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华十大唐诗
2014-01-28 | 阅:  转:  |  分享 
  


前言



中国是一个诗大国。从《诗经》到屈原,到汉代乐府民歌及《古诗

十九首》,再到魏晋的曹氏父子(曹操、曹植)和陶渊明,还有南北朝

的乐府《木兰诗》和《敕勒歌》等,诗人与佳作浩如星辰。诗歌发展到

唐代,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流传至今的就有二千三

百多位诗人所作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享有世界声

誉。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争奇斗艳的艺

术风格,以及成熟完美的艺术形式,也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的时代。而

后来历史发展至清代末年,终于没有任何王朝的古诗能够超越唐诗。因

此,可以这样讲,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几千年

的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其成就是空前绝后的。

我国古典诗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每句四字的四言诗,每句五

字的五言诗,每句七字的七言诗。这些都是形式整齐的诗体。另外,还

有每句字数不一律的杂言诗。唐代开始又产生了词,再后来又有了与词

很接近的曲。在这些大类下面,又有许多体制各不相同的格调或样式,

例如五言诗,七言诗中又分古体诗、律诗、绝句等。

香港一家文化机构曾举办了一次“最受欢迎唐诗选举”活动。投票

选出了十首最受欢迎的唐诗。我们在北京也搞了一次百人选举,向大家

提供了包括香港评出的十首在内的三十首唐诗。结果,无独有偶,当选

的前十首与香港的一模一样。与前十名票数接近的还有杜甫的《绝句四

首》(“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

存知己”)、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和《相思》(“红豆生南国”)、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等。

我们将当选的十首唐诗起名为“十大唐诗”,是既为人们所公认,

又比较适合广大青少年的赏读。这脍炙人口的十大唐诗,像十件人间最

精美的艺术珍吕,将永存于世。



●孟郊



游子①吟②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③心,

报得三春晖④。

【注释】

①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②吟——诗歌的一种名称,与“歌”“曲”相似。题目的意思是:

离家在外和久居异乡人的歌。

③寸草——小草。小草比喻游子。

④三春晖——三春:春天三月;晖:阳光。三春晖即春天三月的阳

光,比喻母亲的慈爱。

【作者简介】

孟郊(公元751~公元814),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现

在的浙江省德清县)人。少年时就喜欢读诗写诗,后来隐居嵩山,与当

时著名散文家韩愈交往甚多。孟郊没有固定处所,到处漂泊,是个“苦

吟”诗人,一生穷困潦倒,很不得志。他性格耿直,不善奉迎,直到46

岁时才考中了进士。50岁时,他被任命为溧阳悬尉。这是一个很小的官,

他并不将它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因此县令只给他一半薪俸。

由于他接近下层,了解民情,本人又不得意,所以写的诗中充满了伤感。

特别是到了晚年,住在河南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

加。孟郊善写五言古诗,语言力求奇僻冷峻,与唐代另一著名诗人贾岛

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意思是说,孟郊与贾岛齐名,诗各有特色,

前者寒苦,后者瘦硬。他的诗集叫《孟东野诗集》。



【作品今译】

慈祥的母亲啊,

她在牵针引线,

在为将出门远去的儿子,

缝制衣服,抵御风寒。

一针一线,精心专意,

针针线线,又密又细。

她担心儿子远去迟归,

衣服可不要开绽损毁。

我就像一棵小草啊!

母爱犹如春天的阳光,

区区小草的心啊!

怎能报答那山高海深的养育之恩?



【作品赏析】

这是孟郊做的一首乐府诗。

颠沛流离一生的孟郊,直到50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卑微的溧阳

县尉的官职。官职虽微,但终究暂时有了个落脚之处。此时,他远在家

乡的老母念子心切,长途跋涉,前来探望儿子。本篇题目下原有孟郊的

一条自注:“迎母溧上作。”由此小注可知,这首五言诗是孟郊居官溧

阳时的作品。

当他见到别离多年的老母,不禁潸然泪下。母亲老多了,两鬓添了

白发,脸上多了皱纹。于是,他回忆起了离家时,母亲为他赶制衣服时

的情景……



那是母子分离的痛苦的时刻。儿子马上就要远去了,不知何年何月

才能归来。再为儿子赶缝一件衣服,多一件总比少一件好。在家,有母

亲照看,在外,谁能代替母亲啊!

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缝进了作为母亲的崇高的爱,缝进了母亲的

忧虑和担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诗人突出地写了两个人,两

件物。人,即慈母与游子,物即线与衣,手与身。在母与子前冠以定语

“慈”与“游”,不仅给母与子确定了一个范畴,而且写出了儿子对母

亲的爱:慈母啊!慈母,在此离别之时,母亲的那慈爱益发令人难忘。

一个“游”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远去的担忧与眷恋,而儿子呢,则为

远去而不愿离开母亲。母亲手中的线,儿子身上的衣,在此又相关连,

又成反比,从人到物,从物到人,一下子扣紧了人人皆有体验的母子之

爱的心。

相依为命的母子啊!骨肉之情,难分难离,却又非去不行……

接着,诗人将注意点转向母亲,写慈母的举止和心理状态。

“临行密密缝”,慈母不辞辛苦为即将远去的儿子赶缝衣服,赶着

缝,时间很紧,却不是粗粗的大针脚,而是“密密”缝。两个连用的“密”,

真是恰到好处,用得妙极了。两个“密”字不仅写了母亲的动作,更重

要的是写了母亲的爱的深切。“密密”与下一诗句中的“迟迟”相对应,

“密密”是果,“迟迟”是因。先写果,让你思考;后写因,给人深刻

的印象:啊!慈母密密地一丝不苟的一针一针缝制,原来是想到了儿子

远去,不会很快归来,要缝得结实些,使儿子多用些时日,免受了风寒。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对前两句说,是升华,对后两

句说,是铺垫。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慈母怕儿子迟迟归,其实,慈母的内心何尝不希望儿子早日平安归

来呢!这里极深沉的母爱,诗人既不用嘱咐,也不用眼泪,只是用动作

来刻划,来表现慈母情深似海的感情。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从“密密”对应“迟迟”,从“缝”字引出“归”字,一片人类最

崇高的爱的纯情从这极普通的常见的场景中洋溢而出,敲打着每一个读

者的心扉,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呼唤着普天下父母儿

女们亲子感恩的联想与深挚的忆念之情,将诗境推到了一个临界的高度。

在这临界的高度,将出现一个升华的令人心灵都要颤抖的新的意境: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是震撼人心的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是诗眼。

诗人用了一个出人意外的“谁言”,反问读者,意味尤为深长。在

唐诗各刊本中,有的刊本“谁言”两字写作“谁知”或“谁将”,但均

不如“谁言”确切恰当。

诗的前四句是写实,最后这两句用了通俗形象的比兴,即诗人将游

子比喻为小草,将慈母比喻为太阳,将伟大的母爱比成万物生长不可缺

少的阳光,而且是阳春三月小草正茂盛生长时的阳光。

“寸草心”与“三春晖”这一比喻十分巧妙而恰到好处,前者是小

而生机勃勃,后者是大而温暖宜人。幼小与博大相对照,写出了赤子之

心对母亲的深深的尊敬与爱戴。

对于春日阳光般博大深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

一呢!

读到此处,谁的心不为之激动?谁的情感之火不为之点燃?

