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针灸甲乙经》:“去腕五寸”,《循经考穴编》补充“两筋间”。 2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3 功效宁心、安神、泄热。 4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现多用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 心绞痛,胸膜炎,精神病,膈肌痉挛等。 古代记述:心痛、心悸、胸痛、咳血、呕吐、呕血、癫狂,惊恐、畏人、神气不足、久疟不瘥、五心烦热、肘臂挛痛、疔疮、胸疽、久痔、鼻衄。 近人报道: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胸膜炎、膈肌痉挛。 5 配伍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 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 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6 方例咯血:曲池、郄门、三阳络。 7 操作直刺0.5-1寸;注意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干(尤其是作穴位注射时)。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附注:郄穴。身体上的郄穴都是治疗急性病的,因此它可以治心包经上的很多急性病症,特别是心脏方面的疾病。有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不要总是病到临时抱佛脚,在未发病时就要想到按摩郄门穴。平时多揉一揉郄门穴,可以让你防患于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