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川,诗人,散文家和随笔作家,本名刘军,儿子刘尊。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大学时代开始写诗,并投身当时全国性的诗歌运动,倡导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出版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庄重文文学奖(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1997)、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等。参加过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5)、法国巴黎瓦尔德玛涅国际诗歌节(1997)、美国芝加哥人文艺术节(2002)、德国柏林国际文学节(2004)等。其长诗《远游》曾由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2004年10月由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首演,指挥:EdodeWaart(荷兰)。其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实验戏剧,由孟京辉导演,于2006年5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公演。此外,西川还曾于2000年参加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的拍摄。出版有诗集《中国的玫瑰》(1991)。翻译有庞德、博尔赫斯、巴克斯特等人的作品。曾获《十月》文学奖(1988)、《上海文学》奖(1992)、《人民文学》奖(1994)、现代汉诗奖(1994)等,被录入英国剑桥《杰出成就名人录》。1995年应邀参加第26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6年作为加拿大外交部"外国艺术家访问计划"的客人访问萨斯卡图、图贾那和卡尔加里。其部分作品已被评为英、法、荷、西、意、日等国语言。 7,丁成,诗人、批评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写诗,后兼事批评理论。著有《我是那我是》、《蟑螂的微笑》、《四重奏》、《黑太阳》等近百部长诗及一万多首短诗,思想笔记《驯兽师日记》,长篇小说《人类园》,理论批评文集《异端的伦理》,主编《80后诗歌档案》。诗歌、理论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各类文学杂志,作品入选《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中国当代诗歌前浪》(欧洲)等重要选本。2002年发起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同年主持出版《蓝星—80后文论卷》,在中国诗坛引起巨大反响。其以《上海,上海》、《广场》、《2004悼词》等作品饮誉诗坛,其诗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颓废预言”,其人被誉为“时代的悲情歌手”著名诗句“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更是广泛流传,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代表人物。2008年居新浪、搜狐等近百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80后文学榜”十大诗人第一位,2009年被近百家媒体联合评选为“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 8、御风,本名王陶培,1987年7月出生,山东菏泽人,东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八零后诗人,菏泽市首届牡丹文学奖获奖者,作品散见于《胜利教育报》、《黄河口晚刊》、《东营民间文艺》、《山东公路》、《中外文艺》等。代表作《放生》、《乞丐》、《碎片》,著有诗集《另一种色彩》(中西书局)。其作品清新,大气。80后极其文雅的诗人,作品曾被诸多文选收集。现在研究方向当代文学,现代诗歌等。是山东优秀诗人最主要代表人之一。具有极其影响的诗坛位置。 中国音像出版社副总编审孙玉良认为其诗歌的艺术风采和完美的自然表达力是诗歌自我最本真的书写。 9、李成恩,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青年文学》、《十月》、《作品》、《滇池》、《天涯》、《绿风》诗刊等刊发表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2006-2007年合卷)、《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2007-2008中国诗歌选》、《2008中国年度诗选》、《2008:文学中国》、《2008年中国诗歌精选》、《2009中国年度诗选》《2009:文学中国》、《2008-2009:中国诗歌双年巡礼》等选本。著有诗集《汴河,汴河》、《雨落孤山营》、《春风中有良知》》、《高楼镇》、另有长篇小说《大学城》、随笔集《文明的孩子:女性主义意味的生活文本》等100多万字。入选由新浪读书、搜狐读书、天涯社区、荆楚网等媒体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80后文学排行榜”十大诗人之一,以及天涯社区、访谈中国网等媒体主办的“2009年中国80后十大作家文学榜”以及“2009年中国十大80后新锐诗人”之一。2010年八十后文学创作风云榜之诗人榜。 10、沈浩波,1976年出生,江苏泰兴人。沈浩波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的重要导火索。199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并成为同年诗歌大论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2000年5月,沈浩波被邀请成为广州出版社《中国新诗年鉴》编委;7月和一些朋友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作《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地震般的反响,彻底改变了中国先锋诗歌的走向;现居北京,为先锋诗歌网站“诗江湖”的版主,被中国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