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201304-15
2014-02-05 | 阅:  转:  |  分享 
  
58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

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冯颖青,李勇,张宇清,王浩,陈源源,孙忠实,李悦,王鸿懿,谢良地,高平进,李南方,孙英贤,

李新立,严晓伟,陈晓平,赵连友,孙宁玲

通讯作者:孙宁玲?Email:nlsun@263.net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首先用于

高血压的治疗,继而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心肌病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β阻

滞剂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适应证明确,疗效肯定,

但因受到“β阻滞剂风波—Lindholm荟萃分析

[1]

和2006年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

高血压指南

[2]

”的影响,临床应用不足,特别是在

单纯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仍存在一些疑虑。鉴于此,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β阻滞剂在高血压临床合理应

用方面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专家的广泛讨论达成

以下指导建议。

1β阻滞剂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1.1指南推荐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β

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推荐与其他4类药[钙

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

的推荐等级是一致的。指出5类药均可作为初始和

维持用药,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应

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

临床疾病情况,合理选择某类降压药物。β阻滞剂

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

患者

[3]



1.2应用不足由于过分担心β阻滞剂的不良反

应,各级医生最常用的降压药排序,β阻滞剂列

第5位

[4]

,而在西方国家已超过30%

[5]

。在冠心病

患者中,据我国2007~2009年公布的调查数据

(13078例):β阻滞剂的使用比例为60%,其中心

肌梗死患者使用的比例为61.9%

[6]

,而与早年欧洲

(2006~2007年)EU-ROASPIREⅢ研究所公布的

β阻滞剂在冠心病中占有87.5%的使用率相比也有

很大差距

[7]



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β阻滞剂

的使用明显不足,与国外的使用和与指南推荐都存

在很大差距。那么,我国医生对β阻滞剂应用的顾

虑究竟在哪里呢?

1.3顾虑来源β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顾虑主要

来源于2005年Lindholm的荟萃分析。Lindholm

提出,β阻滞剂与其他药物相比增加了脑卒中和死

亡的风险,且对血糖不利

[1]

,由此推动了NICE指

南对β阻滞剂使用强度的修改。然而Lindholm荟

萃分析中的β阻滞剂主要为阿替洛尔。由于阿替洛

尔为水溶性,半衰期相对较短,一天1次给药不足

以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尤其是晨峰血压

[8]

,因

此,阿替洛尔的研究结果不宜推广至所有的β阻滞

剂。但这篇荟萃分析的观点影响了我国学者。从我

国高血压人群调查中发现,影响我国使用β阻滞剂

的因素,首先是担忧心动过缓,其次是担心长期大

量使用会对血糖、血脂带来不利影响,再次才是担

心对改善老年人中心动脉压和脑卒中预防作用不显



[9]

。而事实上,我国使用β阻滞剂的患者中,心

59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率控制是远远没有达标的。基于此,本指导建议的

提出是必要的。

2β阻滞剂的降压疗效、循证证据及应用观点

2.1β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理论依据β阻滞剂通

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慢心率、抑制

过度的神经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的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还通过降低交感神经

张力、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多层面保护

心血管系统,包括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律失常、

提高心室颤动阈值,预防猝死等。因此,β阻滞剂

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2.2β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循证医学证据

2.2.1短期降压疗效研究一项纳入1292例高血

压患者的单药降压治疗的研究显示:各类降压药物的

达标率是相似的

[10]

。GENRES研究

[11]

显示208例男

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纳入比索洛尔5mg组、氨氯地平

5mg组、氢氯噻嗪25mg组和氯沙坦50mg组,4

组24小时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1/8mmHg(1

mmHg=0.133kPa)、7/5mmHg、5/2mmHg和

9/6mmHg。BRIGT研究

[12]

显示2161例一级高血

压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的比索洛尔单药治疗,12周平

均收缩压降低25.29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14.14

mmHg,达标率为96.44%。上述研究提示β阻滞

剂的降压疗效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相似。

近几十年,国内进行了数百项高血压人群使用

β阻滞剂的临床研究,也涵盖了各种β阻滞剂的比

较研究,剂量为降压推荐剂量。但多数是小样本、

单中心的设计研究,也缺乏在中国高血压人群的注

册研究,表1列出了仅有的β阻滞剂在中国高血压

人群多中心降压研究,显示在中国单纯高血压人群

中,β阻滞剂具有明显的降压疗效。

2.2.2长期治疗预后研究早年许多大规模临床试

验,例如MAPHY

[17]

、MRC-2

[18]

、IPPPSH

[19]

、STOP-

Hypertension

[20]

和CONVINCE

[21]

等研究已经显示β

阻滞剂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长期临床转归,包括降低病

死率、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纳入了147项研

究的荟萃分析也显示,β阻滞剂在降低血压和心血管

危险方面与CCB、ACEI、ARB和利尿剂无统计学差



[22]