任何一个人,读到诗的最后,都会被全诗所表达的一种人类平凡而

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感动得五体投地,引起深深的共鸣。

这是一首母爱的真情的颂歌。

孟郊在官宦仕途上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看到过世上的无数不平,

使他越发感到母爱的珍贵。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十分欣赏孟郊的诗,说:“诗人肺腑出,出辄愁

肺腑。”意思是说:孟郊的诗是发自内心的,写出了真情。他的诗一旦

写出;让读的人愁肠百结,感动极了。

孟郊比他的好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大17岁,韩愈为孟郊逝世所写的

悼念文章中说,孟郊写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

肾。神施鬼没,间见层出。”意思是说,孟郊写诗总是挖空心思,去追

求不同一般的艺术效果。

韩愈说得不错。孟郊除本诗外,还有许多写出了真情实感而又有很

高艺术价值的诗。有些诗句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样,脍炙

人口。如:

目极魂断望不见,

猿啼三声泪滴衣。

(《巫山曲》)



别后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

(《古怨别》)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弹。

(《秋怀》之二)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游终南山》)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

总之,唐代诗人孟郊以其真情实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创作出了《游

子吟》等一大批诗歌,其成就是杰出的。特别是《游子吟》已流传了千

百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它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成为唐诗的代表作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杜牧



清明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②。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

①清明——诗人将本诗题名为清明。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

月上旬。民间习惯在这一天全家团聚,郊游赏玩或扫墓祭祀故人。

②断魂——情绪复杂而低沉。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子。山西汾阳等地的杏花村,则是后人

因杜牧的这首诗而起的名字。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853),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的陕西省长

安县)人。出身于高门世族,他祖父杜佑曾做过唐德宗、顺宗、宪宗三

朝宰相。到了杜牧时,家境已经开始衰落了。杜牧一生处于唐朝后期多

事之秋,在仕途上很不得意,26岁时考中进士,以后除了短时期在朝廷

做官外,其他大部分岁月是在地方州县幕府生活中度过的。曾做过黄州、

池州、睦州的刺史,司勋员外郎等。

杜牧的大半生是在唐代后期有名的“牛李党争”的阴影下度过的。

在唐穆宗至宣宗年间,(公元821~公元859),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

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穆宗时,牛僧儒因得李逢

吉引荐,官至户部侍郎。牛僧儒将李德裕赶到浙西做观察使。唐文宗时,

李德裕做四川节度使,接受维州(现在的四川理县)吐蕃副使悉怛谋归

顺唐朝。不久,牛僧儒当了宰相,又命令将悉怛谋送回吐蕃。唐武宗即

位后,李德裕又当了宰相,将李宗闵贬死,罢了牛僧儒的官。可是,到

了唐宣宗,牛派又掌了大权,罢免了所有李派的官职,李德裕也被贬到

崖州死去。这时,牛僧儒也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即死去。“牛李党争”

前后延续了40年,也就是从杜牧18岁时开始,直到他死后6年才告结

束。



杜牧对“牛李党争”十分厌恶,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中,他

非常悲观,因而将许多时光消磨在歌楼酒肆中。去世时才51岁。著有《樊

川文集》。

【作品今译】

清明时节,

细雨纷纷。

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心中充满了愁绪,

神情伤感中询问牧童,

何处有酒店可以歇脚?

牧童指指远处答:

酒家就在杏花深处的村子里。

【作品赏析】

杜牧在晚唐多事之秋中,一直怀有经邦济世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

怀,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他反对朝廷对藩镇的姑息政策,

力主削平藩镇割据,统一全国,减轻百姓的痛苦。因此,在他任地方官

的时候,也尽力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

对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荒淫误国,杜牧十分反感,他在《阿房

宫赋》中对秦国的灭亡说了句非常深刻的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也。”意思是: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并非是天下百姓啊!

杜牧是很有才华的,他的诗歌大多数内容健康,艺术水平很高,使

其在晚唐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与另一诗人李商隐并称“李杜”。

在杜牧大量的诗歌创作中,有一部分七言绝句体的抒情写景小诗,

具有独特的明朗优美的诗情画意,达到了相当高的美的境界。他以极简

炼的语言容纳包涵了极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如画的自然景色,思想性与艺

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成了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佳篇。《清明》

这首七绝就是这些七绝的佳作之一。

这是一首描写初春季节的诗。诗短小,但画面却极丰富,内涵深刻

含蓄,语言也浅近、朴素、明快。你看,开门见山,告诉读者,诗所表

现的是清明前后。清明佳节的含义在这里就会让人有许多感情上的联想。

清明既是春日复苏,万物生长,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季节,却也是气

候多变,时雨时风,乍暖乍寒的季节。更有一层,清明在中国民间是扫

墓祭祀的日子,这就给这首诗涂抹上了多种色彩,甚至有一种神秘的使

人难以琢磨的思绪。

试想,一个人在清明这一天在野外看到了以上所指出的种种自然的

和社会的情景,会有什么感想?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人的心绪也不会

平静如水。

在清明这引人多思的特定时间中,是经常要下雨的,而往往多是绵

绵细雨,加上人们习惯在清明节要扫墓祭祖。一个远行在外的旅人独自

行,孤身赶路,必然会触景生情。诗人用三个字来描绘这触景后产生的

情感:欲断魂。

什么是断魂?魂在这里指的是旅途中行人的精神、情绪、思想。当

然,诗人所指的是一种十分强烈而且复杂的隐含在内的思绪。这种思绪

或多或少地都可能在每个人心中引起共鸣。因为这种体验每个人都可能

有过。

清明节你一定经历过。扫过墓吗?春游过吗?在路上遇到过雨吧?

春雨绵绵时你可曾见过?何况是孤身游子,远离家乡呢!

因此,诗人在写清明、雨、纷纷、路上、行人——都不只是单一的

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这情景交汇之后,诗人一下子用“断魂”

二字将诗意点出,把前边的情景推到了一个高潮。

如果说,前两句诗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阴沉沉的低调的话,有一种沉

重和压抑感,那么,后两句诗人却极别致地洒上了一层轻松美丽的阳光。

这种突然的转折是震撼人心的,所以引起震撼,恰是诗人高明之处。

行人在这雨中行走,思绪万千,衣服尽湿,自然会盼望有一处避雨

歇脚进餐的地方。什么地方呢?自然是酒家。酒家在哪儿呢?人生地不

熟,只有询问路人。雨中行人稀少,无人可问,突然看到了一个牧童……

注意,牧童是在最后一个诗句中才出现的,而第三句是:“借问酒

家何处有?”问谁呢?缺个宾语,这宾语即为牧童。这宾语又兼为下一

句的主语:“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的出现犹如画龙点睛,他既增加

了这幅优美图画的内容,又使画面出现了活泼与生机。

行人询问,牧童回答。怎么回答的?如何来表现这一回答,充分显

示了诗人的构思与表现的功力。

诗人只是写:牧童遥指杏花村。“指”,而不是说,生动极了!它

是一个动作,又是一个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出名的小戏《小放牛》,

那牧童哥用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多么美啊!

诗人给读者描写的仅仅是个画面,他没有明确告诉读者,牧童说话

了没有。这里没有写声音,没有写话语,但那一“指”,却包含着一种

动听的语言。

在此,各家解释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时,有的说,这里没

有话语,牧童只一“指”。有的说,牧童一指,同时也说了话,告知行

人,酒家就在那边的杏花村。说了,但诗人并不去写,仅写那一个动作,

是诗人有意识的布局。我们认为后者比较合理。因为,牧童若不说话,

行人怎么知道的杏花村?当然,前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有人认为,那

杏花村是诗人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讲的。行人不知道(仅知牧童指的方

向),牧童也没说话。

哪种讲法合理?请你选优从之。

《清明》这首七绝,是诗,也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诗只写到“遥

指”。“遥”是远的意思,这里的“遥”,伸缩性极大,人的视线伸缩

性就极大。但应该理解成不远不近。太远了,似不易产生联想,达不到

艺术效果;太近了,又太实,失去了含蓄深沉的味道。这不远不近之间,

恐怕就是诗人要追求的意境。

这首七绝一个典故也不用,一个难字也没有,全诗从内容到词语,

自然流畅,犹如清清的流水,悦耳的琴声,毫无造作雕琢痕迹。全诗从

思路上运用了由低而高,“启”(第一句交代环境、情景、气氛);“承”

(第二句写人物及人物的心境);“转”(第三句摆脱以上人物心态,

寻找出路);“合”(第四句推向高潮)的手法。到了高潮,戛然而止,

不再写一个多余的字,绝无一览无余、余韵邈然的感觉。

在杜牧的七绝中,类似《清明》这种情中有画,画中有情,用色彩、

线条构成一幅幅隽永的图画的佳作很多。如著名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再如《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还有著名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白



静夜思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②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的思念。

②举头——抬头。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在现在的吉尔吉

斯共和国境内,当时属于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护府)。

大约在李白5岁的时候,随家迁到当时已相当繁荣的四川绵州(现

在的四川绵阳)所属昌隆县(今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的父亲李客没

有当过官,大概从商,所以家境很富裕。李白从小读书,除儒学以外,5

岁就能“诵六甲”,10岁已能“观百家”,15岁开始学习剑术和写文

章。18岁时,在戴天山读书,轻财任侠,善作诗赋。20岁前后,游历了

成都,峨眉山,并到青城山读书。巴山蜀水,雄伟秀丽的景色,陶冶了

诗人的心灵。



开元十四年,李白26岁。这年秋天,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怀着天真美丽的梦想,走进了那实际上比他想

像的要复杂得多的社会。想一下子大鹏展翅,青云直上,报效祖国。他

不愿与一般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的道路,想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不平凡

的立功成业之路。于是,李白漫游求仙,醉酒隐居,行侠尚义,离开四

川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

他先游览了洞庭湖,然后经江夏、金陵,到了扬州。又转入吴越,

复回江夏,并到了安陆(现在的湖北)。在安陆,他和退休宰相许圉师

的孙女结婚,暂时定居在此。

稍后,他在襄阳认识了诗人孟浩然和前荆州长史韩朝宗。他不满足

平淡无为的生活,希望能参与政治,做一番事业。他自比吕尚、张良、

诸葛亮。他的这种正直果敢、光明磊落、藐视权贵的作风,在那黑暗的

官场中,自然不受欢迎。因此,他的政治追求落空了。

这样,他怀着失意的心绪北游洛阳,太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他从安陆移居山东兖州。天宝元年,他携家南下,再游越中。不久,经

道士兼诗人吴筠的推荐,被李隆基召赴长安。这时,他的家已迁至安徽

的南陵。他又一次怀着壮志离家。他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

到了京城长安,诗人兼太子的宾客贺知章见到了他,夸赞他说:“此

天上谪仙人也!”意思是:李白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啊!

