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语文作业最有意义

 七彩虹178 2014-02-06

什么样的语文作业最有意义?

——2011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一

胡根林

 

    长期以来,所谓“教学”,其实是个偏义复词,偏的是“教”,教师主要关注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因此,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也往往就是课内“教”的强化和补充。作业内容侧重死记硬背,偏于机械训练,强调重复与模仿,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困惑或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批阅过程侧重作业本身,忽视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之间的真实互动。用“五多五少”来概括就是: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机械巩固多,应用实践少;书面抄写多,口头作业少;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简单批阅多,深入反馈少。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而作业的变革,如果仍立足于传统的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突破口和生长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应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要成为重建与提升语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从语文外延看,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是构成学生课外、校外(家庭、社会)语文生活的重要时空,它饱含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语文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就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甚至是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下面评述的三篇文章,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和追求。

 

    [评议文章]王瑞楠《关于现代语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原载《教学管理》第5期

    [内容提要]现代语文作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为学生的手、口、耳、思维、表情乃至肢体的综合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创造创新乃至团结合作的目的。它不再是单纯地识记和理解,也不再是机械地反复操练,它注重突破纸和笔的限制而有效地借助现代学习媒体。

    在传统语文作业中,抄写词语、给词语注音、背诵、完成课后练习、练笔等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虽然这些作业能起到一些巩固、训练的作用,但其弊端也颇明显:如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追求答案的唯一性,约束了学生思维空间;学生“单兵作战”,教师苦不堪言等。基于此,王瑞楠老师在《关于现代语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有别于传统语文作业的现代语文作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现代语文作业,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为学生的手、口、耳、思维、表情乃至肢体的综合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创造创新乃至团结合作的目的。它不再是单纯地识记和理解,也不再是机械地反复操练,它注重突破纸和笔的限制而有效地借助现代学习媒体。

    毋庸讳言,“现代语文作业”这个概念失之于空疏,然而,在课改背景下提出这个概念,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作者为这种作业设计理念概括出四个特点,提出五种样式。

    哪四个特点呢?首先,以人为本,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强调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这包括选择作业内容、选择作业完成的手段。一句话,老师只要求学生达到目的地,至于走哪条路,怎么走,完全放手给学生。其次,能力立意,一切着眼于运用和提高。所布置的作业很少有单纯的记忆或抄写,大都具有综合性,需要调动多方面知识和能力方能完成,从而达到一箭双雕或一箭多雕的目的。再次,手段多样,现代技术成为学习手段。强调作业手段的多样化,如要求学会网络搜索、下载、存盘、发送、编辑、录入、录音等等;作业手段的多样化,带来作业呈现形式也的多样化,有书面的,有口头的,有借助于音乐或画面来展示的,也有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表现的。还有,分工协作,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改变学生做,教师改的形式,代之以学生做——学生展示——师生共同学习、欣赏、纠正、完善。

    从现有教学资源出发,他还开发出五种作业样式:

    第一种,配乐朗诵。为了让学生重视课文朗读,也便于检查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效果,他要求学生课外配乐朗诵,把朗诵的成果刻成磁盘或盒带,有条件的还可以发送到他的邮箱,课间在班级播放大家的朗读录音。

    第二种,影视卡拉OK。要求同座或邻座组成一个小组,选择电影、电视剧中人物台词较多的一个片段,请微机老师帮助,隐去演员台词(最好是保留音乐),组员各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对着影视画面配音,它类似于卡拉OK,不同在于一个是唱,是说。

    第三种,中英对译。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指定一段要求学生翻译成英文,或者借来英文原著,从中找出一段要求译成中文。作业收上来之后,有时选出几本请英语老师帮忙批改,找出一些共性的毛病;有时干脆就请英语老师到课堂上讲评。

    第四种,文言写话。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常见的文言句式,老师布置一些文言写话的题目,要求大家写一段文言,内容自定,但必须把这几个文言词写进去,且必须是规定的义项。或者是在课本或报刊中选择一些白话文语段,请学生改写成文言。

    第五种,研究性作业。布置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题目,根据组员的兴趣以及收集某方面资料的难易程度。全班分几组,5-6人为一个组,设组长一名,组长召集组员开会,确定选题,明确分工。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时间一到,要求各组提交研究报告,挑选好的课上展示,其余的在“学习园地”展出,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学习。

    目前,在一线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进行这种作业改革,但很多时候理念很新很好,却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作业样式。王瑞楠老师在《关于现代语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提到的五种作业样式,尽管其实际学校效果还有待检验,但不管从作业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语文味”,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非常不容易。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老师能进行这种探索,不仅能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意义的新型作业样式,而且能记录其试用的实际效果,在试用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它们的适用性。

    [评议文章]沈寿鸿《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原载《语文教学研究》第7期

    [内容提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与生活的链接,增加作业中的含“今”量。同时提供多方面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答案,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答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们经常把“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似是而非的话挂在嘴边,其实“语文”有学校语文和社会语文之别,有语文生活和语文课程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课程的语文和作为生活技能的语文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既然如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自然具备这样的功能,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过的语文知识解决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迁移,得到发展。沈寿鸿老师《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一文,就是从作为课程的语文与作为生活技能的语文两者之间存在这种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作业设计的四种策略。

