皇帝纳后,不同于普通百姓娶媳嫁女,要严格遵从程序走的,第一步就是要女官检查皇后的身体是否有缺陷,负责这项重大政治任务的是著名的老巫婆许负。许负到了张府,没费多大功夫,就出色而圆满了完成了任务,将考察结果认认真真写在册上,回宫交差。(史料上对于此段记载比较少儿不宜,故略。^o^ )
  
   到了婚典那天,张嫣穿上皇后礼服,戴龙凤珠冠,先拜辞张家祖宗,然后由父亲张敖抱上车,来到未央宫前殿。刘盈高坐殿上,群臣位列两旁,张嫣来到殿下,伏拜谢恩。见皇帝娶了亲外甥女做皇后,而不是娶功臣之女,下面那帮大臣个个恨的咬牙切齿,无不暗骂吕稚:“真是吃饱了撑的,连自家外孙女都不放过,真够狠的。”
  
   礼毕入宫,其他人该哪发财哪发财去。张嫣端坐榻上,刘盈可能眼神不太好,端着烛台近前欣赏自己的皇后。果然是姿容艳丽,慑人心魅,不过毕竟张嫣年龄太小,刘盈并没有在皇后宫中留宿,呆了一会便出去了。
  
   虽然没有行鱼水之欢,刘盈倒是很爱这位外甥女皇后,因张嫣长的比较随父亲张敖,刘盈常戏称张嫣为“张公子”。看到张嫣受宠,刘盈其他的嫔妃大吐酸水,醋的不得了,经常在外面摇舌头,说张嫣的坏话。
  
   和杜秋娘一样,张嫣也不是个花瓶摆设,也是有点真才实学的。自秦始皇赢政焚书坑儒后,曾下令民间不许私藏图书,违者诛其族,史称“挟书律”。刘邦建汉后,并没有废除这项极不合理的法令,直到汉惠帝刘盈时,才废除“挟书律”。直接导致废除挟书律的,竟然是小皇后张嫣。
  
   张嫣喜欢读书,刘盈吃饱了没事,便取笑张嫣:“你怎么也学起儒生来了?没听说过秦始皇帝焚书坑儒之事?”张嫣合书笑答:“妾曾经听父张敖说过,秦朝之亡,多半由此,弊法实不足效。陛下是个明君,怎么也学起秦始皇来了?妾为陛下觉得可惜哦。”刘盈听着有理,便下诏废除了挟书律,此后民间大兴藏书热,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实在要感谢张嫣的善言。
  
   可惜刘盈的命数太短,仅仅当了七年的皇帝,就崩了,张嫣十四岁便成了寡妇。在刘盈入殓时,张嫣哭的死去活来,惹得宫中一片凄凄惨惨。国不可一日无君,吕太后便立刘盈和嫔妃生的儿子为皇帝,自己临朝称制,做起了有实无名的女皇帝。张嫣年龄小,但名份还在,吕雉专政后,张嫣仍居中宫,称孝惠皇后,并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少帝。
  
   张嫣和婆婆(外婆)吕太后的关系很好,吕太后跟刘邦学会了“厚黑学”,为绝后患,打算诛杀异姓功臣。幸亏张嫣苦劝,这才作罢。吕太后做了八年的“皇帝”,在老太婆临要走的时候,曾经要求张嫣在她死后,可临朝称制,有曲逆侯陈平和绛侯周勃辅佐,当无大事。张嫣应该知道此时吕家公侯满门,兼有兵权,刘氏宗室早就恨之放骨,双方早晚要翻脸,犯不着和吕家走的这么近,便力辞不从。
  
   果然,吕太后死后没多久,吕禄、吕产等人便谋作乱,企图推翻刘家天下,取而代之。吕氏不过是借着太后的光,爬到高位,便想夺权,汉朝宗室和勋贵大臣哪个也不会答应,吕家要得了势,他们算干什么的?
  
   在刘章、陈平、周勃等人的合力之下,扑灭了吕氏,废掉吕氏卵冀下的少帝刘弘,诛杀吕氏,迎立高祖次子代王刘恒,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汉文帝的仁名是传遍古今的,文景之治也不是吹出来的,但刘恒万事诸好,唯独对前皇后张嫣的态度上,做的有些过份。刘恒刚当上皇帝,便将张嫣赶出长乐宫,迁入北宫,幽禁起来。甚至张嫣打算收拾一下私人衣物,都被狗腿子们给挡住了。到了北宫,才发现这哪里是人呆的地方?张嫣和几个贴身侍女被关在了宫内的一间密室内,不许随意进出。狗腿子在密室上打通一个洞,她们的饮食起居全都由这个洞进出,并派两个老宫女把门。
  
   都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张嫣失了势,宫中那帮势利眼便落井下石,经常来北宫找张嫣的麻烦,甚至刘恒最宠爱的慎夫人也跑到北宫,要与张嫣比比美色,可惜输了,被人讥笑为孔雀见凤凰。对此刘恒也装聋子,不闻不问。张嫣虽然行同囚犯,但她的美名却不是一个小小的宫院可以拦住。
  
   北方匈奴也知道孝惠遗孀是个绝色美女,号称中国汉奸始祖的中行说为了讨好匈奴主子老上单于稽粥,便添油加醋的向稽粥介绍张嫣的美貌。这老家伙果然动了心,写信给刘恒,要求汉朝把张嫣送到匈奴,做他的阏氏。张嫣再失势,身份还在,此事事关大汉国体,谁丢得起这个人?刘恒便派使者去匈奴糊弄老上单于。老上单于问汉使:“我早听说孝惠皇后艳丽无双,是不是真的?”汉使当然不会说真话,开始放空炮:“单于听哪个王八说的?没有这事。孝惠皇后貌丑赛东施,脸大发黄,还有黑斑。”稽粥笑骂:“拉倒吧你,孝惠皇后好歹是你们家国母,哪能如此污蔑。”不过稽粥到底没有得到张嫣,继续在塞外打猎。
  
   从刘盈死后,张嫣就这样默默的存在于这个冷漠的世界上,已经二十九年了,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汉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四十一岁的张嫣得了肝病,没多久,死了。据说张嫣临死前几天,曾梦到丈夫刘盈在空中招唤她。
八 桃花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的学龄前儿童,有几个不会随口背出几首的唐诗来?恐怕不多。宋词略显“小资”,词的流传性相对要受一些限制,唐诗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老少宜咸。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名家辈出,名作如云,仅被录入《全唐诗》的唐朝诗人就有二千五百二十九人,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漏网”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说到唐朝诗人,我们可以脱口而出几个极为耳熟能详的名字: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 、王维、杜牧、李贺、李商隐,这几位都是超级偶像级的人物,知名底极高。当然其他唐朝诗人的知底度相对略低,并不代表他们的水平就不如以上几位,谁敢说王勃、 王昌龄、岑参、贺知章写的诗就不好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型的唐朝诗人,就是他们的作品很少,往往只有几首,但其中却不乏流传极广的好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绅的《悯农》、王翰的《凉州词》、崔颢的《登黄鹤楼》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等等。
  
