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羞答答的广告为何静悄悄地塞
2014-01-24 | 阅:  转:  |  分享 
  
羞答答的广告为何静悄悄地塞

就在十几年前,我们的电视媒体上还充斥着土豪式的广告,恨不得用高音喇叭在你耳边喊:"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送旺旺,礼到福到财运到",似乎谁喊得大声了,谁就能在商场上占据不败之地。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许多人发现这种洗脑广告已经不大管用了,不仅不管用,傲娇的消费者们指不定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看到你的产品就绕路走,结果商家们又反其道而行之,偷偷摸摸地想些法子隐晦地夸一下自己的产品。

从路边大妈免费派送的夹着人流医院会员卡的"故事会",到你打开的任意一个网页,你都有可能成为这类小广告的受众。结果你发现,你也许还没找到你真正需要获得的资讯,但在不知不觉之中,你的生活却已经被这些小广告们所左右了。



本文由多玩画报「歪弟日报」栏目原创,享有作者原稿登用版权,转载请保留此行。



都跟你说眼泪白流了吧



许多玩家可能都还记得,当年《魔兽世界》换代理时有过一段关服期。

那时无数饥渴的wower纷纷分散到了当时几个颇有知名度的游戏之中,而那些游戏也很够意思地张开怀抱,拉开横幅,欢迎他们的加入——顺便再踩那个处于瘫痪期的魔兽几脚。

什么"一个世界关闭了,另外一个世界打开了"这在不少营销人眼里,绝对是不入流的手段,一个不小心玩家还没拉到,仇就已经结下了,真正有点手段的当然要另辟蹊径。

在那个wower饥渴期,有这么一个故事悄悄地登上了各大游戏网站的头条——一位女wower多年痴恋曾经陪她一起做任务的公会mt未果,还未表白就遭遇关服事件。于是含泪做下一个寻人视频,历数他们在一起的日日月月,最后深情呼唤:"大哥哥你在哪里"。真是情感动天,堪比当年小东邪。

最绝的是,全篇爱情故事除了充满了对《魔兽世界》关服时间的无限哀怨外,没有涉及到任何一款游戏。宅男们被感动了!眼泪汪汪啊,同学们!这么好的姑娘哪里找!赶紧点开寻夫视频看看,指不定那个被默默关注了n年的mt哥哥就是我呢?(毕竟无数宅男都曾在游戏里被女玩家们差遣做过一些什么事情嘛)

结果感天动地的视频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之后,视频末尾,姑娘出来三鞠躬,表示感谢某游戏允许其无偿使用其主题曲做视频BGM。看到这里,明白人应该都明白了,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寻夫视频,就是个游戏广告,宅男们,你们的眼泪白流啦。



这种招数我爸妈都不会上当啊!



肯德基最近关于以上这款产品的广告,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只要有创意,不做软广,宣传也是有前途的。

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一样事物想要火起来,没有广告是不行的。潘安身处的那个年代,又没网络又没电视,一个普通的村子也就几十户人家,但是他的美貌却天下闻名。

每次出门就有无数姑娘在路上等着他,把手里的鲜花水果都往他车上丢——说这群姑娘们是怎么知道潘安的行程的,这其中没有人有意无意地去八卦碎嘴,谁也不信啊!

可是做广告这件事,也是很有难度的,大家都在做和你一样的事情,那就起不到广告想要达到的效果了。所以你要么往上走,越做越大,变成"炒作",甚至于为了炒作不惜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要么就反其道而行之,往小里做,不断在你耳边小心翼翼轻声细语地对你说"咱们产品不错,您试试?"给你施以心理暗示,好让你在需要某类产品的时候优先选择它。

