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思维和思维方式

 循天园 2014-01-30

《易》是最为普遍.最为抽象的理论 

易卦是由“—”“-  -”两个基本符号排列组合而成的。古人就是依据这些符号卦象,来概括说明天理人事和占卦休咎。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要从思想上把握复杂的世界,只能借助于思维抽象,运用概念进行思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既可用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用其他的符号表示。在《易经》中,古人是用“— ”."-  -"这两个符号表达概念的。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意思,历代学易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 ” .“-  -”代表天.地;有人认为代表阴.阳;有人说代表男.女;也有人说表示耆草长短.奇数偶数,等等。不管代表什么,“— ”.“-  -”符号具有最大的抽象性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一切事物,一切时变,从而道出天下后世无穷无尽的前因后果及其基本规律。根据通行说法和《周易》系辞解释,.“- -”“— ”.符号表示阴阳。当人们创造这两个符号时,头脑中就有了阴阳概念。而当人们运用这两个符号构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时,阴阳概念就更加明确,并运用它进行占卜或思维。在《易》中卦画分阴阳,爻位分阴阳,一动一静,一奇一偶,一辟一阖无不分阴阳。阴阳是“易经”最高范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的准则。

世界万事万物莫不分阴分阳,阴阳是世界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最高抽象。阴阳概念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因而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根据阴阳概念,《易》“立天立地”.“通志”“.定业”.“断疑”。《易》能够提出前人没有认识到的问题,能够将前人知识丰富提高,使之抽象成为更高的理论。正因为如此,《易》是最为普遍.最为抽象的理论。

变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周易》这部珍贵的文化典籍,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文明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易道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世界观.方法论及逻辑的体系,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而且浸透到中国人的思想.政治.伦理.科学.艺术.文化生活各个领域。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少有的。哲学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易经》其中确有许多具有理论思维色彩的哲学观点。卦爻既反映世界的变化,也反映世界变化的规律。卦爻自身只表明世间万物的具体变化,还处于浑沌自发的无言中。《易传》则把卦爻关于变化的认识加以提炼,并用哲学语言明确无误地概括起来。例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等。《周易》已初步构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由它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命题所组成。太极.阴阳.变化.易.道.神等诸命题,则是这个体系的骨架。因此,《周易》充满了朴素的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集大成和发源地。我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核心内容是对立统一,其最高范畴是阴阳。把阴阳概念抽象为表述对立统一的最高范畴,并运用阴阳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观点,概括和总结有关自然.社会.历史等知识。《周易》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把自然界与社会中的一切变化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的力量交互作用引起的阴阳这一基本矛盾,在八卦中演变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四对矛盾。天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雷风山泽都是它的派生物。在重卦中,阴阳又进一步演变为三十二对矛盾,如: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三十二对矛盾也就是三十二个正反卦,六十四卦都是按正反两卦的形式排列的。重卦中,还有上卦与下卦或外挂与内卦的矛盾关系。可见,《易经》把矛盾关系看成是普遍存在的关系。当然,《易经》所揭露的矛盾并不是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大多具有表面性,有些矛盾甚至是虚构的。尽管如此,被披上神秘外衣的朴素辩证法观念仍是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和思维活动的基本方法,对辩证思维发展仍起到推动作用。《周易》把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作为认识和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模式,开辟了中国传统思维之先河。
 
《周易》的唯象思维

《周易》的象是易卦的符号系统,它是由“—”.“-  -”符号

组成的卦画表现出来。《易传》说:“易者,象也。象者也,像也。”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说明,“象“是客观事物的模拟,但这个摹拟并不是像照相那样照下来,而是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事物的”道“与”理“。易象并非直接摄取万物的图像,而是以极抽象的奇“—”.偶“-  -”符号的不同排列而成的卦画去分别指代万

千世界。《易经》正是运用“象”来托物言志,以“比喻”.“征”.“比”.“兴”等特殊手法来“明义”.“明人事”.“统会其理”。《周易》象的建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具有两大作用:一是通过象数模式体例,将世界万事万物简约化.规范化.使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二是利用抽象符号,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充实内容,使认识又从抽象到具体。这两方面作用形成认识的双向运动,构成了《周易》唯象思维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

   因象明理的卦象比拟

我们知道,《周易》是用“—”“-  -”符号组成的卦画,即象来表达其中的思想的。人们主要是通过象捕捉内容,根据象来理解意。设卦.观象.明理是《周易》思维方式的特点。《周易》的象有三种指称:一是指阳爻“—”.阴爻“-  -”;二是指具体

的实物;三是指无形的东西,如鬼.神.精.灵气等。但最根本的三个i阴阳。《易》是以阴阳为卦画来反映世界及其变化。由阳爻.阴爻组合而成的卦,是一种象意符号,具有极大的适应性。从根本上说,“象”是从观天察地的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它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事物的形象,其二是象征.类比.比拟。《易经》力图用象征.比拟的思维方式揭示自然和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关系,并依据这些关系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周易》中的象数与义理环环相扣,每每相应,。卦象比附义理,义理蕴含于挂画之中。抽象简单的奇数偶数方程式,表达了万事万物的样式.形态.变化.发展.本质和规律。我们正是透过卦象比拟,掌握《周易》所提示的宇宙发展和人生变化的大道理。

   创意解经的卦象推导

《周易》唯象思维在后来的发展中突破了一物一象,单一对应的象数比拟模式,形成了象外生象,“互体”推导.触类旁通.互为变卦的卦象推导模式 “神无方而易无体”,“惟变所适”,这

是《周易》卦象的根本特点。无论讲卦象.互体.旁通,还是讲卦变卦爻变,相同之处就在于象外生象样,卦爻辞牵就卦象,使言.意. 象达到统一。神秘莫测的卦象推导中的象外生象的互体旁通和图式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启发人们的思维,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立象尽意的意象思维

好类比.贵意象是《周易》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八卦思维

是把感性形象与抽象意义结合起来的符号性思维。它既不同于感性的知觉表象,又不同于理性的抽象概念,而是通过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意义的意象思维。由阴爻阳爻排列组合成的卦象隐含着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道理。在卦象中,符号和意义,形象和本体.思维主体和客体对象完全合一。对此,《系辞传》概括说:“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这段话对卦象和卦爻辞的作用做了说明,并指出吉凶的由来是爻象变动所致,清楚表明八卦思维中符号和意义是有机统一的,是一种典型的意象思维。

《周易》的整体思维

《周易》把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看成是自然界和社会万物生成发展的基础。阴阳交感而万物化成,气化凝聚为万物。为此,《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涵盖极广的哲学命题。世界万事万物莫不起源于一阴一阳的合二而一,任何事物都按照一阴一阳的规律发展变化。基于阴阳概念具有包揽一切的普遍意义,《周易》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统统纳入有阴阳两爻所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万物,世界是一个“生生之谓易”的有机整体。在这有机整体的范围内,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先否后喜”,“否极泰来”,一切对立和变化都会自我调节,最后达到事物自身平衡稳定的“常道”。善于发现事物的对立,并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变化中求不变,两极相融,对立统一,是《周易》整体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 

   阴阳统一:整体思维的基础

阴阳.奇偶的对立的观念是《周易》体系建立的基础,也是其整体思维的基础。没有阴阳对立这一基本矛盾,八卦.六十四卦就难以成立。阴阳这一基本矛盾,在八卦中演变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四对矛盾,进而演变为重卦之间的三十二对矛盾,如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等。六十四卦实际上是互相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按正反两卦的形式排列成体系的。上卦与下卦也往往表示事物的对立与矛盾关系。《周易》卦象和卦辞都体现了对立统一思想。主要表现为:分阴分阳,分刚分柔,阴阳相感,刚柔迭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经由的是二,追求的是一,对立育万物,万物归一统,“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一切对立都以统一为最终结果,此为“常道 ”。这种观点表现为一种整体稳态平衡的思维模式,整体是这种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思维模式在《周易》中有如下表现:第一,注重阴阳消长的过程。第二,注重阴阳互相渗透,刚柔交错。第三,注重万事万物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总之,《周易》通过对阴阳对立统一的性质的论述,直观地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阴阳两极互感贯通,相融统一,乃是《周易》整体思维的根本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周易》形成了一个以阴阳为轴心的八卦整体观和整体思维模式,为中国整个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感性同一:整体思维的特征

