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晚信息】春秋笔法:冯小刚的微言大义

 锦的城 2014-01-28

老话说:祸从口出。冯小刚本不想说。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过度解读,并被本来想骂他的人找到了借口。他本是一个骨子里充满幽默、崇尚简单快乐的人,他一定不想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惹得烦心和不快;他一定喜欢“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但,活生生的现实却对他说:不!

于是乎,冯小刚不得不说。

前一段,冯小刚设计了一个《私人定制》,在《私人定制》中,你既可以为他人量身定做很多事情,他人也可籍此获得自己心理需求的诸多快感。但这次不行,估计冯小刚在执导春晚期间,完全找不到《私人定制》的感觉,他烦心并挣扎着,否则他怎么会说一些类似于“一声叹息”这样的话?又话中有话的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有人问冯小刚:“春晚在您的导演下的特点,您最愿意呈现的是什么?哪些是您能够实现的?”冯小刚回答:“其实特别简单,歌好听,小品看着觉得特别乐,就这么简单一件事,但是非常难。”以冯小刚这种揮洒自如、举重若轻的人说出“非常难”,而且他作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这种难度是发生在“这么简单的事”身上,使我不由得产生“滋蔓难图、钻山塞海”的联想,又仿佛置身“虎落平阳、龙游浅滩”的窘境,难道真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吗?

冯小刚所说的难,除了定性的表述外,他还给出了定量的指标。有人问冯小刚:“您能给春晚带来的改变是什么?”冯小刚回答:“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如春晚对我的改变。我对春晚的改变,如果能有5%、10%,我觉得这都是我的能力的突破。”请注意,冯小刚的这句话,“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如春晚对我的改变。”由此,我想,既然春晚这么难于改变,那又要冯小刚去干嘛?如果春晚不需要改变,那又要冯小刚去干嘛?我猜想,以冯小刚的性格,他是很难被改变的,但为了这起码的5%,他一定是一边骂着,一边坚持着,一边妥协着,且战且退,只要能有5%的改变,怎么个玩法都行。这使我联想到一句名言: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就改变你自己。

出任春晚的总导演,对很多人来说是名利双收的事,甚至当孙子、当奴才、当王八都愿干。但冯小刚不,他斩钉截铁地放出了狠话:“我是业余玩一票。我可以说这一辈子我绝不可能干第二次。对,绝对不可能。”这话听起来令人心寒,如此伤感,如此决绝,非苦大仇深不能道出。这使我想起杜甫的绝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里改动三字“出师未捷心先死,长使观众泪满襟”,不知冯导以为然否?

冯小刚是有先见之明的,早在去年7月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上,冯小刚在致辞中以他独特的冯氏幽默调侃道:“聋子不怕雷,我就导一回”,“我知道不管闹成什么样都是挨骂,现在不是众口称颂的年代,挨骂是正常待遇”,“我就不感谢领导了,顶着骂名干这事,领导应该感谢我”,“恳求审查的领导高抬贵手,网开一面,审查太严了会催生创作意图的投机心理”。诸位看官,世界上哪有这样的致辞,这完全是为后来已经发生,和注定还将发生的事作铺垫嘛。冯小刚说他是个二马,这叫二马出马,有言在先。

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幸被冯小刚言中。

曾经参加过4届央视春晚的刘谦,凭借精湛的魔术技巧和无敌的人格魅力,成为目前最火红的魔术师。而在2014年马年春晚如火如荼筹备时,刘谦经过几次彩排却突然宣布退出马年春晚,究其原因,据刘谦的经纪人何先生表示:“春晚太折磨人了。”

而倍受观众喜爱和期待的歌手崔健因拒绝接受审查制度,决定不参加《央视》春晚。上周五,崔健的经纪人尤尤证实,由于崔健打算在《央视》春晚演唱的歌曲《一无所有》没有通过审查,而崔健又拒绝更换《央视》安排的歌曲《花房姑娘》,因此“退出春晚”。

更有败走麦城的郭德纲,你一个讲相声的,心血来潮写什么诗,也没点名道姓的针对哪个人,但遭到北京电视台的大加挞伐,号召各媒体对郭德纲封杀。可怜郭的节目已提交四审啊!草民想看郭德纲的相声,就图哈哈一笑才不管你写了什么诗呢,主办方求的是歌舞升平,四平八稳,有争议的东西也有风险,你乐了我可能倒霉,还是“咔嚓”靠得住。郭德纲对此唏嘘不已,“哪知道写诗还有这么大的罪过呢?”

改变5%、10%都是突破!这句话道出了春晚要改变是有多么的困难啊?为什么会这么难呢?导致出现困难的原因什么呢?是什么阻碍着我们去改变呢?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冯导看似说的春晚这个小舞台,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推及社会这个大舞台又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很难,我还是挺佩服冯小刚的。以我之臆见,满脸媚态的黄宏不见了,矫揉造作的小沈阳不见了,毫不可笑但场场不拉的郭冬临不见了。郭德纲虽然被忍痛割爱,但德云社的岳云鹏保住了。黄渤加盟了,但不演喜剧改唱歌,他本是个搞怪的,想必另有一番趣味。语言类节目是少了点,但宁缺勿滥,少而精比一地鸡毛強,这也应算作冯小刚5%的改变吧。

冯小刚总想给我们制造笑料,总想给我们带来欢乐,但一想到冯导的这些话,再联想到春晚的台前幕后,却怎么也笑不起来,要笑也近似苦恼人的笑。过去,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常犯非黑即白的左派幼稚病,阶级斗争新动向的政治过敏症,上纲上线的意识形态强迫症,这些亏我们吃得还不够吗?这话不是冯小刚说的,冯小刚只说了几句话看似漫不经意的俏皮话,但引出了我这么多的解读,可能过度,但绝非别有用心。

世无冯小刚,生活多寂寞。冯小刚说得对:不是感谢领导,而是应感谢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