   今天不说别人,只说崔护。崔护的出身可不一般,他出自北朝隋唐时一流高门博陵崔氏。崔护和一些社会身份比较低的诗人不一样,他曾在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中过进士,唐文宗李昂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以京兆尹转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京兆尹就是首都市长,官居从二品。让人震惊的是,象他这种高级别的官员,在新旧唐书中居然没有他的传记!哪怕是列入儒林文学等附传也好。
  
   因为史料所限,不知道崔护在政治上都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迹,虽然他以诗闻名,不过也仅仅留下了六首。当然,这不影响这位云山雾罩诗人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因为他有一件野史艳闻传遍古今,略了解唐诗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就是由他那首《题都城南庄》引出来的风流佳话。
  
   还是从头说起,崔护出身高贵,“资质甚美”,才学品貌都是没得说的,在贞元十二年的进士科考中,崔护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一举中的。金榜题名就意味着今后仕途将一马平川,喜悦之情自然不必待言。崔护的考试任务完成之后,心情大好,因要留京听用,所以在当年清明节的时候,闲来无事,便决定到长安郊外游玩一番。
  
   那时的长安百业繁盛,雄伟壮丽,景色宜人,崔护一步三叹,闲庭信步,不觉已走到城南。走了半天,腿也酸了,腰也弯了,口也喝了,便四处寻望,看不能找到个人家,讨碗茶吃。
  
   崔护抬头寻望时,发现前面不远处花团锦簇之处,坐落着一户宅院,小院篱笆上布满了藤叶,院中立着一株盛开的桃树,果真是个世外桃源!崔护是来讨茶喝的,不是欣赏风景的,便轻扣柴扉,喊道:“里面可有人家么?”
  
   敲了半天也没见人出来,崔护泄了气,暗叫一声晦气,正转身离开,忽见院里身影婆娑,走出来一位妙龄女子,来到柴扉前,隔着门缝对着崔护瞅了半天,轻轻的问:“你是谁呀?来这里做什么?”
  
   崔护大喜,忙答:“在下博陵崔护,因天晴日好,来城南赏玩,于路有些口渴,姑娘若方便时,敢请赏某一碗水,感激不尽。”
  
   原来为这,姑娘笑了笑,打开柴门,延请崔护入内厅,请他稍坐。崔护道了谢,片刻的功夫,姑娘已端水出来,把水递给崔护。姑娘则靠在院中的桃树下,笑痴痴的看着崔护。崔护有些不好意思,喝完后,自思反正也无事要做,又见这位姑娘长的国色天香,心眼便想歪了,“以言挑之”,崔护说的什么,记载不详,不过料得也不是什么好话,无非是姑娘芳龄几何,家里尚有何人,或者厚着脸皮问姑娘可曾字人否?
  
   不过崔护到底是贵族出身,加上书读的多少,且是个美男,风度翩翩,也不甚招人嫌。姑娘轻啐了一口:“不正经!”然后掩口而笑。崔护除了打听到这个姑娘的名字唤做绛娘,其他的一概没问出来。
  
   毕竟和人家萍水相逢,话问的深了也不好,万一她家人要来,看到自己嬉皮涎脸,别把自己当成了无赖泼皮,赏自己一顿白打,那就不值得了。便告辞出来。绛娘倒是很客气,一直送到门外,不过崔护倒是看出来了,绛娘对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好感,只是碍着面皮薄,没好意思说出来。到了门外,绛娘道了万福,有些依依不舍的返身回去。
  
   崔护也有些恋恋难舍,不过又想,反正离长安又不远,过段日子再来和绛娘发展感情也不迟。崔护走了很远,猛然回头时,看到的只是那株桃树,柴门已经掩上了。
  
   崔护回去后,本想选个日子再访,不料事务繁多,一时就把这事给忘了。整整一年后,崔护因近日闲来无聊,独坐饮茶时,突然想起绛娘来,这位貌如桃花的姑娘。
  
   崔护情思大动,不知道这一年来绛娘过的怎么样,千万不要嫁人。不行,还是去看看吧,万一要是没嫁,自己不如向绛娘求婚,他相信凭自己的条件,足以打动芳心。
  
   崔护心思重重,满脑子想的全是绛娘的倩影,回忆着去年桃树下的那段情缘。等到了南庄,崔护傻眼了,景色依如去年,那株桃树依然盛开,可柴门紧锁,不知道绛娘去了哪里,是搬走了,还是外出有事未回。总不能在这里傻站着,被人瞧见成什么话?崔护到底是个才子, 这件事是个现成的好诗材,何不把一首诗来做?也不枉自己对绛娘的这片痴心。
  
   浓缩的都是精华,没必要写成长篇大论,七绝便成,崔护打着腹稿,盘算了一会,便有词了,题笔在小院壁上写了一首七绝,便是这首极著名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访美未遇,只好怏怏而回,为这事崔护恼了数日,还是放不下心来,知道绛娘已经走进了自己心灵的最深处,这种感觉也许就是爱。崔护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决定再去看看,要是绛娘外出,这几日也该回来了。
  
   崔护前脚刚到院外,就听到里面有声音,崔护大喜,猜想一定是绛娘在家。可竖起耳朵一听,不对,是哭声,确切的说,是位老者的哭声。崔护大为惊疑,里面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绛娘出了什么事?崔护急了,大声叩门。
  
   里面的老翁听到了有人来,急出来看,是个年轻相公,眼睛一亮,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老者开门便问:“公子莫非是博陵崔公子?”崔护嘴张的老大,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连忙应承:“正是晚生。 ”
  
   老翁一听果然是这个冤家,放声大哭:“你好做!杀了我的女儿!今日且还小女性命!” 崔护听了一阵惊寒,差点没跌坐地上,想问是怎么回事,却一时语塞。
  
   老翁边哭边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尚未字人,自从去年清明时节你来讨茶,小女便已有情于你。只你一去杳如黄鹤,百般不回,惹得绛娘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前几日绛娘外出到亲戚家小住,回来时看到了你的题诗,她知道是你。痛哭一场,大病不起,不茶不饭,乃至呜呼!可怜我身边无子,本打算留此女养在家中,招婿入赘,熙养余生。可现在人已经走了,你让我一个孤老头子,日后如何寻生计!我女非你见杀,尚有谁!”老翁越说越激动,一把揪住了崔护,号啕不止。
  
   崔护听罢,脑袋嗡的一声,险些把持不住,也不顾老翁纠缠,甩开老翁,大步闯入绛娘的香闺。眼前的一幕让崔护肝肠寸断,绛娘躺在床上,面色沉静,虽然娇若桃花,却已阴阳两隔,永远都不会再醒来,再倚在桃树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文人大多感情丰富,崔护自然也不例外,此时崔护已经哭成了泪人,浑身颤抖,他知道绛娘实际上就是死在他的手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多事讨茶,生生害死了一位娇美如桃花的女子,这让崔护如何承受的起!
  