任何思维整合,都建立在某种客观的或主观的相关性之上。八卦思维将世界万事万物纳入特殊卦象中进行思维整合,同样也需要在主客体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周易》观物取象,以象譬物,通过八卦卦象和卦辞比附明了天理人事,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原始思维特征。凭主体直感而直接对象,即以自己内心的印象.观念.想象来理解外物,这样便把一个自然对象在他身上所激起的那些感觉,直接看成了对象本身的性态,从而导致心物混一,主客混一。例如,《周易》乾卦爻辞中说的龙象,属于自然现象。初九为“潜龙勿用”,九二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些爻辞意味着龙有潜伏到腾空,同人的政治生涯从不见闻到飞黄腾达是一样的。这就把天道与人事联系起来,以自己对自然的感觉来理解天道人事的规律。八卦学说的特点是以八卦象征各种物象,再用八卦象征的物象,说明重卦的卦象,以此解说一卦的卦辞和爻辞,论证所占之事的吉凶。卦爻辞同卦爻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联系的纽带为所取之物象,把物象同卦爻辞相匹配,以断吉凶。利贞.贞吉.贞凶.贞厉.终吝(lin)无咎.有悔.悔亡等都是表明或吉或凶的用语。揲蓍(shi)求数,因数设卦,由卦观象,依象系辞,这是《周易》一书的方法和体例。在这套程序里面,卦象具有重要意义。卦象虽然只是(—).(-  -)符号的组合排列,但人们通过它的排列形状,可以把它与不同对象关联起来,客观认识对象与卦象之间形成一种感性同一性。人们直感认定的不是客体对象本身的特点和本质,而是客体对象与卦象的某种关联。人们感觉感受的是卦象与客体的相关性,正是通过这种相关性来整合出现在他的意识中的纷然杂陈的世界。八卦思维就是依照感性同一原则,将客体互相联系,互相解释,以物解物,从而寻求共同性的一种认识活动。将不同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寻求共同点,或用一物比拟一物,说明其共同性,这无疑是《周易》整体思维的一个特征。

   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主题

《周易》把人和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气相通,一体相承的。《周易》里面天人同构,一一对应。天人合一,演成系列,变成联系,奉为易道。易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作为“天人之道”它的外延扩展到宇宙人生各个领域。《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之道“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天地人是《周易》的关键所在,缺少任何一个,便不成《周易》。“天人之道”是《周易》所推崇的重要的“易道”,它追求的是天与人的统一与和谐,这是《周易》整体思维的一个根本点。天.地.人三道归根到底反映的是天人关系,是“天之道”与“民之故”的关系。《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有三点:

1.强调天与人各守其道,咎吝有别。天人关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即自然,这是天的基本含义,有时也含有天命,神的含义。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天人合一”的前提是“天人之分”,《周易》追求天人和谐统一,首先承认天人不同,各有区别,各有其道不容混淆。当然天道与人道并不是背道而驰,绝然不同,而是一体两面,从根本上说是合二为一。

2.认为天的运行规律与人的活动规律有一致性,天的规律必在人的规律中得到反映。天养,人也养;天感,人也感;天恒久,人也恒久。天的规律与人的规律具有同一性,这是《周易》天人合一观念的主要表现。

3.圣人能够顺应.运用天之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人类要与天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进行一定的主观努力。圣人讲求仁义礼智,穷尽人性。人性与天性相通,“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只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方能“知天矣”。《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与社会.天与人.主体与客体放在一起加以考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维特点是求统一的整体思维模式。在这统一的联系中,《易》“与天相似,故不违,知周中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样“不违”“.不过”.”不流““不忧”“能爱”的天人和谐一致的境界,是《易》所追求的。正因为强调天人的统一,强调天人和谐,所以反对“过”与“不及”。这一思维方式的积极意义,从政治上说有利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稳定是相对的,稳定是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生生之谓易”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模式还对中国古代医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发展有很大影响。

   中和化一:整体思维的宗旨

《周易》在论述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阴阳和谐的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当位,执“中”而协同,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与稳定。阴阳是否中和,实际上是阴阳是否和谐协调。和谐协调既是生命之原理,又是事物稳定性的可靠保证。阴阳矛盾只有达到和谐统一,事物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这是《周易》演易之宗旨。这一宗旨也体现在《周易》的思维方式中。强调以柔济刚,以刚克柔,坚持不走极端,奉“中和”之道为常道,遵“中正”之行为常行,执“中”而协同,中和而致一,这就是《周易》整体思维的根本宗旨。

   整体综合:整体思维的定势

《周易》形成的整体思维定势,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主体实践性特征。从根本上看,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学说。因此,它特别突出人的主体性。这就决定了它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

《周易》在西周时期就提出天道.人道.地道的三道和谐问题,之后发展成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一气.天理良知.天理人欲等学说。这样的主体性思维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它在人和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面向自身,进行内在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辅之以道德实践,达到人生意义的真谛。《周易》提出的整体论的初步图式,奠定了我国传统思维的基础。整体思维图式在后来的发展中更臻于完备,。对它的发展有贡献的,首推儒学。整体观念通过儒家文化的弘扬,深入人心,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各个领域。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据突出的主导地位。整体思维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

《周易》的情感直觉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特别重视人的问题,重视人们的情感因素,强调“天人合一”,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在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主体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道德学说

   “《易》是寡过之书”,“《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说明《易》的主题是论述人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把握时变,如何趋吉避凶。这无疑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全都是为人设计的,始终都是讲人的问题,人是该书的起点和终点。

     《周易》论述人事是与天道联系在一起的。天.地.人“三才”是其最重要的概念,离开“三才”则无易可言。天.地.人既是构成客观世界的实在内容,也是易卦形成的主要依据。《周易》是一部论述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典籍,其中大部分内容是讲人,讲天讲地的目的是为了讲人。这一点从卦象的爻位排列次序上就可以看出来。八卦是三画卦,上爻代表天,中爻代表人,下爻代表地。六十四卦是六画卦,初爻.四爻表地道,二爻五爻表人道,三爻上爻表天道。《周易》特别看重二.五爻位,“二五得中”,把人道放在中心位置。说明人在《易》中的突出地位,同天地比较,更重视人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道德的人本主义”在《周易》一书贯通全篇,是其精髓。例如《系辞传.上》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几句话准确地将《周易》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揭示了出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正是《周易》的要害和关键。《周易》首卦是乾,坤卦放在乾卦的后面,这一取象显然是为了表现乾尊地卑。乾坤两卦讨论的是"天人之道"的问题,实质上是讲君子.圣人与平民百姓如何各守其道,.各修其道的问题。乾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道是“以厚德载物”,对天地来说,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自然本性,但对人来说,则非自然本性,需要通过“道”的修炼。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顺天应人”,才能使人的言行符合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周易》不但为人设计了一套理想人格,而且还提出许多人格修养.完善人生的途径和方法。乾卦德行是健,特点是易,坤卦德行是顺,特点是简,人掌握这两方面的德行修养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而其途径是要在事业进程中加强德行修养,修养德行要落实在事业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讲的就是人们如何践行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这两种德行。乾卦自初至上九爻是君子进行德行修养的过程。“初九,潜龙勿用”,是说君子须将自己的德修养完美无缺,然后方可有所行动,有所作为。”勿用“是隐.遁之意,隐不是简单的事情,一般人做不到,唯有有龙德的人能隐。隐是为了”不易乎世“,做到自己的意志.主张不为世俗所移易,不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行之若素。龙德在九二阶段只是德已修成,有君德而无君位,还未到发挥作用之时。“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时,君子还要不间断地进德修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不断进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九三居下卦之上,但又在上卦之下,居上位“惕”而不骄,在下位“惕”而不忧,能上能下,不骄不忧,虽处危地,也可无咎,终日乾乾,自强不息。乾九五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既居君位,又有君德,到九五,其思想.意识和行为可与天时.日月.四时.鬼神合拍,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社会规律。在上九节段,要求君子能够做到得意知返.进而知退.存而知亡.得而之丧,能够掌握进退存亡之规律,这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表现。坤卦卦辞也是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问题,指出君子之修德不但要自强不息,孜孜以求,还要“厚德载物”,宽容大度,承天应人。当然,善恶务须分明,对善要顺势发展,对恶纵然纤介些微,也要防微杜渐,不能让其发展。故君子小善莫不为,小恶莫不去。乾坤两卦提示的修养方法是辩证的.具体的.全面的.既要自强不息,积极有为,又要谨慎从事,功成不居,既要刚健济世,又需柔恭守静,这样才能达到天地合一,阴阳相济,主客统一的至善至美的德行。

