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刀锋一九三八 2014-02-05

我们的古人,留下许多名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古人教导我们怎样过好日子、怎样经营管理的名言之一。这个“计”,不是计算、计谋、计较,而是计划、考核、衡量,是全局之计,是一种大局观、全局观。

  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早晨,晨光曦微,一天开始了。要考核一天怎么过,就看您早晨怎么过。一天的谋划,始于早晨,好的开始,成功了一半。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佛门的晨钟暮鼓,正是对上进者、求知者、有志者的一种警醒,一种呼唤。许多人晨昏颠倒,把空气清新、精神饱满的早晨错失了,他没有早晨,他的一天损失逮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有春耕春播,才有秋实秋收,硕果累累。一个农人,失去了春天,还会有秋收冬藏吗?那一年又怎么过呢?人,能失去自己的青春吗?人老珠黄,青春不再,只能谈桑榆晚景,那还谈什么人生大计?孟东野有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如春天,春天亦是人类的母亲啊。我们迎来春天,迎来一年的美好开始,又当如何考虑、省思、计划好一年的全局呢?

一生之计在于勤。这个“勤”,不仅仅是勤劳、勤力、勤奋,还有勤思、勤省、勤精进的深刻含义。有一次,我带领许多弟子朝礼山西五台山。南台北台可以不去,但是,黛螺顶必须要去。那是垂直高度200多米的一座山峰,大约有1800多个石阶,必须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当时,我已七十多岁了,三步一拜,逐级攀登,我不成问题。那几位从北京、从上海、从香港、从深圳来的记者、教授、企业家、女老板,他们可不容易了。

  走了大约1/3,停下来,我对大家说“苦精进”。佛家八正道中有一条叫“精进”,其他的七条,都要靠“精进”来保证,失去了精进,不能精进,那另外的七条正道也不能成就了。所以,精进是保证另七条实现的。第一个精进,是“苦精进”。人要知苦,识苦,感受苦,不怕苦,能吃苦,克服苦,跨越苦,战胜苦,苦是考验我们,锻炼我们,成就我们的。我们欢迎苦,好不好?大家都说好,上。

  到了一大半的山间凉亭,我又停下来,对大家说第二个精进:勤精进。走了一半了,不要停顿,不要望而生畏,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既然已经走了一大半,那就鼓起勇气,继续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不对?大家又说好,坚持到底,直到最高峰,终于到达乾隆皇帝御题赐名的黛螺顶。

  我祝贺大家,说了第三个精进:法精进,也叫“究竟精进”。这个精进,不是为个人,不是为“我”的,是为大众的,是为了成就他人,是利他的。这才是真正的精进。当时有一位年已六十的老者,他有糖尿病,是没有信心登山的,但没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硬撑着也到达了山顶。听了我讲这第三个精进,他流下了泪,我想,他真有精进的体验了。这个精进正是“勤”的同义语。一生之计,在于勤,多么深刻。还有后话:这个六十岁的朋友,回到香港以后,糖尿病渐渐消失了,从此像换了一个人。我告诉他,是因为你的看法、想法变了,你已不是那个“有病”的你了。

  今年是马年。过年,总得说好话。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春接福,这就是好话。不过,过年很忙,过完年就更忙。有的人,忙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忙得毫无收获,甚至忙来忙去,不知忙的为什么。他的忙,一不见财,二不见利,付出很多,收获很少,于是,心中不是滋味,失落厌倦,精神困怠,情绪不安,问题多多。其实,那都很正常啊。种子播下去,颗粒无收,或者广种薄收,这并不少见,不是你一个人如此,别人也会如此,可能往往如此,本来如此,不必惊诧,更不必灰心丧气,过一个平凡的年,平常的年,有什么不好呢?平淡也是福,平淡也是滋味,平淡也是人生。心平天下平,心安天下安。

  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来春天,过好春天,我祝你夏秋冬大发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