   崔护一把把绛娘抱在怀里,不住的摇晁,边哭边喊:“绛娘,绛娘,你睁开眼看看吧,我是崔护,我回来了。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不知道在这一年中我是如何的思念你!纵然春去秋来,雨落雪降,却改不了我这颗痴心!你为什么就不能再等我几日,上苍啊,你怎么就这么残忍,生生拆散了人世间一对好鸳鸯,何其忍乎!”
  
   崔护正哭着,忽然感觉怀中的绛娘有些动静,低着一看,上天!绛娘居然睁开了眼睛。崔护以为是白日撞鬼,猛打了一个激灵。仔细看时,绛娘果然有了气息,尽管声音很微弱。
  
   绛娘可能有心脏病史, 看到崔护提诗,一时情绪激动,出现呼吸停止现象。老翁可能是根据绛娘没有呼吸来断定绛娘已死,一般人也以有没有呼吸来断定人是死是活,其实人体有四大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只是其中一项,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是毛孔。
  
   崔护见绛娘醒了,激动的不能自已,大声喊叫着老翁:“老伯快来!绛娘还活着!”老翁听到呼声,连滚带爬的跑到床前,女儿果然已经苏醒,老翁惊喜而泣。二人忙前忙后,给绛娘灌热汤,过了片刻,绛娘已经彻底恢复正常,她知道心上人来了,泪流满面,却无声无语,只是紧紧抱着崔护,生怕他再走了,一去不回。
  
   等过了几日,绛娘将养好了身体,崔护正式向老翁提亲,迎娶绛娘做他的娘子。事情都到了这一步,老翁还能说什么?崔护已非绛娘不娶,绛娘也非崔护不嫁,一对天造地合的鸳鸯,自然要成全。选了一个吉日,崔护风风光光的将绛娘娶了过来,两口恩爱,如胶似漆。
  
   当小两口离开南庄,去开始新的人生历程时,都情不自禁的回过头来,回望着那株盛开的桃花。
九 猪八戒娶媳妇
  
   猪八戒是谁?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弱智的问题,不要去问一肚子诗书的大学究,就是问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太太,她们都会大笑着告诉你:猪八戒你都不知道?好可怜的孩子!
  
   记得以前有过一次调查,随机问一些女性,在《西游记》师徒四人中,如果选一个做情人,她们会选择哪一个?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谦谦君子唐和尚、武术大师孙悟空、老好人沙僧全都靠边站了,绝大多数女性的票都投给了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取经意志最不坚定的猪八戒。
  
   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这四位中,还有哪位能比猪大哥的感情经历最丰富的呢?先说孙悟空,自猴哥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直到西天归来,就没见过他和哪位貌美如花的女妖精发生过什么桃色绯闻,至于沙僧,感情上更是一片空白。倒是唐师傅不断有的有女王、女妖之类的狂追,可惜唐师傅慈悲为怀,心系天下,从不对这类事情感兴趣,满脑子都是取经正成果,也实在乏味的很。
  
   只有猪八戒,虽然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强行拉进取经队伍,做起了和尚,可从来没有人会把猪哥当出家人看待,他本来就是一头猪!一头可爱的猪,一头好色的猪!
  
   猪八戒好色那是出了名的,想当年,老猪还在天上做天蓬元帅时,一次喝醉了酒,就敢去广寒宫去调戏玉皇大帝的情人嫦娥仙子。皇帝的女人你也敢调戏?确实色胆包天!玉皇大帝凭空被臣子扣上了一顶绿帽子,自然怒不可遏,要杀掉这头色猪,幸亏太白金星苦劝,才饶得一命。
  
   玉帝将猪八戒臭打二千大锤,剥夺一切职务和政治权利,从天宫丢下凡界。只可惜运气不太好,下界就下界吧,投个人胎,在人间好好人就是了,没想到一不小心,错投了猪胎,生就了这副猪嘴脸。
  
   猪八戒这个名还是后来唐师傅给取的,他在天上的原名不得而知,但在人间还有名的,户口本上的大名唤做猪刚鬣,籍贯是福陵山云栈洞。猪八戒被贬下界后,痛定思痛,他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过了很长时间,他终于明白了,他之所以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没有一个贤内助。猪八戒知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要有一个贤惠的女人,为了他日后能在人间混个模样来,当务之急就要找个好女人,在他的背后默默的付出。
  
   猪八戒开始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着自己的另一半,缘份本是天注定,刻意是找不来的。猪八戒也相过亲,见过不少良家女子,可要么对方不合他的意,就是他不对对方的意。
  
   后来猪八戒听说在不远处的高老庄里有位高员外,是庄上头一号土财主,家里有吃不完的米面,使不完的金银、穿不完的绫萝。这些都不打紧,最重要的是高员外家里还有位待字闺中的小女儿,芳名唤做高翠兰,年方二八,貌美如花,知书懂礼,人品贤惠。高员外有三个女儿,头两个都嫁了,打算留下小女儿在家,招赘女婿。
  
   猪八戒一听大喜,不用再找了,就是高翠兰了。猪八戒屁颠屁颠的来到高老庄,直接了当的告诉高员外,想做他的女婿。高员外也正为小女儿的婚事发愁,媒婆不知来了多少,介绍了不少乡间壮小伙,可惜一个都没看上,一直拖到现在。高员外见有个陌生人自己上门要做女婿,大为惊奇,仔细相了猪八戒的面貌,高员外不住点头。瞧这身段,至少二米开外,浓眉大眼,腰宽膀圆,是把干庄稼活的好手。不过毕竟来历不详,要打听他的家庭情况,便问:“壮士家在哪里?令尊令堂可在?”
  
   猪八戒哪有什么令尊令堂,家在天上,原先是天蓬元帅,可这不能说,别吓着人家,毁了这场好姻缘。就山南海北的胡扯:“不瞒员外,俺本是福陵山云栈洞人氏,姓猪,父母早亡,也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一人。俺别的本事也没有,就有一把好力气,如果员外不见弃,招了俺,俺向天爷爷地奶奶保证,以后家中的活计俺全包了,一定好好孝敬二老,好生待见小姐。”
  
   正当爷俩闲唠的时候,三小姐高翠兰已来到屏风后面,暗中暗中打量着猪八戒,也爱他这般模样,芳心暗许。高员外见女儿没意见,自己见也挺喜欢他,便择个日子,大摆宴席,举行盛大隆重的婚典,将小女儿高翠兰嫁与猪八戒为妻。猪八戒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凭白套走了高小姐,笑的合不拢嘴。
  
   刚开始,猪八戒在高老庄做的还是人模人样,出力的活计没少干,对高小姐也是忠心不二,也没有再和高家女眷发生什么绯闻,人人都夸高员外招了个好女婿,高家上下无不敬这位姑爷。
  
