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善局·教养院·动物园

 风雅苏州 2014-02-06
 
 
  六一娃娃节,动物园里总是最热闹的地方。胖乎乎的小手,明亮亮的笑脸,欣喜若狂的尖叫,孩子们的快乐让动物们也欢腾起来。从昌善局到妇女生产教养院,从蛇王庙到动物园,这里容纳了一代代苏州人纷繁复杂却又无法言说的情感,或哀伤、或痛悔、或虔诚、或欢欣……

  也许是经历的年岁太短,当我知道动物园的来龙去脉时,几乎有一种巨大的荒诞感。

  多年之前,陆文夫一篇《小巷深处》震动文坛。女主角徐文霞,从旧社会的妓女蜕变成新社会的工人,她渴望爱情,却摆脱不了内心对过往的耻辱与不堪,她挣扎,她痛苦,她迎难而上,在那样的年代,这是让人同情和尊敬的力量。

  陆文夫的灵感与素材,正源于他采访的“苏州妇女生产教养院”,动物园的前身。

  苏州素来盛产妓女,而且是一等一的“书寓”。三百六十行,要做到书寓,得通过每年琴棋书画的考核,民国时上海滩上的挂牌书寓,人人操一口嗲嗲的苏州话,可见档次之高。

  时光的车轮滚滚,弹指间翻天覆地。解放初,一夜之间,苏州的妓女通通被集中起来,为她们治病,教她们工作。烟花女子不再涂脂抹粉咿咿呀呀,而是自力更生,成为了工厂里的普通工人。小说中徐文霞的情感波折,就是在她改头换面后萌生的。

  《小巷深处》让陆文夫开创了“小巷文学”的先河,也让娄门旁的“妇女生产教养院”成为苏州一个神秘的场所,从依稀可辨的老照片上,我们看到那些17、8岁的美丽少女们脸上新生的光彩。

  在那样信息封闭的年代,这应该算是一个最八卦的话题了。路人走过“昌善局”,窥视之余窃窃耳语,这些女的住在放棺材的房间里,会不会汗毛凛凛啊?

  冰冷与香艳,岁月改变了一切。动物园,就像是一个遥远而漫长的梦,在梦开始的地方,肃穆而悲伤。 

  旧时土葬,入土为安之前,有个大敛的仪式。而昌善局,就相当于那时的殡仪馆。今天动物们嬉戏的房间,半个世纪前妓女们改造生活的地方,在更早的时候,躺着的是一口口沉寂的棺柩。

  有丧事的人家提前在园中摆放灵堂,白幔、白彩球、寿照、挽联等一切到位。到了大敛那天,亲友一进门,园里的鼓乐班子就开始吹鼓奏乐。吊客拜礼,亲友回拜,然后盖棺材盖,钉子孙钉。

  在一片哀哭与鼓乐声中,棺柩被运到放生池边上的一排房间内,有专人轻轻放置在两条长凳上,叫“搁棺材凳”,习俗不能沾地,这样丧事才算正式结束。最后给亲友、吊客发一份定胜糕或紧酵镘头,两枝安息香。

  听老人口中喃喃道出的场景,仿佛是停滞在那个世界的画面。高个子的长颈鹿,静静盘着的黄金蟒,在孩子的雀跃中懒懒抬抬头,让人恍惚以为历史仅仅是梦境。

  已经没有多少苏州人了解动物园的前世今生了,只有放生池里的斑鳖,才知晓所有喷薄的遽变。老人说,当动物园还是昌善局时,每年清明人们来祭祀先人亡灵,池塘中养着的十几只癞团鼋是一个奇特的景观。水面上汆满喂食的大饼,癞团鼋时不时浮起来一口吞下,围观的人便发出惊呼,那是园中一年一次的热闹场面。

  可惜,这些斑鳖今天仅仅剩下了两只。《红楼梦》中贾宝玉调侃林妹妹:“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也许400年来,斑鳖们早已习惯了清冷寂静的昌善局,习惯了一个宁静安详的苏州,都驮碑去了吧。

  资料<<<

  苏州动物园位于城东北白塔东路1号。四面环水,南与东园相邻,占地40亩。 

  园址原为昌善局,创于清道光年间,是放生养牲之所。同治中期重修。光绪时始建殡舍

  民国17年停止放生动物,19年由吴县救济院掩埋所兼管,成为苏州百姓寄放棺柩之处。东部有蛇王庙。

  1951年,昌善局里寄存的灵柩逐步迁葬完毕,这里改设妇女生产教养院,将数百名苏州妓女改造成新人。1953年4月开始兴建动物园,原来存放灵柩的空屋变成各式各样动物的豢养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