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牛场现场检查评定细则

 翻翻789 2014-01-27
奶牛场现场检查评定细则
  发布时间:2007-10-28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495  【字体:   

奶牛场现场检查评定细则与现场检查实例

 

    一、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查机构设立的文件,机构名称可以是厂级(如质量安全委员会、质量安全办公室等),也可是科(部)级(如品控部、质量安全科等);机构有人员分工及具体职责。

质量管理文件:查文字版质量管理文件,有编号及领用登记(不是工厂的制而不用的“装饰品”,而是有关人员领用的质量工作依据);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生产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制度等。质量管理文件是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一切质量管理行为的唯一依据,它体现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也体现了本奶牛场的特色,它涵盖了奶牛场质量管理的所有方面(即本评定项目的各内容)。

2、完整的质量管理档案:查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在质量管理文件中);质量记录应包括原料检验、工艺条件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计算机储存设备或文字档案编录、查阅和过期销毁规定。

3、具有效的许可证照:查正本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不是复印件),发证单位分别为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经营范围包括奶牛饲养和经营。全国的奶牛场经营模式有以下三类:

(1)集体管理,个体核算:各奶农将自家奶牛放在奶牛场,统一卫生防疫,统一兽医兽药,统一挤奶贮存运输,但饲养由各奶农自己负责,经济核算各自为政。

(2)独立法人单位:雇职工,独立经营,统一所有管理行为,独立核算。

(3)乳品厂所属的非法人单位:作为乳品厂的一个部门,雇职工,统一所有管理行为,采取收支两条线或承包制进行经济核算。其许可证照可由管它的乳品厂代替,乳品厂的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包括奶牛饲养。

若有的地区发营业执照的单位不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当地农业部门的话,应向当地农业部门核实。

4、人员职责及岗位要求:查全体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职责规定(在质量管理文件中);生产人员的体检证明,不得有传染性疾病和影响正常生产的严重疾病;培训资料包括计划、结果和总结;考核记录应是原始考卷,而非成绩统计表;上岗证书应是合法的发证机构颁发的有效证书。

二、环境条件及设施

5、奶牛场的选址要求体现:

(1)不受周边环境污染(工业及生活污染、自然降水淤积及地质灾害);

(2)不污染周边环境(包括污水、恶臭和固体废弃物);

(3)交通方便,便于奶牛及生乳运输;

(4)水质良好,符合NY502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

检查现场时,还需查阅水质检验报告,是否符合NY5027全项要求。

6、奶牛场内布局全理,防止交叉污染及疫病传染。

7、场区内出入通道分设,防止交叉污染及疫病传染。

8、牛舍和墙面光洁,地面应有一定坡度,便于清洗,宜用水泥混凝土,可耐酸碱等消毒剂。

9、运动场应有充足日照;饲养密度不可太高,便于奶牛活动;运动场地面粪便必须及时清洗,以防奶牛卧伏,污染乳房,并防止口蹄炎等疫病传染。

10、消毒池的消毒剂可用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双氧水、环氧乙烷、氯氧等。紫外线不可直接对人照射。

11、检验室所用玻璃量具及计量器具均应具有效合格的检定证书,用于检验抗生素残留的发酵试验用菌种,应具有效合格的检验报告。

在现场检查时应查检定证书及检验报告。

12、检查挤奶设备及清洗系统时,应查清洗记录,清洗剂用弱酸(洗蛋白质)、弱碱(洗脂肪)及净水(洗酸、碱残留)。

检查冷藏贮罐时除查奶温记录外,还查冷藏贮罐所含不同收奶单元(奶牛或奶户)保留的个样,这些个样应贮存冰箱,以备冷藏罐中的混合样有质量问题时(尤以抗生素残留为甚)检查个样。

检查运输罐车时要查其清洗记录。

13、挤奶设备及其容器应定时清洗消毒,在制度规定中应考虑不同季节和疫病传染情况。

14、生鲜牛乳盛装容器的材质宜用不锈钢、塑料,且内表面不留死角,以免细菌过快繁殖。所谓盛奶容器数量与生产量相适应是指盛奶容器应足够多,便于贮存前周转,且有清洗的时间。若无清洗时间,势必使生鲜牛乳中细菌增多。

15、生鲜牛乳存放处清洁,与牛舍隔离。生鲜牛乳存放处相当成品库,除了清洁,另有与一般成品不同的要求:(1)低温,可采用空调、冷却器(如简单的表面式冷却器或片式冷却器),或存放时间短暂。(2)无生物污染,有防蝇、防鼠的非农药的机械、物理措施。

16、生鲜牛乳装运奶槽车或奶桶后应尽快出售,以防细菌繁殖。检查清洗消毒制度及操作时注意不残留消毒剂。奶槽的清洗为了洗掉剩余的脂肪、蛋白质、污物沉淀以及细菌,用洗涤剂洗完后,应用清水洗。最好用碱水(洗脂肪)、弱酸水(洗蛋白质),再用清水洗,比较彻底,消毒剂包括双氧水、次氯酸钠、氯氧等洗完后必须用清水洗去残留。

17、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包括填埋、厌氧发酵。检查其设施的操作,制度和效果。

