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为何“官不修衙”?

 读书吞寂寞 2014-01-26

      “官不修衙”,一直延续到皇朝结束。古代的官衙都很破败。苏轼在1072年担任杭州通判时,看到杭州的衙门“例皆倾斜,日有覆压之惧”,十多年后的1089年他担任杭州知州时,屋宇仍然那样破旧:“见使宅栖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栗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
为什么古代官员不愿意大兴土木,给自己一个气派的办公场所?
原因有好几条。官员任期只有三五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没有必要修建豪华衙门,根本原因是财政经费紧张,并无专项经费。
清朝一般情况下,官衙维修费用要向民间征税,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后,维修经费就包含在官员的养廉银中,朝廷不会在之外另行划拨。州县官员需要维修,可以动用州县衙门的闲钱,但必须从官员三年的养廉银中扣除。修建衙门与自己的收入挂钩,当然没有官员乐于修建了。乾隆十七年,云南巡抚爱必达以该省一些官衙地处边隅、需要经常修葺为名,奏请将维修经费固定下来,按照衙署大小,每年发给固定银两,但乾隆拒绝了,认为修葺工费有多有少,历年不一,如果作为固定支出,难保地方官不以此为额外进项。
不可否认的是,“官不修衙”非常有效地制约了地方官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冲动,减轻了百姓负担,给百姓树立了一个简朴为民的好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