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老阿更 2014-01-28

这是刚刚结束的中国画技法(工笔)课程学生的课堂作业,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第二次接触工笔画,选择的又是比较难画的宋代花鸟册页,材料由纸换成了不好控制的绢,而这距离他们上次工笔课已经一年多了。

难度归难度,同学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和韧劲儿是我没有想到的,惊喜也是不断,这也调动了我的积极,多给他们讲一点工笔画发展的知识,多分析分析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要素,碎碎念的叮嘱着下一步该怎么画,颇有点旧社会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味道,而我们乐在其中。

课上我曾说过,现在还能这样临摹古画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还引来学生的怀疑,好像我把国画抬得很高很大似得。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画工笔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忙忙活活好几周,从早到晚,无非面对着几张方寸之间的小画,既不能参展,也不能多拿学分,画出来即使不错也只不过是张临摹品。学生们课业压力都大,事情也多,把他们牢牢绑在画案前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才说“奢侈”。但没办法,这就是工笔,也难得这样飞速的时代,还能在画室静静品读这一点一线,层层渲染。

当老师最欣慰的是发现学生画得很好,最郁闷的是发现学生画得比自己还好。

接下来简单介绍下用绢临摹要注意的问题:

一、裱绢,可以裱在订好的木框上,也可以裱在画板上,裱画板时,底下的衬纸一定要生宣,这样漏矾到下面生宣会把漏下来的水色吸走。另外绢的四边,每隔2公分要用剪子剪半公分左右的小口,这样喷水裱绢时,四边不至于延展不开,造成绢边不平起皱。

二、绢要随时补矾,所谓“三矾九染”。

三、绢画完后,一定要托裱保存,否则会掉色。

下面看看同学们的作业:

崔雨萌同学的笔感是相当好的,工笔画的味道很足,耐得住性子,坐得住,自己也喜欢尝试,这就是画家最需要的素质,自己要勤于动手。这几张画细节交代的很好。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闫琦同学的花篮可以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熬了几个通宵,画出了三张,很有挑战性,且不说绢不断地漏矾。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付莉的纸和绢不断漏矾,在我放弃的时候,她还坚持,就成了,这几只草虫很妙。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刘蕾渐入佳境,富贵野逸都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这是刚刚结束的中国画技法(工笔)课程学生的课堂作业,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第二次接触工笔画,选择的又是比较难画的宋代花鸟册页,材料由纸换成了不好控制的绢,而这距离他们上次工笔课已经一年多了。

难度归难度,同学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和韧劲儿是我没有想到的,惊喜也是不断,这也调动了我的积极,多给他们讲一点工笔画发展的知识,多分析分析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要素,碎碎念的叮嘱着下一步该怎么画,颇有点旧社会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味道,而我们乐在其中。

课上我曾说过,现在还能这样临摹古画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还引来学生的怀疑,好像我把国画抬得很高很大似得。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画工笔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忙忙活活好几周,从早到晚,无非面对着几张方寸之间的小画,既不能参展,也不能多拿学分,画出来即使不错也只不过是张临摹品。学生们课业压力都大,事情也多,把他们牢牢绑在画案前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才说“奢侈”。但没办法,这就是工笔,也难得这样飞速的时代,还能在画室静静品读这一点一线,层层渲染。

当老师最欣慰的是发现学生画得很好,最郁闷的是发现学生画得比自己还好。

接下来简单介绍下用绢临摹要注意的问题:

一、裱绢,可以裱在订好的木框上,也可以裱在画板上,裱画板时,底下的衬纸一定要生宣,这样漏矾到下面生宣会把漏下来的水色吸走。另外绢的四边,每隔2公分要用剪子剪半公分左右的小口,这样喷水裱绢时,四边不至于延展不开,造成绢边不平起皱。

二、绢要随时补矾,所谓“三矾九染”。

三、绢画完后,一定要托裱保存,否则会掉色。

下面看看同学们的作业:

崔雨萌同学的笔感是相当好的,工笔画的味道很足,耐得住性子,坐得住,自己也喜欢尝试,这就是画家最需要的素质,自己要勤于动手。这几张画细节交代的很好。


















闫琦同学的花篮可以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熬了几个通宵,画出了三张,很有挑战性,且不说绢不断地漏矾。







付莉的纸和绢不断漏矾,在我放弃的时候,她还坚持,就成了,这几只草虫很妙。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刘蕾渐入佳境,富贵野逸都画。





靠谱班长孙逸楠的黄鹂和荷叶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刘凯凯哥的紫薇,其实他感觉很好,就是有时候坐不住。
教学生临摹宋代花鸟小品 - 王鹏 - 北京师范大学王鹏工笔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