李白被留在皇帝身边,让他作御用文人。他的壮志不能施展,又遭

高力士等谗言,渐渐失望了。

在长安3年时光,李白不能在政治上实现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却认

识到了上层统治者的腐朽,使他在思想上渐渐摆脱对统治者的幻想。天

宝三年三月,李白终于离开了长安。从此又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在洛

阳,唐代诗坛上两颗最明亮的星辰相逢了——李白见到了比他小11岁的

杜甫。从此,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与杜甫告别后,李白用了10年的时间,再次南游扬州、金陵、秋浦

等地,北游邯郸、幽州,西游嵩山、襄樊,最后隐居在庐山的屏风叠。

安史之乱中,唐肃宗李亨的弟弟永王李璘慕李白才名,请他担任僚

佐。李白不知李璘有谋反之意就前去了。后永王兵败,李白被捕,判流

放夜郎(现在贵州桐梓县)。这时已经58岁的李白只好沿长江赴夜郎。

到巫山时遇大赦,又回到浔阳。62岁时,他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

阳冰家中。

【作品今译】

天上明月的光,

泼洒在床前,

令人以为是

在地上生成了薄薄的白霜。

夜静难眠,

抬头望明月,思绪万千;

低下头来,

我总是忆起牵肠挂肚的故乡……



【作品赏析】

古代诗歌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李白的五绝《静夜思》:

“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20个字。它既没有新颖奇异的想象,也没有华

丽精美的词藻,更不涉足古往今来的史料典故,只是用极通俗极明了的

叙述,写了远客思乡的心情。然而,它却能打动人心,意味深长,耐人

寻味,以至于千百年来,妇幼皆知,人人都记在心中,广泛地流传。

诗人在题目中,已告知读者是夜,是寂静的夜,是寂静的夜里的思

念。

夜本身就给本诗以一个特定的环境。夜里必然比白天容易使人产生

怀乡思家之情,那是因为白天事杂心烦,忙这忙那,不得清静。到了日

落西山,百鸟归巢,人当然就会想到家。家乡,家乡,家与乡是相联相

关的。

再就是月,尤其是秋月,秋夜秋月,同样为本诗添加了一个特定的

环境,或者说是特定的氛围。说到月,就会想到嫦娥,想到白兔,想到

那冰冷洁净的广寒宫,即有一种传说、神奇,一种神秘的色彩。这种氛

围同样会使人浮想联翩。另外,千里共婵娟的意念自古就有,明月之下,

思念故乡故人仿佛是理所当然的。

一个远离家乡,作客异地的人,大概都会有夜深人静产生思乡的心

头波澜。在自然景色上,诗人为我们设置了以上所说的氛围之后,接着

诗的首句首字,就是一个在诗中不大常见的字“床”。

床,是人睡觉休息的用具。出现在这诗的开头,也是全诗唯一的一

个作为社会生活用品的词语,给人又增加了一层思绪。诗中的“我”或

睡或坐,但肯定是朦朦胧胧,迷离恍惚的状态,这就为下边的第二句首

字“疑”做了铺垫。

“床前明月光”。这是一个极自然的叙述诗句,一床一月光,没有

别的内容,正因为其单一明白,才更使人一下子接受了,留下了极深印

象。

“疑是地上霜”。这同样是在叙述,并非摹形拟象的状物句子。这

疑,是诗人在以上所说的这一特定环境中刹那间产生的错觉。

产生这一错觉是在情理之中的。在这寂寥冷森森的秋夜,诗人沉浸

在深深的思念中,在恍惚中猛一望去,见那床前地上洒满的白色的月光,

以为是白皑皑的浓霜。是霜?是月光?

正是一个疑字,才有后边的连接。是疑,不是确认。是月光铺地吗?

自然就会想到天上的明月。

“举头望明月”,应情而出,应景而生,非常自然,异常合理。

抬头一看,噢,果然是月光洒地,不是霜冻,诗人清醒了。刚刚是

在朦胧中思乡,现在是在清醒中思乡:“低头思故乡”。

这一思绪的层次与发展,是极细微的。光明而清冷的月光,照着孤

身远客,照着这异乡他镇,那家乡呢?是否也是如此?旅思秋怀,客况

萧条,岁月易逝,遐想翩翩。家乡现在是睛是阴?家里的亲人在干什么?

他们是否也看到了这同一轮的明月?

应该说,诗人在这里写了人类共同的思亲思乡之情。这情怀被诗人

追寻,被诗人用他特有的捕捉事物特征又匠心独具地描绘表述出来,就

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效果。

全诗,明白如话,清新朴素。内容单纯而又丰富,极易理解而又体

味难尽。它的构思细致而又浑然,脱口吟成而又潇洒精巧,达到了人们

称誉李白的“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绝妙境界。

李白不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也是我国数千年文化文学史上的巨匠,

在世界名人中,他也不逊于任何一个域外诗人。他的诗豪放,犹如他的

性格。特别是古典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实践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

的诗歌不但对当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以后的文学也发生了深远的

影响。李白和杜甫被后人推崇为“诗仙”和“诗圣”,成为后人学习的

楷模。他的许多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他的鲜明的个性,豪放的气魄,

朴素的形式,浪漫主义的格调,已如高山大江,写进了中华民族和世界

文化的史册之中。

●王之涣



登鹳雀楼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②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鹳(gu4n)雀楼在蒲州(现在的山西永济县)西南城

上,楼有三层,前边可望中条山,下临黄河。当时,常有鹳雀聚居楼檐

之下。此楼后来被河水冲没。鹳,鸟名,形状像鹤,又像鹭,经常生活

在水边,夜晚栖息在树上或建筑物上。

②欲穷——欲,想,打算。穷,尽,头的意思。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公元742),字季陵,并州晋阳(现在的山西太

原)人。后迁到绛州,任文安县县尉。王之涣性格豪放,常击剑悲歌,

他写的诗经常被乐工谱成曲子传唱。他与当时的著名诗人高适、王昌龄

唱和,名噪一时。他的诗留传下来的不多,仅有6首,以描写边疆风光

著称,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最著名。



【作品今译】

太阳渐渐落下山去,

滚滚黄河向大海奔流。

要想极尽目光,

看到千里之外,

那只有再登上一层高楼。

【作品赏析】

《唐才子传》一书这样描述王之涣:“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

年。”

五陵少年是什么人呢?在西汉元帝以前,每修筑一座皇帝陵墓,就

要在陵侧置一个县,令县民供奉园陵,叫作陵县。其中高帝长陵,惠帝

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县,都在渭水北岸(现在的咸

阳市附近),合称五陵。这五陵因地进京城长安,渐渐迁来许多富豪。

因此,五陵子弟,五陵少年,皆由此来,指有钱有势的少年。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清一统志》上记载说:“鹳雀楼旧址位于

山西蒲州西南,黄河中高阜之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他

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檐中条,下瞰大

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在唐人留诗中,恐怕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最有

名的,已成为传世不朽之作。

总体上,《登鹳雀楼》写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向西远看,夕阳正

靠着连绵的群山,即将沉落下去;向东遥望,一泻千里的黄河,正在滔

滔东去,流入大海。但此不是诗人本意要描述的,仅为引子,引出后两

句以揭示一个人间普遍的真理,那就是,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看得远。此仍不是诗人所要表述的本源,其本源是更深一

