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笑熬浆糊糊 2014-02-01

  多年来,从“西欧的十字路口”比利时到“非洲西北部王国”摩洛哥,从“佛教圣地”印度再到“金字塔之国”埃及,比利时籍摄影师哈利·格鲁亚特(Harry Gruyaert)用手里的相机记录着东西方微妙的光感变化,进而向人们展现东西方强烈的光影对比。他的摄影作品多次参加世界各地的摄影展,深受好评。例如,2011年比利时纪实摄影展、2010年莫斯科1989-2009年摄影作品展、2009年巴黎马格南现实主义照片展等等。

  1941年,哈利出生于比利时

  1959年至1962年,哈利就读于布鲁塞尔的摄影摄像学院(School for Photo and Cinema in Brussels)。毕业后,他来到法国巴黎成为自由职业者,同时担任弗兰德电视台摄影指导。

  1969年,哈利决定开始自己的摄影之旅,并迈出征程的第一步。他前往摩洛哥王国。就在这座非洲西北部的王国,他陶醉于王国绚丽的色彩和迷人的景致,用相机对其进行细致的描绘。万万没想到,记录摩洛哥王国的摄影作品让哈利一举夺得1976年“美国海外俱乐部柯达奖”,其摄影作品也收录于1990年出版的《摩洛哥画册》,哈利的摄影事业进入高潮阶段。

  1972年,哈利对慕尼黑奥运会(Olympic Games in Munich)进行全方位拍摄,并采用另类的拍摄手法对太空飞船阿波罗1号升空进行拍摄。至于另类的拍摄手法,是哈利通过对电视机上播出的画面进行抓拍,充分利用电视屏幕的色彩,使画面在镜头下得以完美还原。很明显,他并没有进行实地拍摄。1974年,这组作品在戴勒比尔画廊(Delpire Gallery)和菲利普斯拍卖会(Phillips de Pury & Co.)纽约分部进行展出。2008年,这组摄影作品成为了“巴黎图片月(Mois de la Photo)”的永久性展品。

  1976年和1987年,哈利分别去印度和埃及取景拍摄。与其他摄影师沉迷于对异国风情的刻画不同,哈利用独特的视角演绎这些城市周边的景观。例如,偏远的郊区、奇特罕见的大气现象。

  1981年,哈利成为马格南图片社的一员。2000年,他的摄影作品发行权授予比利时出版,2003年发行专门收录世界各地海岸图片的摄影集《堤岸》(Rivages),2006年发行摄影集《摄影小型本》(PhotoPoche),2007年出版《屏幕影集》(TV Shots)。

  至今,哈利的摄影作品不再使用正片反转冲洗,而是使用更加先进的数码冲印,进而更加符合哈利摄影的初衷,即展现摄影作品中层次分明的阴影效果。(实习编译:范迪、丁丁 审稿:郭文静)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Harry Gruyaert:自己的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