    其一,在鲜活的语言材料学习中积累知识。

    沈老师认为,语文课要突出现代应用意识,力求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生活,在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他举了两例,一是教学剧本《一厘米》,一位老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如果电视剧《一厘米》即将上演,请你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词,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几个富有概括力的句子,也可以是一组不连续的主题词。另一个是在专题“广告多棱镜”学习中,让学生结合“生态绿洲,荷乡宝应”,为家乡宝应荷藕产品写一则商业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其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学会自主探究。

    沈老师以自己的两个案例来说明这点。其中提到上《背影》一课所布置的作业:“10岁时,我们仰慕父亲;20岁我们鄙弃父亲;40岁时,我们敬重父亲。”其实,父亲仍是那个父亲,但不同年龄的我们却会有不同的感情。十六七岁的你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请举一例,说说自己与父亲的情感。这样的作业设置了对话语境,学生容易有话说。

    其三,在互文式比较阅读中借鉴。

    基于文本之间互文性,因此可采用“链接法”进行互文式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如学《人琴俱亡》一课,根据本文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选取《世说新语·鼓琴吊丧》《晋书·王徽之传》及《列子·汤问》“高山流水”的故事为比较阅读内容,效果就不错。

    其四,在广阔的时空中放飞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大事、关注人生。他举了几个作文命题的案例。

    沈老师所概括的四种策略,客观点说并不具有策略的程序性,视角也非常错杂,然而,这篇文章对一线教师还是很有意义的,它最重要的意义是语文教学,即便在布置作业环节,也需要考虑它的教育性,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指向言语实践。一句话,语文作业,要成为情境化的言语实践之旅。

    [评议文章]吴兴阳《语文作业人文性批改策略探寻》,原载《教学与管理》第5期

    [内容提要]作业批改是教学中最为普通的事情,却是师生之间个性交流的一块绿洲。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挖掘作业批改的价值,利用批改作业的形式与学生对话,体现作业批改中的人文关怀。

    我们通常说作业具有认知功能、育人功能、发展功能、评鉴功能,但我们往往忽视,作业还具有交流功能,尤其是语文作业。目前,许多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遇对必勾”,“有错必叉”,或打分数,或划等级,结果是以偏概全,不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真实成绩,非但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吴兴阳老师《语文作业人文性批改策略探寻》一文在语文作业批改策略方面作了些探讨,努力想纠正这种误区,实现以作业为媒介的师生之间的人文关怀。

    他作了四个方面的尝试:

    首先,活用符号,实现激励性批改。改变遇错打叉,遇对打勾的符号表示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采用星级制,画笑脸,敲上教师自己刻印的漂亮图章,以激励学生作业积极性,拉近师生间距离。

    其次,革新用语,追求对话式批改。吴老师认为,评语是作业对话的载体,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到作业的批改中,巧妙地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评语应体现幽默性、激励性、针对性。

    再次,丰富主题,寻求互动式批改。在部分作业批改中,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比如在作文的互动批改中采用:自评、互评、自查、范文点评、家长评、师总评。

    最后,关注评价,寻求多维式批改。知识显现固然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完成作业的过程,学生的观念想法、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都蕴藏其中,似简单的作业其实蕴涵着学生个性的特征,反映着学生的心理世界。因此,教师不能以狭隘的课程视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一锤定音的片面评价,而应寻求多维式批改,显现作业评价的人文关怀。

    从简单化批改到激励性批改,从单一主体批改到互动性、多维性批改,《语文作业人文性批改策略探寻》一文在语文作业批改之路上作了诸多的探索,尽管其理论性并无优长,但其字里行间所饱含的对学生的关怀却令人动容。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篇文章在呈现方式上也颇有可取之处: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描述问题,最后提出策略操作。因为描述问题在先,使得策略操作针对性很强,读者能现学现用。

 

    语文作业变革,毋庸置疑,首先要立足于现有的种种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如建构学习理论、认知迁移理论、同化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杜威“做中学”理论、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等等,但更为要紧的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新课程作业理念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比如教育思想的更新——这是前提,如果搞这样的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改变,新的理念不渗透进入教师的头脑,那是难以起步的。比如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动手操作的能力要强。另外也体现在教师的敬业精神。你可能在这方面做改革尝试的时候,要比平时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另外还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语文作业变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胡根林,1972年9月生人。1990年汤中毕业。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教研员,副研究员。
自1992年工作以来,分别在九峰职校、汤溪中学任教。2001年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2004年毕业,在上海韩国国际学校工作一年。2005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从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家陶本一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后,进入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从事培训、教研工作,2009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课程专家崔允漷先生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教研员。
荣誉:获2003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十佳”研究生称号;获2008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被聘为云南、四川、上海、湖南等地国培专家,为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核心组成员,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