层的真理:要想达到一个更深更高的目标,那就要付出更深更高的代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的这开头两句,写的是诗人一踏上高楼,收入眼帘的最突出的,

也是最雄伟的景色。这是有选择的,此选择不可说不重要,同样反映出

诗人的气质,诗人胸怀,诗人的捕捉能力和联想、构思的功夫。

收尽眼中的肯定不只是“白日”和“黄河”,不只是“白日”将尽,

“黄河”入海。比如,远处的树,庄稼,房屋,甚至蜿蜒千里的中条山,

包括楼上的飞檐砖石,门窗摆设,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等等。但

是,诗人不去写那些,仅只抓住了眼中看到的两个具有代表性,而又可

以引发后边联想的事物,一是落日,二是奔流。

写落日,古已有之。如唐初诗人王绩的诗句:“日光随意落,河水

任情流。”

写大河,亦不少。如比王之焕早些的诗人王勃的诗句:“阁中帝子

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但是,王之涣的这两句却写得气势雄浑,景象壮阔。诗人并没有使

用奇词异藻,更没有用典引据,而是运用极朴素极浅显的语言,十分形

象,同时又高度概括的进入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挑选其“动”者,写进

这10个字中。

所谓“动”者,显然是诗人有意所为。一个是天上太阳的“动”,

一个是地上河水的“动”。地上的“动”(黄河滚滚东流)容易感到,

容易察觉,而天上的“动”(太阳渐渐落山),不大为人察觉。虽然,

一般读者不大想到这“动”(因为是渐渐落下),但它却与地上的“动”

形成对比,造成呼应。

请你设身处地,闭上双目,想一想:站在茫茫四野,渐近黄昏的高

楼上,天上在“动”,地上在“动”,不是整个宇宙在“动”吗?这种

“动”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高层次意境,正是在这大“动”中,诗人才在

后半首诗中去写人的“动”。

除去诗人在意境中造成一个“动”的感觉外,他还尽力去表现世界

之大,宇宙之广。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

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远的日,大的山,一片浩浩茫茫的天地空

间。然后是目送流经楼下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

东向,流归大海。

上句写了天空,远方;下句写了海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10个字容纳了上下、左右、远近、东西的所有空间,使画面如此宽广,

如此辽阔,给人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这是诗人诗的表现,实际上,一个人站在一个三层高的楼上,

是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的。这只是王之涣的一种意中景色,是把现实景

色与意中景色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在于更增加了画面的深度

与广度。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前两句的必然引伸。这一引

伸却非易事。引向何处,引出一种什么意念,引出一种什么哲理,引出

拨动人心弦,震撼人魂魄的何种力量,那就要看诗人的功力了。

诗人前两句纯为写景,写景生情,一转,承接得既别翻新意,出人

意料,而又自然合理,十分贴切紧密。

诗尾用一“楼”字,显然可以点题。与题目呼应,告知人们这是一

首登楼诗。

后10个字,两个诗句的引出是把前两句的“远”作为依据的。看,

远处的落日,远处的大河,远处的大海,你看清楚了吗?日落到那山后,

又怎么样?黄河流入大海的壮阔你可知晓?想再看得远一些,看得再清

楚一些?

那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后两句诗中,有两个关键的字,一是“穷”字,一是“上”字。

前两句诗正是引出了一个“穷”字,这“穷”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你不是想看得再远些吗?即想极尽目光,看到眼睛能望到的最远的

地方,怎么办?诗人给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上”,是个动词,是人的动作。我们前边讲过,太阳在动,

黄河在动,这里是人在动!只有这个“上”,这一“动”,才能达到“穷”

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写了一件具体的事,即登高远望。这一普遍真

理给人的启示与影响绝不仅此而已,所以这两句达到诗的意境,诗的主

题升华的地步。读到此处,使人心灵受到了撞击,有一种强大的震撼的

力量,关键是它还隐含着更深一层的人生哲理:人生应该向前,向上,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襟,应该去执著地追求,应该不懈地去进取。

这种给人以极强烈的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是这首诗得以千古流传,

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不是吗?人们用“更上一层楼”来自勉,来鼓励

朋友,写在贺年卡或生日卡上,甚至书写成条幅悬挂起来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诗的后两句有说理的色彩。而说理,即讲一个道

理,在诗歌创作中是非常忌讳的。但讲一个道理有不同的讲法,如果是

枯燥地、抽象地说理,那当然是败笔,如果是道理与景物和情感结合得

天衣无缝,则当别论。这首诗即属于后者。读者绝不会感到诗人是在说

教,感到的是情理合一,理在情中。可以这样说,《登鹳雀楼》是依据

诗歌的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典范。

本诗在艺术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全诗用对仗。著名的评论家沈

德潜在他的力作《唐诗别裁》中选录《登鹳雀楼》时说:“四语皆对,

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意思是说这首诗每一句都是对仗句,但读

后并没有让人感到有排列僵强和支离破碎的缺点,这是因为这首诗有它

独特的一意贯连的气势充沛的诗骨的缘故。诗人的对仗功夫实在高超:

白对黄,日对河,依山尽对入海流,真正是达到了古人说的“正正相对”。

后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虽工整相对仗,却使人感不到对仗的痕迹,

词句对仗,内含却关联并有递进,十分巧妙。

唐代诗人写鹳雀楼的诗有好多首。较著名的是畅当的五绝,我们列

在下边,读者可以比较。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畅当的这首五绝也很有气势,不失为一首名作,但较之王之涣的五

绝,终逊一筹。



●李商隐



乐游原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向晚②意不适③,

驱车登古原④;

夕阳无限好,

只是⑤近黄昏。

【注释】

①乐游原——地名。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来是一处庙苑,应是“乐

游苑”。但该地地势宽敞,又是城中最高处,人们于是叫它“原”了。

它地处长安城的东南方,登上古原,可览全城。

②向晚——向,接近、将近的意思。向晚,即近晚、傍晚。

③不适——适,舒,畅。不适,不舒畅。

④古原——指乐游原。因创建于汉代,故称古。

⑤只是——有些学者认为当“只不过”、“但是”、“怎奈”讲。

也有学者认为当“正是”(非转折意)讲。前者多见,这里采用前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公元813~公元858),字义山,号玉谿生,一号樊南,怀

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17岁时,

即以聪慧文才被牛僧儒党的重要成员令狐楚赏识,在其幕府任巡官。25

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的提携,中了进士。第二年,李德裕党人

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他为书记,并且把女儿嫁给了他。

牛季两党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牛党指责李商隐忘恩负义,排挤李商隐。

从此,他一直不得意。王茂元死后,政权把持在白敏中、令狐綯等人手

中。李商隐曾多次上书,希望令狐綯引荐自己,却始终被冷遇。在夹缝

中生活的李商隐终于不能施展抱负,不能担任要职,只能在一些官僚的

幕府寄人篱下,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徐州等地。他四处漂泊,终

身潦倒,45岁就死在了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由于政治上受压

抑,思想消极苦闷,常以诗来揭露批判时政,并记述了晚唐一些重大的

政治事件。他擅长七律和七绝,作的诗构思精巧,富于文采,有独特风

格。

【作品今译】

傍晚时我心中感到不舒畅,

决定驱车去登古原。

古原上斜阳西沉,

景色无限好,令人陶醉,

只不过已近黄昏,

好景不长啊……

【作品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富于个人特色的杰出诗人之一。毛泽东对唐代的“三

李”十分偏爱,“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

李商隐曾受杜甫的五言和七律的影响。他的七绝有杜牧的清丽俊逸

的格调;而他诗中的那些奇特的想像,却是汲取了李贺的浪漫主义手法。

在他的诗中大量地使用典故,运用象征比兴手法,成为晚唐最有影响的

诗人。

关于乐游原,李商隐在另一首七言绝句中写道:

万树鸣蝉隔断虹,

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

不放斜阳更向东!

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在乐游原上抒怀,可见,乐游原是诗人常去

的地方。

这一天,李商隐情绪不佳,难以排遣。他的一生一直是在不得意中

度过的,难以排遣的愁绪看来是意料中事。怎么办?他就到大自然的怀

抱中去寻找解脱,去触景萦怀,以抒情志。

于是“驱车登古原”。乐游原是汉代创建的游苑,到那里去,让那

特有的环境给人以一种寻古发忧的低沉的感觉。

李白在一首《忆秦娥》里是这样描写乐游原的: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乐游原的氛围是令诗人善感多思的。登高望远,送目临风,国家的

命运,个人的际遇,身世之感,古今之情等等,都会像千条河万条江那

样,奔腾汇总在诗人的胸中。

熟悉唐诗的人都会感受到早唐诗人陈子昂那登上古幽州台的震撼天

地的声音: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想为国报效而不能,后又受到县令迫害,38岁就死在监狱里的陈子

昂,与李商隐的命运不是十分相似吗!

