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左风流 光耀画史——海上珍藏宋元明清书画精品展作品选

 红豆居士 2014-01-25
江左风流 光耀画史
——海上珍藏宋元明清书画精品展作品选

扬州晚报   20130323

    ▲《蕉阴听琴图》

    萧晨(清)

    ▲《避暑宫图》 

    袁耀(清)

    ▲《牡丹锦鸡》 任伯年(清)

    3月24日至5月5日,由扬州市文物局主办、扬州博物馆协办的“江左风流——海上著名收藏家卢慧、颜玉歧、颜明藏宋元明清近现代书画精品展”将在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展出。

    这次展览共精选了海上著名收藏家卢慧、颜玉歧、颜明收藏的130余件(套)作品,时代跨度近千年,基本涵盖了画史上著名的浙派、吴门、娄东、虞山、常州、金陵、扬州、京江、海上等众多流派,此外还有近现代的海上名家。其中,仅扬州画家的作品就包括:禹之鼎的《临黄公望九峰雪霁图》、《瀛亭怆昔图》,王云的《丰年瑞雪图》,萧晨的《蕉阴听琴图》,袁耀的《骊山避暑》,郑燮的《兰竹石图》,罗聘的《鹊华秋色图》、倪田的《少长闲聚》等,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江东地区书画艺术代有传承、多彩多姿的辉煌历史。

    江东地区之所以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连续不断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与江东地区在中国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密不可分。而这一地位的确立,可以追溯到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六朝时期。从三国孙吴政权对江东地区的初步开发,到东晋南朝时期对江东包括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从西晋末年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到盛唐发生“安史之乱”,北方人民避乱播迁;到“靖康之难”,宋室偏安,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持续东移南移,最终确立了江东地区在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并延续影响至今。

    六朝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进步为唐宋时期中华文明步入巅峰阶段提供了直接的影响和强大的动力。它既开创了“江左风流”的先河;奠定了江东地区的文化艺术地位;也拓展了“江左风流”的文化外延与内涵,成就了“江左风流”的经久不衰。

    顾风/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