  《易经》六十四卦均是以天道附会人事,强调天道就是人道,顺天还要应人,顺应天时也是符合人的意愿的。《周易》的天人关系大都是通过人事活动来论述的,其内容涉及到历史(需.讼.晋明夷.屯.蒙.革.鼎).国家制度.(师.比.同人.大有.噬嗑.贲.井.困.随.蛊)伦理道德(小蓄.履.豫.谦.咸.恒.损.益.升.萃.大畜.无妄).婚姻家庭(渐.归妹.家人.睽.蹇.解).日常生活(颐.大过.旅.节.丰.涣).人生修养(乾.坤.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人事规律(复.临.泰.否.大壮.夬.姤.遁.观..剥)等各方面。六十四卦是建立在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是对人的感性实践的概括总结。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人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认为“天道”或“自然”法则则是由人的本质.人的本性体现出来的。由于《周易》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因而其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其思维方式就带有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情感因素渗透到认识活动之中,人的思维则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

   至善至美的价值观

   《周易》强调以人为本的道德实践,通过这种实践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理想状态。“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天人之间的和谐,情与理之间的交融,又是人对自我价值的体验和实践。它是德与行的统一。《周易》中的乾坤两卦就是谈德与行,从总体上说明了人的道德实践是一个刚健奋斗.自强不息的过程。君子自强不息是说君子应该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德行,完善自己的人格,以达到至善至美之境界。君子的道德实践有很高的要求,基本要求是要遵循“仁义礼智”四德。“君子以成德为行”,在体验“道”的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到“仁义礼智”的德行中。“立人之道”,人是中心内容。“立人之道曰仁曰义”,仁义是道德之根本。要建立仁义道德规范,需要不断加强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主要是反身修己,修己就是主体自我体验。只要“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坚持长期自我体验.磨练,就能“德之盛也”。德盛而熟,则仁义自得。仁义为元德,是最大的善,是人道,也是儒家推崇的人格最高境界。人与人之间,虽有五伦九族.亲疏远近之分,但都摆脱不了仁义这一道德准则的制约。仁是人的同情心的表现,而这种同情心又是普遍存在的情感。“仁者爱人”,敬老.慈幼是基本的善举。如果做到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仁民而爱物“,使仁心扩展到宇宙万物,那就“是心足以王矣”。由此可见,仁这种道德行为乃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对仁的自我体验而达到至善。由我到非我,由爱人到爱物,仁心具有普遍意义。主客一致,物我一体,这是尽善尽美的道德实践之真谛。《周易》按天地.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之间的内在联系推论出仁义道德规范,置人与纲常伦理关系中,使人成为道德行为的主体,而不是认识的主体。人在道德实践中体会到善和美,而这种善和美又是与仁义联系起来进行价值判断,不合仁义的不能算作善和美。《周易》的价值取向是唯善唯美,美和善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情感需要,这样,对美和善的追求也就成了思维的重要内容。一切是非曲直都是以自己“良知”作为判断标准。“良知”实际上是人的自然心理情感及其体验的升华,是仁义的理性表现。作为情感体验的善,是一种心中的仁义之性  ,它是内在的美,即“心里美”。仁义之性充实到人的意识和行为当中,就能升华出善和美的情感意识来。 

  神知化的精神境界

  《周易》六十四卦表达天下之理,尽管天下之理和变化之道隐藏在事物深处不能明察,但它们包含在卦爻象和卦爻辞之中,可通过《周易》的“微显阐幽”来把握。“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不测是变化无穷.生生不灭的意思,这种“神”乃是易之根本。把握这种易“道”就能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于“神”就是易变,所以穷神知化。穷即“研几”,穷极事物中深藏着的天下之理和变化之道,通晓万物化成之秘密。穷神知化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必须要有深刻的心理体验和极高的德行修养,才能达到精义入神.穷神知化,使主体与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一致。

   “ 穷神知化”的要点在于涵养自致 .气质自化.仁知自得。也就是说在于心理素质的自我修养。“穷神知化”,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体验活动。神不仅理解为阴阳不测,易道变化,而且还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灵智慧,即“心”。“心”即“神”即“易”,它与天理人道融为一体。在中国哲学史上,“心”既是本体存在,又是体验活动.,是存在与功能.本体与作用的统一。“心”的概念应用非常广泛,可表示知.思.性.情.意.欲望.志趣等认知行为和心理活动。“天人同一”,人和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天之所以为天之道就是心之所以为心之道。要体验天之道,只需体验“心”之道。“心”的体验“体物而不遗”。只有“心”的体验才能“穷神知化,与天为一”。

   超越自我的直觉体验

  《周易》认为,天人遵循的是同一个“道"或"理“,即“性命之理”."性命之理"的性是就人而言的,是人的内在本性;命是就天而言的,是天之理。性来源于命,实际上是将命内化为人性,天道变成人道。天道被内化为人道而存在于人的内在本性之中,要实现这种天道,就需要主体的自我超越,也就是要“尽心知性知天”。只有经过自我超越,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天道性命”。

   怎样实现自我超越而达到“性命之理”?这需要主体的直觉体验。直觉体验就是体神以明理。理是无形的,既在象数之中,又在象数之外,又超越象数之外,要认识性命之理就要靠人的精神去感应和掌握。“精义入神,以致用。”事物变化之“道”无形可见,无名称谓,只有靠精神这面镜子去体认。这种体认是以宁静之心去把握它,用“神”来感通它。“神”的这种直觉感通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直觉思维。“神”与“道”相感通的基础是屈伸相应,阴阳相感。一物有一物之变化,一事有一事之时宜。认识事物就要因时而变,不能执一不变。人们实际上很难把握阴阳变化.屈伸相感之几微,正是“几微”变幻莫测,便称之为“神”。事物屈伸相感之“几微”是“神”,它是与“道”感而遂通。所以,要体“道”就要“研几”,要体验出“几微”中的性命之理来。“研几”是探究卦爻变化以及事物变化的原因,《易传》把这一原因称为“神”。“研几”也就是“穷神知化”。“穷神知化”的过程是“自我”穷理体化,坐忘遗照“,使自己的灵魂同”神“化合为一。功夫全在于崇德.只要时时刻刻修身养性,不为形累,不为物迁,即可以与道同体,神与物冥。人的修养心性达到这种境界,德盛仁熟,其结果必然是“研几”得“神.”.“穷神知化”,天下万事万物变化之规律已被认识透彻。由此可见,“研几”或“穷神知化”是一种无须感性和理性思维的直觉体验,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自得”。“自得”的意思是说,事物变化之“道”或“神”的获得靠自身体验.自己求得,而不假借外界之物来帮助自己体“道”。这种自我体验行为是人的本能,正如人渴而知饮,饥而知食那样,无需他人的教导,也不必用心思虑,只需自己修心养性,经过自我长期修养磨练,就能心领神会,把握“神”“.道”。自得的直觉体验是“穷神知化”的关键所在。这种体验是一种玄思.静思的体道行为,通过它而达到对万勿变化之根本原因及意义的终极认识。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特别重视“心”的自得作用,强调“心”的直觉体验活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之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尽己之心则能尽人尽物”。“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能存心而后穷理。”所有这些论述,都强调“心”即理性对体神明道的作用。

《周易》的逻辑思维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概念的产生标志着思维独立化形成的开始。人一旦把概念.范畴置于人与自然现象之网中间,人就从本能的野蛮人转化到自觉的文明人。从而,开始了真正的逻辑思维的历史,开始了文明人的发展历史。《周易》是中华民族逻辑思维历史的开端。

