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智慧旅游519 2014-01-23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倍受青睐、生机盎然旅游形式。本文分析了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和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思路。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2032069.htm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 许昌三国文化 后花园旅游 建安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4-0218-02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及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
  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赢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传统文化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揽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文化经济”的新战略。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二、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淮平原西侧。有着悠久的历史,禹治水有功,舜授禹以夏伯,夏启建都在禹县境内,商朝这里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熊氏(今长葛)、昆吾(今许昌县)等;西周分封时有许、鄢、康、郏等诸侯国;春秋时期有鲁、许、鄢、胡等诸侯国;战国时分属楚、韩、魏国;秦并天下,行郡县;汉兴,承秦制,;东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许昌进入鼎盛时期。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战乱,几经沧桑,许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历史悠久的许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三国文化。
  (一)建安文掌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汉魏帝都所在,是曹魏集团同吴蜀抗衡的军事大本营,也是当时我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曹氏集团雄踞许昌25年之久,终于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而且为一统全国奠定了基础。曹氏父子还开创了“一带风骨,百世流芳”的建安文学。
  建安,本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20),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乱俗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由于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大都活跃在建安年间,因而后世把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统称为建安文学。
  (二)三国古迹遍许昌
  1、许昌的三国遗址,大体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三国时期遗存至今的古迹,亦即真迹。有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许都古城遗址和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遗址,许下屯田(军屯民屯)的营、屯遗址,许田围猎的射鹿台遗址,曹丕登基的受禅台遗址,受禅碑等。
  (2)、虽源于三国历史,却掺入了《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历代为纪念三国名人轶事而兴建的名胜古迹,如汉献帝的衣冠冢愍帝陵,曹操论事城和议事台遗址,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关羽挑袍的灞陵桥等。
  2、许昌的三国名胜古迹,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分布广。遍布许昌县,鄢陵县,禹州市,长葛市和魏都区,尤其从许昌县和魏都区为最多,相对比较集中。
  (2)、真迹多,如汉魏许都古城遗址,曹丕受禅台遗址和受禅碑等。
  (3)、品位高,如汉魏许都古城遗址出土的战国玉壁、四神柱础和榆林出土的辟邪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又如论述曹丕受禅过程的“受禅碑”,称“三绝碑”,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三、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构想
  
  (一)、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发展特色旅游。
  要充分发挥许昌市旅游资源的特点,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一是大力提升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和质量。要在强力开发三国文化园的同时,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景区品位。二是着力打造休闲旅游产品。要紧紧抓住当前休闲观光旅游热的机遇,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周边城市假日休闲的主要目的地。四是推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高校修学游等特色项目。
  (=)、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带动功能。
  旅游业发展空间大,产业关联性强,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为游客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多种功能。围绕旅游开发,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和有关企业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绿色旅游食品;鼓励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挖掘开发能够反映新郑地域文化特征的旅游商品;引导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服务中求得自身的更大发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文化、娱乐、保健等行业要围绕旅游业,做好促进自身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三)、提高服务质量创名牌旅游产品
  品牌的创建必须以旅游产品的质量为基础,一个优质的产品未必就是名牌,但真正的名牌必定是优质产品,劣质产品是断然无法成为名牌的。
  创旅游名牌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游客为本,更要以一线服务人员为本,这一点在旅游业尤其重要。很多时候,服务人员态度不好、不尊重游客,是因为经营者、管理者不尊重员工。旅游企业应该是遵守劳动法的模范,否则,很难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
  创旅游名牌必须突出特色。特色和质量一样是打造名牌的前提,旅游是差异吸引,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要大力引导有特色的旅游企业,提高质量,占领市场,形成品牌效应。
  创旅游名牌必须规范宣传。名牌是优质的代名词,是信誉的通行证,是引导消费者选购的指路灯。应当规范旅游广告市场,是名牌可以使用什么标志,不是名牌应该严厉禁止使用类似标志和模糊语言,以防劣质企业钻了空子。
  创旅游名牌必须倡导诚信。授予名牌资格的政府机构,要严格把关,不随意降低标准,维护其权威性,诚信对待消费者,树立较高的公众信誉度。要引导名牌企业建立诚信体系,确保其品牌的长效信誉度。
  (四)、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许昌旅游的服务品牌。要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大力推行和实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A、旅游饭店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切实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建立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构建旅游诚信体系。
  (五)、加强旅游教育,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河南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泽民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国际和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行业也成为全国的十大高收入行业之一,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600多万个。”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毕业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旅游人才缺口很大。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要利用我市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不同层面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对在职旅游骨干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不断培养旅游行业职业经理人员和高端服务人员,特别要注意加快培养高端导游人员。要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管理服务人才,提高旅游行业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