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口浪尖---四磨汤

 昵称12248460 2014-01-31
四磨汤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艳阳

    今年5月份,汉森四磨汤口服液因被质疑用槟榔入药存在致癌风险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对此,中国中药协会组织专家论证,从专业角度解读,力挺槟榔入药;湖南省药监局副局长梁毅恒也表示,“汉森四磨汤审批程序依法合规,尚未发现四磨汤的产品质量问题。”

    处于风波中的四磨汤是为何物?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近日,年过七旬的知名中医、湖南中医药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德湘从宋明古方到今世民俗,讲述了四磨汤的济世传说。

    传说北宋乾德年间(公元 968 年),晋王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喜添三儿子赵德昌。小王子生得乖巧伶俐,招人喜爱,唯有一样让晋王爷不安:小德昌的肠胃一直不好,经常腹泻、腹胀、胃口也差。太医几经拿脉开方,都没有效果。晋王无奈,张榜告示:“凡治愈爱子疾病者,赏金千两,封地百亩……”

    一天,一银须老翁一言不发,揭榜直奔王府而去。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只见老翁从他那葫芦中取出四包药材,交御医用钵水磨后煎煮半个时辰,让小德昌喝下。连服三日后,小王子饮食正常,身体逐渐恢复,晋王大悦。

    原来,老翁姓游名连俊,字长卿,湖南衡山人。此药名叫四磨汤,因由木香、枳壳、槟榔、乌药等四味药用水磨服而得名。系游翁祖传秘方。婴幼儿服之行气导滞、调和肠胃十分灵验,久服无碍。“四磨汤”自此闻名。游翁告老还乡,回到湖南衡山(今衡阳)开了一间药铺济世救民,传授医道。由于“四磨汤”的疗效显著,当地老百姓纷纷前来购买。

    久而久之,民间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 1000 多年。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开先河,把四磨汤制成了更方便的现代汤剂——口服液,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推向市场,推广全国。

    本报记者  陈艳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