一些研究如LIFE研究

[23]

和ASCOT-BPLA研



[24]

显示β阻滞剂在防治脑卒中发生方面存在不

足,这两项研究均采用阿替洛尔为基础的治疗,但

分别联合了利尿剂(LIFE联合氢氯噻嗪,ASCOT-

BPLA联合苄氟噻嗪)。研究结果显示:β阻滞剂在

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上弱于对照组。Lindholm在荟

萃分析

[1]

中纳入以上两项研究结果的数据,得出

β阻滞剂组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高于其他降压

药16%的结果(95%CI:4%~30%)。在分析可

能的原因时,近期发表的荟萃分析给予了部分的解

答,荟萃分析显示传统β阻滞剂由于减慢心率导致

反射的压力波提前,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

中心动脉压增加,中心动脉增强指数增加,不利于

脑卒中的减少

[25]

。表2列出了上述β阻滞剂与其

他降压药物对照的长期预后研究。

2.2.3目前对β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认识

(1)β阻滞剂在高血压人群中的预后研究是有

限的,尤其缺乏新型β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终点事

件影响的研究;各种β阻滞剂比较的研究也很少。

(2)以往多数的β阻滞剂降压研究来源于阿替

洛尔,在与其他降压药物的比较研究中,并未显示

表1β阻滞剂中国人群降压疗效研究

研究病例数

治疗时间

(W)

药物及用法

(mg)

治疗前血压

(mmHg)

治疗后血压

(mmHg)

心率下降幅度

(次/分)

盐酸阿罗洛尔对中青年高血压

的降压疗效

[13]

2774

阿罗洛尔5~10,2次/天vs.

美托洛尔25~50,2次/天

149.7/97.6

150.5/98.1

135.4/85.6

138.0/88.8

11.7

10.7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

性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

研究

[14]

1948

卡维地洛10,2次/天vs.美托洛

尔25~50,2次/天

153.3/100.5

151.7/99.1

132.5/86.6

135.5/86.7

5.9

7.6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

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15]

2208

比索洛尔2.5~7.5,1次/天vs.

美托洛尔25~75,2次/天

152.9/98.2

149.2/97.8

131.5/82.2

131.5/81.9

9.2

8.1

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

中度高血压病399例的比较

[16]

3994

卡维地洛10~20,2次/天vs.

拉贝洛尔50~100,2次/天

153.8/99.8

156.8/100.5

137.3/87.8

46.3/91.5

6

6

60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表2β阻滞剂与其他降压药物对照的长期预后研究

研究病例数随访时间治疗终点事件

MRC-143695.8Atenolol,diureticvs.PL阿替洛尔较安慰剂减少25%卒中,19%冠脉事件,17%心血管事件

MAPHY32345.0Metoprololvs.HCTZ美托洛尔组较利尿剂组显著减少总死亡率(P=0.028)、心源性死亡

(P=0.048)和心源性猝死(P=0.017)

IPPPSH63574.0Oxprenololvs.PLβ阻滞剂组心肌梗死下降17%

CONVINCE164763.0Atenololvs.verapamil心血管事件统计学无差异(HR:1.02;P=0.77)

UKPDS

[26]

7589.0Atenololvs.captopril全因死亡统计学无差异(HR:1.14;P=0.44)

NORDIL

[27]

108814.5Anyβ-blockervs.diltiazem卒中、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统计学无差异,β阻滞剂组增加致死性和非

致死性卒中(P=0.04)

ELSA

[28]

23343.8Atenololvs.lacidipine卒中、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统计学无差异

INVEST

[29]

225762.7Atenololvs.verapamil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统计学无差异(10.17%

vs.9.93%)

LIFE91934.8Atenololvs.Losartan阿替洛尔组较氯沙坦组增加13%总死亡,25%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

ASCOT-BPLA192575.7Atenololvs.Amlodipine阿替洛尔组较氨氯地平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增加23%(P=0.0003);

心血管事件死亡增加25%(P=0.0001)

注:Atenolol:阿替洛尔;diuretic:利尿剂;PL:安慰剂;Metoprolol:美托洛尔;HCTZ:氢氯噻嗪;Oxprenolol:氧烯洛尔;

verapamil:维拉帕米;Losartan:氯沙坦;Amlodipine:氨氯地平;lacidipine:拉西地平;captopril:卡托普利

出优势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脑卒中

[30]

。从

药理特性上其水溶性、肾代谢特点,使此药的降压

疗效不能达到维持24小时,不能减少血压变异。

同时由于此药对β

1

受体阻滞的选择性不高,影响

糖脂代谢。在高龄老年患者治疗中,此药在降低心

率的同时增加24小中心动脉压及主动脉增强指数

等,因此阿替洛尔不是β阻滞剂中的代表药物,其

研究结果不宜推广到所有β阻滞剂

[31]



