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1

 huozq 2014-01-29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初阶版1 

引子: 
关于信息的定义: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借用关于杂草的定义: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 

所以,根据每人的感兴趣的领域不同就需要人为的筛选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而对自己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统称为信息杂草。 

一、个人管理 

参考书目:《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笔记女王手账活用术:1、2、3》 
《笔记女王的超效率时间管理攻略》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晨间日记的奇迹》 
《记事本圆梦计划》 
《考上第一志愿》 
《青小鳥的圓夢實踐手帳術》 
感谢李公子无私的分享《智慧提升术一二三》,本文基础架构基于此,再次致谢。 

(一)目前所遵守的信息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标准化、系统化 
方向--方法---坚持三原则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追求平衡 

(二)知识来自于哪? 

1. 学习的方向在哪里? 

关于此指的就是基本指导思想中的方向。相信各位对此都不陌生。本人以前也是觉得此太简单就是目标,然后执行就好。后来,碰壁无数,才慢慢了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将有限的精力分散到无限的目标中。正因此,后来阅读涉及到很多哲学类的书,至今仍在不断的反思自己。 

关于知识管理一定要有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有很多教导如何筛选的书,就不再赘述。如果你看到此说明你对个人管理很感兴趣。 

只建议最简单的一点,分析你每天在什么事上花最多时间,那其实就是你最感兴趣的。 

分为三类: 
基础知识-----你所在地域的文化和社会层次的知识 
行业知识-----你感兴趣和谋生的专业知识 
宏观知识-----明白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历史发展阶段,能够借势 

记得看过李青原在优米网上的访谈节目,她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自然人、社会人、历史人。同样与知识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PS;说句题外话,价值观非常关键。一个人是否受限,其实跟人的价值观关系最大。哲学书读了点,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中的很多常识其实是有很大误区的,可是,大部分时候却茫茫无所知。今年花了很多时间纠正自己的价值观,不过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怎样学? 

方法论: 

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本领域内的经典书籍,一般阅读20本左右,即可了解大概。推荐有时间的话,一网打尽,尽可能找到所有书进行阅读。可以参考豆瓣打分系统。 

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知识——订阅互联网上活跃的博客主。如何寻找?根据谷歌或百度搜索关键词,查询搜索引擎50页左右的网页,基本能确定。其实订阅多了就会发现,虽然信息看似繁杂,曝光率最高的总是那几个博客。 

线下活动——本人线下活动参加不多,希望有机会能结识更多的好友。 

分享——让我们一起给后来人一个肩膀! 

工具: 
首推RSS订阅——谷歌订阅,五星级评价,在手机端安装GRead客户端,随时随地看资讯;(配合ifttt+WIZ或ifttt+evernote,实现加星标文章自动存储功能);备选方案,有道阅读+有道云笔记,适合小白同学。 

手机端——网易云阅读,由于很多精品门户网站不可能全部订阅,所以,可以使用网易云阅读订阅部分网站、杂志的资讯。(PS:配合有道云笔记保存收藏文件) 

百度阅读器——如果要在电脑端看TXT、PDF文档,可以使用百度阅读器,简单省心。(PS:配合搜狗输入法的截图功能+WIZ或evernote,可以实现做笔记功能) 搜狗输入法截图:右键—扩展功能—截图,QQ输入法同理,两个输入法均可设置快捷键。 

WIZ笔记——为知笔记,可以绑定微博,看到优秀微博转发@mywiz自动收藏(关于WIZ的使用,以后将单独列文) 

———————————————————————————————————————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初阶版2 
如何消化掉知识? 