   思维形式概念化

在《周易》体系中,逻辑抽象首先表现为思维形式概念化。《周易》抽象逻辑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抽象与概括.类比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把握对象世界的差别与同一.多样性与统一性,从而找出对象世界变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

阴阳概念是易学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八卦思维的细胞。在《易经》中是通过“___”"-  -"符号表现阴阳概念的。阴阳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其代表的意义具有广泛的普遍性。阴阳概念不仅揭示两类不同事物的质的规定及其属性,而且还揭示了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变成了关系范畴。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交感关系,一种是排斥关系。在六十四卦中,阴阳交感和相斥的情况很普遍。根据卦象阴阳是否交感相斥来判断一事吉凶,这说明《周易》阴阳概念已经是一种思维形式。运用这种概念思维,可以把握事物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的理性把握。

“变”是《周易》另一重要概念。世界万物分阴分阳,世界万物的变化莫不起于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普遍规律。阴阳变化是万物变化之根源,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是阴阳“生生”的过程。阴生阳,阳生阴,生生无穷,没有止息。“生生之谓易”,易就是变易,是变化,是阴阳二气永不停息的变易.变化。这一变化的道理称为“易”,所以,西方人将《周易》直接译为《变化的道理》。什么是“变”?“一阖一辟谓之变”,就是说,阴阳如同一扇门,打开是阳,关上是阴,一开一关就是变。阴阳变化就是“刚柔相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就是卦中的阴爻和阳爻,奇数七.九为阳,偶数六.八为阴,阳即刚,阴即柔 ,任何数都有奇偶之分,阴阳变化就是“刚柔相推”。六十四卦体现事物的各种变化。各卦通过爻变而互相转化,一卦变成另一卦。《易经》中大多数卦的第一爻和第六爻所系的系辞,往往包含着“变起于微”“.物极必反”的观点,朴素地反映了渐变发展为突变的思想。“变”是《周易》概念思维的重要杠杆。人们借助于“变”这一抽象的概念形式,了解卦象变化的各种形式.变化特点和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人们又在卦象的千变万化的感性认识中,把握变这一抽象概念。如果没有“变”的概念,《易》就不成为《易》;不掌握“变”,也就无法理解《易经》宏富浑广的理论。

与“变 ”概念相联系的还有“时”的概念。“时”在《周易》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天地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彖传》无论在描绘整个日月星辰的宇宙运转,还是说明万物生长繁殖,“时”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概念。《易传》在说明占卦过程.解释卦象和爻象.阐发卦辞和爻辞时,无不利用“时”的概念。“时”作为论述宇宙法则.说明自然现象的基本哲学范畴,与阴阳变通学说融为一体,构成全部易学的理论基础。在《周易》中,时间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表现为由阴阳交替分合而形成的波状起伏的曲线。四时交替就成了阴阳之道。“时”的观念不仅反映了《周易》对自然界万物生成变化过程的认识,而且也包含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彖传》有很多关于因时而变,因时而行的思想。“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把“时中”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能够因时而行.因时而变的人是聪明人。“时中”是事物最佳状态,也是人的行为美德。孔子的儒学特别推崇这一美德 ,孟子更是将“时中”作为理想的人格标准。

《周易》通过观察和实践,把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认识抽象为阴阳.变.时.几.大德.神明.天命等具有极大普遍性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具体的认识对象中找出共同联系和共同特征。这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到把握一般的概念思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发展。

   卦序推演逻辑化

《周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被称为卦序。通行本排列的顺序是乾卦为首,次为坤卦,终于未济卦。具体排列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六十四卦的这种排列顺序,是作者逻辑思维的结果。其逻辑思维体现在:

●对立面的排列组合

    《周易》六十四卦首乾坤次,乾坤并列于卦序之首。乾坤即天地,把乾坤立于卦序之首,意味着天地为先,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成,有了乾坤才有其他六十二卦。然而,乾坤是天在上,地在下,天是阳,地是阴,天是刚,地是柔,两者乃为矛盾统一体。乾坤二卦在《易》中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体现在整个六十四卦的体系中。如同天地创生万物,乾坤二卦也创生其它诸卦,其阴阳矛盾也在其它诸卦中体现出来。《周易》按照阴阳矛盾对立的观点,对六十四卦进行排列组合,表现出深刻的辩证思维特征。在演卦时,依照事物对立统一的逻辑,将矛盾法则贯穿到易卦体系中,使相邻两卦卦画不反则对,这种依对立面来排列组合卦序的思维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理性逻辑思维。

●从抽象到具体

    《周易》六十四卦所反映的世界,是一个由天地合德化育而成的万千世界。这个世界品类各殊,千差万别,具体生动,丰富至极,但都是由乾坤.阴阳.刚柔这两种力量在运动中“相摩”.“相荡”,经过“雷霆”“.风雨”的“鼓之”“润之”而化育生成的。易从太极开始,经阴阳两仪到四象,然后八卦.六十四卦生成,直至万物出现。这一过程反映出《易》之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从一到多的逻辑思维。孔子作《易传》,对乾坤合德生成六十四卦这一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进程有生动的说明。他认为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是一个有规律的排列。后卦是前卦的逻辑延伸,是思维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展开。《序卦传》将这一逻辑行程作了比较透彻的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六十四卦名排列均是以“必......故受之以......”句式出现。这种排列是把卦序推演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一卦结束,另一卦开始,前后有某种因果联系,卦名也表现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从乾卦.坤卦至既济.未济,《周易》思想内容从一般抽象的必然本质推广到更多的.具体的.无序的个别现象,认识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推导中,《周易》构造了一个天地万物化成论的宇宙模式。

《周易》卦序逻辑推演所表现的矛盾对立统一原则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都是阴阳学说的应用。阴阳观念不仅影响《周易》和儒家理论的形式,而且,也是道家理论的奠基石。道是阴阳之道,阴阳相交即生万物。道家关于宇宙形成理论同《周易》并列为中国哲学史上宇宙形成理论的两大系统,其理论都是由“道”之阴阳而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具有较浓的理性思辨色彩。

  因果联系条理化

在《周易》逻辑思维中,因果联系是阐发思想内容的主要手段。它将象数同卦爻辞结合起来,以辞解彖,力图说明卦爻象同卦爻辞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因果联系。用思维的逻辑性联系取代客观联系,把偶然联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周易》思维的一个特点。

因果观念是人类一切自觉活动必不可少的逻辑条件。在思维活动中运用因果关系考察.认识复杂的客观事物,就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使认识条理化.规范化。《周易》虽然不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仍带有朴素直观性质,其逻辑思维是简单运用表面化.形式化的因果观念,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贯穿起来,以求规律性的说明。它的因果观在筮卦取象.观象系辞.说易解易中都有体现。

    首先,筮与卦存在着因果联系。与其他典籍不同,《周易》是用筮与卦即数与象表达思想。数与象是抽象的,它能适应一切情形。当具体的偶然的卜筮现象用卦象表示出来后,偶然的东西变成了必然的东西。筮是数,卦是画,两者能够联系起来,其奥妙就在于阴阳上。卦有阴爻阳爻,数有阴数阳数,阴阳是它们的共性。不管数目多大,都能从中得出阴阳来,偶然的筮法必然得出阴阳结果,由筮总能求出卦来。这种偶然与必然的因果联系是固定不变的。“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不定,无论怎样筮,都会得出相应的卦。有筮就有卦,卦象是筮的必然结果。

    其次,卦名.卦辞依卦象而定。“观象系辞”,两者存在着因果联系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而明吉凶”。系辞是观象的结果,有什么象就系什么辞,不能随心所欲地取卦名.配象辞。卦辞反映一卦之象,是静态的,取一外象即可。爻辞也反映象,但是反映动态的象,故一卦六爻往往取多个象。即便六爻取同一个象,这一象也必须能反映动态。卦是代表一个时代的,卦辞则反映这一时代的总特点。爻代表一个时代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爻辞反映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

    第三,吉凶是爻象的结果。明吉凶虽是靠象.爻辞來实现,但吉凶的成因却是爻象所决定的。“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爻象是吉凶的本源,吉凶是爻象的结果。爻象动于内则吉凶现于外,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吉凶与爻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所以,欲知吉凶,须先看爻象。

