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地震知识,不让生命死于无知!

 水岸--- 2014-02-03

  (一)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当一个地震袭来时,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你完全被地震控制之间,你可以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在这十几秒钟内,应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的地方。在地震过程中“保持镇静”和“避免惊慌”这样做是有充足理由的。

  强烈地震发生时,人们受异常心理的驱使,会茫然若失,条件反射地采取本能行动,即恐慌和乱跑。这种本能行动必须加以制止收效最大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发生一次6级地震。据调查,在地震发生时70人当中,只有三人立即钻到桌子底下,其他人都是一感到地震就拚命往外逃,在极度慌乱中造成挤伤、踏伤,多数人被砸伤、砸死在门口。在这次地震受伤的六百五十四名重伤员中,有五百二十四人是在刚逃到门口时,恰好被倒塌的女儿墙或前檐墙所砸;这次地震死亡的四十一人中,有三十人是在上述情况被门口的附属建筑物砸死。而保持镇静,就地避震者,则多安然无恙。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地震过程是十分的短暂!是相当短促的。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当你正在学校上课时

  如果发生地震时,你正在教室里上课,就地避震是上策,而任课教师则要临时承担组织指挥者的责任

  遭遇地震时,正在上课的教师们应立刻向学生们大喊“卧倒!躲到书桌下!别动!卧着别动!”等命令。要不停地喊叫直到震动完全停止。

  教师要大声喊叫,是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并且不停的指示可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这能使教师和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应付这一切,这样就有可能减少惊慌。切莫惊慌,对于成年人这同样适用。震时知道怎样做,教师的沉着和坚定会产生一种信任感,那些常常由惊慌而导致的可怕的灾难也会因此避免。

  “蹲在课桌下!”“卧着别动!”教师发出的这个命令对正在上课的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在地震中应当怎样做时,是非常有用的。

  “蹲下”的姿势是手和膝,以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写字台下而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支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

  在家具下的另外一个安全姿势是静坐入定在家具下面,使双手都能自如地抓住写字台或桌子的腿。

  地震时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间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势。在学校中某些书桌实际上是扶手上带有一块写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学生实际上是躲不到书桌下面的,但他们却可利用排椅自己。在大型课堂,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间。

 

(三)当你正在楼房内时

  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如果你在办公楼里,就赶紧藏到办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办公室,撤离时要走楼梯。

  强烈地震破坏的照片几乎总是显示出各种建筑周围有一堆堆的碎石。事实证明,地震时一些严重伤亡者正是那些朝室外匆匆逃出的人。

  地震时,当人们试图逃开时,即使是他们没有被落下来的物体击中头部,也经常会跌倒或撞到东西上。

  须知:我国大中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框架结构,八度烈度时,只能使大楼墙体开裂和局部倒塌,有时九度烈度时,也不致使框架损坏。有鉴于此,大家切记不要跳楼,也尽量不要冒然向外逃,应当保持头脑冷静,就地选择避震地方。在单元楼房内,选择开间小的洗漱室及厕所为好,况且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也起一定的支撑和拉扯阻挡的作用。

 

(四)当你正在平房时

  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俱旁。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门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五)当你正在车间工作时

  正在生产岗位时地震来了,必须保持冷静,尽速就地避震,当机而行。千万不要乱跑,一定要采取紧急措施,使仪器、机床断电并停转。要迅速关闭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阀门。要迅即在机械设备下躲避。

  唐山棉纺厂的一个布机车间,三十名工人上夜班,地震时,除一人因逃离厂房被砸在门前外,其它人都躲在布机下面。厂房倒塌后,无一重伤和死亡。

  如果你在化工工厂工作,要按原订地震应急措施,采取防止易燃有毒气体外泄,强酸强碱等物质渗漏措施;限制反应进行。机械部份则要停电、关闭、停止运转。地震时大部份人员趋避,但需要有少数人在预先加固的支撑保护处监视险情,以便及时处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及蔓延。