李商隐怀着满怀的复杂感情登上了古原,他看到了什么?给他感受

最深的是什么?不是山川,不是人丁,而是那主宰天地人间的太阳。太

阳,它给了大地春夏秋冬,它给了大地生命,它是那样光明,它是那样

辉煌!

现在是何时?辉煌的太阳已经西斜,斜阳发出的灿烂的光芒将整个

大地涂上了一层金色。看那山,看那水,看那寺庙,看那汉代留下的遗

迹,看那草木庄稼……夕阳给了天地一种傍晚特有的美,它不像晨光那

样逼人,它不像中午那样耀眼,它是金黄色的轻柔,它是温暖宜人的适

意,啊!大自然的将近黄昏的令人惊叹和陶醉的美!

“夕阳无限好。”这一诗句在“登古原”之后,虽然仅有5个字,

虽然语句极为质朴,犹如白话一般,但却拨动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一是古原已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易发忧思的特

定环境和气氛。二是朴素的诗句,惟其朴素却才突出明白,一下子点燃

了你胸中对大自然已有的体验。因为,傍晚的美景,你在生活中总是领

略过的。

如果说“夕阳无限好”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极美的画幅的话,那么

诗人笔锋一转,则在内涵上猛地推出包蕴无限复杂情感的诗句,一下子

让人的感情从天上跌入地下,或从地下升到天上,深深地让人的心颤抖

了。这就是最后一句:“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前后两个诗句的搭配真是妙极了。

前边极言其好(实际也确实好),诗人却向你说出大自然的秘密。这秘

密也许人人皆知,但人们不想说出,或不愿去想,或不愿道破,而诗人

却一语道破:好是好,可惜啊!好景不长了。

唉!人们会叹息起来。美,马上就会消失,挽留不住,阻挡不了。

这种惋惜之情,这种对美的留恋之情,是人类共同有之的普遍感情。

正是诗人抓住了这一独特的感受,真情实感,引起了千百万读者的共鸣!

这种感情的延伸是复杂的。

李商隐的个人遭遇是怀才不遇,心情低沉。这“只是近黄昏”的哀

叹正是诗人心绪的写照。它与“独怆然而涕下”多么相近。

但是,这样去理解这诗句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看到诗人怀才不遇

的内心的另一面。不错,诗人情绪低沉,但他还在挣扎,想透过夹缝仍

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只是近黄昏”中也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

感叹。

诗人不是在暗暗地提醒自己,当然也是在呼唤千百万人:人生美好,

但时光易逝,要珍惜时光,要力求上进。应该说,这首诗所以打动人心,

受到千百万人的喜爱,这种潜在的内涵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诗的最后一句,学者们是有不同看法的。著名学者周汝昌先

生认为,不应将“只是近黄昏”理解成诗人的伤感哀叹,好景不长;或

者说是“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他认为,“只是”不能解作“只不

过”、“但是”。

周先生写道:“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

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义了。”

按周先生的解释,诗人的最后两句中间没有转折之意。诗人是说:

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

即:夕阳无限好,好就好在是近黄昏上。

这样,就毫无“好景不长”的那种较为低沉、令人有些心酸的含义

了。

当然,到底哪种解释好,哪种解释对,请读者去辨别去选择了。

李商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孟浩然



春晓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天亮时。

【作者简介】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襄阳(现在湖北襄阳)人。自幼读

书,隐居在故乡的鹿门山,写诗抒发情感。40岁时,到了长安,考进士

不中,返回襄阳。另一著名诗人张九龄镇守荆州时,孟浩然曾任从事,

与张九龄唱和。他一生才高孤傲,但不曾做过高官。与诗人王维同以山

水田园诗著名,号称“王孟”。李白十分赞赏他,曾评价他说:“吾爱

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

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终年51岁,他是

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老百姓)终老的一位诗人。



【作品今译】

温煦的春天,甜甜的睡眠,

天亮了,都不知道。

可那些小鸟,却醒得早,

在树枝上欢叫。

好似记得昨夜有风有雨,

盛开的花儿,

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作品赏析】

孟浩然在唐代诗人中,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从陈子昂到李白和王

维这个过渡时期中,他是最有成就的一个。现存孟浩然的诗有260多首,

其中五言诗占多数,而五言诗中又以五言的律诗和排律为最多。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人中卓有成就的杰出诗人,因此历史上常将他

和比他晚的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孟王”或“王孟”。

这首五绝《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大至老,小至幼儿,无不熟记,无不称赞的。

自古以来,写春天的诗多得很,比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

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叫莺语太丁宁。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读杜甫的春天诗,我们会感到有一种比读《春晓》时的容量大和沉

重感。这种区别,可以看出孟浩然的以少胜多,以略胜繁的特点。

孟浩然仅用了20个字,简明突出地抓取了春天最诱人的细微处,给

予表述,景陈情见,情景交融,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

“春眠不觉晓”。这春天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盛开的花,青青的草,

温暖的阳光,徐徐的春风,啼叫的小鸟,翻飞的蝴蝶等等。这些,诗人

认为太俗了。于是,他在寻找春天人们常见的一种心态和生理状况。

诗人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春眠。

俗话说:春睏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当然,这是戏话,仿

佛一个人一年总是睡不醒似的。可是,春睏确有其事。这既是生理现象,

又是自然现象。我们当然不必去纠缠其原因机理,但春天人们喜欢睡觉,

睡得又香又甜,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此体验。

因此,诗人的第一句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亲切感。人人都会说,

不错不错,确实如此,春眠睡得香,天亮了,太阳晒了被窝,还没醒来,

一点不假!

初读这种诗句,似觉平淡无奇,可反复诵读,便会感到不那么简单,

是别有天地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叫它为韵味。这韵味正是亲切感的

一种体现,它的艺术魁力不在于华丽的词藻,也不在于超凡的奇特艺术

手法。我们体会到的是极平易朴素自然的诗的意境,犹如行云流水,悠

远深厚。

接下去的一句“处处闻啼鸟”。这一句与上一句一样,也是极朴素

的。春天处处可听到小鸟鸣啼,唧唧喳喳,不是常见吗?

古人评诗说: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诗句若无起伏,便会失

之平直。

孟浩然的《春晓》不仅有韵致,而且有起有伏。请仔细琢磨一下:

春眠不觉晓,是谁不觉晓?是人,是人尚未睡醒,在贪恋春夜的美梦。

人未醒,给人的氛围是宁静、安然。人睡得香甜,没有醒来,却有鸟儿

醒来了,瞧,已经早早醒来的小鸟们在嘻戏歌唱,这里不仅写了大自然

中另一种有生命的鸟儿醒了,而且对照地写了热热闹闹的场面。

一睡一醒,一静一闹,多么鲜明有趣的对比和起伏!这些都只能去

体会,诗人并没有明明白白地交代。这正是诗人的高明,春天的情与景,

用10个字来铺垫,不讲尽,不说透,含义由你去体味,由你去猜想,去

琢磨。

《春晓》的前两句已经由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喜春图,明快简洁,

情景交融,趣味横生。接着,诗人一转,由人和鸟,转而写风雨,写风

雨还不是目的,目的是写花。花才是春天最有力的象征。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谁听到了昨夜的风雨声?作者不直接去写风雨,而是让诗中的“我”

刚刚醒来,朦朦胧胧地想起昨夜的事情。对,昨夜有风有雨,风雨中,

被打落的花朵有多少啊?

