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看看热闹的新西兰华人聚会(实拍)

 齐鲁生 2014-02-05
2013-10-20 06:35

      其实,华人移民至西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当时,在西兰南岛的奥塔哥地区(Otago)发现了金矿,因而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华人淘金者。但是,这些最初到达新西兰的华人淘金者并不受欢迎,甚至是:受到歧视。为么呢?或许,除了种族歧视的原因之外,还有即是,当时登陆新西兰的华人登陆新西兰的欧洲白人在经济上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为此,1881年,当时的新西兰政府对于入境的华人开始施行人头税政策,以此来限制入境的华人数量。在最初的阶段,“人头税”规定:每位进入新西兰的华人需要向政府交纳10英镑的“入关费”,随后,“人头税”一涨再涨,至1896年,该项针对华人的“人头税”已经涨到了100英镑/人,但是,却依然挡不住华人进入新西兰的势头。1944年,在新西兰国内各种正义的呼声下,新西兰政府废止了针对华人的人头税这一歧视政策(下图所示,早期到新西兰的华人淘金者,注:此图片源于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网站。)

 

 

      2004年,当时的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宣布:政府拨出500万元资金,成立华人人头税遗产基金会,主要是用来资助和保护新西兰华人的文化,历史和语言等工作。至此,新西兰华人社团在新西兰境内得以蓬勃发展。。

 

  在一个周末,我带着我女儿参加了惠灵顿某华人社团组织的聚会活动。话说,在新西兰,各类华人社团经常举行“聚会活动”,当然,来宾们,也是来自五湖四海!  

 那天,当我进入“聚会现场”的那一刻,我乐了!  瞧,这情景,好似国内的婚礼现场。

                 室外如此,室内呢?呵呵,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  

         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我不得不叹:吃,真真的是咱们中华文化的重要一项! 

                         中国大包子,馄饨和饺子等食品,在新西兰很受欢迎呦    

      美食面前,诱惑了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瞧,这一“中西合璧”家庭,吃的好香呀   

                      现场除了各种美食之外,还出售各类中国传统小商品。

                  精致的各种中国小商品吸引了不同肤色的人们---流连驻足。  

                    即好玩又好看的中国灯笼吸引了这位孩童的视线。。

           除了吃喝之外,中西合璧的乐队也开始上演了。。 

                            正在候场的孩子们(上图)

 
演出现场,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吸引了我的视线。这位小姑娘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则是新西兰人(下图)。

                  

      看着眼前的热闹的华人聚会,我不仅想起了一位新西兰朋友对于“新西兰人”的定义,他说:未来的新西兰人即不是“白人”(欧洲移民)和“毛利人”(当地的土著),也不是华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终都将混成为一体,即,“我们”都将被称为新西兰人!  或许,正是由于当代新西兰政府和民众所持的公平,包容和开放的态势,才使得我们这些华人能够在此安居乐业,不是吗?

 

 

 

(注:据新西兰官方数据显示:依据现在的华人移民速度,至2030年,华裔人口数量预计将成为新西兰第二大族裔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