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晚前总导演们赢了冯小刚

 啸海楼 2014-01-31

春晚前总导演们赢了冯小刚

—— 冯氏春晚为何吐嘈者众

石述思 50分钟前

万众瞩目的冯氏春晚首秀落下帷幕。从初一开始,冯小刚的新年将被各种口水包围。这回批评他的不会仅仅只有娱评人,而是更加直截了当甚至简单粗暴的网友。不知道骂功了得的冯导如何回击?

根据新浪网春晚结束后的一个即时调查,冯氏春晚毁誉参半,网友甚至喊出让冯小刚回去好好拍电影的呼吁,以发泄内心不满。

他交出的整体答卷是:整体无突破,局部有亮点。这不足以帮助春晚力挽狂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能拯救央视春晚的可能来自火星。毕竟,在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文艺市场如此丰富多彩,加上观众审美、品味、情趣千差万别,已经不具备产生一个吸引所有观众的牛逼作品的土壤。

不过,央视春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那时候文艺如此单调贫乏,信息如此闭塞,百姓如此饥渴,1984年,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可以让全体国人疯狂,30年后,年老发福的老张又来了,还是那么爱国,只是曲子与时俱进地改成了《我的中国梦》,但人气远不如不那么爱国的韩国文艺新人王李敏镐。

在一个个体觉醒、崇尚自我的年代,代表着国家民族的央视春晚始终在寻找与新一代观众的结合点,甚至在办公室打出“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的标语,并发出“接地气,有人气”的呼声,甚至办了直通春晚的栏目试图开辟更广阔的选秀渠道。

由于央视本身影响力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挑战,昔日一呼百应的整合资源能力和传播不复存在,加上传统的晚会思维和严格审查制度的约束,春晚总导演越来越像男足国家队教练一样,万众瞩目以后往往万劫不复。

直到冯小刚神奇地降临。或许双方期待一次双赢的合作:央视借助冯小刚在草根中的声望能更贴近观众,而奔六的小刚则试图利用这个全国电视文艺最重要的平台登堂入室。

和过去的央视春晚比,冯小刚还是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开场白的独特预热,比如铁哥们张国立的非主流主持,再比如各类选秀明星的更广泛大胆启用。更重要的是,在关注度严重下降之际,冯小刚的加盟引起了媒体高度兴趣,形成了全媒体时代可贵的传播力提升,在传媒大变革初期,受众主导了所有媒体的命运,对于电视而言,通过影响别的媒体争取新的受众往往比单纯提升收视率更加紧迫。

不管冯小刚会不会继续执导春晚,他都获得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被政府主导的主流评价体系认可,春晚再受诟病,其地位也不是贺岁电影能比的。

还有一个关键的赢家是被各类批评毁掉自信的春晚前总导演们,这些体制内的电视大腕穷尽脑汁、拼尽体力、耗尽耐心的结晶,如果加在一起还不如一个外来和尚,那只能说明他们都是辜负组织和观众双重重托的脑残。所幸冯小刚是人,不是神。

当下,主流文艺寻求与新时期受众进行沟通,并努力进行机制变革的浪潮正在发生,不可遏制。

但现阶段彻底改变春晚仍不现实。任何一个优秀个体都无法动摇根植于文艺备受的传统观念、机制甚至管理、审批模式。

春晚只有两种命运可供未来选择:一种越来越形式大于内容,成为全球华人过年聚会的噱头或背景声音,逐步退出文艺主战场;第二种是进行彻底的变革,将制作的中心真正下沉,将创作主导权交给社会和市场,回归简单纯粹的娱乐,从意义走向意思。

这点恒大亚洲夺冠能提供借鉴——中国足球可以行,关键在于回归基本的规律,实现政府、市场的归位。冯小刚也是镜鉴: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他在连续拍出四部审查未过的电影后,终于靠市场和政府都能接受的《甲方乙方》完成逆袭。

(责编:贾嘉)

阅读(43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