   不过时间长了,高员外就发现有些不对劲,这位姑爷饭量极大,一顿饭能吃五斗米,或一百多个烧饼!这能够上他十天的饭量。当然高员外家产丰厚,这些米面倒不值得心疼,只是猪八戒还有个毛病,喜欢喝酒,酒量也是不小的。不过高员外转又念想:能吃能喝才有大气力,也没什么。
  
   猪八戒还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忘了他本来是头猪,而不是人。反正高小姐已经到手了,吃点喝点能花他高家几个钱?也不在意。有回猪八戒酒瘾又犯了,从厨房取些酒,弄了几个好菜,在内宅狂吃海喝起来,一边吃,一边还在回忆着当年在天宫时作威作福的场景,慢慢的,他睡着了。
  
   正好高员外有事要来找姑爷,刚进得厅堂,没看到姑爷,却发现一头肥猪卧在桌旁,最要命的是,这头猪穿的正是自己姑爷的衣服。天啊!自己的姑爷竟然是一头猪精!高员外吓的差点没哭出来,高小姐知道真相后,更是号啕痛哭,要是外人知道自己嫁给了一头猪,以后还拿什么脸面做人?高府上下乱做一团。
  
   猪八戒可不管这个,等他醒来后,见已经现了原形,干脆脸皮厚到底,反正在天上不要脸的事没少干,怕个什么高老庄?高员外声泪俱下的请猪八戒高抬贵蹄,放了他一家老小,保证日后天天烧香磕头,拜他这个猪老爷。猪八戒理都没理,凭什么?你女儿当初嫁的可不是猪,婚约上白纸黑字的,想耍赖?把老爷逼急了,一钉耙给你送终。
  
   高员外还在呹呹不休的叨叨,把猪八戒惹烦了,猪脾气一上来,将高员外踢了出去,找来一把大锁,把自己的老婆锁在房内。反正老婆是他的,随便他怎么用,敢不听使唤的,小心老爷的九尺钉耙。
  
   高员外虽然有钱有势,家里也有几十个帮闲小工,但论武功,哪个也不是猪八戒的对手,只好望楼兴叹,只是苦了高家小姐, 嫁给了一头猪,还要天天受这头色猪的折磨,好不命苦。
  
   不过也算高家小姐好运气,在被无耻的猪八戒调戏了半年后,终于遇上了一个大救星,玄奘法师奉大唐皇帝李世民御旨,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大乘佛法。当然高小姐的救星肯定不是这位唐大妈,而是他身边的超级打手。江湖上人唤大号齐天大圣的孙悟空。
  
   高员外听说来了东土高人,赶忙迎进府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在猴子面前痛告无耻猪精的累累罪行,请猴爷为他做主,救出他可怜的小女儿。孙悟空有个毛病,喜欢管人家闲事,本来跟着唐僧就不情不愿,正闲没个事做时,正好碰上这个买卖,当然要管了。
  
   猴子打听了猪八戒的一些生活习惯后,阴险的一笑,便有了主意。
  
   这天晚上,猪八戒在他的豪华洞府吃饱喝足了,准备到高小姐处过夜,虽然这种生活跟做贼似的,不过老猪已经习惯了。到猪八戒腾云驾雾驾临高小姐阁楼上,猪八戒轻轻咳了一声,算是通知高小姐,要说猪八戒小嘴就是甜,冲里面轻叫:“姐姐,准备一下吧,我们要开始眯西了。”当然,猪八戒见着女妖精,一般都叫姐姐。
  
   进得屋来,猪八戒有些欲火难奈,窜到床前,抱着高翠兰,就要亲嘴。不料高小姐突然间力大无比,捏住猪脸一横,猪八戒吃了一个猪啃西瓜皮。猪八戒不服,想要强行非礼,就见高小姐坐着净桶(现代语言翻译过来,就是马桶。)得意的笑:“老公,你还是回洞吧。”猪八戒不解:“给个理由先。”
  
   高小姐再笑:“我爹已经请来了一位超级法师前来捉你,凭你的本事,怕不够他下酒的,我们好歹夫妻一场,给你提个醒。”
  
   猪八戒嘴一撇:“KO,谁这么不怕死,敢来寻老猪的麻烦?”
  
   “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
  
   猪八戒好歹也是在天上混过的,怎么不知道孙悟空的大名,凭他的本事,还真不是猴子的对手。猪八戒无奈之下,拔起猪脚就想溜。被高小姐一把揪住:“哪去?”猪八戒一脸苦瓜相:“姐姐不知道,这猴子是个有本事的,惹不起他,还是逃吧。”
  
   高翠兰大笑,把脸一抹,露出一副猴相,调戏猪八戒道:“猪头!不认得你孙爷爷?”
  
   眼前的爱妻没想到就是孙悟空变的,猪八戒惨叫一声:“有鬼!”破窗而出,化成一阵烟,逃了。孙悟空哪里会饶得他,驾云就追,一直赶到云栈洞,在洞里就是一阵好打,猪八戒本就是三脚猪的本事,糊弄下小鬼还成,哪扛得过孙悟空的打,没几招就被孙悟空给收拾了。孙悟空开始给猪八戒上思想教育课,以身示范:“别说你是个天蓬元帅,想俺老孙当年何等风光,现在不也要跟着老不死的唐僧西天取经,你怎么就敢在凡界诈娶民女?”
  
   猪八戒一听孙悟空原来就是保唐僧取经的,恍然大悟,纳头就拜:“原来取经人就是哥哥的师傅,得罪,兄弟我下界后,受观世音菩萨点化,让我在这里专等西天路上拜佛求经人,带罪立功,还成正果。”孙悟空这才知道猪八戒原来和自己是一路货色,正愁取经路上没个伴,寂寞难奈,大喜,便放把火烧了云栈洞,带着猪八戒回到高老庄。
  
   唐僧得知猪八戒的前世今生,非常的受感动,紧紧抱着猪八戒哭道:“阿猪,委屈你了,让在你这里受苦。既然有观音菩萨的点化,以后就跟着我吧。你放心,为了让你早日修成正果,师傅会让你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以后挑行李、牵马、砍柴做饭的事情都交给你做了。”
  
   猪八戒一听,立刻晕倒。
十 石崇与翾凤
  
   晋石崇和绿珠的故事,我们应该不太陌生吧,石崇是西晋著名的大财主、败家子,他和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故事世人皆知。这二人都不是什么好鸟,为了争所谓的面子,出尽了丑,严重败坏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说来好笑,王恺死后,他的谥号就是“丑”。不过王恺比石崇幸运多了,石崇被杀后,连个谥号都没捞到。
  
   石崇要比王恺出名,一是财名,石崇比王恺有钱,连王恺从外甥司马炎那里借来的价值连城的珊瑚都没入石崇的法眼,用铁如意给砸了。二是情名,他的宠妾绿珠为他跳楼身亡,白白让这个败家子出了大名。
  
