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阳:金凤归来展新姿

 老樟xy67896789 2014-01-26
 时间:2014-01-22 来源:信阳日报  

  昔日打工“东南飞”,今朝归来“创业忙”。

  春节将至,信阳市区的各车站又一次掀起返家热潮。“算算出外务工有6年了,也挣了些钱,今年想在家附近开个装修店,这样既能照顾父母,也能照顾孩子。”昨日,刚从深圳返家的平桥区明港镇打工者张涛对记者说。

  如今,在信阳,像张涛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不少在外务工人员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2013年,我市新增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1056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者累计超过4.6万人,创造劳务收入502亿元,带动30多万人就业。

  我市是劳务大市,如何将“打工经济”更多地转化为当地经济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如今,从“外出务工”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我市的就业结构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实现了由输出劳动力向引回生产力、由外出挣钱养家糊口向还巢创业报效家乡的转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了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为了让回乡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2013年,我市持续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放宽准入条件,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给予信贷扶持,在全市树立了“市外资金都是外资、回信阳投资都是外商”的回归创业理念。“不仅如此,市、县(区)两级还分别设立回归创业工业园区,给予重点支持与扶持,为广大返乡创业者提供发挥才智的舞台。”市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人说,“希望这些优惠政策,能吸引更多的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

  近年来,一批批信阳籍外出务工经商者带着资金、项目、信息、先进的技术反哺家乡,为我市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岗位。此外,随着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外地及沿海企业纷纷落户我市,也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一些远走他乡“谋职”的打工者,如今也能在家门口赚钱了。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市外出务工者已超过280万人,相比2012年减少了20多万人,选择就地就近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随着本地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培训不断加强、就业待遇持续提升,便出现了务工人员的回流现象,进而形成了集培训、输出、就业、维权、回归于一体的信阳劳务经济发展新模式。”市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难”与“招工难”两个并存的问题在我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破解?“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办在农民身边、田间地头、农民工工作的地方,坚持加大国际劳务输出培训力度,坚持加强知名品牌培训”的做法,成为我市提高农民务工技能、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突破口。2013年,我市共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8万人次,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过15万人。各县区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快实施返乡农民工转移培训步伐,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技能的提升促进了收入的增长。信阳叶之锋装饰公司电脑设计人员郑颖,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脑知识进行短期培训,月收入从原来的1000多元,增加到3500元。商城县关庙乡邬庙村的返乡农民工柳学超经过短期的养殖技能培训,自己承包鱼塘养鱼,年收入约40000元。

  我市的“回归创业”工程正如一个巨大的“孵化器”,引导着一大批创业有技能、经营有头脑、内在有素养的新型农民,将先进生产力带回老区,为魅力信阳建设提供强大持续的后续力量。这让信阳人更有理由去憧憬2014年,相信“金凤凰”的回归将持续推动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信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道路上越走越实。  (记者 郭 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