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世女俘 六位君王经手的萧皇后

 何明昌 2014-02-03

 海西举人四柱八字预测工作室http://zhuzongfa8.blog.163.com荣幸为您诠释和指点:性格、相貌、健康、学历、情感、婚姻、家庭、事业、前途、财运

 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红颜女子不计其数,但能像萧皇后这样历经改朝换代,陪伴过隋炀帝、突厥藩王等多位君主的女人却寥寥无几。

 小时候听评书,迷上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荒淫残暴的隋炀帝,娶了花容月貌的萧美娘,一对狗男女有商有量地祸国殃民。评书中的萧美娘,美则美矣,却极坏,就像《西游记》里的白骨精,或是《聊斋》里画皮的恶鬼。

 显然,被评书妖魔化的萧美娘,和史书中的萧皇后,绝不是一个人。萧皇后这一辈子,大富大贵、大起大落,她是胜利者手中妖艳的猎物,也是见证朝代兴替的明眸、顾影自怜的长叹。

                             捡来一方“红盖头”

 《北史》中记载,萧皇后的曾爷爷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传到其父萧岿这一辈时,梁朝已经七零八落了,不过萧岿依旧打着“梁”的旗号称王,把荆州、襄阳当作根据地,史称西梁(又称后梁)。萧岿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只是文人治国,往往手软,何况是在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公元581年,新登基的大隋皇帝杨坚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萧岿大喜,两家结亲可谓是找到了一座“硬靠山”。于是,萧家三位公主便兴冲冲地走上了政治婚姻的“T台”。

 很遗憾,虽然姐儿仨如花似玉,最后竟没一个被相中。原来,杨坚的“内当家”独孤皇后眼睛相当挑剔毒辣。况且,杨广的确是个招人喜欢的帅小伙儿。萧家姐儿仨被悉数拿下,理由很简单:生辰八字不合

 正当萧岿搔破头皮的时候,有人提醒他:是否请四公主试一试?四公主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她自幼被寄养在民间,衣衫褴褛,吃糠咽菜。细究起来,还是生辰八字惹的祸。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然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二月出生,就是“原罪”,纵使金枝玉叶也得掰断。

 乡野淳朴的性情,和萧家四姑娘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不着痕迹地嫁接在一起。这个冰清玉洁的花季少女,自然与众不同,《隋书》里称赞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

 “岿迎后于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于是,遂策为王妃。”算卦先生一个“吉”字,使得萧氏王廷,在公元582年终于攀上了至尊至贵的好亲戚。这时,新郎25岁,新娘13岁

                        夫妻同心 联袂夺储

 萧妃从民间学会了谨言慎行、恪守妇道。晋王伉俪成了朝野瞩目的“金童玉女”。杨坚和独孤皇后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杨广韬光养晦的手段的确是千古少有,后世的历史典籍,储存了杨广为老爹特制的“迷魂汤”。他装傻充愣,模仿父亲,取悦母亲。你俩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俩讨厌反感什么,我就远离什么。其十年如一日的矫饰和伪装,使天下人丧失了起码的判断能力。面对如此丈夫,老婆能怎么样?想必最佳的选择,就是跟在丈夫的屁股后边,打打下手罢了。

《资治通鉴·隋纪》记载了杨广、杨勇哥儿俩“斗法”的过程。太子杨勇不像在争宠,倒像是故意和父母斗气:爹娘腻味什么,他就干什么。本来好好的太子当着,折腾了几个回合,手头上的政治资本就输得一干二净。

 杨勇“多内宠”,老婆刚刚病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跟小老婆鬼混——独孤皇后最恨这种无情无义的行径。此外,杨勇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

 而杨广恰恰是另外一副姿态:老老实实地守着一个老婆,甚至拿丑女人、破幔帐装点门面。他本是多才多艺的主儿,但他家的乐器竟然落满了灰尘。

 有比较,才有差别,这就是最有力的竞争。杨广和萧妃酷似一对受气包儿,“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两口子小心翼翼地应酬鸡毛蒜皮,战战兢兢地迎合里里外外。肯下本儿,才可能有回报,两口子笑容可掬地引导着舆论、点头哈腰地塑造了声望。

 有萧妃默契的配合、温柔的抚慰,杨广彻底赢了。隋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31岁的杨广如愿以偿地坐上了东宫太子位。

                       靠边儿站

 成婚23年,杨广的确是位模范丈夫。可是,人一阔,脸就变了。仁寿四年(604年),杨坚卧病仁寿宫,居然诡异地死了。当天晚上,杨广就火急火燎地逼父亲的小老婆——宣华夫人跟自己睡觉。大隋朝的新皇帝,性压抑太久了,一旦当家作主,欲望的火山便势不可挡,喷涌而出。萧妃痛苦地摇头:好端端的仁德君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双足野兽”?

 虽说天下美女尽入股掌,但杨广表面上依然疼爱元配。一年后,杨广颁诏:“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35岁的萧妃晋升为萧皇后。这是她苦守了23年的酬劳。聪明过人的萧皇后也相当知趣,人老珠黄,色衰爱弛,何必搬个醋坛子,招皇帝腻味呢?