(3)新近的研究支持非阿替洛尔β阻滞剂的心

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阻滞剂。

单纯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证实卡维地洛80mg/d与阿

替洛尔100mg/d相比,减少了中心动脉压和脉压

[32]



奈必洛尔5mg/d与美托洛尔50~100mg/d相比,

治疗1年两组心率与外周血压下降相似,但奈必洛

尔组更好地降低了中心动脉压、中心脉压,减轻了

左室肥厚(P<0.01)

[33]



(4)β阻滞剂在不同年龄患者显示不同的疗效,

145811例高血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中青年患

者使用β阻滞剂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其他降压

药物相似(RR:0.97,95%CI:0.88~1.07),但

在老年人群中疗效劣于其他药物(RR:1.06,95%

CI:1.01~1.10)

[34]

。因此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对

于老年高血压强调不首选β阻滞剂。

(5)β阻滞剂与其他降压药物一样也存在不良

反应,应当给予高度重视。β阻滞剂的常见不良

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

糖脂代谢异常和对性活跃的男性可能会有所影响。

新型有血管舒张作用的β阻滞剂可增加一氧化氮

(NO)合成,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与老的β阻滞剂比较,不影响糖脂代谢,有望成为

有前景的降压药物

[35,36]



基于β阻滞剂多年来治疗高血压的大量循证医

学证据,国内外的高血压指南均推荐β阻滞剂为治

疗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物。2011年发表了《亚洲

高血压人群使用β阻滞剂的专家建议》,建议在亚

洲高血压人群中需规范、正确地使用β阻滞剂

[37]



3β阻滞剂的分类和代表性药物

3.1根据受体选择性的不同,β阻滞剂可分为三



[38]

3.1.1非选择性β阻滞剂竞争性阻断β

1

和β

2



上腺素受体,进而导致对糖脂代谢和肺功能的不

良影响;阻断血管上的β

2

受体,相对兴奋α受体,

增加周围动脉的血管阻力。其代表药物为普萘洛尔。

该类药物在临床已较少应用。

3.1.2选择性β

1

阻滞剂特异性阻断β

1

肾上腺素

受体,对β

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代表药物为比

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是临床中常用的β阻滞剂。

3.1.3有周围血管舒张功能的β阻滞剂该类药物

通过阻断α

1

受体,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卡

维地洛、阿罗洛尔、拉贝洛尔或者通过激动β

3



61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体而增强NO的释放,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

奈必洛尔。

3.2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β阻滞剂亦可分为三类

[38]

3.2.1脂溶性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组织穿透力

强,半衰期短,较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导

致该药中枢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2.2水溶性β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组织穿透力

较弱,很少通过血脑屏障。

3.2.3水脂双溶性β阻滞剂如比索洛尔,既有水

溶性β阻滞剂首关效应低、半衰期长的优势,又有

脂溶性β阻滞剂口服吸收率高的优势,中度透过血

脑屏障,既发挥了阻断部分β

1

的作用,也减少了

表3常用β阻滞剂的药理特性

β阻滞剂溶解度半衰期(小时)首关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主要消除器官

β

1

选择性

α

1

选择性

阿替洛尔水溶性6~100~1050~60肾+-

比索洛尔水脂双溶10~12<10>90肝、肾+-

美托洛尔脂溶性50~6040~50肝+-

酒石酸盐3~4

琥珀酸盐(缓释剂)12~24

卡维地洛脂溶性6~760~7530肝-+

阿罗洛尔水脂双溶10~12085肝、肾-+

奈必洛尔脂溶性12~197012~96肝、肾+-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常用β阻滞剂的药理特性

见表3。

3.3β阻滞剂常用的几种代表性药物

3.3.1比索洛尔比索洛尔是目前国内上市的β阻

滞剂中对β

1

受体选择性最高的药物。半衰期长,

谷峰比值为78%,每日给药1次,可有效控制24

小时的血压,尤其是清晨的血压高峰。比索洛尔通

过肝肾双通道代谢,轻中度的肝肾功能障碍不需调

整剂量,对于肝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基因多态

性对比索洛尔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个体间血药浓度

差异较小

[39]



3.3.2美托洛尔美托洛尔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ISA),口服后几乎被完全吸收,大部分在肝脏代

谢,70%由肝酶CYP2D6介导,CYP2D6的基因

多态性是决定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关键因

素,引起药物代谢有显著的个体和种族差异,其个

体间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较大

[40,41]



在中国人群中,CYP2D610有较高突变率,导致

代谢酶的活性降低,故临床应用应个体化

[42]

。美

托洛尔的半衰期短,平片常以1日2次的方式服用。

该药的缓释片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血药浓度

在24小时内相对平稳,可每日1次服用。

3.3.3卡维地洛卡维地洛是β受体非选择性的药

物,但它同时阻滞α

1

受体,产生周围血管扩张作用,

抵消阻滞β受体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及冠状动脉痉

挛的不良反应。卡维地洛同样存在肝代谢酶基因多

态性的问题,个体间药物浓度差异较大,每日1~2

次服用

[43]



