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史上5大井喷行情(2008.9.20)

 顾界秘籍 2014-02-03
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有向中国经济蔓延之势时,本周,三大政府部门终于出手救市,加之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800点,已聚集了跌幅达71%的市场自然力量,这两股合力推动了市场的暴涨。昨日的沪深股市一改近期颓势,出现了A股历史上首次全线涨停的壮观景气。

    根据资料显示,自1996年12月16日中国A股市场实行10%涨跌幅限制以来,截至到昨日,沪指共出现过5个单日涨幅超过9%的交易日。最大的涨幅纪录是2001年10月23日,上证指数涨幅为9.86%。

    昨日上证指数大涨9.45%,排名第二位,而今年的“4·24”行情涨幅为9.26%,位列第三,这也是A股史上首次在一年之中大盘出现两次井喷行情;而A股史上著名的“6·24”井喷行情则排名第四。

    5大井喷行情均受政策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A股史上这五大单日涨幅超过9%的井喷行情均是受利好政策的提振。其中“6·24”行情的直接动力就是2002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的正式停止。

    2000年2月14日,证监会宣布,50%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政策,在网络科技股热潮的带领下,当日沪指大幅高开57个点,从1534.99点上涨到1673.94点,涨幅达9.05%,接下来延续了上涨趋势,直到上证指数在2001年6月达到2245点。从1534.99点到2245点,一年多的时间,涨幅达46%。

    2001年10月23日,受证监会停止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减持国有股的重大利好消息的影响,爆发了A股史上最大的单日巨幅反弹行情,当天上证指数暴涨9.86%,收于1670.56点,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然而,这波上涨势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攀升到1776点后便出现下跌趋势。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叫停国有股减持,沪指跳空高开142点,涨幅达9.25%,几乎所有的A股均涨停,最后报收于1707点。但连涨几天后又重归跌势,井喷行情宣告彻底失败,从此便绵绵阴跌到2005年的998点。

    今年4月24日,证监会宣布印花税从0.3%下调至0.15%,与4月20日出台的限制大小非减持规则《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一道催生了“4·24”井喷行情,当天,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大涨9.29%和9.59%,市场人气重聚,交易异常活跃,沪深两市分别成交1958.15亿元和772.1亿元,总量超过273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猛增一倍以上。此后,上证指数从2990点一路上升到3786点,涨幅达26%。然而,这波上涨行情仅维持不到半个月,就被全球经济恶化和大小非减持的噩梦给彻底击碎,一直跌到最低的1802点。

    井喷前都遭遇惨烈下跌

    对比这五次井喷行情,井喷前,市场都遭遇惨烈下跌,以“6·24”行情为例,产生于上证指数自2245点见顶之后一路下滑的大熊市之中,历经半年最低跌至1339点,虽然市场出现技术性反弹,但是依然人气低迷,成交量极度萎缩,沪市单日成交只有几十亿的水平。“6·24”井喷前上证指数处于1562点,距离2245点有30.4%的落差。

    今年的“4·24”行情,上证指数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从6124点跌至3000点区域,高达50%的跌幅堪称恐怖。而昨日的“9·19”行情产生的基础,则是“4·24”行情创出的高点3786点暴跌至1802点,跌幅高达52.4%。

    历次井喷走势对比

    从历次井喷的K线走势来看,除了2001年10月23日的井喷行情是在上证指数连续暴跌5个交易日而催生外,“井喷”出现之前,市场均走出了中阳线;利好公布后,市场均大幅跳空高开。但在大幅高开的状态下,两次“井喷”之后都遭遇了大量抛盘,盘中经历了高开低走的走势,最后又被多头顽强收复,收盘时都是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阳线。

    前4次“井喷行情”都伴以巨大成交量,“6·24”行情沪深两市共成交了897亿多元,造就了当时的历史天量;“4·24”行情两市成交金额达到了2728亿元,是自去年6月13日以来的最大成交,也是本轮下跌以来的最大成交。

    而此次的“9·19”行情却有些不同,尽管也伴随着头天的中阳线,也是大幅跳空高开,然而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放大,相比本周四,还呈现出了减少的趋势。

    综合来看,这五次 “井喷行情”尽管有相似之处,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和市场背景却各有不同,这也是影响每轮行情走势的关键问题。即使同样是在本轮暴跌区间中的“井喷行情”,“9·19”与“4·24”的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此次三项救市政策来自于三大政府部门,这意味着政府各部门的态度空前一致。而此次救市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从而影响全球经济。中国资本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受到政策利好的刺激,但随时都有可能受到还在进一步恶化的外围环境的影响。而以三鹿事件为轴心引发的民族品牌的信任危机,到底对国内企业有什么不利影响,还有待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