 《隋书·后妃列传》写道:“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感情危机恰恰潜伏在这种客客气气的情态之下:两口子不再交心,说话看脸色,言语找尺寸。萧皇后眼看着皇帝纵情淫乐,好大喜功,把隋文帝攒下的家底挥霍得一干二净。

 隋朝恢弘的大厦,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土崩瓦解。萧皇后惶恐地注视着朝野风云,实在插不上手。憋不住了,就拐弯抹角地劝两句吧。她提笔写就一篇长长的《述志赋》,文章低声细语,把好话都说尽了:“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很不幸,皇帝盐水不进。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头钻进了江都行宫里。既然天下失控了,索性“大撒把”。他告诉萧皇后:“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他还曾顾影自怜,跟皇后吹牛说;“好头颈,谁当斫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

 萧皇后不得不丢开最后一丝幻想,陪伴及时行乐的皇帝“趟浑水”。据《北史·后妃传》记载,有人禀告宫外马上要造反了,请示皇后怎么办。萧氏摆了摆手,惋叹道:“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

                    女战俘,最怕男人过手

 虽说杨广自诩的“好头颈”没人来砍,然而在618年的春天,他却被叛臣用一条裤腰带活活勒死了。

 刚得势的宇文化及,意味深长地打量着美丽的“女战俘”——大隋的正宫娘娘。《隋书·宇文化及传》交代得非常艺术:“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胜利者霸占六宫,和隋炀帝生前一模一样。萧氏的处境可想而知。

 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人到了这个岁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有非常奇特的女性例外,比如,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她生完孩子之后,还能把恺撒和安东尼两位罗马英雄迷得神魂颠倒。萧氏也是这种奇女子,步入中年,仍旧端庄、俊美。

 宇文化及从这位大美人身上,获取了帝王的幻觉。只不过,皇帝永远是天下的“头彩”,宇文化及的狂妄行为,马上招来灭顶之灾——争头彩的窦建德杀上门来。窦建德口口声声要为死去的杨广报仇,“大夏皇帝”宇文化及所在的聊城随即失陷。

 传闻,窦建德霸占了萧氏,惜乎尚未见到过硬的文献。有理由相信,在窦建德那儿,萧氏似未受辱。这是义军的政治需要,也受周围条件的制约。因为,窦建德身边蹲着一只“母老虎”,老婆曹氏几乎寸步不离,看得很紧;而且,萧氏留驻时间并不长,两三个月后,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萧氏。20年前,杨坚把这位宗室之女(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明可汗。后来,丈夫死了,义成公主便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

 《隋书》对此一笔带过:“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州(今河北广平),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不管情愿不情愿,萧氏就这么身不由己地走了。谁都能猜到,可汗身边的女人必须无条件地“从其胡俗”,萧氏和义成公主共同被纳入了处罗可汗的寝帐。后来,处罗可汗死了,姑嫂两个又顺理成章地嫁给他的弟弟——颉利可汗。

 萧氏早就断了重返长安的念头。既然已经国破家亡,江南春雨、中原杏花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在这荒蛮的塞外了此残生吧。所幸,还有个小孙子杨正道做伴儿。杨门骨血,是她最后的一点儿安慰了。

 魂归大唐

 寡妇门前是非多,多得后人都难以承受。公元630年,突厥大败,义成公主死了,颉利可汗遭擒。年届花甲的萧氏,含泪回到长安。按理说,萧氏仍属“战俘”,但她特殊的身份,居然赢得了大唐的礼遇。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归唐之后,她竟把李世民卷进了是非漩涡。

 萧氏归来,李世民给足了面子。一来,两家 “亲上亲”,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萧氏也算长辈;其二,李世民的智囊萧,是萧氏的亲弟弟。《北史》里说:“(萧氏)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

 坊间文人,更愿就此说风凉话,很多笔记都收录了相似的典故: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场盛宴,为萧氏接风。以贞观时代的标准,那种规格,连皇帝都觉得有些铺张。李世民笑呵呵地问萧氏:“您以为眼前的排场比隋宫如何呢?”

 想当年隋宫夜宴,廊下悬挂着上百颗硕大的夜明珠;殿前篝火几十堆,烧的尽是上好的檀香木,据说每晚都要烧檀香木二百车。萧氏不动声色地答道:“陛下乃开基立业之君,怎可与亡国之君相比!”这句话,贞观天子非常受用。

 所谓是非漩涡,还不是男男女女的风流事儿?据传,李世民倾慕萧氏,公开纳其为昭容。这又是一件捕风捉影的花边故事。其一,以唐朝的开化之风,即便李世民娶了萧氏,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若他果真纳萧氏为昭容,那《旧唐书》和《新唐书》绝不会只字不提。其次,萧氏归唐,已整整六十岁了,而大唐皇帝刚届而立之年。至多,李世民曾倾慕过传说中的萧皇后,“恨不相逢未嫁时”——仅此而已吧。

 长安城里的萧氏,深居简出,又孤独地生活了18年。“(贞观二十二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 终于,萧氏顶着“皇后”的哀荣走了。扬州,葬下一段千古风流,升起一轮皎皎明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