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初,硅谷对工程师的需求开始暴增之时,苹果掌门人乔布斯就私下里与Google总裁施密特达成秘密协定:不互相挖对方的员工,共享薪酬信息,对违反以上规定者予以惩罚,通过这些手段来压低员工工资。 2005年2月27日,苹果董事会成员、Google高级顾问Bill Campbell就给乔布斯发邮件确认,舒密特“亲自主抓,坚决杜绝一切从苹果挖人的行为。” 当年晚些时候,舒密特指示其主管业务运营的高级副总裁Shona Brown对该秘密约定保密,并且只能“通过语言沟通,因为我不想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供别人起诉。” 这些硅谷IT巨头之间的秘密协定2010年被司法部在一次反垄断调查中披露出来(报告全文详见这里)。据估计,在2005至2010年期间,近10万名工程师的薪酬被人为压低,各公司因此少付出的薪酬总额高达90亿美元。上周,联邦第九巡回法庭驳回了Google、英特尔、Adobe要求取消诉讼的请求。陪审团将于今年5月27日在圣何塞做出判决,主持该案的法官Lucy Koh曾主持苹果和三星的专利诉讼案。 在一个独立的相关调查中,eBay及其前CEO Meg Whiman也受到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同类指控。 在与Google达成秘密协定后,乔布斯又强行将Adobe公司拉入同盟。他首先向Adobe公司CEO Bruce Chizen抱怨该公司雇佣苹果公司的员工。Chizen不好意思的回答说,Adobe只是雇佣一小部分低级别员工。
但乔布斯马上威胁称:
然后Chizen的态度马上就软下来:
第二天,Chizen就告诉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我们和苹果不再互相雇佣对方的员工。” 事实上,早在2005年和Google达成“君子协议”之前,乔布斯就曾对Google招募苹果的Safari团队提出过警告,他告诉Google的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
Brin随即通知Google的管理团队,并停止了所有对苹果公司员工的招募。 在硅谷的政治版图中,Adobe并不是苹果那样的超级巨头。但无论是否被乔布斯强迫,通过这种同盟,这些公司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平等。成千上万工程师的薪水被人为压低,转化成公司的利润,并以奖金的名义进入那些已经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的腰包。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这个由苹果、Google、皮克斯发起的秘密同盟又加入了Adobe、Intuit和英特尔等公司。这个秘密同盟之所以会慢慢形成,主要是基于硅谷董事会混乱而错综复杂的关系。 英特尔CRO Paul Otellini于2004年加入Google的董事会。仅2007年,这个业余的兼职就为Otellini带来了2300万美元净收入,目前他名下依然有数千万Google的股票期权。这让他在英特尔的股票期权相形见绌,尽管他的职业生涯和工作重心都在英特尔。 同时,舒密特在2009年之前都是苹果的董事会成员,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迫使其辞去了该职位。时任Intuit总裁的Bill Campbell也曾为苹果董事会成员,并担任Google的官方顾问,2010年前才辞去该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Campbell在硅谷是一个名人,正是他在背后穿针引线,将各位CEO聚拢在秘密同盟之中。乔布斯经常和Campbell在他们帕洛阿尔托的家附近散步,他非常看重Campbell让“A和B两个人一起合作”的能力。 舒密特对Campbell更是推崇备至,他盛赞其为Google搭建了组织架构:
法庭文件显示,正是Campbell的牵线搭桥让乔布斯和舒密特形成了最初的硅谷薪酬同盟。Google是苹果最想拉入薪酬同盟的公司。据媒体报道,2005年时在Google招聘和加薪带动下,整个硅谷的薪水都大幅上涨,涨幅创10年新高。 Campbell还促成了英特尔和Google的协议。2006年时,他和Googlei高级顾问Jonathan Rosenberg达成协议,无论是否是员工主动联系Google,Google在向英特尔员工发offer前必须打电话通知英特尔CEO Paul Otellini。 在将Google和英特尔加入同盟之后,他自己的Intuit也加入了该同盟。 在硅谷,Campbell运用其神秘莫测的人际交往能力,为自己和同盟中的公司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财富。乔布斯是这么评价他的:
舒密特则称:
…… 当所有人都在为后工业时代的科技发展欣喜不已,并将硅谷视作天堂的时候,以上这些丑陋的阴暗面告诉我们,旧世界的欺诈、垄断等种种潜规则在这里依然有效。 |
|
来自: 昵称15447595 > 《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