   石崇不仅贪财,而且贪色,仅他家中的侍妾就有好几千人,快赶上皇宫编制了,和好色皇帝司马炎有得一比。在石崇成群的妻妾中,自然绿珠是最有名的,不过今天不说绿珠,说说其他女人,比如石崇特别宠爱的奴婢翾(xuan)凤。
  
   与其他姬妾不同的是,翾凤是个胡人,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胡人不断内迁,和汉人混居在一起。在曹魏末年,出身贵族公子的石崇风流成性,汉女的滋味尝够了,又想换换口味尝尝鲜,花重金买来了翾凤。石崇的父亲是晋朝首功之臣石苞,是司马家的贴心亲信,封为乐陵郡公,在当时石家可是一流高门,要钱有钱,要势有势,石崇的上千妻妾估计不是买来的,就是抢来的。
  
   石崇生于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这一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做了曹魏的太上皇。不知道史料上说的“魏末”具体是指哪一年,仅以曹魏最后一年,公元265年计算,这一年石崇也不过十六岁,确实够花心的,他买来的这位小奴婢翾凤,也仅仅只有十岁。
  
   还算石崇有些良心,因为翾凤年龄太小,不便和她发生关系,先养了起来,反正翾凤早晚都是他的女人。石崇政治上混的一塌糊涂,但他在选美的眼光却与众不同,他买的这支潜力股,果然在五年后没让石崇做了赔本买卖。翾凤长到十五岁时,出落的艳丽无双,“无有比其容貌”,不知道绿珠要和翾凤比起来,谁更美丽,也许在伯仲之间吧。
  
   翾凤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可不是一般让男人玩弄的花瓶,翾凤不仅美于色,而且还“工于艺”,是女人中的极品。其实凡是能被石崇看上的女人,估计长的都够美,不然石崇哪瞧得上?没几手绝活,也怕翾凤混不出头来。
  
   好在翾凤有样手艺,在石崇几千个妻妾中是独一无二的,就是鉴赏金玉宝石。石崇家世富豪,要论财富,皇帝家都未必能比得起石崇,更不要说王恺之流了。石崇善于经营,加上用些不入流的手段,从海外淘了数不清的金玉宝贝,家里有钱,石崇也就不把钱当钱看,从不把这些别人眼馋而不可得的宝贝当回事,“视如瓦砾,聚如粪土。”
  
   因为这些东西多是从海外得到的,中原人都对这些东西没什么研究,真假难辩。偏偏翾凤就有这等本事,能鉴赏金玉成色,甚至翾凤一搭眼,就知道金玉产自哪里。不仅如此,翾凤对玉石的理论性研究也是当时独步江湖的,她曾经对人说玉石的区别:“西、北之玉,声色厚重,资质温润,佩在身上可使人性情灵巧。东、南之玉,声色清脆,资质清凉,佩在身上可使人精神焕发。”
  
   除此之外,做为胡人,她的汉学功底在众人中也是出类拔萃的,等闲人是比不上她的。难怪石崇特别宠她,视如掌珍,爱不释手。石崇对她是动了真感情的,虽然翾凤身份比较低下,不能得到什么名份,但能得到主人的真爱,对翾凤来说,已经足够了。石崇经常对翾凤掏心窝子:“你是我最心爱的女人,我们生当在一起,等我死后,你就跟着我一起升天吧。”
  
   人殉制度非常残忍,也是极不人道的,但在阶级社会中屡见不鲜,虽然秦汉以后,少有出现大规模的人殉事件,但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象石崇这样的大户,自然也免不了俗。不过翾凤对石崇忠心不二,死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翾凤当即回答:“生时相爱,死后却阴阳两隔,那不如不爱。等主人百年之后,奴婢若能陪主人升天, 那是奴婢的造化,别人求还求不得的。” 石崇虽然知道这未必就是她的真心话,但至少话说的圆满,讨了石崇的欢心,从此更加宠爱翾凤。
  
   石崇虽然人品够差,但他确实有经营头脑,也难怪他富甲天下,他在妻妾中引入竞争机制,不搞平均主义。虽然他的女人有好几千,但真正能挤进第一受宠集团的只有几十个,其他的多是边缘人。石崇对她们非常宠爱,为了激励后进,他让这几十个受宠的美女做一样的打扮,每人都可以佩带有身份暗示的玉龙装饰。至于雕刻玉器的任务,自然要请翾凤这位玉石专家来做了。
  
   翾凤奉命,在仓库中挑出第一等的上好玉材,先制作好龙图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玉器上的龙都是倒立的,然后交给工匠打造,同时还用金子打出了几十条凤凰。等完工之后,石崇便把这些东西交给这些女人。
  
   当然在这几十人当中,地位高下还是有区别的,玉龙声清脆者居前,金凤颜色深者居后,石崇真是个管理学的高手,佩服,呵呵。翾凤是石崇的头号爱妾,自然由翾凤来当经理,管着这一大帮女人。石崇的荒淫实在可以,成天周旋在成百上千个女人中寻花问柳,一个人能应付过来么?
  
   翾凤做为石崇的首席美女,受宠程度自然是其他人所没法相比的,时间一长,就有人暗中嫉妒翾凤,背后不知道说了多少风凉话。不知不觉间,翾凤已经石家生活了二十年,眼见得也要奔三了。虽然三十岁的女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黄金时期,但石崇的口味是喜欢小一些的,对翾凤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宠爱了。
  
   有些年轻一些的侍妾,看到翾凤有些失势,无不大喜过望,知道她们的机会终于来了,不搞倒这个胡人,她们永无出头之日。这些人成群结队的到处摇舌头,三班倒的在石崇面前搬弄是非,一拨一拨的上,石崇终于撑不住了。石崇本就是个薄情郎君,虽然翾凤色艺俱佳,但山珍海味早晚也有吃腻的时候,应该更新换代了。
  
   三十岁的翾凤彻底失了势,被踢出了第一集团,石崇安排她到后房,管理下等奴仆,就是干杂活的头头,从此山川遥渺,旧情不再。翾凤虽然不敢当面顶撞主人,但心中的悲怨、委屈可想而知,没人的时候,不知哭过多少回。
  
   翾凤是个才女,她发泄愤怒的方式到底与众不同,骂大街的手法可不是翾凤这等女人能做得出来的。翾凤有次因际遇沦落,感伤不已,与下一首五言诗,诗如下:
  
   春华谁不羡?卒伤秋落时。
   哽咽追自泣,鄙退岂所期?
   桂芬徒自蠹,失爱在蛾眉。
   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
  
   说到西晋时的才女,有一位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左芬,也就是著名丑才子左思的妹妹。左芬的文学修养和才气不要说和女人比,就是和她哥哥、潘岳、张载那些同时代的男文学家相比,也绝不逊色。翾凤和左芬的人生经历很相似,但左芬可能更命苦一些,她容貌中人,只是凭着超人的才气才被司马炎相中的,不过是拿她当个御用文人罢了,没有多少宠幸。自古才女多薄命,信然!
  
