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与命理——“中道”养生观(一)

 凝影叠姿 2014-01-25

自“非典”以来,中医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独特理念和功效重新被世人重视起来。然而“中医热”的背后,隐患甚多。张悟本的“绿豆汤”、李一的“辟谷”、萧宏慈的“拉筋”……当它们刚刚被证明有效时,赢得了很多人的好评;却又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使用,而被更多的人否定。这个完全的肯定和否定之间,就是最大的隐患所在。因为中医从来都不是一种“药”治百病的,它因人而异。但如今这种“以一治百”的想法却并不少见,因为现代医学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感冒了,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吃“康泰克”。故以现代西方医学的思维来运用中医养生治病,必然隐患重重。因此,在学习中医养生方法之前,建立正确的中医养生观必不可少!

(一)中医对“人”的认识

正确的见地就如同一张正确的藏宝图,如果地图都错了,再费力气也只能徒劳无功。所以建立正确的养生观至关重要。

中医对“人”的认识,与中国传统的象数思维一脉相承。

1、字形

   “人”之一字,左轻右重。在中国象数思维中,清轻者上升为阳,重浊者下降为阴;如火为阳水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清轻为阳,地重浊为阴;天地有阴阳,万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人”字也有阴阳,这就是中国“天人合一”象数思维的体现。

中医养生与命理鈥斺斺溨械棱澭(一)(课程剪影)

2、“天人合一”

   对比中西医对“人”的认识,可以清楚的发现两者的不同。在西医看来,“人”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被客观剖析的对象,是可以二元对立去分析解剖的对象。拉美特利(1709-1751)曾说,人是机器,人的身体状况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则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因此,西方医学的发展主要建立在解剖学之上,把人作为一种客体来看待。

   而中医对“人”的认识确是“天人合一”的,把人和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当作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来看待。《黄帝内经》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中医养生与命理鈥斺斺溨械棱澭(一)(课程剪影)

   这幅图是中医的内景图。图的上方云气缭绕的地方就是“肺”所在的位置,它指示出“肺”与自然界中的“大气”息息相关。近来,雾霾重重,所以肺癌的发病率不可避免地上升。

    其次,“太阳”所在的地方就是“心”的位置,在中医看来,心就是人体中的君火,是动力所在。而每逢冬天阳光力量不足之时,或遇到“日食”之时,往往也是心脏病的高发期。

   在太阳的下方有一片“森林”,那里就是“肝”所在的位置。它指示出自然界中树木与肝的关系。从地图上看,中国西北部地区植被覆盖率很低,而总体上的森林覆盖率也不高。所以相对来说,中国的肝病发病率很高,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乙肝携带者。这与中国本身的自然条件其实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而在森林的下方画的是牛郎和织女,牛郎正在耕种“土地”,仔细看就会发现,他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金钱。在中国传统象数思维中,土地就象征着“脾胃”,它是人的后天之本,通过调养好脾胃,人们可以收获身体的财富。其实土壤也是会呼吸的,它需要恰当的水分、空气和阳光,土壤里面也有许多小生命,如蚯蚓等。过干会导致土壤的沙化,造成水土流失;过湿又会成为淤泥沼泽。而如今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土地都被水泥封住,松软的土地变得僵硬,土地不再通透;同时,现在的农耕生产中,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使得土地自身的代谢能力下降,变得板结。所以如今大家的脾胃之病都很多,其中有一种胃壁硬化症状的增多,就与现代社会土地被大面积的封闭息息相关。

   在这幅图的右下方有一片湖泊,这是“肾”所在的位置。它指示出自然界中的“水”与“肾”之间的关系。“肾”所主的就是西方医学中所说的内分泌系统。最近因为天气干旱,鄱阳湖又干枯见底,很多人认为这个仅仅只是一个新闻,与自己没有丝毫联系。可是,在门诊中就会发现,近一段时间,很多小孩都出现了口舌干裂,皮肤发皱的现象,就是因为肾水不足的缘故。因为整个自然界的大循环系统和我们每个人的内循环系统是一一相关的。所以现在严重的水污染,包括福岛核辐射倾倒入海,必然影响到人的内分泌系统。这也是现代社会内分泌问题严重原因之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天气干燥,就要多喝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运用这“天人合一”的原理,它不神秘却也不容忽视。所以中医是在“天人合一”的视角中去认识“人”的,更确切地说,它是“天地人”三才的贯通。因此,真正懂得中医的人,一定是一个最地道的环保者,因为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杀。我们与自然是融合一体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

3、“平人”的概念

   “平人”就是中医概念中的“健康人”。韩老师在讲义中已经详细的描述了“平人”的标准。概括地来说,“平人”就是身与心,形与神相应的一种健康状态。在关于“人”的“字形”解析中我们知道,人是有阴阳的。具体来说,人的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肚脐以上为阳,肚脐以下为阴。而平人的状态,就是一种阴阳交感的状态。阴是重浊的,走向往下;阳是轻清的,走向往上,所以阴阳能交感,一定是阴在上,阳在下,才能交互感应。所以“平人”的状态一定是“上寒下热”的状态,即头脑清凉(清醒),脚足暖热。再对应身体“上阳下阴”的状态,正好体现出“太极”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应之理。

其实人体本身就有着自愈的力量,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抵抗力,所以中医的养生是“治未病”,通过引导恢复人体自身的自稳系统,使人体可以像“不倒翁”一样,通过自愈的力量回复到“平人”,即“中”的位置。所以真正的中医治病注重的是“40%靠自稳系统,40%靠调心,20%靠药物等来调形”。

(二)如何养生达到“平人”的状态

    在韩老师的课程和讲义中已经详细地介绍了养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原理。总结来说就是要结合天时、地利与人和三个方面:与时偕行、入乡随俗、因人制宜;“动以养形、静养神”。通过调养达到“中”道。

如春季,作息适宜“夜卧早起”;心理上宜愉悦舒缓,宜赏不宜罚。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要用宽容来鼓励生发之气,让生长顺利。《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就是“与时偕行”。

(三)后天体质的后天体质辨识——象     

  在后天体质的辨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舌:①舌神:主要是指舌体活动是否灵敏,色泽是否红活鲜明,它是通过荣、枯表现出来的;②舌色:舌色有淡白、红、绛和青紫四种。凡内脏有病,均可使舌色发生改变,临床上,根据舌色的异常变化,可以测知气血的盛衰和病邪的浅深;③舌形:主要是观察舌质的老嫩和舌体的胖瘦,有无裂纹,齿痕及芒刺等情况;④舌苔:包括苔质与苔色。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可以测知疾病的性质,病位的浅深和邪正消长等情况。

2、指甲:观察指甲上的“半月痕”,如果过大,超过2mm,分布不均匀,则是热型体质;如果过少,过小,则是寒型体质;介于寒热之间的是寒热错杂型体质。

3、身形与脸型:偏瘦则有阴虚的可能;偏胖则有阳虚的可能。

实际上后天体质的辨识是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的途径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从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五个方面来评估。2009年 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具体内容在讲义中已经详细列出。

   以上几点只是一个大概的判断,具体的体质属性是需要中医辨证的,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寒热错杂型,如有的人是虚火真寒,看起来是热性体质,其实是因为近段时间不规律的饮食作息而导致的虚火,本质上仍然是寒性体质。除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我们还可以结合“先天体质”进行更深入的判断。(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