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书记为村民种活“摇钱树”农民也成大老板

 此地有银三百两 2014-02-06

26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茅山西北的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一进华安苗木协会的门,就看见副会长林小球坐在办公桌前,正数着一摞子崭新的百元大钞。他告诉记者,村里老百姓70%都加入苗木协会,这几天分红已忙得差不多了。

村头,碰到刚从苏州回来的苗木大户郜邦杰,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做了2000多万元的苗木工程,当天上午与苏州创绿园艺有限公司对好账,结清工程款。“现在最忙的是准备明年的工程。”

老板多、大户多,是昔日穷山村的新风景。而说起村里短短六七年来的巨变,村民们都称赞村党总支书记刘树安为他们种活了“摇钱树”。

唐陵村地处茅山脚下,丘陵山区缺水严重,70%农民外出打工,村集体欠债100多万。2007年底,村两委会改选,刘树安放下在南京上亿元的公司回到村里当上了带头人。岗旁坡地种传统农作物“望天收”,而种苗木只需很少量的水。思路开阔的刘树安认准“苗木兴村”。2008年,村里成立华安苗木协会,发动村民种苗木,当年就有很多人脱贫致富。

靠一棵树起步,唐陵直奔农村现代化。但带给村里第二次飞跃的,是他们成立商会团队合作闯市场。唐陵人发现,村里虽然先后成立了苗木合作社、苗木交易市场等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但总体上比较松散。遇到绿化大工程,一家一户吃不下来。2011年3月,由30多家苗木大户发起,村里成立了镇江首家苗木行业商会,吸纳经纪人100多名,总资本达10亿元,联合大家的资本力量,进军大市场,参加大项目竞争。

商会成立不久,房地产大鳄碧桂园为黄梅的凤凰城项目慕名找上门,需要6000多万元的苗木。商会立即调集各家的苗木和品种,把苗木任务分配到近20个会员头上,一次性拿下了这笔大单。有了苗木商会,从配套到承接工程,利润空间增长了30%以上,为苗木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后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