    第四,八卦占筮由象解义,有因到果,推事析理,见微知著,从客观条件判断事情发展的趋势。八卦预测占筮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而是有严谨的逻辑推理。由因及果,观象析义,每一推理都是因象明理,合乎逻辑。例如,“坤,初六”说:“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是刚踏秋霜的时候,可以预见到寒冷坚冰的冬天即将到来。由秋霜推出冬冰,依据初六这一爻象。初六为阴爻,是全卦的开始,往上五爻全是阴爻。初六正是阴气滋生的起点,爻位往上,天气将越来越冷。卦象表明“履霜”与“坚冰至”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由微知著,有原因可推断出结果。这种逻辑联系实际上是人们实践中无数次经验的概括总结,是客观的因果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第五,《周易》把自然与社会.天与人.主体与客体放在一起考察,试图从天人关系找出因果规律性的联系,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神秘因果观念的萌芽。

   由上可见,《周易》逻辑思维中,因果联系是一重要环节。卦辞与卦象.爻辞与爻象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

  《周易》的编撰颇费心机,既有前后一贯的深刻思想,又有统括全书的逻辑艺术。从乾卦到未济卦乃是一严密的因果系列,后卦依赖于前卦,前后两卦或相因,或相反,卦名义理均体现出因果联系。乾坤屯蒙讼师比,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的因果序列,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因果必然性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思维必须遵循的逻辑。按照这一逻辑,人们的思维整合才能概念明晰,条理清楚,理论的概括性.预先性等功能才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据象归类程式化

《周易》卦象并不是神秘的东西,六十四卦是古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经过分类归纳.逻辑抽象.深刻反思而变得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六十四卦反映着六十四类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这就是说,世界万事万物可归类于六十四卦序列,由六十四卦可推导出万事万物,此乃谓《周易》生大业,八卦定乾坤,易与天地准,阴阳变化生。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八卦要说明天地万事万物,首先要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分类。归纳是从许多个别或特殊的事物中找出同类,并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思维方法。这一方法在《周易》中具体表现为“据象归类”,即根据八卦代表的八类象进行归类,主要依据是事物的静态性.功能特性.动态属性确定事物类别和相互关系。《周易》把宇宙中复杂纷纭的事物及其现象,按照其性质划分为八大类,这就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卦象。表面看起来这是八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实际上八卦主要意义是给世界上万事万物划定八种性质。世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包括在这八种性质之中,不属于这一种性质,就属于那一种性质,没有超出这八种性质之外的事物。《说卦传》就八卦各种性质作了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这八种性质可以指代很多实物。八卦取象的实物并没有明确规定,实物变化不定,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现象,还可以是人生态度。它们外部形状虽不相同,但只要能反映同一性质,就可以归纳为同一象或同类。由于八卦取象灵活多变,因地制宜,所以八卦象能比附许多事物及性质。八卦重叠为六十四卦,其取象范围则无所不包,天地万物,概莫能外。归纳分类是以八卦象为基础,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把与卦象相应.相同.相感.相似的事物划归一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验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也。”《易传》各从其类在八卦中是据象归类。例如震类系列表示春天,震雷出现,万物萌苏,东风吹拂,大地玄黄(青),鲜花绚丽。又如乾卦代表天,天在自然界中统摄万物,居万物之上,所以,与此同样性质的事物就应为同类。父是一家之主,君为一国之王,首为一身之高位,都有最高性质,自然就属于乾卦系列。将功能.性质.属性相似.相应的事物归类是《周易》归纳法的主要形式。当然,也按事物的外部形状进行纯粹形式上的分类,如按圆形而将天(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木瓜.玉石.等外形相似的东西划归同类。从整体上看,按事物外部特征进行分类的归纳法在《周易》中使用并不多。按象的性质归类是《周易》思维方法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周易》应用矛盾两极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原理,将八卦两两配对,并归纳出它们各自表征的属性。如乾坤两卦象,所有属性都是对立统一。如下:

乾    天    尊     高     阳       动    

刚    父    日     君     昼       暑     贵等

坤    地    卑     低     阴       静     

柔    母    月     臣     夜       寒     贱 

《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生生变化”,摹拟出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物象,“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卦象尽管千变万化,但最终都归于阴阳四象八卦。按八卦归纳逻辑就能把天地万物按不同性质进行归类并能加以区别和认识,判断他们在性质上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这是中华民族思维能力的一大飞跃。

●卦象归纳程式化

  八卦思维是靠卦象来进行的。卦象取象范围是天地万物。人们的思维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卦象,而怎样认识卦象的本质意义.首先要看爻位所处位置。爻位在卦象中只有六位(初.二.三.四.五.上),不管是什么事物或现象都只能在六个位置进行排列组合。六爻还分成天.地.人三种爻位和刚爻.柔爻或阳爻.阴爻两类爻。这意味着卦象思维总是在阴阳的对立统一模式中进行。位分阴阳,爻也分阴阳,同一性质的爻处在不同的爻位上,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爻位决定了某一物象的特征和意义。分析卦象不能离开爻位和卦位的变化,卦爻位性质决定了客观事物的价值属性。《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都各有其象,各有其位,把爻象和爻位结合起来,然后解释卦名.卦辞.爻辞.,这是八卦思维的基本程序,而把世界万物变成卦象,实际上是进行逻辑上的爻位归纳将客观事物用卦爻位进行表征。这种爻位归纳万变不离其宗,阴阳相推,非阴即阳 ,始终摆脱不了这一归纳逻辑的窠臼。

●易卦推演占吉凶

 《周易》用归纳法将万事万物纳入卦象体系,使其呈现阴阳特性并居其爻位,然后根据卦象推断吉凶,预测未来。推断演绎是从已知推出未知,这种推断是八卦思维的重要功能。我们用逻辑推理去推断某一结论,如果有充分条件作为前提,那就必有某种结果,这是因果必然性。但有时只能得到“大概如此”的结局,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结论。八卦推论大都是或然性判断。《周易》卦爻辞都不把命题绝对化,卦象都只是性质相似,可以表同类性质的任何东西,故它只能在可能中推测。而且,推测的结果也不只是或吉或凶的两种可能,还有吝.厉.悔.咎等可能性。《周易》不讲非此即彼的绝对性,而强调变的辩证法,这是符合思维推理的基本要求的。

《周易》思维与自然科学

《周易》不仅奠定儒家理论基础,初创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而且还“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理论宝库中蕴涵着大量的以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利用的范畴框架.符号系统.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                                                具有中国特色的朴素自然观

我国古代对自然界和人类之间关系的认识,在《周易》一书中得到比较完整.比较深刻的反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中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之始基,八卦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象征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周易》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学说。“生生之谓易”,八卦所摹拟的宇宙构成图景,是生生不已,千变万化,具有无限发展过程的宇宙。这就是《周易》的朴素自然观。

《周易》朴素自然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阴阳交错”.“刚柔相推”“.天地相感”而生变化。位于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强调万物创生化育过程是由乾开始,乾坤合德,共生万物。没有乾坤就没有万物生成,也就没有“易”。六十四卦也是由乾坤所创生。是乾坤交错.发展变化的结果。“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刚柔相推,阴或变阳,阳或变阴,阴阳相荡而生变化,这既是《周易》卦爻生成的根据,又是客观世界变化的原因。阴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观点,道破了《周易》的实质性内容。阴阳.刚柔.天地.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概念,彼此均可互代。“天地感而万物万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等命题与刚柔相推.阴阳合德而生变化的观点是一致的。反映出古代人门对自然界的根本认识。这种自然观虽很朴素,但充满着辨证精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周易》自然观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天命观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在《周易》中,“天”作为命定.主宰义和作为自然义的双重含义始终存在,具有某种不确定的模糊性质。“天人合一”命题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顺从与崇拜。人适应和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得吉利贞,反之则有咎有凶。这是客观必然性,故人要顺应天道。由天道推及人事,也是不能违反的。唯有德者,能使民归之,“诸侯”顺之。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丧。德是人之道与天道一致,通过德,天与人,天命与人心合而为一。“以天为宗,以德为本”,敬天尊祖,以德配天,天人相通,“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这是《周易》所描绘的天人合一的美妙之境,是其朴素自然观的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周易》中是通过卦象阴阳两爻的相感相斥的运动变化而反映出来的。阴阳是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最终原因。在《周易》之前,还有一种“五行”说。“五行说”实际上是用水.火.木.金.土这五个范畴来解释和说明世界。阴阳五行说和《周易》在战国末期已彼此沟通,互为补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音律.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的发展。

