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世说新语(299)

 陋室书屋2 2014-01-26

转贴:世说新语(299)  

2010-06-28 12:24:13|  分类: 美文共分享 |举报 |字号 订阅

       没有别人在场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舞台上的一个小演员。扮演多种角色,他的言行要符合身份,否则就是出格了,让别人不高兴。人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有别人在场的时候,人是压抑并表演着的,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印象,别人是你跟前长了嘴巴的镜子。你想给人好印象,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心思。你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法完全遵照自己的意愿。

有多少时间是单独的呢?此时,你卸了盔甲,洗去妆容,感觉一身轻松。完全自由,无所顾忌,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没有别人在场,你会展开真实的自我吗?

生命需要一间暗室,这私密空间是一个缓冲地带,无所谓对错好坏。舒展心灵,梳理思绪,安抚情感,回忆往昔。不被打搅的时光缓慢而从容地流淌。朱自清在那个夜晚观荷塘月色,大约就是这种心境吧。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思维不再禁锢,飞翔起来了。什么也可以不想,别人逼着你做的违心事、说的违心话都可以放下,这不是很美妙愉快吗?

现代人活得太不容易了,“被自愿”的时兴,让人无可奈何。没有房,没有家,没有工作和老婆,但是还得看别人的脸色。如果再没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去哪里疗伤呢?

很多年以前,梭罗从社会交往中走出来,来到瓦尔登湖畔,他在树林中与大自然为伍。自由自在,没有尔虞我诈,不会钩心斗角,内心一片坦然。那么他的行走和沉思,就达到别人所不及的范围与境界了。耳朵听到的是鸟鸣,眼睛看到的是树木、湖水、蓝天和白云……卢梭受迫害之后,逃到了乡下,作为孤独的散步者,他的遐想就更加无拘无束……

不善独处的人,他没有宁静,只有寂寞,所以他会不停地挤往人多的地方,似乎在嘈杂之地,就不用面对自己。他根本不知道,心灵在独处的时候,才会出来与自己对话,没有别人在场,心如莲花,一瓣瓣展开。勇敢地打开自己的包袱,慢慢地欣赏。

群居的人类最开始是互相搀扶、关怀、温暖的。后来,科技发展了,人们在“流水线”上奔跑,高度紧张。小憩只有片刻,不久就会有闯入者。亲近的或者陌生的人,影响着你的生活。人一生有多少独处的时光呢?算起来并不多,经常都是有别人在场。  (来源:6月12日《广州日报》)

足球的心灵故事

随着2010年世界杯在南非开战,新一轮“足球热”在全球勃然兴起,让这“魔幻之球”再次吸引亿万球迷的眼球。足球的魅力,除来自绿茵场上光芒四射的球星冲锋厮杀外,足球背后那些动人的心灵故事也一样让人永志不忘。

1951年,巴西海滨城市特雷斯的贫民窟里,有个酷爱足球的11岁男孩。他买不起足球,只能把塑料盒、汽水瓶和椰子壳当足球来踢。他执著灵活的身影引起一个人的关注,此人慷慨地送给他一个足球。孩子高兴至极,踢得更欢了,很快就能轻松地将球踢进远处任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圣诞节前,孩子的母亲说:“我们没钱买礼物给那位好心人,就为他祈祷吧!”男孩儿随妈妈祈祷完毕,悄悄拿起一把小铲找到那位先生的别墅,在花园里选个位置挥铲挖起坑来。别墅的主人回来了,奇怪地询问孩子在做什么,他说:“先生,圣诞节到了,我没钱买礼物送给您,就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坑吧!”先生大受感动,一把搂住孩子:“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圣诞礼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训练场练球吧!”原来,这位先生正是巴西著名的前国脚布里托。几年后,在布里托的栽培下,这个孩子被选进国家队。17岁时,他在第六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他便是日后闻名于世的球王贝利!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曼彻斯特,更使人心灵震撼。2000年12月17日,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是埃弗顿队对西汉姆联队。到最后一分钟,场上比分仍是1∶1。此时,埃弗顿队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突然受伤,球滚到冲进禁区的对方球员迪卡尼奥身边。球场上顿时形成千钧一发之势,全场的目光一齐投向迪卡尼奥。他离球门只有10米左右,只需轻轻起脚,就能百分之百将球踢进“不设防”的球门,西汉姆联队将以2∶1获胜。关键时刻,迪卡尼奥竟没有踢出“决胜的一脚”,而是俯身将球稳稳地抱到怀中……整个足球场因惊异而出现了片刻沉寂,旋即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如果说,当初贝利获得布里托的青睐和赏识,为他走向成功架起了“金桥”,那么,这次迪卡尼奥的放弃,则体现了正直、诚实、体谅、友爱的体育道德和完美的人性,那掌声正是对其崇高境界的最高奖赏! (来源:6月10日《羊城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