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岁以上报考研究生应谨慎 需提前做好规划

 淡泊宁静致远斋 2014-02-05

   在《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通知》中,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
  10月10日,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正式报名阶段。而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通知》中,存在多年的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考研年龄限制被取消,不少人将其视为教育公平的进步体现。
  记者了解到,30岁以上的考研人士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有的是为了升职,还有的则是为了理想。而在大龄考研人群中,报考专业硕士如MBA、MPA的人数占大部分,只有少数报考学术型硕士。专家建议,大龄人士应提前做好规划,谨慎选择考研,切忌冲动和跟风。
  10月11日,31岁的刘骏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了武汉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他刚刚辞掉工作,专心备考。“毕业几年,工作一直不顺心,想通过读研有一个新的机会。我辞掉工作,就是想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刘骏坦言。
  据了解,往年按照经费来源,招生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只针对国家计划内招生报考者提出年龄要求,后两类并没有年龄限制。从今年开始,不再有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区别,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因此年龄限制也就自然取消了。
  “虽然在研究生招生中,我们不太限制年龄,但40周岁以上的考生是无法享受公费或学校的奖助学金的。”据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院招生负责人李老师介绍,高校中非定向的大龄硕士研究生数量并不多。
  李老师调取了该校近三年非定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年龄情况,该校2011年硕士总人数2601人,其中30岁以上95人,35岁以上21人;2012年硕士生总人数2697人,其中30岁以上107人,35岁以上20人;2013年硕士生总人数2743人,其中30岁以上115人,35岁以上23人。
  “30岁以上的考生报考和考上的主要是专业硕士,尤其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报考的人数最多。这两个专业考上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30岁以上的考生,每年在10万人左右。”这类人群的考研动机一是升职的压力,学历是一个门槛,二是在工作中遇到了解决不了难题,特别是管理方面遇到瓶颈,想通过进一步学习来充实自己。第三,有的考生是为了增加人脉的广度。四是一些人收入稳定,空余时间多,自己想实现读研梦想。
  “大龄考研人群中混文凭的是少数,他们大都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方向。”大龄考生经历了社会的历练,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退出疲惫的职场回炉校园充电
  刘倩
  年龄:34岁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
  考研原因:增加人脉,提升自己
  家人态度:家人全面支持
  与宋云伟不同,目前正在北大读MBA全日制班的刘倩(化名)没有像他备考那么痛苦。刘倩考研时,正赶上国内高校进行MBA招生改革,北大等名校开始实行“提前面试”的政策,面试通过后,考生的成绩只要通过国家线即可,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一些工作多年的职场人的备考压力。
  记者与刘倩联系时,刘倩刚出北京南站,乘地铁前往北大上课。“考上北大MBA之后,我就怀孕了。现在孩子主要放在天津的婆婆家照料,我每周坐动车来北大上两天课,晚上回天津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谈到当初考研的初衷时,今年34岁的刘倩说,当时在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有九年时间了,已经做到了部门主管的岗位。但工作这么多年,人感觉很疲惫,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而且做人力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后来她的一个朋友学了MBA之后,感觉收获非常大,个人转型也比较成功。于是刘倩就动了考MBA的念头,一则考试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比较容易考,二则所学与她的工作岗位相关,对自身能有较大提升。“那时我还有一个考虑,自己岁数也不小了,可以在读书时要个宝宝,读书时带孩子总比工作时带孩子要容易一些。”
  刘倩和家人说了想法后,得到了支持。于是她下定决心考研。“当时的心气也挺高的,反正考研读研既牵扯精力又花钱,要读就读最好的,就选择了北大。复习时工作也不会辞掉,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继续工作,所以心态比较放松。”
