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歷史——奉賢縣志>>道路橋樑

 還舊樓主. 2014-02-05
 
       一、街道
 
       建国前,市政建设落后,凡公共设施靠征税或捐资建设。城镇街路大抵为青石板路、乱弹街石路乃至泥路,无排水管道,以砖砌明沟排水。街道狭窄,每逢集市,路人摩肩接踵,道路拥塞。

(一)街道改建

1、南桥镇街道的改建

1956年,县城南桥镇余庆桥至南桥国药店建成全县第一段柏油路。1958年南桥西街民房拆除后,街道拓宽至10.5米,1964年筑为柏油路,1978年改建为水泥路。1973年,南桥塘地下人防工程完成,原余庆桥放低,南桥十字街至人民中路可通行机动车辆。从1975年起,市、县两级投资,对南桥镇街道路面进行全面建设。随着居民新村的兴建,解放路东西向均延长,计1818米,造价256.63万元;南中路719.5米,造价69.89万元;新建路东西长1915米,造价213.98万元。至1984年,南桥镇改建和新建的街道主干道总长10747.1米,总面积达95237平方米。其中主街道54900平方米,人行道23200平方米。最长道路为新建路,东起上海四美味精厂,西至贝港。解放路路面最宽为20米。镇上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
 
南桥镇市、县投资市政工程表
 

1956年,南桥镇的下水道工程开始改建。北起余庆桥、南至今江海中学一段埋设直径300毫米水泥瓦筒,支管为砖砌圆筒,共有3道,1道在石皮弄,1道在云台弄,l道在协和弄。1964年铺设县政府门口至大礼堂的下水道,解决低洼地段常年积水问题。1966年铺设县政府至红旗弄的下水道,管径为600毫米。1972年为解决南桥塘人防工程排水问题,在防空壕外侧筑两道下水管道,管径为400毫米。1977年翻建沪杭公路至贝港(解放西路)下水道,口径为800~900毫米,支管为600毫米。新成路下水道口径为450毫米。至此,下水道的总长为8232米。

2、乡政府所在地集镇的街道改建

全县19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的街道,也相继得到改建或新建。原有街道一般拓宽4~6米,新建街道宽为10~16米,中间辟有绿化花坛,树有路灯线杆,两旁辟有人行道。沿街楼房对峙,店铺排列。至1984年,全县19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改建和新建街道的总长度为15171米。公社集镇,结合街道改建,普遍埋设300~600毫米的水泥管道,至1984年止,共埋设管道23120米。
 
1984年各乡政府所在地集镇混凝土结构街道建设汇总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