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介绍,前门商业步行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路,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期间共经过四次更新,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鼎盛。自21世纪2007年修缮后的前门大街于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天8月7日正式开街,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貌,成为继王府井步行街后又一条最著名的商业步行。修缮后前门商业步行街不仅保存了9处历史建筑;恢复了41个有名有姓的门脸和3个牌坊;保留、修缮、提高了5座建筑的艺术品质,仿造了52座具有历史符号的建筑,还陆续出现了国际品牌的踪影,掺入了现代时尚元素。2009年9月28日国庆60周年华诞前夕,前门商业步行街全面开市营业。今天前门街又在两侧进行了扩建,台湾文化休闲区的建成更增添了古街的魅力。 廊房头条胡同在前门大街珠宝市路西。廊房头条是旧北京大金店、钱庄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商人都是富冠全城。胡同西头路南,有著名的西餐馆——撷英香菜馆。廊房头条南为廊房二条旧时以卖宫灯、扇子、玉器。二条之南为廊房三条多为会馆、民居。再南原为廊房四条,即后来的大栅栏。 鲜鱼口街成市于明朝正统年间,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曾汇聚了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餐馆、零售店铺、戏园、浴池、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2004年鲜鱼口街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全市25片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之一。经过修缮改造后的鲜鱼口街两侧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重新聚集了大批老字号店铺,延续原有的业态特色和历史风貌,成为展示古都文化、京商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街形成于明代,原名鲜鱼巷,属正东坊。清代始称鲜鱼口。历史上鲜鱼口街一带商贾云集,现存的有大众剧场、天兴居炒肝店、兴华园浴池和祥聚公糕点铺等。1999年鲜鱼口地区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 . 铛铛车,20元一位! ![]() ![]() ![]() ![]() ![]() ![]() ![]() ![]() ![]() 中华老字号——都一处烧卖馆,始建于乾隆3年(公元1738年),蝠头匾“都一处”由乾隆御笔 亲书,乾隆17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的铜像摆置在原址门前. ![]() ![]() ![]() ![]() ![]() ![]() 小吃摊 |
|
来自: 随园天一馆 > 《百科百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