  刘倩认为,自己大学时所学的理工专业对考研帮助很大,数学、逻辑基础都不错。工作时经常使用英语,英语底子也很好。所以通过了北大MBA的面试之后,她就比较放松了。每天都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看看书,然后就顺利地通过了笔试。“MBA属于专业硕士,本身就是要求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报考的人层次也相对较高,很多也都30多岁了。要让我们去考学术型硕士,肯定是拼不过学生的。”
  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的年龄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很多人为大龄研究生的就业感到担忧时,刘倩却对自己毕业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据我了解,很多企业确实对招聘常规职员有年龄限制,尤其一些知识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岗位,会要求职员年轻化。”刘倩解释,“但有些大龄研究生像我一样,辞职前就是主管了,我们再求职时也会去应聘类似的岗位。而这些岗位一般没有最高年龄限制的,有的甚至会要求30岁以上,如做人力资源、财务主管的,企业看重的是资历和经验,往往越有资历岁数也越大。”
  但刘倩仍然建议想辞职读研的职场人“别冲动,别跟风,规划好”,“辞职读研意味着你要有所放弃,有时放弃的甚至是别人很珍惜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冷静思考,理性规划。”
  刻苦考研只为评职称
  宋云伟
  年龄:35岁
  职业:主治医师
  考研原因:提高学历,参评更高职称
  家人态度:妻子经劝说后支持
  得知自己通过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宋云伟(化名)心里长长出了一口气。
  宋云伟已经35岁,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目前是主治医师。去年年初,单位领导透露,依照他的资历今年有机会评副主任医师职称,但晋升必须要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读的也可以。只有专升本学历的他,欣喜之余不禁为学历发愁。
  “按照规定,我必须要有医院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历。我想来想去,只有走考研这条路了。而且最好今年就能考上,否则还要再熬几年。”想到考研,宋云伟也头疼:一来岁数不算小了,学习吃力,二来儿子只有5岁,妻子工作也比较忙,复习考研无疑会加重妻子的负担。最头疼的是,自己英语底子差,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来备考,难度很大。
  妻子听他说要考研[微博],起初以为他在开玩笑,随后开始反对。“她觉得考研对于拖家带口的人而言太难了。但我很想试一试,于是说服她支持我。”
  去年三月,宋云伟开始着手复习。由于必须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一定难度。但考虑到只要拿到学历就行,他决定报考河北一家不知名高校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
  “我的英语水平差,词汇量小。开始时我就做阅读真题,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属于大纲词汇的就重点标记一下,平时一有时间就背单词、背句子。晚上再复习专业课和政治。”宋云伟说,怕回家后孩子吵闹影响复习,他经常下班后在办公室学到十点、十一点再回家。到家后,孩子往往都睡觉了。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让他感到内疚。然而,复习了几个月的宋云伟觉得效果并不理想,单词经常背了就忘,做英语阅读还是如读天书一般。他不禁开始焦虑起来,心情烦躁,失眠,经常有放弃的念头。妻子就时常给他打气,让他不要浪费之前几个月的努力。
  在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宋云伟终于和领导请下假来,可以全天复习。他还特意花了一万多元报了考研辅导班。“这个学员看起来很焦虑,经常问其他学生复习到哪了,有什么学英语的好办法。”考研辅导班的张老师对宋云伟印象深刻,“在辅导班中他的年龄比其他学生大不少。”
  初试成绩公布后,宋云伟的英语成绩正好压在了国家线上,他笑谈自己瘦了二十多斤,一切都值了。“虽然说是为了职称考研,但读研后肯定也会有不少收获。不过如果让我再为了职称考一次,我还真得重新考虑。”
  坚信考研改变命运
  王兵
  年龄:36岁
  职业:河南某中学高中历史教师
  考研原因:厌倦了小城市的模式化生活,勇闯北京。
  家人态度:反对
  36岁的王兵(化名)今年硕士毕业,他的考研经历可谓坎坷。他坚信考研意味着改变命运。但眼下,他的命运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
  1999年,王兵从河南老家的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当地一家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由于他的专业能力较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后来还当上了年级主任。但在这里工作了9年后,孩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却突然想考研。
