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太湖--一个人的自述

 苏迷 2014-01-29

我与太湖

                ——一个人的自述

 

太湖,大地的女儿,静美于祖国的怀抱;更是一篇无尽的辞赋,悠远在浩瀚的典籍。坐拥于程桂兰的一曲《太湖美》里,琵琶声声,吴歌悠扬,不觉让人柔情婉转,思绪万千,犹如一片片太湖清漪在心里渐渐漫延并润泽起来。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作为一名写作者,尤其是对在太湖边找回微笑、理想并学会坚强、独立和收获一份爱情的我而言,更是情牵太湖。那里存储着我美妙的青春韶华。

关于太湖印象最早且记忆犹新的是1992年春天,一个暮色四合的傍晚,村支书来访,说我们吴县要修建太湖大桥,每家每户至少要捐献十元钱。那个贫寒的年代,乡村时常停电,人们节衣缩食,父亲却很慷慨地捐了很多钱,便高兴地对我们说,以后我们有自己的太湖大桥了。父亲飞扬的神采辉映着煤油灯投在墙上的光亮,让人倍觉新奇。

自此,太湖就似一个神圣而不可及的梦在我翠绿的心田萌生了,具体到它离我有多远,这是一个十四岁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能感知的。但是对它的一切想像如同迷人的光环从此笼罩了我。

我与太湖的相识与同龄人相形终是有点晚了。

初中时代,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去太湖洞庭游玩。苦难的家庭和抑郁的心境,从来都是浇灭所有希冀的霜雪。当我十五岁时,父亲积劳成疾,突然生了一场大病,父亲的珍珠生意也从此凋敝。姐姐初读中专,每月的生活费是必要寄去的。日子每况愈下。

少不更事的我,面对着家庭的急遽变化,仿佛一株瑟缩在严寒里的小草。

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有一天傍晚,我犹豫再三,终嗫嚅着对父亲说,我想和村上玩伴一样辍学,在村里学缂丝挣钱,或者去镇上的工厂上班。说完,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瞅着父亲。父亲脸色铁青,一只手扬在半空,眼神里一股难以言说的哀怨和愤怒。我决意已定,没有退缩和躲闪,就这样与父亲僵持着。一秒、两秒……父亲最终没有把手扬下来,但是他坚决不同意我退学。自此后,他把药停了,托着病怏怏的身体长年奔波在浙江宁波、象山等地收取珍珠,却一再折本。浓重的夜色里,我和母亲捱过了一个个担心受怕的夜晚。父亲的病和母亲常常偷偷抹去的眼泪,在那一叠纸张早已泛黄的日记本里镌刻成了岁月的疼痛。

 

 

太湖注定与我缘分深厚。我愿意用这一辈子的光阴感念它。

生活在苦涩里继续,我的学业也退步不少。中考时,我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却意外地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1995年盛夏,我离开了处处充溢着忧伤和无助的老家,到姑苏城南的吴江求学——太湖边的一座中等师范学校。

那年八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天气异常得燠热。开往吴江县城的大巴,如一辆闷罐子车。车上全是新生,陪同的家长以及难以安放的行李。我的行李是隔夜母亲为我打点的,竟捎上了一条厚厚的棉被。我坐在一靠右窗的座位上,任窗外刺眼的光亮灼烫皮肤,沉默不语。两年来,十七岁的我,第一次换下母亲厂里的阿姨们穿剩送的旧衣服,消瘦的身材在一袭鹅黄色的新裙子下,隐隐透出一股少女的娇好。这反而让我一度地别扭。多年后阅读张爱玲,才渐渐体味年少时也一度穿着别人旧衣服的她,为什么后来那般迷恋奇装异服。

那日,我呆呆地望着同伴兴奋、生动的表情,心里竟没有升起一丝喜悦,依旧是一脸的恍然。父亲见我继姐姐考上中专两年之后捧上一只铁饭碗,如释重负,难得地笑了。十六年前的江南水乡,若是村庄上有孩子中考考学出去,户口迁出农村,那可是全村的一件稀罕事。作为那年村里惟一被夸赞的孩子,我却觉得自己好像是徘徊在路途中的一个点,回首是钻心的疼,明天是浓雾一样的谜。我只是被生活之手推了一把,就推到了那辆大巴上,与陌生的人为伍。车厢里的热浪随时可能把我湮没、灼烧。

工作后,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尤被那《吴江船》一文激起了心湖的波澜。七十年代初,一大群当代青年士子奔赴吴江的情形竟是如此得熟悉。只是我们没有坐夜航船,没有在太湖里游过水,筑过堤,砍过苇。他不会知道,二十多年后,一群学子也沿着此线来到了太湖边。我们不是被下放,而是作为求学的新生。

师一那年初冬,学校组织新生晨跑。一条小路绵延于空旷的田野,我们的身影直抵太湖湖畔。湖水的清新和浩渺涤荡着我们的心弦。我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第一次看到太湖,满眼水色,满眼洁净。寒水,远山,霎时间将我幻化成了湖边一株银色的芦苇,一只欢快的白鹭,任思绪在湖风里飞翔,飘向远处。

当时并不觉得这种向湖而生、迎风而立的一幕有多么得深刻,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现在忆之才深深体会余秋雨初见太湖时抒发的“一种生命的唤醒只需要一个闪电般掠过的轻微信息”的话中深意。