3.3.4阿罗洛尔阿罗洛尔同样是β受体非选择性

的药物,同时阻滞α

1

受体,从而产生周围血管扩

张作用,抵消阻滞β

2

受体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及

冠状动脉痉挛的不良反应。阿罗洛尔还具有原发性

震颤的独特适应证。每日2次服用。

3.3.5奈必洛尔是一种消旋体,包括左旋体和右

旋体。为高选择性β

1

阻滞剂,无内源性拟交感作

用和膜稳定性。通过激动β

3

受体增强NO的释放,

产生血管舒张,不影响β

2

受体。奈必洛尔具有改

善冠状动脉的灌注,舒张外周血管,舒张心肌,增

加左室充盈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及胰岛功能影响

较少。每日1次服用

[44]



4β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疾病的临床

应用

4.1单纯高血压患者β阻滞剂作为5类一线降

压药物之一,尤其适合有心率增快等交感活性增高

表现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

联用以控制血压。联合方案是β阻滞剂与利尿剂或

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合用。CCB具有的扩张血管

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抵消β阻滞剂的缩血管及

减慢心率作用,两者联合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推荐的优化联合。

62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既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心率增快是导致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4065

例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登记研究提示,基线心率在

61~70次/分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心率>80

次/分时全因死亡增加39%,证实静息心率是高血

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提示

静息目标心率应<70次/分

[45]

。在LIFE研究中,

与心率<84次/分相比,持续或心率增快至84次/

分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新发心力衰竭风险增加1.59



[46]

。VALUE研究中,1年随访时即使血压控制

达标,心率>80次/分者较心率低者一级终点增

加53%,血压未达标者(BP<140/90mmHg),

一级终点增加34%

[47]

。2011年亚太高血压管理共

识也推荐静息目标心率<70次/分较理想

[37]

(图

1)。同时,心率过慢也会导致终点事件增加,一组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访4.8年的结果提示,心率与

心血管事件存在J型曲线,心率60~75次/分时

致死和非致死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发生率最低

[48]



因此,建议在高血压治疗中常规监测心率并给予控

制。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心率应作为一个重要

的监测指标。

不适宜首选β阻滞剂的人群包括老年人

[49]



肥胖者、糖代谢异常者。高血压治疗中不建议大

剂量β阻滞剂与大剂量利尿剂联合。β阻滞剂与

ACEI或ARB联合在单纯高血压患者不宜推荐,

对于中青年单纯高血压伴性活跃者或使用β阻滞剂

后明显乏力的患者β阻滞剂的使用要慎重。β阻滞

剂的禁忌证请参考指南以及药品说明书。

4.2有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

竭)

4.2.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

者中尚缺乏大规模、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评估β阻

滞剂对预后的影响,REACH注册研究表明,β阻

滞剂不能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仅有冠心病危险

因素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

[50]

,但荟萃分析显示

β阻滞剂减少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心肌梗死事件

[51]



β阻滞剂可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症状、减轻室壁张力而减少心肌重构、延长舒张期

而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血管事件,因此国内外冠

心病指南均指出β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的推荐药

物,尤其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

2012年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

与治疗指南建议,若无禁忌证均应使用β阻滞剂(1,

A)

[52]

。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

断和治疗指南指出若无禁忌证,24小时内常规应

用β阻滞剂并长期使用(1,B)

[53]

。2012年美国

心脏协会(AHA)稳定性冠心病指南建议β阻滞

剂应用于合并心力衰竭(1,A)、心肌梗死后和心

绞痛患者(1,B),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降压治疗可优选ACEI或β阻滞剂

[54]

。在INVEST

研究中225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替

洛尔和维拉帕米对照治疗,显示静息心率每增加5

次/分,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6%

[29]

。对于高血压

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减慢静息心

率至55~60次/分;治疗后进行中等量活动时,

心率应较静息增加少于20次/分。严重心绞痛患

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分

[55]



4.2.2高血压合并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HFPEF)高血压易导致左室肥厚和心房颤动以

及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不全。约70%HFPEF患者

有高血压病史,对于此类患者,β阻滞剂具有减慢

心率以改善左室充盈(尤其是运动时的左室充盈)、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然而,研

究却提示ARB、ACEI、β阻滞剂等并不能改善

单纯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心率>75次/分的中青年患者)

目标血压<140/90mmHg

目标心率60~75次/分

血压不达标

心率<75次/分

如患者可耐受β阻滞剂,可逐

渐增加β阻滞剂剂量

加用二氢吡啶类CCB

或ACEI(或ARB)+利尿剂

β阻滞剂或

ACEI或ARB

心率≥75次/分

图1单纯高血压患者使用β阻滞剂的建议流程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

抗剂;CCB:钙通道阻滞剂

63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HFPEF患者的临床预后

[56]