一、关于读书 

参考书目:《越读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 
《十倍影像速读法》 
《杠杆阅读术》 

也看了关于不少速读类的书,甚至也买个一些课程。其核心在于训练眼球对于信息的整块捕捉能力。不过,直到现在自己也没实现所谓的快速阅读。 

不过,其理念倒是对的,就是整块阅读。 

理念: 一定要在同一段时间,集中精力看同一领域的书籍。一般在15-20本左右,这样一般读过十本以后,另外的十本自然而然就达到速读的目的。这是自己亲身实践出来的。因为一本书读的快与慢其实是跟人类大脑的理解有关。对一个领域的理解越是透彻,那么读更多的书,更多的是寻找不同和自己的知识盲点,想不快都不行。 

阅读技巧:6W1H阅读法--针对学习类书籍,而非小说 
首先快速通读全书,了解整体架构。(而对于同一主题的书,一般在十本左右时就已经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也就是强调的系统理念)用不同颜色标注新知识、扩展知识。 
6W1H--任何事都能通过这个来分析 why 为什么?--为什么写这本书? 
what 什么? --主题是什么? 
who 人物是谁? 
when 什么时候? 
where 在什么地方? 
which 哪一个?哪一些? 
how 怎样,多么,如何?方式 

最后形成思维导图(或称为脑图)----用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关于思维导图,以后会进一步详解。思维导图推荐手绘,虽然有很多不错的软件。目前自己的思维导图主力软件是Mindmapper) 

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复述。 

二、关于信息碎片 

由于现在信息碎片化严重,自己的时间也破碎的厉害。曾一度信息失控,就像和菜头讲的微博碎片化影响到了思考。其实,不仅仅是微博信息短小,快速,大量,类似博客类的长文也往往是碎片化的。一度谷歌阅读积累数千条信息没阅读,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理念:将信息整体化、系统化。(类似于读书技巧) 

信息碎片阅读技巧: 

目前自己的主力信息来源于谷歌阅读的订阅,手机采用的是GRead客户端同步,配合IFTTT,加星标自动同步到WIZ为知笔记。(关于软件的配置,会后面详解。) 
利用碎片时间,手机打开Gread,同步。 

快速浏览筛选文章,判断有价值或感兴趣的文章就加星标。一定要不求甚解。(文章已自动同步到WIZ里的“我的邮件”) 

晚上利用几分钟时间,在电脑上将今天的收集到的文章进行再次分类。比如建立“知识管理”“科技”“历史”“故事”等文件夹~最好配合自己的系统化管理。---此步骤仍以分类为主。切不可花太多时间。 

积累2个星期甚至1个月,就会出现专题的文章累积。抽出一整块时间1-2h进行主题阅读。(参照上文的阅读技巧) 

对于同类主题分析出最新的知识进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树。 

PS: 这样节省出的其他时间用来做什么? 
思考。 
这也是自己实践个人管理的总结。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资讯的接受和阅读,缺挤占了思考的时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好像很多事都明白,但实际却不能复述其精华,只是不断在增长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却并没有带来思考能力的提高和生活的受益。 

技巧:建立一个5分钟、10分钟、20分钟思考的题目和可以做的事。 
平常随身带个本子。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去看看题目,扩散自己的思维。 
(PS:建立这个博客其实就是自己的平常构思好的。然后按照已有架构来快速执行的。比如:用什么系统的博客?博客的主题要分享什么?为什么要建博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个习惯也可以帮助自己不会在有网络的时候迷失掉自己。) 

———————————————————————————————————————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初阶版3 

如何保存知识? 

一、知识筛选 

理论—三个标准: 
对我的目标和发展是否有价值? 
保存的内容是什么?要经过自己的过滤和吸收。 
未来会用到的知识和有保存价值。 
不要把自己当做资料库,试图把整个互联网搬回家。除了满足自己的收集嗜好外,并不会对自己的成长有明显帮助。更重要的是面对海量信息会加重自己的压力,导致拖延。 

二、知识系统化 

建立文件命名系统——包括储存文件夹、谷歌阅读订阅、WIZ(或evernote)、Onenote等 
根据人的五个维度设计,五个根文件夹分别为梦想(精神层面)、成长(感兴趣的领域及不断学习)、立世(人际关系)、术业(工作相关资讯)、生活(个人健康、闲情逸致等) 

文件命名规则:年月日+文件名+关键词 

可以根据自己对个人理解进行调整,但同层次并列不要超过9个,相同类别不同层次不要超过5个 

工具:储存分为本地+云同步 

本地——根据命名规则在除C盘以外的硬盘建立个人管理文件夹。(以防重装系统文件丢失) 

云端——文件储存(互联网上的碎片信息、个人使用的文件)——常用的文件使用WPS文字处理文档云储存,碎片化信息使用WIZ为知笔记(或evernote)存储,图片及其他信息使用快盘或者360云盘存储 

三、如何快速找到知识? 

