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野掇拾:冬日无雪该咋办

 昵称535749 2014-01-25

  “今年冬天真奇怪,怎么还不下雪? ”“空气太干燥了,气候是不是不正常?”“无雪会不会造成流感爆发?”这是人们针对当前天气最普遍的疑问。

  今年是暖冬吗

  本地自入冬以来气温偏高。按气象学定义,当某年12月至次年2月3个月的平均气温比近3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0.5℃以上时,这个冬季即可被视为暖冬。今年冬天是不是暖冬还不能确定。

  然而,冬至过后,依然没有冬天的严寒,也始终没有下雪。以往有人在微博上戏谑:“一切不以下雪为目的的大风和降温都是耍流氓。”但对于今年的鲁中南地区来说,大风和降温都很少,感受较深的却是气候干燥。自入冬以来,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较多,人们盼望着来一场瑞雪覆盖大地,解除旱情,滋润、清洁空气,杀死病虫病菌。

  降雪需要水汽条件配合

  冬季里第一场降雪即为初雪日。而今年的初雪日为什么也迟迟不来呢?

  降雪或降水要有足够的水汽条件来配合。就大气环流而言,在高空中要有明显的偏南暖湿气流北上,或是在近地面层有偏东风的配合,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今年刚入冬的11月,平均气温为4.5℃,比常年3.4℃偏高1.1℃,比近10年均值3.7℃偏高0.8℃。截至目前,影响气温的较强冷空气仍未出现,天气以晴为主,光照充足,气温回升较快,低温没有持续。另外,夜间温度也不太低,导致白天气温回升较快。这些都不利于降雪的形成。

  冷暖气团的交界处,就是雨雪天气最多的地方。哪一方单方面控制,都不会出现降水。今年入冬后,虽然冷空气迅速控制了我国北方地区,但暖湿气流却迟迟没能到来。另一个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上升气流,它能把水汽汇集起来。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即便出现降水,可能也是一闪即过。

  “暖冬”防病最当紧

  以往过了冬至,就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可是今冬不同,天气反复多变,气温却一直降不下来。暖冬防病工作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一些常被忽视的卫生习惯,随时都潜藏着疾病隐患。所以,应当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居室要保持通风,如果紧闭一冬,会有不少有害物质积聚。适当除尘通风能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预防疾病。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病毒,有效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因此不妨经常将衣被拿出去晒一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