三、投入品管理

(一)奶牛引种

18、检查证明资料时应落实运载工具编号(如车号),具体产地和引进牛只的品种、数量及编号(如耳牌)。

19、隔离记录应包括饮食、排泄、性态变化、疾病表症及医药措施内容等。

20、引种奶牛记录应与日后记录续接,可输入计算机或文字档案。

(二)饲料饲草

21、外购饲料的生产企业有关证明材料及购销合同是为了保证这种饲料是合法公司生产的合格饲料,并可进行质量追踪。

22、自行生产饲料有生产记录及配方,并留样,也是为了质量追踪。

2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进厂检测报告可以自行完成,也可委托完成,一份检测报告只适用于一个进货批次。

24、不添加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骨粉、鱼粉、血粉、羽毛粉等)是为了防止疯牛病等疾患。购买的饲料应查产品说明中的成分表,自配饲料应查配方,同时查进货票据中有无以上动物源性原料。

25、现场查看饲料贮存场时先观察堆放高度,嗅闻有否霉变,并查询当地降雨和气温条件,若有霉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B1,奶牛体内会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

(三)兽药

26、现场检查时着重查兽药库,现存中有无禁用兽药(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中的附录A),包括β-兴奋剂类(沙丁胺醇等)、性激素类(乙烯雌酚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等)、氯霉素、氨苯砜、硝基呋喃类、硝基化合物、催眠镇静类、硝基咪唑类。同时查兽医处方,采购的票据、贮存量、使用登记、兽药保质期以及用药后的效果。

27、查饲料混配记录及用药记录。

28、查兽医室是否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兽医库是否存放过期兽药。

四、饲养管理

29、环境消毒要做到经常、及时,尤其是疫病流行期间,更需加密消毒频次。这种消毒防疫措施的前提是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是基础,尤其在运动场。环境消毒包括:

(1)奶牛场的除虫、除草,药液不得直接接触牛体及盛奶容器;

(2)牛舍地面、墙体及料槽、水槽的消毒;

(3)运动场消毒,尤其是口蹄疫的消毒;

(4)各种生活、行政区及道路的消毒。

30、人员消毒是为了防止疫病传染奶牛,也可防止人畜共患疫病传染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消毒,包括洗手、换鞋、更衣。外来参观人员进入场区有来访规定,也应包括以上内容的消毒措施,并禁止接触奶牛和生鲜牛乳(国外曾有学生喝生鲜牛奶中毒事件发生)。

31、牛舍消毒及清洗应随时进行,专人负责,并有现场记录。每班牛只下槽后彻底清扫污物,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防止牛只间疫病传染。检查时观看现场操作,查消毒剂配制和消毒记录。

32、用具消毒包括每条奶牛使用的乳房擦洗毛巾,不可混用,以免交叉感染。其它用具包括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等均应定期消毒,现场检查消毒剂配制和消毒记录。

33、饲料运输工具和装缷场地的清洗、消毒应定期进行,在多雨高温季节需加密。

34、带牛环境消毒应在清扫后进行,避免触及乳房。

35、挤奶前乳房应清洗消毒,初挤(头把)牛奶废弃。

36、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体检表不作为合格上岗依据,应具健康合格证才可上岗。工作人员体检应包括人畜共患病菌和病毒的检查。尤其在卫生防疫条件差的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包括结核病、布氏病、口蹄疫等。

37、饲养员和挤奶员的卫生条件应自觉遵守,且有奶牛场负责人监督,在质量管理文件中有所反映。

38、贮粪场应有管理措施,防止降雨溢出,及时处理,防止蚊蝇等害虫孳生。

3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是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配套法规包括种畜禽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进口兽药管理办法、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兽医管理条列、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及有关饲料的各种法规。疫病预防接种的疫苗应是合法产品,须查生产厂商的合法证明材料,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40、根据防疫法奶牛场应做好强制免疫和非强制免疫,预防接种,及时扑灭疫病,发现疫病或疑似疫病后及时上报,接受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和监督。布氏病、结核病是奶牛中最普遍的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重要危害。检疫应由合法检疫部门完成,须查检疫报告的原件。

41、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协同完成,病死牛处理记录中应具有病因诊断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处理意见。

42、奶牛场不饲养其它畜禽。

五、产品质量

43、初乳中具血红蛋白等体细胞,病牛乳中具病菌、病毒(如布鲁氏病菌),休药期产乳中含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均不可出售,检查时可查每条奶牛的档案和质量管理文件有关规定。奶牛场的产品是生鲜牛乳,初乳、病牛乳和休药期内产乳的最明鲜指标是抗生素残留,奶牛场一般采用发酵法检验,再昂贵一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可检查检验报告,其它指标如脂肪、蛋白、氯糖值不正常,也可反映出来。

44、生鲜牛乳质量应符合NY5045《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的要求,检验可由第一方(奶牛场),第二方(乳品厂)或第三方(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完成,是对成交批次进行检验。第一方可以检本奶牛场自定的项目,如脂肪、蛋白质,抗生素残留等,同时感官中的色泽有无异常(如微红表明含红血球)。奶牛场的检验报告应保存,其目的有二点:

(1)按质论价的申辩依据;

(2)作为奶牛个体档案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