之所以要系统化储存知识,其目的在于使用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 
工具: 
本地——推荐神奇的快速轻量级小工具——everything,速度快,使用方便(命名规则越系统,能找到目标文件速度也越快) 

云端——WIZ(everynote)都自带强大的搜索工具,十分方便;如果使用谷歌阅读,则其积累了很多关键资讯,通过谷歌阅读的搜索也能快速搜索到所需文件。 

谷歌、百度搜索技巧(网上都有详细介绍,值得花1-2h专门学习,提高自己的搜索技能) 
PS:云端工具的使用也可以大幅度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可以将一篇文章存入WIZ或evernote,在手机同步即可看。或者在网络上看到精彩的文摘可以使用稍后阅读,或者直接分享到WIZ,用电脑查看。 


———————————————————————————————————————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初阶版4 
如何分享知识、沉淀知识? 

一、如何整合分享知识? 

原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系统化知识然后学以致用。 

自己曾经一度陷入收集知识的怪圈,甚至不停的看了很多书。后来看到了一句话感触颇深“不要走的太快,等一等你的灵魂。”用在知识管理领域就是,不要盲目的单纯的吸收消化知识,还要去整合输出知识。如果知识没有经过内消化,没有输出,那么知识还是别人的,你只是看见了而已。这也是自己为什么要开这个独立博客的原因。 

步骤:知识树原理 

基础建设——前面提到主题阅读(20本书左右)——很容易建立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推荐使用软件mindmapper或者mindmanage,建立属于这个专题的单独思维导图 

扩容——结合平常收集的最新的相关资料进行庖丁解牛,不断完善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定期整合——资料中肯定有很多相同的理念但是表述方式有差异的导图分支进行整合,用自己的语言输出整理 

交叉输出——每个分支丰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整合输出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 

PS: 为什么要运用思维导图? 

①因为思维导图非常的直观,而且通过自己去思考建立完善,能明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②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书籍本身的结构,进行了知识的个人优化重组。对于同类主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找个属于自己的架构才最容易记忆。主题阅读也好,知识树也好,都有同样一个理念就是整体思维。书籍、信息因为其包含的信息本身是割裂的不完整的,而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让其不断完整。 

③从个人经验推荐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最好是手绘思维导图。因为这种方式对知识的理解最深刻。 

二、如何重新创造知识? 

原则:用互联网的热门词来说就是“微创新”。 

就像全球的人类文明进化不一样,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借鉴效果。可以借鉴先进行业的经验来运用到自己所工作的行业中,从而解放行业的生产力。 

创新工具:奥斯本检核表法 

奥斯本的检核表法 
1能否他用 
现有的事物有无其它的用途、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 

2能否借用 
能否引入其它的创造性设想;能否模仿别的东西;能否从其他领域、产品、方案中引入新的元素、材料、造型、原理、工艺、思路 

3能否改变 
现有事物能否做些改变?如:颜色 声音、味道、式样、花色、音响、品种、意义、制造方法;改变后效果如何 

4能否扩大 
现有事物可否扩大适用范围;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添加另部件;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增加长度、厚度、强度、频率、速度、数量、价值 

5能否缩小 
现有事物能否体积变小、长度变短、重量变轻、厚度变薄以及拆分或省略某些部份(简单化)?能否浓缩化、省力化、方便化、短路化 

6能否替代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结构、力、设备力、方法、符号、声音等代替; 

7能否调整 
现有事物能否变换排列顺序、位置、时间、速度、计划、型号;內部元件可否交换 

8能否颠倒 
现有的事物能否从里外、上下、左右、前后、横竖、主次、正负、因果等相反的角度颠倒过来用。 

9能否组合 
能否进行原理组合、材料组合、部件组合、形状组合、功能组合、目的组合 

  利用9种途径可以达到知识的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其他的建议:扩大自己的接触领域。尤其是艺术领域。人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的理解艺术。虽然自己没有达到一定境界,附庸风雅总是好的。艺术领域的发散思维非常明显,也是非常明显的创新。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借鉴到知识管理领域或者其他的领域。  

———————————————————————————————————————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5——工具的使用之为知笔记篇 

一、如何选择工具? 