  如果你是钢铁工人,工作在高炉旁,&127;地震时要避开炉门或铁水流淌的钢槽。但对炉体,震前就要保证地震冲击下的绝对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一些资料存储、重要档案储存库等电脑系统,要采取耐震措施,防止记忆损坏,造成严重后果。

 

(六)当你正在公共场所里时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往往因一哄而起的乱冲乱撞、互相拥护而导致人身伤亡,造成人为的损失。

  地震时处在车站、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剧院、体育馆、体育场或竞技场内,就躲在排椅之间。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千百人的剧院,正常散场时间也需十几分钟;震时混乱,挤、踩、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影剧院的工作人员,应事先培训,在发生地震、火灾等重大事件时,能够指挥群众,不慌不乱有秩序地疏散。对老弱妇孺的关照,人人有责。

 

(七)当你正在户外时

  大地抖动了……。请牢记:如果你在户外,就停留在户外,不要以为你的家属还在屋里,就冒着大地的抖动进屋去抢救,你要相信他们在屋里也会作好应急保护的。即使震后将家人压埋在废墟下,你在外还可以及时抢救,将他们营救脱险。国内外很多震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在短短的几十秒钟时间内,人们匆忙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砸死砸伤的几率最大。

  你在户外,要停留在开阔的地方。要远离上面可能掉下东西的建筑物其或上悬着高压电线的地方。

  震时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使用蜡烛、火柴等明火。

地震时汽车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地震开始时,假如你正在驾驶汽车,就请小心地减速把车停在路边;如果可能时,停车不要停在电线杆、路灯、桥或高层建筑物下。假如你正在桥上驾车,那么就请保持低速行驶,使你与后面的汽车拉开距离,然后停下来,系好安全带滞留在车内。

  骑在自行车上的人遇到地震,会使重心不稳,左右摇摆,难以控制,要赶快下车,按上下道顺序停放并就地蹲下。一定要注意防止上空飞落物的袭击。

 

 

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尤其是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发现地球内部和表面的物理、化学等微观的异常变化,而且还能直接观察到自然界的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析鉴别这些异常现象,从中提取发生地震的准确前兆信号,这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开展前兆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温、地应力、地下水、卫星照片分析以及动物异常活动筹现象的收集与综合分析。

 

(一)地震的微观前兆与监测

 1. 地震学观测

 用地震仪测定地面震动大小、发震时刻和地点等的一种观测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进行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1966年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中,人们曾总结出"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1975年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前,也发现很多前兆,尤其震前的小震群活动情况,对当地地震部们和政府作出短临预报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的准确预报,成为世界上成功预报大震的唯一范例。目前,用以预报地震的地震学方法很多,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相关性、地震概率统计、地震波速比等十多个项目,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预报手段。 

 2.地形变观测

 利用精密仪器观测地壳微小变化(包括倾斜、水平与垂直位移)来预报地震的具体方法。目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伸缩仪等,人们已能测出小于10-10的形变量和极细微且大范围的位移量,是监视大地活动的有效手段。

 3.地磁、地电、重力、地温观测 

 利用仪器监测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和地温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的方法。由于人类活动,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地温的干扰背景复杂,需要从中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作为预报辨别指标。

 4.地下水观测

 利用仪器观测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成份与气体含量、水温等异常变化,来分析地震前兆信息,进行地震预报的方法。由于地下水直接反映岩石圈中承压含水层的动态变化和携带 大量地壳深部元素变化信息,提供地壳应力变化情况,因而是当前比较广泛应用的重要预报方法。

 5.地应力观测

 利用埋设在地下一定深处的测试元件测定地下应力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的方法,是一种较直接、可靠的监测预报手段。 

 

(二)地震的宏观前兆与观测

 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观测其异常变化,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 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异常往往与气象、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注意分析鉴别。

 距离较近的大地震发生前常常伴有来自地底下低沉的轰鸣声,它与平时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现强烈闪光,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现大地的颤抖和房屋的晃动。如有这些现象,应及早采取家庭应急防御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