   翾凤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的不幸遭遇,但如果说是这首诗是左芬写的,恐怕也能骗倒许多人,足够翾凤的才名也不是吹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翾凤有意将这首诗外泄,没多久,整个石府就传唱开了,有好事者,将此诗谱曲,成了流行歌曲,想必石崇也是听说过的,不知道这位石公作何感想?
  
   石崇本就是个小人德性,见异思迁是免不了的,身边美女如云,还有闲心管翾凤的死活。不过石崇也不得好死,晋武帝死后,惠帝弱智,皇后贾南风凶狠残暴,终于引发破坏性空前的八王之乱。石崇之死虽然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但直接的诱因却是石崇身边最知名的侍女--绿珠。
  
   赵王司马伦的狗头军师孙秀相中了绿珠,孙秀比石崇还小人,直接了当的派人去找石崇,让石崇把绿珠送给他。绿珠是石崇的心肝宝贝,当然不肯给,告诉来人,除了绿珠,石府上的女人,随便他挑。可孙秀就是要上绿珠,石崇坚决不给,结果惹翻了孙秀。孙秀知道司马伦和石崇的外甥欧阳建有仇,便给司马伦加小灶,劝他除掉石崇和欧阳建,以绝后患。
  
   司马伦早就瞧石崇不是个东西,石崇虽然有钱,但他无兵,司马伦有,就有够了。司马伦下令将石崇、欧阳建斩于市,绿珠跳楼身亡。同时陪石崇舅甥俩上西天的还是一位更加著名的人物,超级美男才子潘岳。
  
   至于翾凤,不落不明,不知道她有没有实现诺言,陪石崇升天。
十一 王导藏娇
  
   在中国历史上,东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说东晋特殊,主要是指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与其他朝代的差异非常明显,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门阀政治”。就政治形态来说,宋朝是分水岭,宋之后是士大夫政治,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宋朝之前则是贵族政治,皇帝与贵族分享权力,当然自隋开科举,已有向士大夫政治转变的痕迹,但不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势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但就“门阀政治”来说,整个魏晋南北朝,真正实行“门阀政治”的其实只有东晋。从大的范畴来说,东晋也属于贵族政治,但更极端,士族直接控制着最高权力,皇帝成了“精神领袖”。
  
   说到东晋的士族,如果选一家做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代表,会选哪一家?毫无疑问,肯定是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号称天下第一高门大族,门第高贵的吓死人,尤其是在东晋。当时流行一句俗语:“王与马,共天下。”马是指东晋的司马皇帝,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而真正开创琅琊王氏辉煌历史的,就是王导。
  
   王导是东晋开国第一相,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王导的曾祖父非常有名,就是《二十四孝图》中挂上号的卧冰求鲤的王祥,《晋书》中臣子传中第一个就是他。王导出身高贵,少时便为世人所知,王导长大后,西晋统治因为爆发八王之乱,已经彻底崩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称王,中原大乱。
  
   此时中原乱局已经不可收拾,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很有战略眼光,看中了江东这块避难宝地,便想办法谋了个扬州刺史的位子,跑江东发财去了。王导和司马睿的私交很好,司马睿能在江东开创新天地,王导是立了首功的,难怪司马睿称帝后,激动的要拉王导一起坐在御榻之上,以示荣遇。王导虽然没坐上去,但天下人都知道,司马家的天下,有他王家的一半股份。
  
   王导的历史评价非常高,《晋书》就把王导比做汉朝的开国名相萧何、曹参,要论功劳,王导也确实当得起,没有王导的帮忙,司马睿的开国事业是不可想象的。王导深居高位,有钱有势,象他这样的钻石王老六(已婚),肯定会有不少追求者,王导也是来者不拒,收了几位貌美如花的,养在家里做了小。
  
   王导倒是美了,可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啊,他的正牌大老婆曹氏。曹氏是只母老虎,母老虎倒没什么,可曹氏偏偏还是个大醋坛子。更加要命的是,王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怵这个母老虎。
  
   曹氏对王导其实也没二话说的,自嫁到老王家,里里外外的事情没少打理,是王家的功臣。她对王导的感情很好,但唯独不能接受的就是王导在她眼皮底下公然吃腥,这岂不是拐弯抹角的告诉她:“老太婆,你该退居二线了。”曹氏越想越恼,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给王导做牛做马,没想到这头老花猫贼性不改,越发放肆。
  
   最让曹氏接受不了的,她天天还要和这些狐狸精挤在一个锅里吃饭,成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曹氏心里这个窝火。虽然那帮狐狸精很得宠,但好在曹氏有名份,是家里老大,曹氏也经常仗着自己是首席老婆的身份,对那帮碍眼的,曹氏从来没给过好脸色看,今天教训这个,明天敲打那个,污言秽语的没少对付。
  
   那帮小MM在王家里受够了母老虎的气,个个委屈的不得了,但又不敢顶嘴,毕竟人家是正牌,惹不起,只好结伙跑到老公那里哭鼻子。王导刚开始还能容忍,但时间久了,王导也扛不住了。老太婆这样天天在家里折腾,王府一片乌烟瘴气。
  
   王导到底是一代名相,智商那是相当的高,眼珠子一转,就有办法了。王导有钱,就在外面秘密营办了几座上等宅子,然后进行战略性转移,把几个小妾都接到新住处,王导这下可抖起来了,脸上乐开了花:“让你这个老太婆再胡闹,自己在家玩吧。”
  
   王导哪知道这个老太婆根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曹氏虽然不知道这老猫把狐狸精藏到哪里,但她是不会放过这帮狐狸精的,有事没事都要打听她们的下落,然后好好羞辱她们,解心头这口恶气。
  
   机会终于让曹氏等到了,有次朝廷举行元旦大会的时候,朝中勋贵可带正室子女相聚,君臣共作一乐。曹氏自然跟去了,在一大帮人中,曹氏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两三个小男孩,骑着小羊四处游玩。曹氏仔细打量这几个孩子,怎么长的跟王导这么像?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曹氏明白了,这肯定是王导跟那几个狐狸精生下的种。
  
   为了慎重起见,曹氏回头告诉侍女:“你去问问,这几个小儿是谁家的孩子。”要说曹氏带出来的奴婢,个个都油滑水灵,侍女趁人不注意,跑到小孩子面前,不知道说了什么,果然套出了实情。回答禀告曹氏,确实是王丞相的公子,甚至连王导的小妾住处地址都套了出来。
   把曹氏气的,眼中直冒火,“好你个老花猫,老娘待你可不薄,你居然敢生下这几个兔崽子,今天老娘绝饶不了那几个狐狸精。”曹氏果然够豪爽,回头告诉随行的二十多个家奴,操着刀去别馆,要了结狐狸精们的性命。
  
   这时王导正和朝中同僚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说说笑笑,这时有心腹人急忙来告王导:“大人,出大事了,大夫人知道小夫人们的住处,拿刀问罪去了。”
  