我国古代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一致与统一。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与中华民族思维传统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周易》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观点解释说明自然界,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必然产物。

   象数模拟的古代天文历法学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与《周易》有着不解之缘。有人认为,《周易》来自古代历算和天文观测活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在哲学.文学上的反映。天文.历法在我国是最古老的学科。古代劳动人民非常关心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动情况,探索天体运动的规律,用天文历法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实践需要,我国古代人民创立了年.月.日.时的计时系统,在殷商时代已采用干支纪日。战国时期,根据月初月中的景象和物候知识,将冬至点开始到一个冬至点(一个回归年)的日数分为二十四个区间,给出了专有名称,形成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二十四节气。在殷末周初(约公元前十二.三世纪)建立了按时圈与赤道相截的点来划分的完善的赤道区分体系,也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就像公共汽车的站牌,按照它的指示就可以明确说出太阳所处的位置。我国古代天文学基本上是建立在二十八宿星象图上,恒星观测要依靠它,制定历法离不开它,特殊天象的出现也是以它作为记录方位的依据。

  《系辞传》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八卦的形成与天文历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周易》思想体系建立后,人们往往用《周易》原理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从八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科学的框架模式。这一现象在汉代表现得最为突出,其中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学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孟喜提出“卦气说”,这一学说通过京房得到进一步发展。孟京易学的卦气说,是西汉时期天文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均以卦气说来解释天文现象。当时流行的“正卦”说.“辟卦”说.“纳甲”说.“爻辰”说.,这四种对天文历法的解释,具体内容如下:

   一.“正卦说”,即以易卦推衍四季.二十四节气。根据《说卦传》中“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这一段话,象数家以震.兑.离.坎配东.西.南.北四方,四正卦同时主四季,震主春,兑主秋,离主夏.坎主冬。四正卦各主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六个节气。也可以将四正卦的每一爻代表一个节气,如坎卦初六为冬至.九二为小寒 .六三为大寒.六四为立春.九五为雨水.上六為惊蛰。其他三正卦例此。此说还以四季配四方,东方配春天,南方配夏天,西方配秋天,北方配冬天。四正卦坎离震兑是取该四卦的卦义来比附四季.四方.二十四节气。

   二.“辟卦说”,即以易卦配十二月.七十二候。十二辟卦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依次配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此十二卦代表一年节气中的中气。因每卦刚柔两爻变化过程是一阴一阳消长的过程,这十二辟卦又称十二消息卦。前六卦阳长阴消,又称息卦;后六卦阴长阳消,又称消卦。十二辟卦共七十二爻,配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在《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辟卦说”将这种物候学知识同卦象联系起来,七十二物候正好与十二消息卦的七十二爻相应。“候以天五”,每两候之间相距五日,则每月有六种物候。按卦气图(略)所示,每一节气有三种物候,如立春.,其物候是“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立夏是“蝼蝈鸣”“.蚯蚓生”“五瓜生”等等。七十二物候是从观察不同地区一年四季植物生长荣枯.动物生育往来.四季气候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概括出来的。按物候知识,古代的人们可以预测季节变化趋势,指导农事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象数学家们将物候学知识绘成卦气图,编定阴阳变化.寒暑相易的大成之序,认为自然变化可按图推算,“刻期不爽”具有重要意义。

    三.“纳甲说”,即以易卦配天干.五行。“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八卦同天干相配之后,天干两两组合再同五行相配,制成八卦纳甲图。它不只用以记时,主要用于说明社会现象,构成了神秘的“纳甲”思维模式。

    四.“爻辰说”即以易卦配地支.,二十八宿。1.按《周易》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对立两卦,其六爻配以十二辰,代表十二个月份,为一年;三十二对卦象,则代表三十二年,从乾坤到既济未济,往复循环,推算年代。2.是以乾坤两别卦象征太极,其阴阳十二爻相间排列以纳十二地支。以地支分组布于四方以代表四季十二月,然后每方纳七个星宿,构成圆形爻辰图。“爻辰”说中的星辰与爻位的对应关系是象数推衍的结果。孟京易学借助于当时的天文.历法讲《周易》,反过来又对天文历算起了重要的影响。孟京的卦气说成为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历书都运用卦气说来解说历法。

   阴阳平衡的中华医学养生学

   《周易》的核心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对立统一推动

事物的变化发展。我国古代中医学全面参照和吸收了《周易》这一思想精髓和思维方法。中医学是建立在《周易》的阴阳理论基础上的中华医学理论,所以,“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

以《周易》阴阳学说论述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施治方针。该书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把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外部属阳,人体内部属阴;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等。并把每一脏腑的功能也区分为阴阳两方面,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等。《周易》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阴阳相互依存和阴阳消长平衡的关系之中,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都不能超过极限,“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而反下,故受之以复”。这一观点和方法,在《黄帝内经》中用作为临床施治的根本方针。“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病因,无论望.闻.问.切,都莫不以先别阴阳为首务,分清阴阳虚证后,再确定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也是调节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黄帝内经》本是道家黄老之术,但书中大量引用了《易传》经典论点,以此作为医学的理论根据。《素问》篇以乾坤两卦的彖文和系辞立论,以阴阳说解释生理现象.解释疾病成因 .,并以阴阳相互

依存的法则来论证如何进行疾病治疗。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中医六经理论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医临床理论的基本支柱,有与《黄帝内经》齐名之誉。六经学说即三阴三阳学说。六经指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表示三阴三阳六种象,也就是人体六种生理和病理状态。六经是六象,是把人体无穷变化的证状抽象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六象系统。三阴三阳组成六经,就是来源于八卦之象。它根据易卦六爻成象.变化无穷的思想,从而提出中医六经的辨证纲领。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均来自源于《周易》。《易》称八卦,中

医有八纲.八法.八阵.八虚.八风;《易》有太极,中医称其为精.气.神。“天地之气,合之曰人”。《周易》的象.数.理.时.气.诸原理都渗透到中医理论之中,并并在历代中医大师的理论中得到发展。“医易同原,同此变化也”。古代中医还根据《周易》天人感应原理,将脏象学说与太极图原理结合起来,构成一人体结构模式。将人体五脏六腑统统形象化,“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认为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把人的脏腑与四时联系起来。在人体结构图中,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癸为肾,每一脏腑各有定位,与天干地支相连。脏为阴而居于外,腑为阳而居于内,外阴内阳成交感之状,互相感通。阴阳交感,则人体机能平衡协调,身心健康;反之,阴阳不交,阴阳离散,则生命垂矣。把人体结构模式化.形象化.使得太医能根据脏象太极图来制定人体内部病变情况,从而利于辨证施治。

    养生和气功也属于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其发展也与《周易》理论分不开,都受到《周易》思想的深刻影响。融天.地.人.三道于一体的《周易》同养生气功之术是相连相通的。明代大医师张介宾对人体养生与易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深刻说明,他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他称天地之易为“外易”,身心之易为“内易”,天地身心,内易外易,都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互相平衡,彼此调和是天地万物之规律。天地交感,阴阳感通则万物化生,同样,人体内部如果能像天地阴阳那样处于交感姿态,能调和人体中的阴阳二气,必然产生人体功能变化,形成新的力量,促进人体健康。人体是有许多阴阳对立的双方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没有这些对立功能的平衡协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这些对立面具有阴阳对立性质,对立面互相依存,有机统一。如果统一体破坏,对立面不能协调平衡,人体机能就会遭到破坏。