由于自己也算是一个工具控,经常测试一些比较新的软件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后来机缘巧合,了解到了GTD的理念,于是就搜寻了不少工具测试来满足自己需求。 

(一)自己选择工具的筛选条件: 

①首先就是可以跨设备、跨系统的云同步 
②安全系数要高——毕竟是自己的心血 
③简单、易用,可以满足GTD的需要。 

(二)市面的笔记类应用: 

①Onenote 

优点:微软开发的,确实相当强大。功能很多。 

缺点:只有在PC上才能使用,而且这款软件太重了。研究过一阵子以后就放弃了。虽然可以保存文章到skydriver,但是对我来说也是太麻烦了。 

②evernote 

优点: 
大名鼎鼎的evernote,属于云端笔记,跨平台,产品优化都非常好,更突出的是有很多软件商围绕其开发相应的插件。 
国内对其报道可以用海量来描述,最早也是看到新闻才试用,发现其美妙之处。 
其奠定了笔记类软件的很多理念,比如可导出,升级版付费等等。 
属于目前笔记类的龙头老大。 
缺点: 
它搬到中国来了,起名叫“印象笔记”。 
写到这里,还心有戚戚焉。当年这款软件开始流行的时候就买了VIP,用来写晨间日记(因为看到《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改变了以前在笔记本记日记的习惯,现在还在坚持),很多GTD 的理念学习等等,都是用这款软件完成的。直到evernote搞了一个印象笔记后,其同步速度就直线下降,后来看文章写到是人为降低其国际版的同步速度,用来逼迫用户转移至印象笔记,文章博主还很贴心的给出了代理加速的方法。那一刻,我就出离愤怒了~苍天啊。。然后我就只能弃他而去。 

③为知笔记——目前主力云笔记 

优点: 
其对文章的保存能力异常强大,基本不会出现文章错乱;很贴心,明显能感觉对中国用户做了很多优化,比如,文字编辑的底板可以改成护眼的浅绿色~ 
插件比较丰富~很多功能可以通过插件扩展 
其整合了日历、微博、任务列表、便签等等,与GTD 的理念相当符合的小功能 
服务很贴心~当时从evernote搬到WIZ时,因为超过1G限额,客户很贴心的免费提高了流量,顺利搬家完成。 
VIP价格相当给力! 
缺点: 
界面简陋了点,包括安卓客户端~不过看习惯了也就好了,刚从evernote转来时不太习惯 
对于图片多了的支持不是很好(因为很多文章有些需要用到截屏功能,明显感觉图片放多了会有延迟); 
其宣传滞后了点,网络上其粉丝好像没有evernote多,新闻报道的曝光度不够。 
目前为知笔记是自己的主力笔记软件,目前很满意。希望它继续加油! 有想尝试的可以通过: 邀请码:35cf56e8 链接:http://www./i/35cf56e8 


④有道云笔记 

优点: 
由于本人一直使用163邮箱,对网易的品质比较放心。而且账号通用比较方便。 
其打通了安卓手机端的精品网易云阅读和网易新闻,可以直接收藏到有道云笔记。而且有道云阅读的订阅源非常丰富,可以订阅门户、谷歌阅读、有道阅读等订阅源,还有部分图书。可以看出有道的野心还是蛮大的。 
5G容量,在线还奖励容量,对于文字和图片类笔记绝对够用了~ 
缺点: 
目前属于市场追赶着,有道笔记本身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属于中规中矩的产品。 
只支持自己格式和evernote格式导入 
属于自己的备选方案,通过手机的云阅读和网易新闻端,有好的文章就收藏进有道云笔记。然后再导入到WIZ中(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WIZ团队的强大,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⑤其他 

