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咏马诗歌鉴赏

 山爷wzs0718 2014-01-31

古代咏马诗歌鉴赏

【马年话马】古代咏马诗歌鉴赏

    我国古典文学中,以马为体裁的诗歌不胜枚举。马作为一种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

    诗人通过对马的描写,来表达人生感受和情趣,抒写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卖骆马》写道:“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这首诗描写跟随自己五年的骆马,在临卖的时候,它回头向主人长嘶一声,表达了马对主人的依恋,抒发诗人对马怜惜之情。魏晋诗人曹操的《龟虽寿》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借助老马卧伏在马厩里,却有奔驰马千里的志向,表达诗人自己虽然年老了,却怀有奋发有为的远大志向。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天马歌》写道:“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这首诗描写天马的非同凡响。它在天空驰骋,连在云雾中飞行的龙,也只能跟在它后边。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则是一首爱情诗。每个人都有过儿时的生活,也都保存着对于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折枝花儿,骑匹竹马,学大人的样子弄饭,都是最寻常不过的。正是这些寻常不过的“儿嬉”,过后大抵都忘掉了。然而一经诗人的筛选、提炼,仿如从沙里淘出精金,晶光夺目,立即勾起了人们美好的回忆,陶醉于儿时的温馨旧梦之中。于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化为成语,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在中国古代,不论是车骑交通、狩猎、攻战,都离不开马。马的强壮与否和拥有数量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国力财力的重要标志。早在《诗经》时代,马就开始出现在了文学的视野中,《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如《小雅·车攻》的‘萧萧马鸣,悠悠旆旌’,雄俊健朗的良马以他一声长鸣奏响了英雄的乐章。之后,周穆王的“八龙之骏”、西楚霸王的“乌骓”雄风、汉武帝的“天马”吟咏……翩翩良马以它的性灵和雄威,走进了建功立业的英雄语境。到了魏晋时期,马的寓意更加丰富,一方面用以寄寓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一方面又用来蕴藏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悲巨痛。比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良马出兰池,连翩驱桂枝”(曹植《后图看骑马诗》)、“骢马高缠鬃,遥知身是龙。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横吹曲词·琅琊王)之类诗句,大量活跃在魏晋诗章中。在古人那里,不同种类的马称呼是不一样的。举其荦荦大者,如儿马、骒、驹、骟、骠、骝、骃、骅、骊、騧、骐、骓、骢、龙、驽等不一而足的称谓,都经过文人之手表达出不同的文化信息。而在唐代诗文中“马”意象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其意象却随着唐代分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初、盛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宝马、骏马、千里马”;而中晚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老马、病马、瘦马”。特别是初唐,良马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唐人对良马的崇尚达到极致,这从唐代养马、驯马、画马、咏马等的盛况便可窥见一斑。养马方面,据记载,“大唐承周、隋离乱之后,贞观初,仅得牝牡三千”1,“至麟德中,四十年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王溥:《唐会要》,第1302页)。从唐初的3000匹到唐高宗时期的70多万匹,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增加了这么多马匹,可见唐朝养马数量之众;画马方面,唐代墓壁上的“出行图”和“狩猎图”标示了唐代画马技术的高超;诗文方面,从唐太宗的“翻似天地里,腾波龙钟生”(《咏饮马》)、李白的“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天马歌》)、杜甫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胡马诗》)、李贺的“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马诗二十三首·其一》)等诗中,可以看出马在唐代诗文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据统计,在唐代诗歌中,专门咏马的就有150多首,涉及到马的就更多了。
  在唐代咏马诗人中,李贺和杜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李贺的诗作中,咏马的特多,径题马诗及句中谈到马的竟达八十三首,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马诗二十三首》,尤具特色”,杜甫的咏马诗虽不算多,“抛开作为道具出现的马,我们只看那些有所寄托的马。所查阅到的整篇为咏马且有代表性的杜甫咏马诗有12首”,但是他的咏马诗不但史料价值高,有些诗歌艺术价值也很高。“根据《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可以把杜甫的马诗按写作的时间排列。《房兵曹胡马》和《高都护骢马行》作于早期,《天育骠图歌》和《骢马行》作于他客守长安时期,《瘦马行》和《李雩县丈人胡马行》作于他陷贼与为官时期(安史之乱期间),《秦州杂诗·其五》、《病马》、《题壁上韦偃画马歌》、《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玉腕骝》、《白马》作于他漂泊西南时期”。   
    可见,马在古人生活中有着相当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和“舟、车”成为古代交通工具的“三大件”,故常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舟车劳顿、人仰马翻、船到码头车到站等说法。它们载着古人走过了几千年,华夏文明是舟行、马驰、车载的文明。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如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的相继问世,舟、马、车已经完成神圣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出行进入了机械化时代。诗歌记录了历史的轨迹,给我们研究古代交通工具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诗歌不愧是时代的另一种摄影机,给人重温文明的同时,又感受了古代生活的神秘与真实。


    1、供坐骑之用的一般叫“马”或“骑”,对马的体质和速度求不高。


    (1)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绵》)
    (2)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诗经:东山》)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此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骑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但逐渐为平民百姓所接受,当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至唐代骑马之风盛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骑马高手众多,由于不少诗人好建功立业,和马有关的诗作数不胜数,如李白、岑参等。女子骑马高手也不乏其人,而且身手敏捷,杜甫的《哀江头》摄下精彩的瞬间:“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天,一箭正坠双飞翼。”

    2、驿马,官用马,用来传递军情、官方文书或信函的马匹,此类型的马对体力和速度要求严格,需日行400里以上才达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各地设立统一的驿站,以方便传达命令和传输军情,自此历代均有驿站。一直到清代洋务派在全国设立邮局之后,才逐渐取消了“飞马传书”之传统。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郭茂倩《木兰诗》)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3)生初当乏飒爽姿,可怜邮传长奔驰。昨日甫从异县至,至今不得辞缰辔。(林则徐《驿马行》)


    3、战马,军用马匹,和驿马比较,要求更加严格,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专业的训练,西域出产的汗血宝马为马中上乘。

 

    战马大规模投入作战始于赵武灵王军事改革,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三次大规模的作战,损失的马匹高达几十万,数量之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西征,是凭借强悍勇猛的骑兵纵横驰骋,到达东欧平原的,震撼了中世纪的欧洲。
    (1)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项羽《垓下诗》)
    (2)马边悬男头,马头载妇女。(蔡琰《悲愤诗三首其一》)
    (3)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鲍照《代出蓟北门行》)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冰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相关阅读】带有马的诗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黄景仁《杂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南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