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

 北漂小馆 2014-02-04

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2008-03-24 19:01:54
  草成此文后数日,才得知熊秉明先生已于数月前辞世,享寿八十。甚感意外和难过。似熊先生这般有修养、有学识、有眼界的华人艺术家不多了。熊先生出身西南联大,修哲学,赴法一年后转习雕塑,艺术创作和教学贯穿一生。他早年做雕塑,与坚硬的石头、铁打交道,晚年却拿起柔软的毛笔,沉浸于中国书法艺术,我猜想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还乡”历程。熊先生的著作,有严密扎实的内容,也有深挚飞扬的情感,除了《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关于罗丹———日记择抄》、《看蒙娜丽莎看》等等也是值得一读的好书。现代文学馆有鲁迅像,是熊先生的雕塑作品。
  熊秉明先生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书名枯燥吓人,内文却摇曳多姿,是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作者将中国古代杂感式的书法理论加以整理,归纳为喻物、造形、缘情、伦理、天然、禅意六大系统,一一论述。加之熊先生身在海外,视野开阔,一些横向的联系和比较,都具有启发性。
  印象最深的,是熊先生说书圣王羲之好比西方音乐里的巴赫、近代绘画里的塞尚。“有一类艺术家不喜高谈哲理,也不奢谈情感,只追求技巧问题,他们并不是不感觉到思想和情感在作品中所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理论尽管很高超,情感尽管很浓烈,如果没有相应的技巧,艺术品终还是失败的。”熊先生是在“纯造形的美”一章里讨论王羲之的,认为他是技巧派的巅峰,也因此达到了书法的最高成就。
  我们通常会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是自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创造性由此而生,艺术的标准由此被确定,而技巧仅仅是必备的工具。一个艺术家可以仅仅通过追求技巧的完美而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吗?
  晋人曾把书法创作比喻为打仗,王羲之的字就像一场机智而诗意的战斗,运笔与结构变化无穷而又浑然一体,点画之间将白纸唤醒营造出生气弥漫的空间,情理交融挥洒着矫健的生命力,“有严肃,也有飘逸,有对比,也有和谐,有情感,也有明智,有法则,也有自由”,儒家从中看到正直高远的情怀,道家从中看到自然潇洒的风骨,无论持何种理想的书法家,都能从他的字中找到契合点,都把他当做伟大的典范。王羲之难以概括,难以归类,因为“王字的内容就是技巧,在书法的造形意义之外,不更立目的。然而他的技巧超越了所谓形式主义,因为在这纯技巧的后面,有一个人格,这技巧渗透着精神性”。
  像王羲之一样,巴赫也是一个难以归类的“圣人”,“有的认为他是属于法兰西型的,或者是意大利拉丁型的,有的认为他是典型的德国人,有人觉得他是神秘主义者,又有人强调他的写实特点”,后来者似乎都只能继承他的某一部分。巴赫像一个工匠一样毕生追求技巧,晚年更为突出,对于数学性的技术喜好,对于解决技巧难题的喜好,不断增长。
  技巧,不仅仅是工具,王羲之、巴赫这样大师中的大师告诉我们,技巧中蕴涵着通向最高峰的无限可能性,刻意的自我表达,却可能一叶障目,偏安一隅。对于主题先行的现代艺术,这或许是一剂良药。表达,是艺术家的天性,但是当表达成为根本目的之后,表达的力度可能会打折扣,更糟糕的是,表达自身可能会成为一场无意识的骗局。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定价:48.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