比如麦库记事、云笔记、华为天天记事等,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就不再介绍了,有兴趣可以自己试一下。 

二、工具的使用 

人不能被工具所困,更多是让工具为我所用。 
根据GTD 的原则来设计WIZ的使用。下面介绍的是自己目前在使用的方法,自己也在不断摸索、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个人管理方法。目前自己使用的是通过WIZ+笔记本的个人管理术。 

(一)收集箱——资讯收集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分组 
注意在每项领域前加00、01、02等来调整顺序,当然WIZ也可以通过右键直接调整顺序。 
这里根据的是前面文章所讲的,将微博来的(用wiz绑定微博账号,在微博评论中@mywiz,即可收集)、通过谷歌阅读(IFTTT+GR方法)等讯息,进行快速分类,一般通过阅读题目就可以分类,一般花十分钟左右时间。 

待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进行统一阅读。这里可以看到我的00个人管理文件夹已经积累了176篇文章了。 

PS:肯定要有人问统一阅读时花费的时间不会更长吗? 

我个人建议:不要为了资讯而资讯。虽然讲现在的资讯铺天盖地,但是我看来确是少的很。大部分领域的知识80%左右是死的,也就是变化相当缓慢的,而只有20%左右的资讯进行快速的更新。而20%的资讯中又有80%左右的资讯其实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出现的,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中非常常见,所以真正可以带来革新的是4%的知识。 
在你想了解的领域要先读书再看资讯。比如我想实践个人管理,我会找到这个领域的经典书籍进行阅读,阅读十本到二十本,就可以建立这个领域的知识树结构。 
再进行订阅这个领域的积极博主的博文。 
通过这个方法你就可以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因为各个博主的博文更多的是在细化和优化自己的个人系统,而不是成系统树式的输出。一旦拥有知识树就可以快速过滤哪些是你已经了解的,哪些是你忽略的 
(二)行动群组——实践GTD 

梦想板——是用来提醒自己人生的意义。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琐碎中,但是我们要通过时间将琐碎连接起来实现一个梦想。 
收集目标——想做的事、要做的事统统收进这个文件夹,每天清空 
待办行动——进行行动的分类,筛选出要行动的事 
马上执行——2分钟行动或者可以委派他人的事 
项目执行——长期要做的事 
择日推动行动——未来要做的事,记得通过日历表进行提醒 
周季年回顾整理——人是比较奇怪的动物,往往都只注重眼前的事,所以,需要通过这个文件夹来不断反思提醒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 
标准化模板——建立需要自己经常做的事的模板 
(三)自我创造 

这个根文件夹用来记录自己的生命中点点滴滴,可以根据人生的六个维度进行分类。 

(四)资料库——储存文件、互联网资讯等等 
01成长类子文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02立世类子文件——人际关系、财富等等 
03生活类子文件——常识、购物、生活创意、艺术等等 
04术业类子文件——工作相关领域 
通过以上四个根文件夹就涵盖了资讯的收集、GTD行动、个人思考、资料存储的四个目的。

不断优化:本人的文件夹也在不断的删减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会发现有的文件夹内容收集的多,有的收集的少 ,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在这个领域投入不多,当时建立这个文件夹只是一厢情愿,就可以删除。如果想在此领域发展就是提醒自己注意这段时间对这个领域的投入不多,就要加油啦! 

———————————————————————————————————————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系统初阶版6 
如何使用笔记本 

一、为什么要用笔记本? 