玩炒作,一个不小心轻则被人喷出翔,重则被人请喝茶,那么咱们塞那些伪装成新闻的小广告总行了吧?也不行,受众觉得你这是把他们当猴耍。

于是厂商只好想着法子隐晦温和地将自己的产品塞进去,再叫几个水军偷偷夸几句,都这么可怜了,还会被不少火眼金睛的受众骂上一句"垃圾软文,浪费时间"。

太惨了!当年谁知道软文是什么东西啊?一个赤裸裸的产品广告,再加上几封伪造的用户来信都会有人信,可现在这种招数用多了,大家都变敏感了,什么新闻只要加入一个产品名就会被许多人判断成是软文。

网媒和受众之间的信任接近崩溃,一开始可能还真没弄错方向,但是时间长了,厂商智商高了,结果受众的误伤率也开始高了,真新闻也开始面临被软文的风险,网媒和受众之间的信任完全消弭。

当某个知名社区网站上的读者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在帖子中寻找最新最有趣的低俗语句时,这个社区网站已经名存实亡。

网络媒体,向左走,向右走?



每年,无数游戏厂商准备着大量的资金将自己的广告投放到各种网络媒体上。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的成本都用于产品的覆盖宣传。

广告不仅要投放,而且不少游戏厂商还要求不能投放到广告位,而是要放在新闻位甚至是要闻位。

"我给钱你放不放?""不放。"

"我给钱给激活码你放不放?""不放。"

"我给钱给激活码以后还只给你独家消息你放不放?""唔……"

结果,我们经常是兴致勃勃地打开某个网络门户,却发现头条竟然是一个你从未听过的东西。至于你关心的某个事情的最新动向,业内公司的当前行政策略,一个群众事件的后续调查和结果,某些竞技明星的资深游戏解读等等,都被挤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偌大一个首页,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寥寥无几。

虽然无数媒体都标榜自己的存在是为了"追求真相",但是没人会认为他们为了"真相"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为厂商让路无可厚非,毕竟都放玩家喜欢的内容不一定能养活自己。但如果厂商和网媒在内容控制上失重,导致自身内容营养不均,那无异于杀鸡取卵——虽然付钱的是厂商,但厂商看中的只是网媒背后的读者群,失去了公信力的网媒,在被读者抛弃之后,接着被厂商抛弃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赚钱少会死,赚钱多也会死。这正是许多网媒的困局。

如何平衡信任和利益?

在读者的信任和赚取厂商的利益之间,网络媒体应该如何抉择?也许在迎合厂商的同时,做好原创内容,培养自己的核心读者群是一个好办法。

忠诚的用户群体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厂商投入的只是一时的金钱,观众的关注和黏着才是永恒的力量。

无限量的转载和层出不穷的广告只会让读者丧失兴趣,如果我们换个网站也能看到相差无几的讯息,但却不用X掉那么多烦人的广告,作为聪明的你们,会有什么样的选择?

现在大量的网络媒体依旧走着十年前的套路,不是转载纸媒内容就是转载国外网媒讯息,图快捷的就改个标题换个导读,高明点的就将内容重新编辑加点油盐酱醋,但实际上核心的资讯还是原来的那个味儿。

网络毕竟是自由开放的,长此以往,谁能保证这样的做法可以留住读者?

借鉴信息,提取核心,升华内容,表述观点,网媒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从来不介意纸媒放上大版大版的广告,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素质过硬的核心内容。

同时,作为厂商,也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宣传思路,而不仅仅是想着法子怎么去催眠读者。

厂商宣传缺乏的从来只是创意而不是渠道,与其既要立牌坊又想去参加海天盛筵,不如干脆衣服一脱大腿一露高喝一声:"老娘今天就做广告了!"——这也许看起来是在玩别人玩过的招数,但直拳能揍人,勾拳也能揍人,找对了切入点,这种真实的赤裸也许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

责编PS:作为一个小短文,这样的题目是很难完全展开的。但作为抛砖引玉,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已经得到恰当的提出:广告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但究竟有没有大家都喜欢的广告呢?

对于厂商来说,有创意的广告远比软硬程度要来得重要:创意的缺失并不是改变广告性质就能够弥补的。

在创造内容和回收盈利的路上,我们的独木桥依旧很长。



献花(0)
+1
(本文系ai从这里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