。OPTIMAIZE-HF研究

入选的HFPEF患者中,接受β阻滞剂并未降低死

亡率或再住院率

[57]

。荟萃分析亦未显示β阻滞剂

改善HFPEF患者的死亡率

[58]

。2012年欧洲心力衰

竭指南仍建议β阻滞剂可作为HFPEF伴心室率增

快患者尤的优选药物

[59]



4.2.3高血压合并收缩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心

力衰竭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欠佳的严重并发

症。3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大型临床试验

(CIBISⅡ

[60]

、MERIT-HF

[61]

和COPERNICUS

[62]



分别应用选择性β

1

阻滞剂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

洛尔缓释片和卡维地洛,显示β阻滞剂使死亡率降

低34%~35%,心源性猝死下降41%~44%,提

示β阻滞剂长期治疗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状

况,降低住院率,减少死亡率。国内外心力衰竭指

南均推荐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这3种β阻滞

剂。美托洛尔平片与缓释片属同一种活性药物,早

年有研究观察了美托洛尔平片与安慰剂比较治疗慢

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发现美托洛尔平片有改善活动

耐力或病死率的趋势,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包括MDC试验

[63]

,我国亦发表了一些小规模美托

洛尔平片的研究,提示心力衰竭患者能从治疗中获

益,且耐受性良好。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中国

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仍建议美托洛

尔平片可以用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64]

。SENIORS

研究显示,奈必洛尔也可减少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

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住院率

[65]



建议所有高血压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β阻滞剂,而且需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

不能耐受。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

和Ⅲ级病情稳定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的阶段B

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可以立

即应用,心功能Ⅳ级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予以使用

[66]



β阻滞剂均应从极小剂量起始,如比索洛尔1.2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12.5mg,每日1

次;美托洛尔平片6.25mg,每日2~3次;卡维

地洛3.125mg,每日2次。如患者能耐受,每隔2~4

周将剂量加倍,直至达到心力衰竭治疗所需要的目

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临床试验的最大日剂量:

比索洛尔10mg,美托洛尔缓释片200mg,美托

洛尔平片150mg,卡维地洛50mg,但需依据患

者的耐受状况而定。奈必洛尔尚无心力衰竭适应证。

治疗宜个体化,目标剂量的确定一般以心率为

准: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分(不低于55次/

分)即为达到目标剂量或耐受剂量(图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心率>70次/分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心率>70次/分

目标静息心率50~60次/分目标静息心率55~60次/分

目标血压<130/80mmHg

β阻滞剂或ACEI或ARB

心率不达标

逐渐增加β阻滞剂剂量

图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的β阻滞剂应用

流程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

抗剂

5临床建议

5.1高血压伴交感活性增高及心率偏快(静息心

率≥75次/分)的中青年患者、高血压伴冠心病

或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心室率快者)

优先推荐使用β阻滞剂。

5.2不适宜首选β阻滞剂的人群包括老年人、肥

胖者、糖代谢异常者、脑卒中、间歇跛行,严重慢

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忌用于合并支气管哮喘,Ⅱ

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

5.3对使用常规剂量β阻滞剂血压未达标,而心

率仍≥75次/分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可加大β阻滞

剂剂量,有利于血压和心率双达标。治疗的过程应

常规进行血压和心率的评估。单纯高血压患者如能

耐受心率管理在60~75次/分。

5.4单纯高血压患者使用β阻滞剂后如心率已降

至55次/分(静息状态)以下血压仍未达标者可

联合二氢吡啶类CCB,血压已达标者可适当缓慢

64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减少β阻滞剂的剂量。

5.5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β阻滞剂

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在患者可以耐受状态下尽可

能增加剂量使心率达标。对不能耐受β阻滞剂者要

慎重评估,缓慢减少剂量,切勿突然停药。

5.6对不适宜的人群,但临床存在交感激活以及

心率≥75次/分(合并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或

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评估后使用β阻滞剂,

并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建议使用比索洛尔、卡

维地洛、阿罗洛尔或奈必洛尔。

5.7使用β阻滞剂时应监测血糖、血脂,定期进行

血压和心率的评估,有效地进行血压以及心率的管理,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使用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6小结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之

一,循证医学及荟萃分析显示β阻滞剂具有明确的

降压疗效和心血管保护作用,支持β阻滞剂在高血

压治疗中一线的降压地位,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

β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

状态的单纯高血压患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

病、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

高β

1

选择性的β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

或兼有血管舒张作用的β阻滞剂如卡维地洛、阿罗

洛尔或奈必洛尔可以作为优先推荐使用。对使用β

阻滞剂血压未达标者可联合长效CCB。β阻滞剂与

ACEI(或ARB)联合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各类高血压患者均要进行血

压和心率的管理,血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心率达

标。鉴于β阻滞剂降压疗效确切,对心血管系统保

护作用明确,建议β阻滞剂仍应作为中国高血压患

者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一。

学术顾问赵连友

专家建议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晓平陈源源冯颖青高平进李勇

李悦李南方李新立孙宁玲孙英贤

孙忠实王浩王鸿懿谢良地严晓伟

张宇清赵连友

执笔专家冯颖青

参考文献

[1]LindholmLH,CarlbergB,SamuelssonO.Shouldbetablockers

remain?rstchoiceinthetreatmentofprimaryhypertension?A

meta-analysis[J].Lancet,2005,366(9496):1545-1553.