诗人用一个问句做结束,这个问句不用回答,答案已含在问句中。

花落知多少?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花被打落了不少。

我们刚才说,这诗句中关键的是花。为什么呢?在诗人写的景中,

应该说包含有许多爱春惜春的情。风雨打落了那么多美丽的花儿,怎不

叫人心疼。因此,从风雨写起,落在花上,给人留下了许多思恋,许多

喜欢,许多可惜,许多遗憾。

有些学者认为,孟浩然在《春晓》一诗中主要是从听觉去着笔的。

春天美,美在五颜六色,美在绿的大地,美在迷人的芬芳,但是诗人都

不去写,却写啼鸟的“啼”,写风雨声的“声”。诗人从听觉去挖掘春

天的特征,去写听到的声音所反映出来的春天的美,春风春雨,纷纷洒

洒,鸟声婉转,啁啾起落,远近应和,这不就是春天吗?这不能不说是

诗人的一种高超的手法。

孟浩然一生孤高自傲,清贫脱俗,视官宦如粪土。有一次,荆州采

访史韩朝宗对他说:“论你的才华,为官从政当之无愧。请于近日前来,

我偕你前往京师,向当政者举荐你。”他们约了一个时间。到了那一天,

韩朝宗左等右等,不见孟浩然来赴约。一打听,原来孟浩然狂饮大醉。

举荐之事,他根本没放在心上。韩朝宗大怒而去。

由于孟浩然潜心自然,陶醉在山水中,对山水怀有无限的爱,无限

的情,因此,他成为唐代诗人中第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诗人。

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都十分清新,含蓄,耐人咀嚼。比如他的另一

首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人虽然比李白、王维都年长十几岁,又早逝20多年,然而就其诗

歌的情调来说,却更接近盛唐诗人。

●白居易



赋得①古原草送别





【作品原文】

离离②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④。

远芳侵古道⑤,

晴翠接荒城⑥。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⑦。

【注释】

①赋得——古代诗人写诗的时候,有时预先拟定了一些题目,然后

根据题目规定的内容来创作。“赋得”就是要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这

首诗指定的题目是“古原草”,所以,全诗就用古原上的野草作为主要

内容来表达离别之情。古原,即古老的原野。

②离离——分披下垂长得很繁盛的样子。

③枯荣——枯,干枯;荣,茂盛。这指原野上的草每年干枯一次,

生长繁茂一次。

④生——生长。

⑤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侵占。古道,古老的

道路。

⑥晴翠——晴天阳光下的绿色;荒城——荒废了的城池。

⑦萋萋(q9)——草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

祖上迁居下邽(现在的陕西渭南县),为下邽人。他诞生于河南新郑县

的一个小小官僚家庭,他父亲只做过州县小吏,生活比较贫寒。在他10

岁时,当时军阀割据,前后混战达4年之久。由于战乱,白居易全家由

新郑迁往荥阳,不久,又迁往越中。少年时的经历使他后来容易接近现

实,同情人民。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他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不久,担

任翰林学士,三年后任左拾遗。左拾遗是皇帝跟前的谏官,他屡次上书

请求皇帝革除弊端,甚至当面指出皇帝宪宗李纯的错误,结果引起皇帝

不满,幸有好友李绛救护,才没被贬职。后来,他终于再次得罪了皇帝,

被贬为江州司马。从元和十年到十三年(公元815~公元818),四年中,

白居易在江州赋闲,因为司马并无实权。后又升任忠州刺史,忠州是山

中小邑,他作诗自嘲说:“天教抛掷在山中。”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李

恒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但看到朝廷黑暗,又主动请求到杭州任太

守。在杭州,他兴修水利,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受到杭州人民的

称赞。宝历元年,他又任苏州刺史。此后,他又历任秘书监、河南尹、

太子少傅等职。最后闲居洛阳,修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唐武宗会昌

六年逝世,终年75岁。



【作品今译】

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

一年生长一次,枯死一次。

冬天草枯时,

野火烧了它的茎叶,

但它的根仍埋在泥土中,

来年春天,它又生长起来了。

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

长满了古老的道路,

晴天阳光下一片鲜明的绿色,

连接着那古城废墟。

我又一次在这里送别朋友,

茂盛的古原青草的枝枝叶叶,

都充满了离别之情。

【作品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早年的诗作。写作

年代为贞元三年(公元787年),那年他才16岁。这首诗是他应考的习

作。按当时科举考试的规定,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需加“赋得”

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扣紧题意,启承转合分明,对仗要精工,全

篇要空灵浑成。这样才算符合要求。条件如此苛刻,所以历来很少佳作。

白居易的这篇诗却非同凡响。这年,诗人进入长安,谒名士顾况时,

投呈诗作中即有本诗。开始,顾况有些轻视白居易,说:“米价方贵,

居亦弗易。”意思是说:长安米贵,你名字叫白居易,可实际上京城居

住可不易哩!

打趣之后,顾况读白居易的诗,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时,不仅大为赞叹,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意思是说:能有这

样的佳句,居住在长安不难了!由此可见,本诗早已为人称誉。

命题“古原草送别”是较难的。草与离别情,早在《楚辞》中就有

先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写出

“古原草”的特色而又结合送别之情,写出新意,也是十分困难的。

“离离原上草”。篇首破题,紧紧扣住了命题。“离离”两字用得

很贴切,用这两个字修饰原上草,同时引出下一句。而下一句“一岁一

枯荣”就不同一般了。一方面写出了野草的生长规律,用枯荣又加上重

复的两个“一”字,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枯荣实际就是生死,这生死

是极易扣动人的心扉的词语,给人以起伏跌宕的感觉。

前两句诗中的“枯荣”之意并未打住,诗人沿此思路继续延伸。如

果说“一岁一枯荣”是诗人讲述的生长规律,是概念的,那么第三、四

句则是形象的表达。

古原草的生命力极强,甭说割锄,就是放上一把火,它只要有须根

存在土中,它就会在来年春风中,很快生长起来,蔓延在原野上。诗人

为了突出“吹又生”这一极富魅力与动人的向上的思想,就设计了前边

的壮阔的“火烧”场面。野火燎原,是极壮观而又可怕的,它几乎毁灭

了一切,仿佛这原野已经走向了死亡。但是,没有,它旺盛的生命力使

它又重新生长起来。这两句诗正因为写出了大自然的规律,写出了生命

的不屈,对仗巧妙工整,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早已成为千古名句。它所

以能震撼人心,还有一层更深的内涵,那就是它能给人以力量,鼓舞人

去战胜困难,告诉人们不要灰心,向上向前,一定会达到目的。

前四句的中心是“草”。作为小草,野草,它顽强地生命力,对我

们每一个人,不都具有启迪的作用吗!一个人怎能不如一棵草?

草是生长在原野上的。由草写到原,即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上一联为“流水对”,极为自然;而此联为“的对”,

妙在精工,使人觉得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仍是写草,但它

的背后是原野。下边的“侵”、“接”二字都是上联“吹又生”引发出

来的。其气势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古道”与“荒城”是扣“古原”

的,它们是古原上特有的一种现象。虽然道古城荒,但是,正是那些旺

盛的青草使原野恢复了生机,萌发出青春。

所有这些都是为这首诗的最终目的铺垫的,最终目的是写出人生最

易动情的心绪之一的离别之情。

诗人用前边六个诗句做了交代。在这原野上,在这野草一岁一枯荣

的荒原上,我在送别我亲密的朋友。这离别不就应该像“春风吹又生”

一样,不要过于悲伤,不要过于哀叹,要互相勉励,要看到希望嘛!

“王孙”二字借自《楚辞》。原意为封王者的子孙,也用来泛指一

般贵族的子孙。后来“王孙”成了游子的别称,这里是指朋友。

春草萋萋,那每一草枝,每一叶片上似乎都饱含离别之情,难舍难

分,又不能不分离。

白居易的这首诗字字含真情,句句有余味,得体而又别具一格,因

此成为“赋得体”中的绝唱。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诗作,

仅律诗就有1914首,另外还有长诗《长恨歌》、《琵琶行》。他不但在

国内拥有众多读者,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李绅



悯农①(之二)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锄禾②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③,

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悯农——悯,(m!n),哀怜。悯农,对农民遭受的苦难生活表

示同情、哀怜。

②锄禾——在种植谷物的田里锄草。禾,谷类植物的统称,古代特

指粟(谷子)。

③餐——饭。一作飧(s&n),熟食。

【作者简介】

李绅(公元772~公元846),字公垂,润州无锡(现在的江苏省无

锡市)人。公元806年,他34岁时考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后来一直做

到宰相。他与白居易、元稹是好朋友,交游甚密,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

琢磨切磋,互有影响。他曾写过《新题乐府》20多篇,可惜现在已经失

传了。



李绅在新乐府运动中是有功劳的。他的其他诗作多为酬答之作,没

有太大价值。只有《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两首绝句,是新乐府运动的

代表作,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而且为后世传诵,成为千古名篇,这就

是这里选的《悯农》。

【作品今译】

烈日当头照,

农民还在田里锄草,

汗流如注,

一滴滴汗水,

流淌在庄稼下的田地里。

任何人都应懂得,

盘子中的饭食,

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换来的!