   王导一听,吓的差点没背过气去,这老太婆也太心狠手辣了,要是被她寻着,娘儿们还不得一人一刀上西天?王导急了,寻了一头牛车,一定要赶在曹氏之前将小妾们进行二次战略转移,不然就要出人命了。王导为了赶时间,也顾不得大丞相的威仪了,王导用麈尾柄狠狠敲打着牛屁股。
  
   这头可怜的牛气的直骂娘,暗骂:“你这头老猫在外头偷腥,倒要让老爷受罪。”老牛狂奔,当王导赶到别馆的时候,曹氏还没到,王导来不及说话,急命小老婆们赶快跟他上牛车逃命。王导在外面可能还有其他宅子,很顺利的将小老婆们转移了出去。
  
   当曹氏一伙人气势汹汹的来到别馆时,早已经人去楼空,老太婆知道这肯定是王导察觉到了什么,早一步下了手。眼睁睁看着狐狸精虎口脱险,气的老太婆说不出话来。王导经过此番教训,以后再也不敢没事再带小兔崽子们出来了,万一再让老太婆发现,弄不好老太婆先把儿子们给宰了。
  
   因当时是元会日,朝臣们都在,这事很快就在圈子中传了开来,成为笑柄。司徒蔡谟生性滑稽,喜欢捉弄人,看人出洋相,这等上好的素材,蔡谟岂肯放过?有次朝会之后,蔡谟拽住了王导,戏弄他:“丞相大喜!”王导奇怪,问他:“司徒有何见教?何喜之有?”蔡谟也真够绝的,假模假样的道:“丞相不知道?朝廷最近有旨要下,准备加丞相九锡,以示丞相尊礼。”
  
   王导一楞,没听说过这事啊,不过做臣子的能加九锡大礼,那是何等的荣耀,虽然王导并没有篡位之心。王导对加九锡之说信以为真,他相信自己有资格当起九锡礼的,不过总要谦让一番,这也是历史惯例,王导对着蔡谟谦让不已:“导何德何能,敢受如此大礼。”
  
   蔡谟没想到王导居然当真了,忍着笑说道:“不过最近时事艰难,国资不丰,到时加九锡时,只有短辕牛车,长柄麈尾可用了,丞相不要嫌弃,凑和着用吧。”说完,蔡谟仰天狂笑而去。
  
   王导终于回过味了,蔡谟这是在耍他,王导气的不行,冲着蔡谟的背影跳脚大骂:“当年和你爹蔡克共游洛阳的时候,那时还没你这个兔崽子,居然敢戏弄老夫,真是气死我了。”
十二 专给丈夫戴绿帽子的唐括定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皇帝死后被谥为“炀”,最有名的当然就是隋炀帝杨广,杨坚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铁桶般的江山,被这个败家子给荡了个精光,确实够“炀”的。杨广之前还有一个“炀”,就是臭名昭著的陈后主陈叔宝,搞笑的是,陈叔宝的“炀”谥恰恰就是杨广给定下来的,杨广地下有知,一定会痛骂表侄子李世民的,这不是成心给他难看的嘛。
  
   杨广之后的这个“炀”,其实也很有名,与陈隋二“炀”不同的是,这位“炀”是个胡人,就是金朝第四个皇帝--海陵炀王完颜亮。完颜亮本名完颜古乃,父亲是辽王完颜宗干,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
  
   在金朝九帝中,完颜亮是个异数,他的情况和同样被谥为“炀”的杨广非常相似,他们都是非正常的继位,杨广莫名其妙的让老爹杨坚做了古,而完颜亮干脆发动政变,干掉了堂兄金熙宗完颜亶,自称皇帝。
  
   完颜亮和杨广相似的地方还有不少,这二位生性活泼,从不安心的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总盘算着从人家的地里顺手牵羊。结果羊没牵着,老本全都赔了进去,白白便宜了李渊父子和金世宗完颜雍,大好江山,转进了人家的户头上。
  
   杨广荒淫好色是出了名的,在这一点上,完颜亮丝毫不比老前辈逊色多少,他有句名言震烁古今,“我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 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 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关于第三条,完颜亮不仅是这样说的,还真是这样做的。他即位后,大肆收罗美女,只要是他看中的,没一个能逃得出他的魔爪。完颜亮这副德性,在他身边厮混的也没几个好人,多是些巧言令色的势利小人,其中完颜亮的贵妃唐括定哥算是个典型,今天就说说她吧。
  
   唐括定哥本是崇义军节度使完颜乌带的老婆,乌带是完颜亮的超级狗腿子,完颜亮发动政变夺位的过程中,乌带是出了大力的。可让乌带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对完颜亮做牛做马,可完颜亮早就暗中给乌带扣上了一顶绿帽子。因为他老婆唐括定哥貌美且淫,早就被完颜亮给喵上了,不知道使了什么用处,把唐括定哥给勾搭上手了。二人趁着乌带不备,暗地里做了对野鸳鸯。
  
   在完颜亮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暗中打野食也是情非得已,便等到完颜亮大权在握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再偷偷摸摸了。完颜亮真够狠的,为了能和唐括定哥长相厮守,完颜亮叫来唐括定哥的贴身婢女贵哥,让她给唐括定哥传个话:“宝贝,现在朕发达了,想把你接进宫来享福。不过你要先亲手干掉乌带这个乌龟,不能留下后患。”
  
   唐括定哥虽然也贪恋富贵,想跟着完颜亮享福,但和乌带好歹夫妻一场,实在不忍心下手,便让贵哥回去转告奸夫:“过去我们干了不少丑事,我觉得有愧于乌带。何况我们的儿女都长大了,陛下让臣妾如何下得了手?”
  
   贵哥回宫把话带给完颜亮,“什么?又相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哪有这样的好事?”完颜亮狞笑着告诉贵哥:“你再去告诉她,她知道朕的脾气,她不要杀掉乌带,朕就灭了她的九族!”贵哥天生是跑腿的,又巴巴的来找唐括定哥,将完颜亮的意思告诉了她。
  
   唐括定哥一听,差点瘫倒在地上。她当然知道完颜亮是什么人,为了活命,唐括定哥一狠心,找个机会把乌带给灌醉了,叫来几个心腹人,趁着乌带醉酒,将可怜的乌带活活勒死,这一年是金天德四年(公元1152年)年的七月。
  
   完颜亮听说乌带上了西天,心里别提多爽快了,不过乌带毕竟帮过自己篡位,完颜亮好歹也要做好场面上的事情,猫哭了耗子一回,假惺惺的厚葬了乌带,然后大模大样的将唐括定哥接入宫中,封为贵妃。唐括定哥本就是个水性杨花,反正乌带已经做了鬼,人都是要向前看的,跟着完颜亮,下半生的富贵就有保障了。
  
   刚开始的时候,完颜亮也确实最宠唐括定哥,完颜亮每次带着一大帮骚货去游玩的时候,唐括定哥可以坐在他的辇上,而其他女人只有步行的份,可见唐括定哥在完颜亮心中的份量。完颜亮曾经答应过要封唐括定哥为皇后,但此事后来也没了下文。
  