[2]SeverP.NewhypertensionguidelinesfromtheNational

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andtheBritish

HypertensionSociety[J].J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

2006,7(2):61-63.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

42-93.

[4]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

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

32(3):264-269.

[5]WolfM,HeutenHG,DeSwaefA,etal.Theevolutionof

hypertensiontreatmentinBelgium,apharmacoepidemiological

study[J].ActaCardiol,2012,67(2):147-152.

[6]张海波,张丹,李静,等.β受体阻滞剂在中国高危冠心

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

27(6):422-425.

[7]PajakA,JankowskiP,Kawecka-JaszczK,etal.Changesin

secondarypreventionofcoronaryarterydiseaseinthepost-

dischargeperiodoverthedecade1997-2007.Resultsofthe

CracovianProgramforSecondaryPreventionofIschaemic

HeartDiseaseandPolishpartsoftheEUROASPIREⅡandⅢ

surveys[J].CardiolPol,2009,67(12):1353-1359.

[8]NeutelJM,SchnaperH,CheungDG,etal.Antihypertensive

effectsofbeta-blockersadministeredoncedaily:24-hour

measurements[J].AmHeartJ,1990,120(1):166-171.

[9]张丹,李静,李希,等.β受体阻滞剂在中国高危冠心病

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

(6):422-425.

[10]MatersonBJ,RedaDJ,CushmanWC.AmJHypertens.

DepartmentofveteransAffairssingle-drugtherapyof

hypertensionstudy.Revised?guresandnewdata.Departmentof

VeteransAffairsCooperativeStudyGrouponAntihypertensive

Agents[J].AmJHypertens,1995,8(2):189-192.

[11]Suonsyrj?T,Hannila-HandelbergT,PaavonenKJ,etal.

Laboratorytestsaspredictorsoftheantihypertensiveeffects

ofamlodipine,bisoprolol,hydrochlorothiazideandlosartan

inmen:resultsfromtherandomized,double-blind,crossover

GENRESStudy[J].JHypertens,2008,26(6):1250-1256.

[12]ChannarayaV,MaryaRK,SomasundaramM,etal.Efficacy

andtolerabilityofaβ-1selectiveβblocker,bisoprolol,asa

first-lineantihypertensiveinIndianpatientsdiagnosedwith

essentialhypertension(BRIGHT):anopen-label,multicentric

observationalstudy[J].BMJOpen,2012,2(3):e000683

[13]党爱民,刘国仗,蔡迺绳.盐酸阿罗洛尔对中青年高血压

的降压疗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2):163-

166.

[14]赵秀丽,胡大一,孙宁玲,等.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

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

志,2006,14(4):314-316.

[15]石湘芸,赵勇,谢晋湘,等.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

65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3,11(4):

340-344.

[16]郭冀珍,邵剑华,潘其兴,等.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

轻、中度高血压病399例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0,19(2):81-84.

[17]WikstrandJ,WarnoldI,OlssonG,etal.Primaryprevention

withmetoprolol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Mortalityresults

fromtheMAPHYstudy[J].JAMA,1988,259(13):1976-1982.

[18]Noauthorslisted.MedicalResearchCounciltrialoftreatment

ofhypertensioninolderadults:principalresults.MRCWorking

Party[J].BMJ,1992,304(6824):405-412.

[19]Noauthorslisted.Cardiovascularriskandriskfactorsin

arandomizedtrialoftreatmentbasedonthebeta-blocker

oxprenolol:theInternationalProspectivePrimaryPrevention

StudyinHypertension(IPPPSH).TheIPPPSHCollaborative

Group[J].JHypertens,1985,3(4):379-392.

[20]DahlofB,LindholmLH,HanssonL,etal.Morbidityand

mortalityintheSwedishTrialinOl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

(STOP-Hypertension)[J].Lancet,1991,338(8778):1281-1285.

[21]BlackHR.,ElliottWJ,GranditsG,etal.Principalresultsofthe

ControlledOnsetVerapamilInvestigationofCardiovascular

EndPoints(CONVINCE)trial[J].JAMA,2003,289(16):2073-

2082.

[22]LawMR,MorrisJK,WaldNJ.Useofbloodpressurelowering

drugsinthepreventionofcardiovasculardisease:meta-analysis

of147randomisedtrialsinthecontextofexpectationsfrom

prospectiveepidemiologicalstudies[J].BMJ,2009,338:b1665.