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相当快,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效生产力工具,虽然强大而且方便,但是还是没有感觉笔记本来的随心所欲。 

笔记本与科技类工具相比的特点: 

感觉。因为从小读书就是直接接触的纸本,用笔和本子进行创意、总结等等工作的时候,感觉更加自然和放松。当然下一代就很难说了。尤其是ipad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普及工作,也许真的是电子化的一代了吧。 

速度快限制少。纸本不需要用电,随时想到创意可以随手记下来。 

诱惑力小,保证专注力。其中电子类的杰出代表就是kindle电子书,只能看书别无它求。像手机、平板电脑等功能确实异常强大,但是真正去使用的时候就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因为总是有更好看的电影,好玩的游戏,新鲜的资讯等等抓走你的眼球。 

提升自我管理。笔记本如果不能保证每天使用,就会留下一段大段的空白。等再拿起来时就会反思自己最近的时间和工作。而电子类产品正因为其存储信息趋向无穷化、复杂化,反而很容易遗忘掉重要目标。 

二、自己的笔记本管理术——全手工打造 

我对笔记本的管理就是要求越简单越好,复杂的事用机器来代替。当然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现在用的这本是8元左右从超市买的小本子(这倒不是为了省钱,是以前在上面花了太多钱,反而更喜欢自己来设计。)。大小以可以方便携带为主。本人曾用过一本B5大小的本子,做了很多标签,用心分了很多类,可是实在是不方便。后来就放弃了。反而是小本子很贴心。 

(一)月历管理 
(图片丢失) 


本人目前采用的日历-主要以统计为主 
因为工作需要就每天记录工作概况,月底统计一目了然 
择日待办事项等主要通过谷歌日历来同步手机提醒 
当然特别重要的事项也可以写入月历中,用来提醒自己 
小技巧: 

根据笔记女王中的建议学来的,很多人买了笔记都带有月历,其实可以用来记录会议中出现的PPT也是不错的用法。不过如果主讲人PPT超多或者是个中高手就另当别论了。 

(二)每月的任务计划跟踪——我相信日拱一卒的力量 

(图片丢失)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要培养的习惯,还有每天执行的学习任务。比如说早睡早起、读书计划等等。这一页就是梦想追踪计划。梦想再遥远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日拱一卒,未来不遥远。最左边项可以写上自己的目标、学习计划(分解出来的执行目标等)。由于涉及个人,所以,仅把我11月份做的空白表格展示了出来,请见谅。 
每日完成就涂黑。可以在睡觉前1h,就开始把今天的行动回顾,涂黑已经完成的。抓紧把没完成的任务完成。配合晨间日记,写完晨间日记再看一遍要完成的任务项。 
每月的重点任务。最右边是本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项和项目的本月分解任务。 
等到月末回顾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有木有? 

注意:不要在每日完成列表里填太多项目。一定要适可而止。任务数一定要小于7项(虽然我表画了好多~)。因为每日任务太多就是沉重的压力,形成拖延思维。一定要把握好度。 

(三)每日行动 

(图片丢失) 

先记录日期,也可以顺便记上天气 

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我们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肯定有很多事缠身,这样就必须分出哪些是今天必须要完成的。一定要筛选出最重要的,也是每天最先完成的三件事。 

工作内容。一些工作安排。思考。等等,都可以在工作内容项写。 

一般我笔记都是采用页中折,这样显得有规律和方便。不管今天有没有记录内容,等到明天开始就从另一竖行开始。这样笔记就井然有序了。 

另外补充几点: 
由于这本笔记本主要是以记录工作为主,所以,主要还是以方便工作状态而设计的。各位如果是学习为主,推荐各位用B5左右的本子,采用康奈尔笔记本写法。有助于回顾分析。 

关于时间记录——推荐手机记录时间的软件。比较省心,而且可以自动算出分钟。这样就不用自己算时长,比较浪费时间。另外,时间记录上本人只采用记录有效时间的方法。 

关于财务记录——推荐手机挖财软件或者其他同类软件。原因同上。 

日程提醒、安排——推荐谷歌日历,定点提醒很贴心。 

晨间日记——本人采用WIZ笔记, 或者可以用同类的evernote或有道笔记等。(详情参上)

更多的其他功效,本人更多倾向采用软件帮忙。我对笔记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简单有效。 

相信各位研究个人管理的朋友,很容易迷失在工具中,我本人也经历过那个阶段,拼命的去尝试一些新的软件,看别人的好的管理方式,但是这就跟鞋子一样,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兴趣方式,以及个人管理的基本理念就可以设计出一套属于自己个人定做的管理系统,然后在不断的使用中调整和优化,这才是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