  “当时也并非一时冲动,确实是对那样的生活产生了厌倦。”王兵回忆,在小城市里,生活传统、闭塞,每天面对相同的人、同样的琐事。他自认为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不想这样终老。有一次,他们来北京开会,大城市的丰富、多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时,王兵向妻子提出考研,他认为只有考到北京,才有资本在北京立足,离开小城市的单调生活。王兵记得,妻子当时震惊得“差点哭出来”。因为当时他们的生活非常稳定,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王兵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妻子听,但妻子仍不理解,认为是王兵想抛弃他们。后来,王兵的父母、岳父岳母等亲戚也都来劝他,但他不为所动。
  “当初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偷偷备考,打算考北京某名校的历史专业。专业课是我的强项,这些年也看了不少史学书籍,心里没底的就是英语。”王兵说,他复习英语时还经常向学校的英语教师请教,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是家人的反对让我心理负担比较重,尤其妻子一直心情很差,哭哭啼啼的,让我心里感到很愧疚,偶尔还会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但我考研的决心没有动摇。”
  2009年,王兵第一次考研失败了,各科都过了分数线,但总分不够。对于这样的结果,家人挺高兴,以为他会就此放弃。但成绩公布之后,王兵马上投入了新的复习中,比以前更刻苦了,家务事也很少过问。妻子见他态度坚决,只好默默支持。
  第二年,王兵以高分如愿考上了公费硕士研究生。在一群年轻学生中间,已有白发的他虽然显得有些扎眼,但他的研究生生活过得比较愉快,他还经常做些兼职来补贴家用。妻子靠着工资和积蓄,在老家过得还可以。他梦想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把家人接到北京来。
  然而,到研三时王兵才发现,岁数已经成为他就业越不过去的坎儿。无论是公务员[微博]还是企事业单位,不少都要求35周岁以下。一所中学的招聘老师直言不讳,“新来的老师大都要做班主任,你的年纪估计吃不消了。”而今年又恰恰是“最难就业年”,找份理想的工作谈何容易。
  家人劝说他回去发展,或是去省会。但王兵觉得自己回不去了。目前在学校附近地下室租住的他,看起来有点消沉、憔悴。“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目前还是找机会留北京。”
  “为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苏瑞娟
  年龄:35岁
  职业:任职于北京某事业单位
  考研原因:为了心中的研究生情结
  家人态度:鼓励他考研
  当然,也有一些大龄人士考研并没有太强的功利性,只是为了心中那份研究生情结或者名校情结。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还时常可以见到一些本科毕业后没有工作,为了考名校考研五六次的人,他们从“年轻学生”熬成了“大龄青年”,有的也成了校园奇谈。
  1981年出生的苏瑞娟就是一个有研究生情结的人。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高校任教。本科毕业之后,苏瑞娟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待遇很好,工作也比较清闲。工作几年之后,她嫁为人妇,老公在一互联网公司做主管,家庭也可谓美满幸福。
  “可是读研这个情结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让我有回校园读书的冲动。也可能和我的父母、老公都是研究生有关吧。”苏瑞娟说,自己本科听从父母建议,读了电子专业,但自己非常爱好文学,尤其对古诗文感兴趣,如果有机会读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自己来说将会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我和家人说了考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之后,出乎意料,他们都一致支持我。”苏瑞娟说,“但我又开始犹豫了:自己岁数也不小了,姑且不说是否能考得上,就算考上了以后找不到中意的工作怎么办?现在的工作毕竟稳定、待遇也不错。”
  后来,家人打消了苏瑞娟的顾虑,“家里有一定经济实力,即使毕业后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也没有关系,再读博士也是一种选择。”苏瑞娟的老公更是表示,到她这个年纪还有自己的理想已经不容易了,一定要坚持。
  在家人的鼓励下,苏瑞娟辞掉了工作,专心准备考研。由于家附近就有大学,她经常到学校的教室去上自习,有时还会去听听课程和讲座,慢慢地也有了做学生的感觉。
  “其实跟我年龄相仿,还在考研的人有不少。”苏瑞娟还加了一个大龄考研QQ群,里面的人大[微博]都30岁左右,有的人因为工作不顺利辞职考研,有的人则是毕业后一直在为上理想的大学而奋斗,很多人都心怀梦想。但像她这样“有钱、有闲”的大龄考研人并不是多数。大家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一些考研信息。
  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苏瑞娟发挥不够理想,没有通过初试。她表示明年还会再考,“为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 观点  半脱产或更适合职场人
  ●常艳伟,乐业中国人事行政总监
  现在确实有一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选择考脱产研究生,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但我个人不是特别赞成这种做法。
