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民俗探源:除夕守岁与拜年

 月是故乡明548 2014-01-30

2014年元旦春节祝福大全,照单全收,欢乐盈怀!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亦称“大年三十夜”,这是一个古老而隆重的节日。先秦时期的“逐除”夜,即是现在的大年夜。古人在这一夜相聚一起,燃烧篝火,击鼓驱逐“疠疫之鬼”保平安。现在,民间已经演变成放鞭炮,贴春联的迎春祈福活动。

    年三十夜,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夕夜的年夜饭前,家家户户先要进行祭祖仪式,燃香点烛,烧金银纸锞,并摆上三牲五礼,四时果品、点心等供奉祖先,怀念已离世的先人。在电影《祝福》里就有一段隆重祭祀祖宗的场景。

    现在,民间已简化了祭祀活动,改称为“叫饭”,请祖先和离世的人一道回来团年,表示对他们的怀念。

    民间除夕夜吃年夜饭,从掌灯时分入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有《竹枝词》写道:

       老小一家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

       下箸频叫祝福语,家家户户合家欢。

    这就是一家人团圆过年的最好写照。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话团圆”。除夕夜,家家户户在吃年夜饭时,都要饮屠苏酒(是用各种中药泡制的驱病保健酒),庆贺全家团聚。在外乡的游子,今天都要千方百计赶回家来吃年夜饭。所以,吃年夜饭叫“团年”。

    而在台湾,如果在年夜时,有家人外出,来不及赶回来,家里就要空一个席位,将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一家人对他的思念。所以说,团年饭是家家户户最隆重的时刻。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六除夕夜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六除夕夜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六除夕夜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六除夕夜 我国民间在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在民间,对回家团圆非常重视,特别是在除夕夜,全家在一起“围炉闲坐,达旦不寝”,共叙亲情时,是最看重的了。陆游(宋代诗人)曾写道:“云闲忘出岫”,“叶落喜归根”。描写出人们团园思归的心境。而“叶落归本,水流归末”。“叶落归根莫漫悲,春风解发次年枝”。更是道出人们企盼亲人回家团圆的诉求,抒发出人们对团圆的向往和惜情。

    团圆,是一种和谐、平安精神力量的支柱,是心灵上的谐振,它是人们所共有的民族感情,和难以抑制的亲情。千百年来它扎根于民众,根深蒂固地置身于民间民俗文化中,是任何方式也不可能替代的。而最独特的表现形式,就是在除夕夜团年饭后的“守岁”了。

    守岁一词,最早源于西晋,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曾留下许多关于守岁的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久坐灯烬落,起看北斗斜”。那种和谐、平安、幸福的气氛跃入纸上,令人羡慕。

    团年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围炉夜话:“环坐红炉唱小词,旋斟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宵醉,一别参差又几时”。“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朱淑真诗)。人们在一起畅忆往事,憧憬新年,寄托希望。

    而除夕夜还有许多习俗名称,如: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叫“团年”,除夕夜大家相互问候称为“馈岁”,相邀共进酒食呼为“别岁”,夜晚不眠至天亮为“守岁”,孩童燃放鞭炮为“驱岁”,相互间赠礼为“贺岁”。

  

                躲债

    以前,在年三十夜里,寺庙里要演戏到天亮,取闹年,驱鬼疫之意。那些因欠有别人债务,年前倘无力还清债务,难过“年关”的人,为了躲债,就到庙里“看戏”,以避债主上门催讨。

在庙里,避债人安然地看戏,而不怕债主上庙催债。因为当晚庙里是不准债主进庙的,否则会惹起“公愤”,自讨没趣。庙里还备有食品供躲债的人食用。

    第二天,避债人就可以平安回家过年,而不再惧怕债主讨债了。据说,在台湾一些民间乡村里,现在仍然保持着此风俗。

 

 春节民俗探源之二十 <wbr><wbr>拜 <wbr><wbr>年

 

春节民俗探源之二十 <wbr><wbr>拜 <wbr><wbr>年

王安石(宋)有诗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

    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

    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在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爆竹声后,便开始了拜年活动。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人们把春节期间的出门访亲问友叫“拜年”。“新年拜岁换新衣,白袜新鞋样样齐”。正月初一晨,人们便穿新衣,戴新帽,从大到小按辈份往来拜年祈福,相互道贺。

    首先,在家中厅堂上,晚辈按辈份向长辈磕头拜年,祈福。然后才能出门到亲朋好友家中拜年。于是,长辈们相互发给对方孩子“红包”,以表示祝福、保佑平安。

    以前,在民间是初一不出门,从初二到初五不赴宴请的,到初六才能出门。因为家中从年三十夜开始的年还没过完,加上过年的准备工作太累,初一这天,人们都需要休息、调节,不去打扰人家,这是顺理成章,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初二才开始出门拜年。

    拜年,是人们恭喜平安,庆贺新春,联络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由于拜年的亲戚朋友多,一般都不吃酒宴,不送礼物,主人摆上一些果品、点心之类“十景盒”待客。客人待的时间也不长,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旋即道谢离开,再到别家拜年。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如果有关系很好的亲朋,一般是在春节的正月初六以后(即是初七)才相邀安排宴请,民间叫“请春酒”。现在此风俗已被“无序的热情”所打乱。

    成都人筱廷有诗写到:

自家翻历拣良辰,遍约诸亲与彼邻。

今日娘家明日舅,予先分派配均匀。

    此诗正是民间在春节期间接待亲朋的写照。

 

    春节里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  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贺年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

    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

    这里所言的“名刺”、“名谒”和“片子”,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现在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至今仍盛行不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

    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在古代,民间还把初一到初七取名为:正月初一—鸡日、正月初二—狗日、正月初三—猪日、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五—牛日、正月初六—马日。因为这些家畜动物与人们生活、生存有密切关系,在过年时要善待他们,不杀他们。

    正月初七叫人日,把正月初七给人们自己,就是告诉人们要和谐相处,互相敬重。

    在初一这一天,民间还有许多其它的风俗禁忌,如:初一这天不能煮饭,吃团年余下的食品,表示一年到头吃不完。这天早上要吃汤元,中午吃面食,表示生活细水长流,精打细算,才能圆圆满满。

    在这一天,还不能扫地,要在年三十夜干完,避免财运被扫走。还有在这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孩子,为图个全年吉利……等等风俗。各地还有其它风俗禁忌,多大同小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