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捡漏与仿古是传承方式

 率我真 2014-02-05

  捡漏,实为发现和传承的良性方式,且是相对普遍的方式。

  捡漏,通常是把持有人不当宝甚至当假货来换取它人利润的形式,捡漏者则多是识宝者,宝才终于被发现并被珍藏。中国人捡漏的多总比外国人捡走好吧。
  有把“捡漏”归结于“劣”,这不够恰当。

  “捡漏与赌石”不同,严格的捡漏,是正常可取的行为。

  真正的“捡漏”只是商业行活动中的对应对方的正常手段。

  当然,另外一种或者说是多种“捡漏”中的无良行为,不仅是劣,更加可耻可恨当诛!

  从“寻宝”等类似节目中偶尔看到了真正低下可耻的“捡漏”,甚至根本就与“捡漏”词汇挨不上,其行为实际就是罪恶的骗取,竟然被媒体当作智慧技巧和运气来误导(没有进行必须的主持或者旁白纠正)。

  其实例不具体,避免纠葛(这些通常不要脸,有罪却理直气壮),比如社会见识广博市场经历丰富的人蒙骗偏远乡村老人获得贵重瓷器(什百万以上,而实际主人却艰难寒酸生存)或者其它什么珍贵宝贝,类似此种最多。本来,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有定不识宝的人家,会通过如今的电视收藏鉴欣节目大体知道自家的宝贝不能轻易出手,他们的生活命运会得以转变,孩子也可以上学并走出困境甚至改变人生。

  有人联合偏远乡村的双方熟人骗取贫困老人当时实际就价值数百万的大型青花珍品,只给了几千元,某种原因后又补给至二三万元。这种罪恶的骗子竟然上电视,还眉飞色舞地讲骗取过程,主持人竟然同样迎合称赞,甚至流露出羡慕不已的表情。

  某文艺人,慰问边远贫困老人时获得赠予文物,其行为更加可耻,是人都清楚那是老人不懂自己的传家价值而只当是城里人喜欢的旧物赠予的。那宝物却是千年极品皇家御用品,价值百万以上。

  当然,其它欺骗方式层出不穷。收藏人,没有骗取行的极少。而且,其欺骗程度多是人类德行最为低下的。他们靠骗取的宝贝成了富人甚至名人,而那些被骗的基本都是最贫困的无知百姓。基本都是人家的传家宝。

  遗存古代经典文物的仿制品,首先是传承。历代如此。

  当这种原本是传承的制品,被骗子拿去当成真品出卖时,意义就不同了。

  正如刀子,医生通常是救命,主妇是为切菜,凶手则是用来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