    养生学特别注重“天人相应”这一养生原则,提倡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掌握四时变化,有天地万物,然后才有男女,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源泉取之于自然界。人只要和自然界相协调,做到“天人相应”就可以健康长寿。我国古代医书《内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提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的养生原则。同自然时间节律性一样,人体生理活动也有规律性和时序性,现称之为“生物钟”。人体温度之升降,情绪之高低,呼吸之快慢,智力之强弱和其他许多生理周期变化,无一不有时.日.月份.年际的节律变异性。呼吸是日快夜慢,血压是晨低晚高,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冬强夏弱,如此变化表明人体生理现象与自然时序紧密相连。对此,古代养生理论提出了要依四时万物生.长.收.藏的节律养生祛病。人们只要与四时相适应,不违反自然规律,就会延年益寿,身心健康。如果不顾日月运行之规律,颠倒日作夜息之次序,任性而为,“天人相杵”,就会生理功能紊乱衰退,疾病缠身,未老先衰,身虚短寿。古代养生学还强调“养德”,保持心理健康和精神愉快。《周易》里面蕴藏着人的精神状态要与人的形体相统一的思想。人不但要与天时合序,天人合一,而且还要形神合一,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周易》这一思想在古代养生学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和证明。“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喜怒不节,生乃不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诸如此类的论述都说明人的精神状态与人的身体功能互为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必须相应协调,养生必养德,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气功是古代养生的重要方法,练气功不仅能祛病延年,强健身心,而且能增强人的感觉机能,萌发释放潜在的人体能量。气功理论主要是由天人合一的整体生命观理论.精气神三位一体的内脏相关理论,经络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天干地支理论等构成的学说体系。气功锻炼法是内求法,这一方法类似《周易》反求诸己,穷理尽性的体验方法,是通过运用用内向性意识的锻炼来提高人体的身心机能。气功学说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过程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的世界也就是八卦所代表的宇宙万物,即宇宙全息场。整个宇宙都在全息统一场中得到和谐的统一,人与宇宙在这种场的交感中实现了融合。气功呈现出来的各种奇异功能是人的意志作用的结果,其内在机制虽然不很清楚,但人与自然发生的感应关系则是肯定无疑的。气功修炼是由静而动,习静养气,正如《系辞传》所描述的那样:“《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通,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气功通过意守丹田的静修静养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八卦模式的数学和建筑学

   八卦学说的产生与数学计算活动有密切联系。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这就是数学中的重复排列。《易传》还认为八卦筮法是通过算出9.8.7.6.四个数确定卦形,9代表阳爻,6代表阴爻,用奇.偶二数解释筮法和卦象的形成。古代的数学家和易学家都认为伏羲画卦是我国数学的起源,而且都认为阴阳学说是数学原理的本质核心。一切数学问题均可用《易》理加以解释说明。“观阴阳之割裂,总算之根源。”我国第一部算经《周髀(bi)算经》就谈到数.易同源,并引用《周易》观点论述算经。汉代赵爽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解释《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将勾三.股四.弦五解释为“因奇偶之数,以制其法”,配阴阳之义“。宋代易学家邵雍(1101——1077).陈抟都以象数而著名于世,其易学被称为数学。他们把奇偶二数作为“天地之正数”,认为一切数和一切象,都是从奇偶二数推衍出来的,并把六十四卦象纳入奇偶二数排列组合系统,以奇偶二数作为画卦的基数。这一思想潜在着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数学萌芽。莱布尼茨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发明二进制的,认为六十四卦的排列是把六十四卦用二进位法写出来。如果把阳爻当作1,阴爻当作0,自下而上地将三爻写成三位数字,其结果如下: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符号      

二进制  111 000 100  011 010 101 001 110

(三画卦相重为六画卦,其二进位符号仍可写出来的,如泰卦(    ),可写为111000,否卦(    )可写为000111)

   莱布尼茨对八卦评价很高,为此还专门同康熙皇帝通过信,将八卦称之为世界最神秘的发现之一。当今有人认为八卦就是一部电子计算机,八卦学说包括了当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性,其易数的运算.易理的逻辑.易象的贮存记录都与电子计算机功能有相似之处。《周易》与计算机好像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古代建筑也深受《周易》思想观念影响。《周易》中的“天人感应”.“天尊地卑”“.得中重时”等基本思想渗透到古代建筑观念和建筑格局中。无论是都城皇宫还是百姓住宅,大凡兴工动土,都要察看地形,看它是否得风水,然后择宜土.避凶地。相地术即看风水在古时非常盛行。古代相地术重视察看山水走势,讲究建筑物方位.向背.排列结构,同时,注重“气”。把《周易》的阴阳之气.刚柔之气同地势方位联系起来,将“气”同“形”.“势”并列为相地三要素。认为山气刚,川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故古人常把依山傍水之地作为修筑阴宅墓穴.阳宅村邑房舍的理想之处。即使近代,也有些农村人非常看重村前村后的“风水林”,因而树林乔木同河流一样,能“藏风得水”,保持生机,如果滥伐“风水林”就会“生气逃逸”村邑衰败,人丁不兴。

    滥觞(shang)于《周易》的相地术,历史悠久,深入民间,它所体现的易道精神,对中国建筑风格形成有很大的范导作用。我国古代最基本的住宅是四合院,以院为中心,四周以屋舍。庭院既是采光日照通风之处,也是通道和活动中心,整个建筑呈现出封闭性.内向性特点,高墙深院.重重屏障。大到皇宫城池,小至平民宅邸,都大致如此。这种平面展开,以院为单位,由房舍.墙垣围成院的建筑格局,是《周易》天人感应,人神一体的思想寓意的写照,是内向性思维的结果。《周易》阴卑阳尊思想对古代建筑设计也有着明显影响。按古人习俗,居中面阳(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阴(北)者则显卑。在建筑设计时,特别重视位置方向,往往取背阴向阳.座北朝南方位。古时的王宫.衙署.坛庙.佛寺都以向阳面南为正,大多数百姓民宅也都是座北朝南,以显尊严,宫廷殿宇的布局严格以阳尊阴卑原则排列。例如北京故宫,座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上主要是宫殿.宫门.供皇帝所用,傧妃大臣则置于中轴线两旁。天安门.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坤宁两宫.神武门.地安门处在同一南北轴线上,轴心是太和殿。故宫的建筑结构体现了《周易》的阳尊阴卑.天尊地卑的思想观念,皇帝是天,是阳,因此要置于故宫的中央,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周易》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导思想,住宅设计皆按君臣父子.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进行,正房或上房是长辈之尊位,偏房或厢房为晚辈之所,界限分明。宫院衙府.豪门邸宅的设计都有不同,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人其宅式高低.形状.颜色.图案等都有差别。

 
《周易》思维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中国古代文化。它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文化艺术.政治思想.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从表面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零散而无序,但从精神实质上看,却是一个人文主义的精神实体,是在以《周易》为源头的儒家思想和思维方式规范培育下的精神之花。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什么?虽有多种说法和几种概括,但在人这个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都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将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进行更抽象的概括,人文主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人文主义提法,而只是提出“仁”。《周易》把“仁”当作人的根本,“立人之道曰仁曰义”。中国人讲“仁”,实际上是讲做人道理,突出人的社会意义。这和西方人文主义突出个体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讲“仁”比西方人文主义早两千年左右。孔子是被中国儒家奉为至圣先师的“圣人”。他的一生追求的是一个“仁”字,“孔子贵仁”是他的思想核心。孔子论“仁”主要是从道德原则出发,把“仁”看作是最高的道德规范,是立人之道.做人的根本。孟子则把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确立为人的内在本性。孔孟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根本内容,反映孔孟之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体现出“仁”的道德原则,表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周易》与孔孟之道的儒家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重点都是以人为中心。在天人关系中认识人的意义和作用;在道德伦理关系中讨论人生修养和人生境界;在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