[23]Dahl?fB,DevereuxRB,KjeldsenSE,et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andmortalityintheLosartanInterventionFor

Endpointreductioninhypertensionstudy(LIFE):arandomised

trialagainstatenolol[J].Lancet,2002,359(9311):995-1003.

[24]Dahl?fB,SeverPS,PoulterNR,etal.Preventionof

cardiovasculareventswithanantihypertensiveregimenof

amlodipineaddingperindoprilasrequiredversusatenolol

addingbendroflumethiazideasrequired,intheAnglo-

ScandinavianCardiacOutcomesTrial-BloodPressure

LoweringArm(ASCOT-BPLA):amulticentre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5,366(9489):895-906.

[25]DingFH,LiY,LiLH,etal.Impactofheartrateoncentralhe-

modynamicsandstroke:ameta-analysisofβ-blockertrials[J].

AmJHypertens,2013,26(1):118-125.

[26]Noauthorslisted.Tightbloodpressurecontrolandriskof

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intype2

diabetes:UKPDS38.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Group[J].

BMJ,1998,317(7160):703-713.

[27]HanssonL,HednerT,Lund-JohansenP,etal.Randomised

trialofeffectsofcalciumantagonistscomparedwithdiuretics

andbeta-blockersoncardiovascularmorbidityandmortality

inhypertension:TheNordicDiltiazem(NORDIL)study[J].

Lancet,2000,356(9227):359-365.

[28]ZanchettiA,BondMG,HennigM,etal.Calciumantagonist

lacidipineslowsdownprogressionofasymptomaticcarotid

atherosclerosis:principalresultsoftheEuropeanLacidipine

StudyonAtherosclerosis(ELSA),arandomized,double-blind,

long-termtrial[J].Circulation,2002,106(19):2422-2427.

[29]PepineCJ,HandbergEM,Cooper-DeHoffRM,etal.A

calciumantagonistvsanon-calciumantagonisthypertension

treatmentstrategyfor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

TheInternationalVerapamil-TrandolaprilStudy(INVEST):

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3,290(21):2805-

2816.

[30]WiysongeCS,BradleyHA,VolminkJ,etal.Beta-blockers

forhypertension[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2,

8:CD002003.

[31]ChrysantSG,ChrysantGS.Currentstatusofβ-blockersforthe

treatmentofhypertension:anupdate[J].DrugsofToday,2012,

48(5):353-366.

[32]ShahNK,SmithSM,NicholsWW,etal.Carvedilolreduces

aorticwavereflectionandimprovesleftventricular/vascular

coupling:acomparisonwithatenolol(CENTRALStudy)[J].J

ClinHypertens,2011,13(12):917-924.

[33]KampusP,SergM,KalsJ,etal.Differentialeffectsof

nebivololandmetoprololoncentralaorticpressureandleft

ventricularwallthickness[J].Hypertension,2011,57(6):1122-

1128.

[34]KhanN,McAlisterFA.Re-examiningtheefficacyofbeta-

blockersforthetreatmentofhypertension:ameta-analysis[J].

CMAJ,2006,174(12):1737-1742.

[35]BakrisG,FonsecaV,KatholiRE,etal.Metaboliceffects

ofcarvedilolvsmetoprolol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

mellitusandhypertension: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

JAMA,2004,292(18):2227-2236.

[36]WeissRJ,SaundersE,GreathouseM.Ef?cacyandtoler-ability

ofnebivololinstageⅠ-Ⅱhypertension:apooledanalysisof

datafromthree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monotherapy

trials[J].ClinTher,2011,33(9):1150-1161.

[37]TomlinsonB,DalalJJ,HuangJ,etal.Theroleofβ-blockersin

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anAsianperspective[J].Curr

MedResOpin,2011,27(5):1021-1033.

[38]López-SendónJ,SwedbergK,McMurrayJ,etal.Expert

consensusdocumentonbeta-adrenergicreceptorblockers[J].

EurHeartJ,2004,25(15):1341-1362.

[39]NozawaT,TaguchiM,TaharaK,etal.In?uenceofCYP2D6

genotypeonmetoprololplasmaconcentrationandbeta-

adrenergicinhibitionduringlongtermtreatment:acomparison

withbisoprolol[J].JCardiovascPharmacol,2005,46(5):713-

720.

[40]KirchheinerJ,HeeschC,BauerS,etal.Impactoftheultrarapid

metabolizergenotypeofcytochromeP4502D6onmetoprolol

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J].ClinPharmacol

Ther,2004,76(4):302-312.

[41]RauT,WuttkeH,MichelsLM,etal.ImpactoftheCYP2D6

genotypeontheclinicaleffectsofmetoprolol:aprospective

longitudinalstudy[J].ClinPharmacolTher,2009,85(3):269-

272.

[42]Carcia-BarceloM,ChowLY,ChiuHF,etal.Geneticanalysis

oftheCYP2D6locusinHongkongChinesepopulations[J].

