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巧若拙文征明

 风雅苏州 2014-02-06
 
 
  唐祝文周,四大才子苏州人个个会念叨,但唐祝二人名头太盛,一搭一档忒抢风头,于是,文征明就显得陌生了。

  其实苏州不但有个桃花坞,还有一个文陵村——世世代代守护着文征明坟的一个村庄,如今已被拔地新房所覆盖。

  人民路北延线快通车了,我们可以去探望一下这个"古今第一流人物"。

  一个笨孩子,天资不聪慧,脑袋不灵光,这才子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答案很简单,勤奋+执着,似乎是一个励志故事。

  《明史》记载:“征明幼不慧。”他7岁才能站立,11岁才会说话,真不是一般的笨。他的老爸,当了一辈子清官的文林却笃悠悠不以为然,“儿幸晚成,无害也”,晚开窍是件好事,至少别学那个方仲永。

  进了学堂,文征明又被同学们笑,课余饭后,大家都在一边啸歌相乐,品茗对奕,他却一声不吭埋头练字,一本《千字文》,每天足足要写十大本,而且用的是最费时费力的蝇头小楷,笔画细若毫发,写错一点点就推倒重来,真是无趣至极,哪来一点点才子的倜傥气。

  16岁时,文征明认识了同龄的唐伯虎。文师吴宽,画习沈周,书学李应祯,文老爷子给文征明请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当代名流。师出同门的唐伯虎早就通融于心自创一格了,文征明却还在一边呆呆地临摹。

  考科举更是不顺,从26岁开始,他“十试有司,每试辄斥”,考了10次都不中,直到54岁,才由朋友举荐,谋得一个翰林待诏的闲职。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呆头鹅,或是一只先飞的笨鸟,那是远远成不了大家的。文征明的妙处,在于他藏巧若拙,大器晚成,在于他虽没小聪明,却有大智慧。

  宁王朱宸濠,就是燕王朱棣“靖难”那个帮凶,当时正在广征幕僚,英雄帖递到了唐、文二人手中。文征明不动声色称病婉拒,送来的贵重器物不启封就直接退了去。而唐伯虎却跃跃欲试想大展才华,结果跳进了贼窝,还好他够聪明,“佯为清狂,使至,或纵酒箕踞谩骂,至露其秽。”装疯卖傻才得以逃脱。

  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抵制诱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征明的心智颇为成熟,看似愚鲁实则通透。他有追求,有理想,知进退,辨忠奸,心儿是明亮亮的。科举屡考不中,他说“吾岂不能时文哉?得不得固有命耳。然使吾匍匐求合时好,吾不能也。”考归考,心态要放好。即使考不中,也坚决不做谄媚之文。

  50多岁才当了一个小官,可他第二年就递了辞职报告,明白了官场倾轧不适合自己,那该走就走丝毫不留恋,从此书画自娱,笔墨为生,一样悠哉乐哉。而长年的勤奋终于将他炼成一代名家,“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来要字画的几乎把门槛踏破。文征明却固守着自己的原则,“平生三不应”,不卖给藩王贵族、宦官与外国人。甚至连权贵严嵩路过苏州去探望他,他也没有按惯例回拜,还托人捎话给严嵩,“如果不回拜别人,却回拜你,就不算是我文衡山了。”书呆子气十足,挺可爱的。

  苏州最有名的拙政园,总设计师就是文征明,“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境界上学的潘岳,而设计上则居家、办公考虑周全,他不知算不算是开创SOHO办公的设计先驱。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文征明去世,终年90岁,他比同年出生的唐伯虎整整多过了36年自在舒畅的艺术家生活,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文征明墓:位于相城区元和镇文陵村,2002年曾被盗。今阳澄湖西路靠近苏虞张公路处有座平桥,下跨小河,沿河往南,密林深处即是。修葺后现有石马、石虎、神道、牌坊等留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