    保民敬德的封建政治文化

   按照整体思维原则,《周易》阐述了“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君子政治思想,它用自然变迁规律比附人世治乱规律,鼓吹君主“受命于天”的圣人观和臣民服从于天的畏圣规范。《周易》政治思想经过儒家的阐释和发展,逐步形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意识形态。《周易》形成于西周,卦爻辞基本上是周文王.武王.周公.成王兴周灭商,即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进程记录。处处突出“德治”思想,时时告诫人们要记住殷之亡的教训。通篇都讲忧患意思,戒慎戒惧的思想几乎贯穿六十四卦始终。《周易》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敬德”.“保民”,强调宽宏容民,以德服民,君王要以民为本,以德修政。另一重要思想内容是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六十四卦是乾卦居首,象征君王之位,坤卦居次,象征臣位。乾尊坤卑即天尊地卑,决定了君尊臣卑的君臣关系。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在六十四卦中都有表现,而且贯彻始终,经传一致,是《周易》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周易》的忧患意识.保民思想和等级观念是儒家政治文化传统的基本要素。在秦统一中国和汉武帝儒学为一尊之后,这些观点得到历代封建帝王肯定和青睐,成为治世圭臬(nie)和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金科玉律。正是在这一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古代中国逐渐从诸侯割据走向多民族统一。

   神道设教的宗教文化

  《周易》的卦辞都表现了崇尚天命.迷信神权的特点,并提出王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王用亨于帝”这一天命观,以此来论证周王朝秉承天意.统治人民的合法性。这表明《周易》具有维护西周奴隶主统治的宗教性的倾向。《周易》既然崇尚天命.迷信神权,因此倡导“神道设教”,用宗教鬼神观念教化百姓,陶冶灵魂。神道设教是以神为中心内容,以祭祀为主要形式,用自己的虔诚宗教行动表示对神道的衷心信仰,以感化臣民百姓,使其精神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神的轨道。“神道设教”思想是《周易》首次表述出来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天命,而孔子《论语》就有许多天命观论述。例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等等。孔子这里的“天”含义主要是义理之天,是命运之天。孔子用天命来阐述仁义道德理论,强调君子践行,首先要做到“以德配天”,要用德行感召世人。孟子则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观点,认为天最根本的属性是道德性。天所包涵的一切,也同时存在于人心。因此,尽心就能知天。汉朝董仲舒精心构制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经学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这一体系的基础就是“奉天”“法天”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使儒家理论向神学化的方向转变。儒家把天的神性与社会政治制度及道德规范结合起来,要求人们顺天应人,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之所以如此,大概与《周易》提出的神道设教的目的有关。不仅儒家如此,其他各家学说也具有一定的宗教神学色彩。

   崇德重礼的伦理文化

  《周易》属于儒家经典,其伦理道德观点经儒家传人的发挥,逐步形成中国特有的崇德重礼的伦理文化。德和礼是《周易》中两个重要概念.范畴。德表征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明程度。德在易学中是对“道”之认识水平高低.个人素养高低的标志。礼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差异和政治关系的贵贱不同而形成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用一定的程式和仪节表现出来,就是礼。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周易》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带有当时社会的历史特征。《易经》中有许多关于维持社会秩序.保持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方面的记载,主要内容有:(1)将盗窃看作是不道德行为;(2)认为谦虚是美德;(3)以节省为美德;(4)提倡贵敬之德行,“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易》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在我国首创了完整的伦理学体系,把人与社会.国家.宗族等关系,归结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乡党等关系,提出一系列道德规范,作为处理相应伦理关系的道德准则,作为提高个人道德品质.道德风尚的准绳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在孔子的道德规范中,“仁”是统率一切的,是道德之核心。孔子在强调“仁”是伦理道德核心时,还强调“礼”。“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德和礼是互为表里的。人们如果能“尽伦”,即尽忠.尽孝.尽义.尽友悌等道德义务,就可以正人伦,修己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社会等级制度就安然如固,亘古如斯,“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

   形神合一的艺术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形成和发展

颇受易学中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周易》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和谐.刚柔统一等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我国古代审美观的理论基础和审美标准。《周易》所阐发的人与自然的统一精神,是艺术和审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周易》与艺术理论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在:1.《周易》的象论和意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主要思维形式和艺术手法。古代的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常把我国文字.绘画.和书法的起源,归之于伏羲氏所画的八卦,提出书画同源说。2.《周易》形神观应用到艺术领域,形成形神兼备的艺术创作基本原则。中国古代的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批评中,直接以“神”为审美标准,判定书画艺术作品的优劣好坏。提出“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极重神韵,追求神似而不以形似为然,将“神形合一”看作是艺术品最高境界。3.《周易》的阴阳和谐的整体观是我国文学艺术批评的基本准则和哲学基础。阴阳统一.刚柔相济.整体协调是《周易》基本思想和方法论之一,这一思想体现在艺术和美学理论之中,形成阴阳刚柔协调一致的审美标准。受《周易》阳刚阴柔说的影响,我国历史上曾形成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美伦的观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阳刚之美的形象不仅是刚健遒劲,而且是刚中有柔;阴柔之美的形象不但是柔婉妩媚,而且柔中有刚。我国现存的系统论述音乐理论的著作《礼记.乐记》,以阴阳对立说明礼的意义,以阴阳统一说明乐的意义,认为“乐者审一以定和,此物以饰节,节奏和以成文”,并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的命题。在这一命题中,“和”是指阴阳刚柔处于和谐状态。这一原则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家和评论家影响很大。他们大都主张“阴阳相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的观点。古代书法特别重视刚柔相济整体协调原则。中国字是方块字,粗细长短.上下左右都要从整体着眼,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整体协调,这样才能显出飘洒俊逸之美,既刚健豪放有气概,又柔美细腻有文质。整体美是所有艺术形式共同要求的,音乐.绘画.诗文.舞蹈等都是如此。总之,《周易》思想是我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的灵魂,正是在《周易》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影响下,我国古代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周易》与传统思维方式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的宇宙代数学,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催萌和范导作用。纵观中国哲学史,《周易》及后来的易学与中国哲学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汉代到近代,中国哲学理论思维无不受易学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易》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深刻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古代思维的规范作用

   易有《易经》.《易传》.易学三部分。《易经》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的典籍,《易传》是战国时代形成的解释《易经》的著述,易学则是秦汉以来的易学家和哲学家对《周易》的经传所作的种种注释和阐述。《周易》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范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易学研究来扩散其影响的。通过对易学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征。易学发展基本上经历五个时期或五种形态:战国时期的《易传》,两汉时期的汉易,晋唐时期的唐易,两宋时期的宋易,明清时期的易学。每个时代的易学家都认为他们的解释符合于《周易》的本义,特别是儒家系统的易学家,更自认为正统,其他为别传。其实,《周易》的影响并不是只局限于儒家哲学,其他系统的哲学,也不同程度上从《周易》的研究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易学是对《周易》象数义理的研究,其所使用的概念范畴则为各家各派共用,如太极.乾坤.阴阳.天道.人事.形而上形而下.象数.言意.神等概念,都对古代哲学发展起到深刻影响,各流各派哲学基本上是以易为依据。当然,儒家哲学体系直接起源于《周易》.,《易传》就为儒家哲学提供了初步的框架。儒家哲学发展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易道精神,是易道精神的发扬光大。《周易》思维方式在漫长的易学研究和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底层结构。它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意识.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各个不同的精神现象领域,而且还渗透到社会实践和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就是《周易》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当《周易》走出占筮的迷信误区之后,其中所含有的逻辑推衍和理性分析的方式方法,得到后来的易学和哲学的发挥,使它逐渐变成指导人们的生活.规范人的言行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如《周易》以阴阳变易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的辩证思维,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周易》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如此深刻影响,而主要在于它的理论思维内容和表达义理的辩证思维形式。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把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质,是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行为方式。在《周易》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征:1.内向性;2.整体性;3.模糊性;4.非理性;5.稳定性。上述特征,表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东方古老民族的特殊气质和风貌。从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同《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同出一源的。两者是等价的。同任何事物一样,传统思维方式也具有两重性,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沉重的包袱;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智慧之光,也给它的发展设置了障碍;既体现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精神,也包含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因素。其缺点和优点掺杂在一起,既是长处又是不足。所以,我们既不能对它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其积极因素,吸收其合理成分,抛弃其保守.消极.不合理成分,从而形成能适应现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

   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近代逐步发生了变革,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传统思维方式的保守落后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从过去的陈旧框架中解放出来。2.介绍和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方法。3.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还要看到,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历史继承性,它不会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改变而随之改变,仍会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和社会习俗中。因此,总结近代思维方式变革与经验教训,分清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扬优良传统,克服消极影响,在现代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更新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努力实现我们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对于我们仍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