ClinChem,2000,46(18):18-23.

66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4期

[43]SehrtD,MeinekeI,TzvetkovM,etal.Carvedilolpharmaco-

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inrelationtoCYP2D6and

ADRBpharmacogenetics[J].Pharmacogenomics,2011,

12(6):783-795.

[44]KampO,MetraM,BugattiS,etal.Nebivololhaemodynamic

effectsandclinicalsigni?canceofcombinedbeta-blockadeand

nitricoxiderelease[J].Drugs,2010,70(1):41-56.

[45]PaulL,HastieCE,LiWS,etal.Restingheartratepattern

duringfollow-upandmortalityinhypertensivepatients[J].

Hypertension,2010,55(2):567-574.

[46]OkinPM,KjeldsenSE,JuliusS,etal.Effectofchangingheart

rateduringtreatmentofhypertensiononincidenceofheart

failure[J].AmJCardiol,2012,109(5):699-704.

[47]JuliusS,PalatiniP,KjeldsenSE,etal.Usefulnessofheart

ratetopredictcardiaceventsintreatedpatientswithhigh-risk

systemichypertension[J].AmJCardiol,2012,109(5):685-692.

[48]SallesGF,CardosoCR,FonsecaLL,etal.Prognosticsigni?-

canceofbaselineheartrateanditsinteractionwithbeta-

blockeruseinresistanthypertension:acohortstudy[J].AmJ

Hypertens,2013,26(2):218-226.

[49]CampbellNR,KhanNA,HillMD,etal.2009Canadian

HypertensionEducationProgramrecommendations:the

scienti?csummary--anannualupdate[J].CanJCardiol,2009,

25(5):271-277.

[50]BangaloreS,StegG,DeedwaniaP,etal.β-Blockeruseand

clinicaloutcomesinstableoutpatientswithandwithout

coronaryarterydisease[J].JAMA,2012,308(13):1340-1349.

[51]GottliebSS,McCarterRJ,VogelRA.Effectofbetablockade

onmortalityamonghigh-riskandlow-riskpatientsafter

myocardialinfarction[J].NEnglJMed,1998,339(8):489-497.

[5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5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

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54]FihnSD,GardinJM,AbramsJ,etal.2012ACCF/AHA/ACP/

AATS/PCNA/SCAI/STSGuidelineforthediagnosisand

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tableischemicheartdisease:

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

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

andthe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AmericanAssociation

forThoracicSurgery,PreventiveCardiovascularNurses

Association,SocietyforCardiovascularAngiographyand

Interventions,andSocietyofThoracicSurgeons[J].JAmColl

Cardiol,2012,60(24):e44-e164.

[5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2007,35(3):195-206.

[56]佚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

国医刊,2010,45(11):63-67.

[57]HernandezAF,HammillBG,O''ConnorCM,etal.Clinical

effectivenessofbeta-blockersinheartfailure:findingsfrom

theOPTIMIZE-HF(OrganizedProgramtoInitiateLifesaving

TreatmentinHospitalizedPatientswithHeartFailure)

Registry[J].JAmCollCardiol,2009,53(2):184-192.

[58]HuangD,ChengJW.Pharmacologicmanagementofheart

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AnnPharmacother,

2010,44(12):1933-1945.

[59]McMurrayJJ,AdamopoulosS,AnkerSD,etal.ESCguidelines

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dchronicheart

failure2012:TheTaskFor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

ofAcuteandChronicHeartFailure2012ofthe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the

HeartFailureAssociation(HFA)oftheESC[J].EurJHeart

Fail,2012,14(8):803-869.

[60]Noauthorslisted.EffectofmetoprololCR/XLinchronicheart

failure:MetoprololCR/XLRandomisedInterventionTrial

inCongestiveHeartFailure(MERIT-HF)[J].Lancet,1999,

353(9169):2001-2007.

[61]Noauthorslisted.TheCardiacInsufficiencyBisoprolol

StudyⅡ(CIBIS-II):arandomisedtrial[J].Lancet,1999,353

(9146):9-13.

[62]PackerM,CoatsAJ,FowlerMB,etal.Effectofcarvedilolon

survivalinseverechronicheartfailure[J].NEnglJMed,2001,

344(22):1651-1658.

[63]WaagsteinF,BristowMR,SwedbergK,etal.Bene?cialeffects

ofmetoprololinidiopathicdilatedcardiomyopathy.Metoprolol

inDilatedCardiomyopathy(MDC)TrialStudyGroup[J].

Lancet,1993,342(8885):1441-1446.

[6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12):1076-1098.

[65]ToblliJE,DiGennaroF,GianiJF,etal.Nebivolol:impacton

cardiacandendothelialfunctionandclinicalutility[J].Vasc

HealthRiskManag,2012,8:151-160.

[6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195-209.

收稿日期:2013-02-22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