【作品赏析】

我们这里选了李绅的《悯农》诗两首中的第二首。为了全面了解李

绅和他的《悯农》诗,我们将他的《悯农》诗的第一首也列在这里,供

大家阅读和比较。

第一首《悯农》诗: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四句诗的大意是:

春天播种下一粒粟种,

秋天就会有成倍的收获。

四海之内没有闲置的田,

可是还有饿死的农夫。

这首五绝诗向人们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受到残酷的压迫与剥

削,有时收成也还不错,农民付出了劳动,辛辛苦苦耕作,但仍然免不

了饿死。

诗中强烈地包含着诗人对农民的同情。诗人用极易懂的语言描述了

当时的社会,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到愤愤不平的问题,但诗人并没有回答。

为什么呢?读者可以回答:粮食被官府或地主抢跑了,农民种了田,

收了粮,却饿死了。

这《悯农》两首诗前后联系,皆是悯农,内容却不同。第一首是控

诉,是诗人打抱不平。第二首是劝告或警戒,面对的是所有的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第一句是个倒置句,诗人为了强调

农民的辛苦劳作,将锄禾提到前边讲,而后交代时间。锄禾,禾在此代

指一切庄稼,锄禾并非锄去禾,实指锄草,或为禾松土。“日当午”指

中午烈日炎炎时,这是应该休息的时间,但农夫锄草松土任务极重,不

多干些,不抓紧时间就会使田地荒芜。

我们读到这里,仿佛也置身在烈日炎炎暴晒的田野上,汗流浃背。

汗水不停地流,一滴滴汗水滴在庄稼下的田地上。这里诗人用极具

体的细节,或者说是极典型的细节来说明问题,来塑造一个令人必然产

生同情心的气氛。

一个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诗人可以写他的脸上的苦恼与苦痛,

也可以写他艰难的举锄,或弓腰驼背,或腰酸腿疼,或唉声叹气,或心

中的忿激等等,诗人都不写,却挑选了汗滴入土的细微处写,可见诗人

用心之良苦。

“谁知盘中餐”一句是从上边两句引伸出来的,这中间有一个较大

的跳跃。这一跳跃是诗人留给读者的自然联想,那就是辛苦耕作,最后

必然有所收获。

这一跳跃是很大胆的。前两句还在田中,锄的草,松的是土,而一

转,后两句已来到了餐桌饭碗。这种省略与跳跃表明了诗人的大胆创新,

也表明了诗人的功力。

谁知的谁是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谁当什么讲?学者也有不同看法。谁,本意为什么人?引伸为任何

人,所有的人。另外还可解释为哪个,属诘问语气。如果将谁讲作哪个,

用诘问语气,那就是哪个知道盘中的饭食,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换来的?

后边加问号成为一个反问句式。读者不必回答,答案已经包含在问句中。

也就是说,知道知道,是的是的,不错不错。

再者,将“谁”解为什么人,引伸为所有的人讲。这样,这个诗句

就成了:人人都应懂得,盘子里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劳作换

来的。内涵是不要浪费这些粮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应爱惜每一粒粮

食。

我们以为后者的解释更好些。

这首《悯农》诗真正的诗眼是最后一句。粒粒是量词,它应不含感

情色彩。辛苦在此是形容词。诗人在这里将两个量词与形容词划了等号,

不仅大胆,也很别致。粒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辛苦是可见而不可摸

的。诗人将“每一粒都是辛苦的结晶”简化为“每一粒都是辛苦”了。

这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质朴简略,干脆果断,字字珍珠,掷地有声。

李绅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员,他当然不会懂得剥削与被剥削

的道理。但是,当时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

却是稍有远见的人都可见到的。在几十年以后唐末发生的大规模农民起

义,以及农民提出的“天补平均”的口号,可以看出这《悯农》诗的重

要意义。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作为李绅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能有如

此鲜明的同情农民的思想与情感,实属不易的。

《悯农》诗在表现手法上是用对个别人物、个别事件的描述来表现

主题的。它表现了在当时相当重大的题材,一般说来,极易概念化和公

式化。但是,这诗并无这一缺点,给人的感觉是生动形象。其原因有两

个,其一是诗人选择的是典型细节;其二是诗人写的是人们普遍熟知的

事实。这一事实,平日人们可能忽略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诗人讲了大多数正直的人要讲的话,当然立刻在大多数人心中引起

了共鸣。诗人在技巧上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相互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

的表现力。

在声韵方面,诗人采用了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这就给作者以自由

驰骋的天地,自由自在地抒写,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简朴厚重的风格。

千百年来,直至今日,人们仍用这《悯农》诗教导孩子,珍惜粮食。

老人,幼童几乎无人不能背诵这首诗,可见它的生命力之强大。

●李白



早发白帝城①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朝辞②白帝彩云间③,

千里江陵④一日还。

两岸猿⑤声啼不住⑥,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发——出发。白帝城——故城在现在的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②朝辞——早上辞别。

③彩云间——白帝山很高,仿佛处于彩霞中。

④江陵——地名。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江陵县距白帝城1200里,

中间要经过长江上的三峡。

⑤猿——猿猴。

⑥啼不住——不停地叫。

【作者简介】

李白(见《静夜思》作者简介)



【作品今译】

早晨,在朝霞中,

辞别了高高的白帝城;

千余里外的江陵,

当天就可以归来。

船儿在长江上飞驰,

可以听到两岸的猿猴不停的叫声,

转眼间,

小舟已越过了无数座高山。

【作品赏析】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七绝诗。

唐朝天宝十三年,暴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当时,李白正在

当涂。不久,他去了宣城。对官史之乱,他十分愤慨。李白忧国忧民,

他曾在诗中写道:

中原走豺虎,

烈火焚宗庙。

……

白骨成丘山,

苍生竟何罪。

他恨战乱,战乱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他正想报效国家,

平叛战乱时,驻兵南方的唐肃宗李亨的弟弟永王李璘起兵了,打的旗号

是参加平定安史之乱。

永王李璘心怀叵测,意欲起兵谋反,与他兄长争夺帝位。他违背唐

肃宗的命令,率领水军自江陵东下。在他经过浔阳(现在的九江)时,

听说李白的才华,便派人请李白到他幕府中担任僚佐。当时,李白对永

王发动内战和他哥哥争夺帝王的计划一概不知,还以为永王是率兵北上

抗敌的。

李白自从离开长安以后,报效国家,立功创业的热情并没有消失。

他认为,随永王平定安史之乱,是一次为国家立功的机会。

第二年春天,永王李璘在丹阳被唐肃宗的军队击败,李白此时才知

道自己处境十分危险,于是匆忙从丹阳逃到宿松,在浔阳被捕后关进了

监狱。朝廷派御史中丞宋若思等人审问李白,认为李白罪轻可赦,就释

放出狱。宋若思早就仰慕李白大名,就请李白为他参谋军事。

对于李白,当时的朝廷并不放过他,判处他长期流放夜郎(在现今

的贵州桐梓县一带)。这时的李白已是58岁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李白奉命赴流放地,沿长江西行。

对于永王李璘的举动,历史上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永王李璘并非反

叛,那么跟从永王的李白又怎么是叛逆呢?带着天大的冤屈与不平,李

白曾这样叹息:

夜郎万里地,

西上令人老。

……

远别泪空尽,

长愁心已摧。

所幸的是,当李白走到白帝城时,便遇到了大赦。他惊喜交加,心

情十分激动,立即乘船东下江陵。《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

就写于此时。诗人还给此诗以另一题目,叫《下江陵》。全诗抒写了他

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写下水船飞驶做了铺垫。

彩云实指朝霞,在此一写早晨,一写山势,一写心情。

写早晨,表现要趁早登程。当天即可返回江陵。

写山势,表现白帝城的险要。从高处往下游放舟,自然飞快。

写心情,表现被赦后,可以返回江陵以至当涂等他久住的地方的喜

悦。

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延续。“千里”言其远,而“一日”却言其短。

这两个词组形成鲜明的时空对比,不仅有趣,耐人玩味,而且恰到好处

地描写了诗人的欢快心情。

一个“还”字,给人一种回家的感受。江陵并非李白家乡。但他是

从那里开始了流放的行程的。从那里来,仍还那里去,这是诗人心境的

生动表现。

一天就可以回去啦!多么痛快而急迫的心声。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

手法,千里用一日是不可能到达的,何况当时那落后的交通工具!

