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赖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本能、本我、性的意义 过度依赖小心酿成心理缺陷

 青衣问道 2014-02-02
 过度依赖小心酿成心理缺陷


  很多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依赖的行为,如果我们身边有第二个人存在的时候,我们永远仰仗他去做事,而我们则成为那个享受成果的人,我们盲目地以为身边的人应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亲力亲为。很多时候,这种依赖性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体现,如果过于强烈的话,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这种疾病,更多的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体现出来。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在生活的很多重大领域里都放弃了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并且让被依赖者的需求取代了自己的需求。

  依赖型人格形成原因

  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它是一切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著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等。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依赖性的行为动机

  首先,他们中的有些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家长包办的环境中,父母把本该由孩子决定的事揽过来自己承担,待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具备“知觉型”特点,也就是更善于认知和学习,而不是做决定和判断,这样的人往往优柔寡断、依赖性强,虽然聪明却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那些做不了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不现实的完美主义渴望,企图把握所有的因素。这让他们变得“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或是让身边的人不够满意。而一旦他们做出了计划,也总会把能想到的所有情况都包括进去,最终却由于缺乏创造性,反而失败。

  法国心理治疗师皮纳认为:“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3种情况,有的人本来完全可以做决定的,但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放弃了这一权利。他们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方式好像在说:“你帮帮我吧,我倒乐得悠闲。”

  依赖型人格特征

  依赖性人格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对于别人情感和物质资源的饥饿和贪婪。存在著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以“吞噬”别人的情感、判断、决定为生。所以,他们的情感、自尊、自信是完全受制于人的,别人的情感和判断,决定著这些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常常乞求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但是,又不愿意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所以,他们对于自己所依赖的人,抱著一种既感恩、又不满的矛盾态度。由于依赖性人格者的心理资源有限,所以只能一味地为自己著想,表现得就特别自私,他们很难表现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

  依赖性人格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大都比较幼稚,最明显特征,是与别人缺少“界限”感。显得似乎是一见如故,实际上是本能地通过“套近乎”,来获得新的更多的“依赖源”。这种类型的男人,很容易激发起母性较足的女人的感动。反过来也如此。但是,随著关系的发展,就越来越象一家人甚至达到彼此不分的程度。这时候,很多人把这样的感情视为“伟大的爱情”。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依赖”状态。潜藏著很多危机。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从而使他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

  心理学家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 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气,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

  1、首先要矫正日常行为习惯。要认真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那些是习惯性地依赖他人去做,那些是自己做决定的。可以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

  2、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自己最依赖的人作为自己的监督者。

3、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道:

  (1)形成童年不良印痕。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印痕有关。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消极影响的话,把它们仔细整理出来,进行认知重构。

  (2)重建勇气。可以选择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游,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勇气,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克服依赖心理

  克服依赖的弱点,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心理学上,依赖心理常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对日常事情不能作出决策,总是希望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

2.由于害怕被别人遗弃,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

3.独立行动能力很差,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4.为讨好他人过度容忍,甚至放弃原则和自尊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5.害怕孤独,独处时有不安和无助感。

6.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接受分离。

针对依赖心理的这些特点,心理学家提出了消除依赖心理的有效方法:

第一,克服依赖习惯。当依赖成为一种习惯时,对人心理的影响就会达到根深蒂固的地步。你应该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应当依靠他人,哪些应由自己决定和把握,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增强自己作出正确主张的能力。

第二,增强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自我意识低下。

第三,树立奋发自强精神。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培养独立的人格。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独立自主的人格是克服依赖心理的重要保证。









依赖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本能、本我、性的意义




  根据荣格的观点,人们不应该让感情处于上风,或者说让感情控制自我的活动。一个被感情所控制或压倒的人就无法和他自己的内部世界保持正确的关系。


  但是在我看来,或许科学必然会影响伦理学,但是,科学毕竟不是伦理学。正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会尽量避免说应该不应该;可以不可以之类的指导人们怎样生活的话,我只告诉人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等等关于人的真相。并且,人是因为这种种真相,而不是因为伦理学,所以才这样或那样地活着的。在我看来伦理学永远会是科学的一个阴影。因为只有当科学不够用或科学懒惰的时候;科学不具有超越时代的时候,它才变得有效起来。
  当然,最伟大的伦理学往往是一种科学的预言,但很显然这种伦理学更像是科学而非伦理学,因为当它是作为科学的预言时,它只能作为科学而不是伦理学。比如,我们对孔子的信赖就决不是迷信!





  那么在关于人的感情方面,什么是人的真相呢?


  很显然,当我们重温荣格的观点时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人是非常或比较容易受感情的控制的。尽管这样或许会使人无法和自己的内部保持正确的关系,但我们还是无法否认人是容易受感情控制的动物。而在整个人的感情方面,控制人的感情事实上就是人的依赖或依赖情感。并且,事实上情感是什么?当我们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就无法否认感情就是依赖。因为当我们说我们对什么很有感情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是在说,我们非常依赖什么。比如,当一个游子说自己对故乡有着太深的感情时,其实他说的是自己太离不开故乡了,以至于当他是一个游子时,对故乡的依赖甚至变成了一种情结。




  很显然,依赖什么不是人的本能,但依赖本身却是人的一种本能。


  如果说一个人的感情部分就是人的本我,那么,我要说,依赖就是人的本我。而理性或不依赖才是人的自我。这个自我是社会化了的人,而非本我。尽管荣格和佛洛依德一样并没有把人的感情部分命名为本我,但是很显然,人的感情部分就是人的本我或人的本我中的一个部分。



  荣格说,如果一个人的切身环境中没有一个异性和他保持关系,使他能把自己的内部意象投射到她身上,那么,这种关系缺乏就会使人渴望成为除自身之外其所缺乏的东西。人类的自然状态本来就包括个体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不管它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而这种关系的缺乏必定会导致某些无法预料的结果。



  对此我们要说的是,正是这种必须把自己的内部意象投射到异性身上的这个事实以及需要,才使人依赖某个能投射他内部意象的人。我们经常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爱上某个人,其实,因为内部意象的投射,正是我们找不到原因的原因:我们爱上某个人的原因。




  而人类的自然状态本来就包括了异性和个体之间的依赖。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并非只能把自己的内部意象投射到异性身上,他同样能把自己的内部意象投射到某物身上,比如网络------并使这个对象具有性别——比如绘画。性,可以经过这种意象投射的改变,而使人在这种性的缺乏中仍然让人处在较健全的程度。而不健全的仅仅是他和异性的关系。并且,事实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性别的,在人们的投射中,象征中。所以,和异性关系的缺乏并不像荣格所说的那样,使人变成同性恋者。但是,的确容易使人更容易和同性相处而非与异性相处,并且,所依赖的,对之有感情的也很容易是同性,这是需要人们警惕的。同时,假如我们不把性当作甄别同性恋的尺度,而是把依赖当作甄别同性恋的尺度的话,那么,不幸就被荣格言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