   正当唐括定哥开始做起皇后的春秋大梦时,完颜亮变了心,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完颜亮身边的漂亮女人多的数不清,象完颜亮这种馋猫,不可能把感情和精力都用在唐括定哥身上,其他女人的欲望也是要满足的,不能搞垄断。
  
   唐括定哥渐渐失了宠,完颜亮经常把她甩在宫里守活寡,自己带着一帮美女们到外面花天酒地。直到现在,唐括定哥才回过味来,所谓封后的山盟海誓根本就是这个花心大萝卜哄女人开心的把戏,这话他肯定也跟别的狐狸精说过。唐括定哥当初对乌带下辣手的时候,本指望着跟完颜亮做个长久夫妻,哪知道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子,别提有多窝心了。
  
   不过唐括定哥还是对完颜亮抱有一丝幻想,好歹做过露水夫妻,她不相信完颜亮会这么绝情,她还想咸鱼翻身。有一次完颜亮在宫中又呆不住了,带着一帮浓装艳抹的骚狐狸到外面去玩,正好经过唐括定哥的楼下。唐括定哥正在楼里生闷气,听到外面有动静,急忙出来看。看到完颜亮坐在步辇上左搂右抱,唐括定哥的口水直流,守活寡的滋味她受够了,便趴在栏杆尖着啜子招呼完颜亮:“陛下,带上臣妾出去玩好吗?求陛下了。”完颜亮懒洋洋的看了她一眼,理都没理,继续和骚货们调情。
  
   唐括定哥没想到完颜亮半点旧情也不念,而且在狐狸精面前折了面子,脸色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唐括定哥一时怒火上撞,也不管什么教养礼数,张开大嘴,冲着完颜亮就是好一阵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估计连二人之间的丑事也给拎了出来,惹得那帮女人掩口偷笑。完颜亮这会倒很风度,也没生气,装聋做哑的混了过去。
  
   做为女人,面子虽然也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唐括定哥有严重的生理需要,唐括定哥正当盛年,身边没有男人,让她怎么活?既然完颜亮这么不给面子,那唐括定哥也干脆豁出去了,她能让乌带当乌龟,也能让完颜亮当乌龟,谁不让她好过,她就让谁当乌龟。
  
   要说乌带也够可怜的,被老婆杀了不算,在生前还戴了两顶绿帽子,一顶是完颜亮给的,一顶是府里的家奴阎乞儿给的。唐括定哥在和完颜亮打野的时候,同时还和阎乞儿背地里有一腿。不过后来入了宫,便和阎乞儿断了关系,阎乞儿一个家奴,哪能和皇帝相提并论。只是现在完颜亮也变了心,山珍海味吃不到了,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唐括定哥只好将就吃起窝头来,反正都能填饱肚子。
  
   不过宫里头的规矩她是知道的, 宫中除了皇帝,不可能有其他生理正常的男人,可要是把阎乞儿去了势,那唐括定哥要他还有什么用?宫里的太监多的是,可不能用啊。
  
   要说唐括定哥真是冰雪聪明,这点小事难不倒她,正巧她认识三个尼姑,这三人经常出入宫中,所以唐括定哥便买通三个尼姑,让她们去乌带府中联系阎乞儿。阎乞儿也是个篾片朋友,油滑的很,见老姘头来找他,知道唐括定哥失宠了,便笑:“娘娘发达了,就把我给忘了。现在又想起我来了。”
  
   几个人合计一番,按唐括定哥的意思,将以前她在府中时穿过的睡衣找出几件,寻了个大筐,将阎乞儿窝在筐里,上面盖着睡衣,上面盖着睡衣,然后大摇大摆进宫。不过还是出了点小意外,宫中管事的太监看到外头有东西进来,自然要盘查,不想瞟眼一看,居然是皇帝和贵妃穿过的贴身衣物。此时已经有人密报给唐括定哥,唐括定哥也吓的够呛,急忙派人去吓唬太监:“我和皇帝用过的衣服还是用你一件一件检查吗?”太监哪里敢和唐括定哥拌嘴,连称死罪,挥手放行。
  
   阎乞儿刚到唐括定哥的宫里,就被唐括定哥一把拽了出来,搂在怀里,淫笑道:“宝贝,亲亲。”反正完颜亮一般也不来这里,二人就放在胆,脱光衣服,在榻上大战了几个回合,唐括定哥严重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严重的满足。
  
   阎乞儿毕竟是正常男人,如果被人发现,那可是没好饼吃的。为了掩人耳目,唐括定哥把阎乞儿打扮成了一个宫女模样,白天在宫中穿着女装,趁人不备,二人就胡搞起来,等到了晚上,再想办法把阎乞儿给弄出去,就这样阎乞儿在宫中天天吃白食,而且玩的是皇帝的女人,那种快意,别提多爽了。
  
   不过唐括定哥算住了完颜亮,却偏偏漏了一个人,结果正是这个人坏了她的坏事,连命也搭进去了。谁啊,就是完颜亮未称帝前和唐括定哥私通时的交通员贵哥。贵哥做为唐括定哥的贴身婢女,唐括定哥和完颜亮之间的丑事,贵哥心里跟明镜似的。后来乌带被做掉了,唐括定哥入宫享福,贵哥也跟着。
  
   唐括定哥待贵哥不算薄,但贵哥却根本就不领她的情,原因很简单,贵哥看到唐括定哥已经在完颜亮那里失了宠,早晚是要打入冷宫的,贵哥是个聪明女人,与其这样跟着唐括定哥喝西北风,不如甩到唐括定哥,寻攀高枝,落了下半生的富贵。
  
   唐括定哥和阎乞儿私通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很好,很强大,就拿这事送他们上西天。贵哥瞅准了机会,便密见完颜亮,完颜亮对她也不太待见,问她有何事?贵哥将唐括定哥和阎乞儿的丑事全都给兜了出来,并且添油加醋的、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那对野鸳鸯行鱼水欢的场面。
  
   完颜亮还没听完,脸就已经绿了,贵哥刚说完,完颜亮就差点吐白沫了:“从来只有朕可以淫别人妻,你们这对狗男女居然敢合伙给朕戴绿帽子,简直要反了。“
  
   完颜亮下令,废掉唐括定哥,遣人去将色美性淫的唐括定哥绞死,奸夫阎乞儿和那三个管闲事的尼姑一体为唐括定哥陪葬,一人一刀,送上了西天。谁敢给他完颜亮戴绿帽子,就是这个下场。贵哥因报料有功,特封为莘国夫人,时加宠幸。
  
   可怜的唐括定哥,给两个男人戴过绿帽子,还杀掉了前夫,可她哪里能想到,她会死在后夫手里?也许她临死前都不知道真正送她上路的人是谁?就是在她身边朝夕相处的贴身婢女贵哥。
延伸阅读: 与君吟弄风月--笑谈古代名人们的情感轶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