  从提升专业能力层面看,国内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一些教育机构也有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职场人的专业能力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当然,像化学、医学等领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脱产读研无疑能够学习得更细致、系统一些。但在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脱产读研对工作、择业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大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工作中全部应用,可能只能用到10%~20%。这样,与其花几年时间回学校读书,倒不如多和一些专家、学者甚至能力强的同事交流。
  我更担心的是,除了年龄之外,一旦年龄较大的职场人选择脱产读研,离开岗位、行业两三年,没有了实践操作,会使自己与现实有一些脱节。而有了更高的学历,他们又会期望更高的薪酬待遇,但企业可能并不会为此买账。这些都给他们的再就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企业的HR,我不太建议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走脱产读研这条路,除非要求必须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或为了其他功利目的。最好能通过半脱产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就能保证有工作的经验和阅历,在学习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建议
  大龄读研可更“功利”
  ●李春雨,职业规划师、新精英生涯高校事业部总监
  对于30岁以上的人选择读研,我的建议是考虑时要更加现实,更加功利,更加讲究平衡。因为他们不再有大把青春可以浪费,一个人在30岁左右应该进入职业和生活的平衡期,即使读研也要承担一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所以选择一定要慎重。
  首先,考研前或做决定前,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和衡量,能够从容地做出规划。
  其次,一定要认清自己考研的目的。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讲,一个人到45岁大概就到了职业发展的顶峰了,而30岁正接近职业发展向上冲的阶段,如果这时候选择离职读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能会是一种伤害。所以一定要看清读研是必需品还是补充品。如果是必需品,像体制内的单位就要求学历,那就要考虑读研;如果只是补充品,那就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比如在职读研。
  此外,有些人把读研看成是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在经济、家庭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完全是可以的。但此时的读研不是投资型,而是消费型。
  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
  ●张雪峰,海天考研全程规划专家
  对于一些准备考研的大龄考生,我对他们的建议是:
  第一,既然决定了要考就一定要有恒心,毕竟人到而立之年甚至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两年没收入,确实压力很大。
  第二,不建议考特别好的学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因为竞争对手会是全身心学习的考生,跟这些人竞争确实是压力很大。
  第三,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科分配的时间,战略上讲就是要“凑分”,即要多少分能够通过。比如说MBA[微博],这个专业近几年国家线最高划到过155分,那么考生的目标就是要过155分。通过分析发现考两科,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英语二满分是100分,管理类综合满分是200分。如果英语是你的弱项,那么你的任务就是过国家线。
  然后再进行分解,比如,英语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作文。其中作文是学生拿分的关键,阅读理解分值比较大。做好这两部分,其他部分稍微得点分就可以了。那么在复习英语时要弄好阅读,写好作文。而管理类综合得分的关键是写作和逻辑。最后达到凑出110分的目的。其他专业以此类推。
  声 音
  我考上硕士的时候已经30岁,而且是从本科物理学考到遗传学领域。我认为个人对专业的兴趣以及由此而来的内在动力是最有价值的,不赞成有些研友仅仅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改换工作环境。而对于真正希望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朋友,年龄不是障碍。
  ——网友claier
  考研最关键的不是能力,而是毅力,对于大龄考研者尤其如此。我见过很多大龄考研人,因为工作、家庭或者其他原因,觉得苦,觉得累,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了。这样的人是考不上研的,没有毅力也不会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所改观。
  ——网友nacy
  对大龄考生来讲,考研本来就有不小的难度,最怕孤军奋战,很容易放弃。所以最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大龄考研的QQ群。大家互通有无,互相激励,往往能坚持走下去。
  ——网友无敌风火轮

(责任编辑:张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