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牌戏与生活》31骰戏与文化

 兰花之叶 2014-01-29

骰戏与文化


西方人以骰子作为赌具比东方还要古老。埃及古墓中发现过公元前2000年的骰子,史前时期的古埃及、南北美洲古墓中出土的专为作弊用的骰子等都是明证。

中世纪时期,西方人的掷骰赌博是相当普遍的,从而引起许多科学家对骰子点数组合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13世纪时,法国人文主义者富尼瓦尔就从掷骰赌博中受到启发,第一次计算出掷3只骰子的点数组合为216种,试图由此确立排列组合的概率关系。


1562年,意大利数学家、医生G·卡尔达诺第一次提出掷骰子预测的数学分析,从中引出了概率论。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和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也做过同样的工作。现代概率论正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起来的。


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惠更斯所著《论掷骰子游戏中的推理》则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巨大进步。惠更斯指出:“对随机事件规律的研究,所处理的不仅是赌博而已,其中实际上包含着很有趣,很深刻的理论基础。”

一门深奥的科学学科竟然渊源于赌博游戏,这在西方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西方文化尽管涵盖面非常广泛,但“求知”精神则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这是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近代都沿袭不改的悠久传统。

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求善”型文化。虽然骰戏在中国赌博史上所拥有的悠久历史远胜于西欧诸国,但却极少有人关注其随机概率,更不可能产生概率论,相反,留下来的倒是一些诸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温庭筠),“要赌休痴,六只骰儿六点儿?”(苏轼)等艳词丽句和唐明皇与杨贵妃玩骰戏险胜后“赐四绯”的传说。

可以这么说:骰戏派生出的上述两种文化果实,打上了中西之间两类不同文化“人文”——“自然”的鲜明印记。

 

 

28、“二十一点”

 

牌戏玩法:

中国人玩“十点半”,西方人则玩“二十一点”。

牌手2至10人,牌52张(取出王牌)。“21点”中,A为1点或11点(由持有者决定),K、Q、J均为10点,其余牌张的牌点按牌面计算。

大于21点的一手牌叫“爆了”或“爆”。

庄家发牌前,先翻开第一张牌,将其牌面朝上放在全副牌的末尾,并依此张牌的牌点决定首发从谁开始。如翻开是A。则首发依逆时针方向紧靠庄家的牌手,若是4,则首发第四位,若是8,则首发第三位(以五位客家算)。

其余的玩法和“十点半”一样。

 

牌戏规则:

一、客家与庄家比大小:牌点大于庄家的牌点时赢;牌点小于庄家的牌点时输;牌点与庄家的牌点相同时,牌张数目少者赢;若牌点与牌张数目都与庄家相同,则庄家赢。

二、两张牌的21点赢双倍。

三、客家“明爆了”(补牌之和大于21点),则该局输,无资格比大小。

四、客家“暗爆了”(补牌与暗牌之和大于21点),可选择1认输,不参加比大小;2不认输,希望庄家补牌时也“爆了”,这样自己可赢;若庄家没有“爆”,则输双倍,遇庄家两张的21点时则输4倍。

五、比大小时,客家必须亮出暗牌,否则按“爆了”输双倍或4倍计算。

六、庄家“爆了”则客家赢。此时客家可不亮出暗牌,若是两张牌的21点赢双倍时,则必须亮出暗牌。

七、庄家不得看客家的暗牌,若违例,则罚其输该局该客家下注的10倍。任何时候,牌手不得翻看整副暗牌,牌戏进行中违例,则罚其输4倍并取消参赛资格;牌戏结束后违例,则罚其输双倍并取消参赛资格一次。

 

议:

一、牌手多于10人时,可用两副扑克牌玩。

二、“十点半”牌戏,在牌手多于10人时,也可用两副扑克牌玩。

 

牌戏技巧:

一、做庄时,盯住下注最多的客家。

二、做客时,如可能,牌点向下注最多的客家靠拢。

三、超过15点时,不可再补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