师范生活有着朝阳的灿烂和芳草的清新。寂静的夜晚,躺在床上甚至能听到太湖的水声和猎猎风声。在这书香和琴声相织的校园里,一度孤僻的我渐渐走入新的生活,与书为伴,喜欢上了文学。它似艳丽的春晖慢慢融化了我心里的冰雪,久违的微笑如一朵朵春花在我脸上重新绽放出带露的芳香。我的日记里开始充溢起明媚的色彩。周末假日,我总是扎进图书馆,校园对面的“鲈乡书屋” ,与《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水浒传》中的各路英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仲马的《茶花女》,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等静静交谈;抑或邀上好友太湖边读书游玩。书籍、阳光、湖水、帆影、芦苇……悄悄葱茏着一个人的心域。

高尔基说,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健壮勇敢。美好心境的获得,还得益于任教我教育学同时又是心理学专家的张建华老师,他对学生的细心关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亲切和信赖。他上课的眼神,下课的背影以及老师的窗前成了我视线的聚焦。当老师去南师大读研,返回家乡实习的我埋首疾书、打开心扉,畅诉曾历的苦楚。

离开校园的那日上午,办公室里静静的,只有我与老师。他伏在案前,用心在我的毕业留念册上写上祝福——“……愿你造就人生道路的平坦。”那流畅潇洒的字迹,一笔一画都倾注着老师的祝福和牵挂。我提议去校园里合影,老师也欣然应允。站在老师的身旁,我恬美的微笑与身后廊架上繁茂的紫藤花一样绚丽。近十二年了,至今我依然珍藏着这张合影和他的亲笔题辞,每一次摩挲和回味都给我以暖意和力量。

 

 

生活始终无法按我的意志进行。

19987月,师范毕业的我考虑到家境贫寒,无奈地放弃了就读大学,又遭遇就业分配的不公,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但是这些于我已构不成伤害。伏尔泰说:“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为了走近文学,我默默地参加了社会自学考试,含窗苦读数年,终于获得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文凭。

当年的玩伴们现在大多常年泡在麻将桌旁,每次遇到她们,我都不经百感交集。人生真是处处充满着变数。如果说艰难的初中时代是考验,那么太湖边的三年求学生涯无疑给予了我精神上的补偿,让我完成了心性的转变,改写了人生。冥冥中,走向文学的梦想之旅,是神对我今生最大的恩赐吧。

湖风习习,碧波渺渺。初为人师不觉两年半后,当太湖迎来春天最浓烈的气息,我也迎来了我的人间四月天。

2001年早春,与宏初识,他第一次带我去游玩——太湖里的石公山。少时梦幻中的太湖大桥,似凌波而舞的锦带挽起了两颗年轻、寻找慰藉的心。

向湖而立,往事如昨,我沉浸在这一路的艰辛里。而他睿智、真诚,有着青山般的忠厚,又不失太湖水的淡定。我们面向太湖,谈过往的岁月和各自的理想,渐渐走入彼此心灵的深处。石公山犹如一位老翁见证了我们爱情的诞生。是太湖水的千万年呓语使我们的感情坚定、纯洁如水。

现在,工作之余,我时常与宏携着儿子的手,如临水而翔的白鹭飞往太湖边,或者一个人去太湖边散步、吹风、看水、遐想;堤岸上采一朵紫色的小花;看湖岸边的农人在三月里将一株株芦苇的新苗移植到太湖里,让自己也站立成一株泽水而生的芦苇;抑或置身于田野,与金黄的油菜花和碧绿的麦子一起守候在太湖边。多么宁静、自由和率性。恍惚间,似乎明白了梭罗站在瓦尔登湖边的诸般感觉。有一片湖,能融入进一个人的生命里,看四季更迭,听湖水涛声,这是一件多么惬意和美好的事。我知道,以后我将继续陪伴着它,安静地读书、写作、生活。

碧波万顷的太湖,朝晖夕雨,雾霭晴光,周有群山,湖中小岛,娇艳神秀。这里有白居易、王昌龄、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等历代文豪的笔墨足迹。他们使得太湖在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西山明月湾无疑是太湖中又一绝佳之处去年四月天,与宏和孩子到迷人的明月湾古村落行走。千年的古樟,遒劲的枝干,如云的绿叶多么像人内心蓬勃的柔情。吴王和西施来此赏月的时候,它还没有栽下,现在它却见证了湖水默默流淌,有人款款相携。一如初时我们情定太湖石公山。

落日远山,烟波浩渺,太湖在万丈斜辉下写意出一幅大手笔。明月湾如一湾人间明月温柔、典雅,轻轻依偎在太湖的臂湾里。白墙黑瓦,古旧的石板街,清晰精致的砖雕,碧螺春的芳嫩,明清的建筑遗风,林中的人烟鸡犬,还有人轻轻的低语,盈盈的目光直抵心坎,让人恍置一个恬美的梦里不复醒来。

夜幕徐徐拉下,皎月东升,恰似我们舒心的笑容。“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古码头上停歇的又是谁的诗句?白居易、王昌龄、皮日休、陆龟蒙……驻足而望,估且不问。明月湾,自古即是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我和宏也是追随着太湖的这股文脉,感念着太湖水带给我们的幸福而来。心和情,梦和生活皆在这片太湖清波里温婉了,融化了。“西施不在明月在,烟波千里共婵娟!”

人生坎坷,岁月流金。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些独属于自己的如数家珍的美好。它们贯穿、丰盈着我们的生活,更坚固、崇高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你发现并珍爱它们了吗?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对我而言,更美在它见证着我成长、走着爱着的人生。生命里有这些,温暖如春。我想,只有认真地对待时光,演绎出更多精彩,才是对它们最好的感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