这首七绝的前两句是从大处着眼的,或者是说概括的写法,而这概

括的写法又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的。乘上船,快快出发吧!于是诗的

第三四句就从大处转向了小处,转向了具体的事物。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小船飞驶在江面上,诗人心情

轻松,自然会观赏岸上的景物,自然会听到岸边猿猴的叫声。

“猿声啼不住”中的“啼不住”同样有景情的交融。猿猴的叫声不

绝于耳,说明船儿行驶之快。

正因为如此,写的是声音,表现得却是“动”的“快”,清朝评论

家桂馥称赞说:

“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诗人除去用猿声啼不住烘托船速之快外,还在第四句用了一个形容

词“轻”,来形容船的快捷。正是一个“轻”字,才有“已过万重山”

的结局。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万”字是个虚指。不是一

万两万的万,而是泛指多。

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诗人心怀的表述,又是人生

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彩绝妙。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比兴,给人以新鲜大胆的感觉,这夸张既不

是事实而又合情合理。类似的诗句,李白的诗中大量存在。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

“狂风吹倒天门山”,

“白发三千丈”,

“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举杯邀明月……”等等。

《早发白帝城》一首给人的美感在于写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心情的

欢快的美,两者互融,达到了神化的境界。



●贺知章



回乡偶书①(二首)



(选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②毛衰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④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①偶书——随意地、偶然地写下来。与现代的所谓“随笔”的含义

相近。

②鬓——(b@n)人头两侧的发际的部位。鬓毛,即两鬓的头发(耳

边的头发)。

③衰——(cu9)疏落,稀少。

④镜湖——今浙江省绍兴市郊会稽山北麓的一个湖泊。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659~公元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会稽(现

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人。据《唐才子传》记载,贺知章自小就喜欢

读书作文,十余岁开始写诗,并小有名气。性格活泼旷达,善言谈,爱

笑谑,又擅长草书隶书,写得一手好字。与李白、张旭等八人友好,人

称“醉中八仙”。他曾在长安朝廷作秘书监等官,直到唐玄宗天宝三年

告老还乡,已是86岁的老人了。在他返回故乡不久,即离开了人世,终

年86岁。



【作品今译】

年轻的时候离开了家乡,

到了老年才返回故里。

我的口音没改,仍是满口家乡话,

可两鬓已变,

头发早已掉得稀稀落落。

孩童见了,

都说不认识我,羞怯地笑着问我:

“你是哪里来的?”



离别家乡那么长时间,

亲朋沉沦,乡事繁琐,

消磨了许多精力。

人事多变,

可只有门前的镜湖水,

在春风中银波闪闪,

一如既往。



【作品赏析】

贺知章性格豪放,因此,在长安见到李白,一见如故,立即结为好

友。他在当时的长安城知名度很高,诗写得不错,且善书法。这《回乡

偶书》共二首,第一首流传得比第二首广。

贺知章年轻时就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会稽家乡,转眼间,度过了50多

个年头。他的家乡风景秀丽,盛产鱼米。有人说,他应是越州永兴人,

即现在的浙江萧山市,萧山与绍兴为近邻。他远离家乡,当然常常怀念

故里,落叶要归根,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决心辞官隐退,返回故

乡。

他此时的心情当然是十分激动的。自从年轻时离开家乡,他就再也

没有回去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世事变迁,人生易老,感触是极深刻的。

再加上他的艺术修养,表达功力,创作出这首令人传诵的佳篇就不足为

怪了。

《回乡偶书》的“偶”,可以理解成偶然,随意。但“偶”又“不

偶”。显然这“偶”中还包含着本诗不是刻意构思,精心雕琢的产物,

它是来自生活,来自深深的感受。激动的心情与无限感慨自然地流露出

来,完完全全是发自心底的声音。这就是“诗言志”,真正的心声。

两首诗写了两个层次。第一首表现诗人初来乍到,刚刚返回家乡的

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首句开门见山。在这极明白极质朴的诗句中

有一个反差,或叫对比,那就是“少小”与“老大”。这种反差准确地

反映了诗人的感慨,以及他准备抒写下面情感而顺理成章的铺垫。重要

的是,这种反差的力量,一下子透入你的眼帘,扎进你的心中,引起了

你的注意。在大反比中包含着一个小反比,那就是“离”和“回”,它

同样犹如协奏曲中的另一种乐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汇集在那总的旋

律中。

第一句诗只是写了个起始之意,接着应该是:怎么样啦?诗人写道:

“乡音无改鬓毛衰”。人都这种体验,家乡口音难改,这是一个普遍现

象,诗人也不例外。这虽然是事实,但要不要写它,要不要用这一典型

事理来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服务,这就是诗人的观察力和调配选择生活的

能力了。诗人在这里抓住了这一生活现象:自己的家乡口音没有变化。

诗人此时没有把目光转移到别处,他仍然在自己身上寻找素材,他

终于又抓取了一项现象:自己老了,头发都脱落了。两鬓头发稀疏,是

人老了的表现。衰,应读cu9,是疏落的样子。

在这句诗中,同样有一个对比,同样有一个反差,也正是诗人高明

之处。他选择了“乡音无改”与“鬓毛衰”两件毫不相干的自身的特征,

列在一起,就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这对比与反差是什么呢?你看,乡音不改,这是没有变化,即不变。

而鬓毛衰,年轻时黑发满头,今日却脱落了,这是变,而且是明显的大

变。变,不变。不变,变。这不是十分鲜明的对比吗!

贺知章在前两句诗中写了,他回来了,置身于熟悉而陌生的环境,

他的心里显然在问:“我的故乡啊!我不忘故乡——看,我的乡音未改;

可您还认得我吗——我走时风华正茂,现在已是老态龙钟了。”

除去上边我们分析的诗意之外,这第三句诗还为引起下边诗句做了

准备。家乡故里,游子归来,您还认识我吗?当然,大自然不会说话,

会说话的人可以有老人,有青年,有孩子。诗人经过思考优选,终于让

孩子来问了。这一选择也是极见功力的,它不仅典型,合情入理,而且

有声有色,富有情趣。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们在前边的诗句中,特别指出了诗人“对比”、“反差”的安排,

那么,在这后两句中,仍然有此安排。这也正好是诗人选择孩童问话的

原因之一。

在村子边上,或是在诗人故里的家门口,站着一个或几个儿童,面

对着一个80多岁的老翁,这是多么强烈鲜明的反差啊!

孩子们见了老人,以为是外乡人,竟问他是从哪来的?这一细节真

是巧妙极了,它是如此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喜悦,孩子是那么可

爱,老人是那样地高兴,高兴中肯定含着无限感慨。这一场面是很美的,

恰如一幅动人的风俗画,画中充满了自然美和戏剧性。

这两句有问无答的诗是很有感染力的,那淡淡的悲哀隐含在那笑问

与不答之中,不仅对诗人的心是个震撼,对读者也是个震撼。

第二首可以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它流传不如上一篇,但也不失为

一首佳作。它是写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

种种变化,深感世事沧桑,人事无常。

“离别家乡岁月多”与第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相似,用以引

出下边景物情感的描述。诗人接着写道:“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

看似客观,抽象,但实际上却包含着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

这里有亲朋沉沦,恩恩怨怨,是非短长。人生短暂,却无法摆脱世俗凡

事,无法摆脱人间烦恼,人的一生是在“人事”欢悦与痛苦的交织中度

过的,消磨了时光,消磨了岁月,消磨了生命。

在听了乡亲们的议论后,诗人的心中像海的浪,湖的波不得平静。

人生啊,你说它什么好?幸福也好,苦恼也好,但岁月如水,都过去了,

留下的是回忆。诗人离别家乡50多载,人事变迁,怎能不引起人的感慨!

贺知章终究是个豪放旷达的诗人,感慨丛生,人之常情,但人不能

总是沉浸在苦恼中,人事消磨,不必介意,还是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大自

然的怀抱中去吧。

诗人笔锋一转,将目标从人事变迁,转到了他家乡的会稽山北麓方

圆三百里的镜湖上。镜湖,诗人离开家乡时,在湖边漫步,几十年后,

又见镜湖,想起人事消磨,一种强烈的“物是人非”的感情积于胸中。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发自心底的感叹触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是的,人事烦恼多,但

那是暂时的,人不应陷入琐事的苦恼中,所有的人事烦恼都会过去,包

括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只有大自然,只有这镜湖,几年,几十年,

几百年,它仍是那个样子……

这深含哲理的诗句含义是丰富的。

总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特别是第一首,千百年来,深

受人们喜爱,其原因不外是诗意真切,感情自然,朴实无华又细腻奇巧,

情趣谐和的缘故。



献花(0)
+1
(本文系大道至简64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