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了凡诗词选

 红豆居士 2014-02-06

《诗刊》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ikanxiabanyue

【读诗】了凡诗词选  (2014-02-06 09:09:04)


 

读诗之了凡诗词

选自《诗刊》20141月号上半月刊“本期聚焦”栏目

 

 

行香子·筏庵何处

几世轮回,几度沧桑。堕尘寰、欲海茫茫。一丝念想,一寸明光。愿天难老,情难绝,恨难长。

筏庵何处,风中津渡。毕此生、来觅舟航。一腔碧血,一段柔肠。唤花无缺,人无怨,爱无疆。

 

 

破阵子·风闲舟自横

醉里吴音缭绕,梦中莲女娉婷。久寄异乡终是客,半老诗翁不赋情,山前月色明。

唱晓金鸡独立,披星小棹孤行。独坐烟波垂饵钓,一入江湖盼水清,风闲舟自横。

 

 

临江仙·多情莫负春花

万柳千丝飞絮,一轮红日西斜。孤心谁复寄幽遐。漫山鸣杜宇,几处野人家。

折得半枝春在,多情莫负春花。逍遥诗酒趁年华。寻章入绮梦,枕月访天涯。

 

 

水调歌头·了凡自语(贺铸体)

凡也六零后,枉度几春秋。栖身尘垢,白衣皆染不知羞。曾惯怜花珍帚,未识浮云苍狗,应笑慕风流。方觉轻狂够,万念一时休。

妄成功,空走秀,感沉浮。问杯中酒,千钟能否解微愁。难保吾身独守,堪慰愚心依旧,何羡觅封侯。还待归来就,一叶小扁舟。

 

 

捣练子·钓江南

山叠翠,水如蓝,又是人间三月三。坐定烟波闲一日,钓风钓雨钓江南。

 

 

南乡子·问心

夜静未成眠,欲待成眠怕梦缠。去日苦多回首望,如烟,行过方知蜀道难。

万事欲求全,竭虑殚精唯自怜。长夜问心心不愧,安然,敢对朗朗一片天。

 

 

青玉案

小楼一夜听花落,更急雨、连番虐。春色无边春又错,花期未过,情关初度,辗转东风恶。

春心自古娇孱弱,哪经得、狂风作。情字从来如纸薄,去来不定,断肠无用,最是销魂魄。

 

 

玉楼春

三月东风频送暖,遍地芦芽春水岸。城南农户种桃花,绿野嫣红开一片。

满目粉桃娇艳艳,彩蝶黄蜂痴有恋。十分春色剩三分,且把春光收拾遍。

 

 

知音

哪得人心同我心,未经弦动便知音。

春前谁识寒梅意,和寡无珍伯雅琴。

赤壁风流骚客去,西湖空响醉翁吟。

朝云渐远人将老,一曲高山弹到今。

 

 

无题

昨夜星辰随梦空,冷纱帘外远山钟。

忧思未解终成恨,秋意方兴便入冬。

想是前生缘已定,苦因阔别面难逢。

晓烟惨淡孤月黯,神女巫峰几度重。

 

 

无题

最是烟花三月中,温情犹记那年风。

轻敲湖鉴波心皱,暗画山屏眉黛工。

楼外晨岚飞柳絮,江南春雨小桃红。

应怜此景依稀在,却恨光阴似转蓬。

 

 

次韵答路村叔

恨不此身逢宋唐,可追苏白淡留香。

邯郸学步扬春雪,风雅附庸调羽商。

难弃双全忠孝梦,苦寻兼济国家方。

庙堂林下忧无数,寸大诗心总断肠。

 

 

无题

东君昨夜到江南,妙手丹青翠点山。

裁叶风来报春到,缠身病去踏青欢。

桃花坞外桃花雨,老酒坊前老酒幡。

莫嫌淡薄村醪贵,人生最贵是清闲。

 

 

无题

寂寂寒山树,悠悠老寺钟。

凝烟立枯岭,斜日堕云峰。

答子非鱼问,听禅不老松。

但知秋水意,何必问仙踪。

 

 

无题

人静山城卧,昏黄一梦中。

街灯开永夜,秋雨打疏桐。

客过青石巷,肩披故土风。

天涯莫愁远,何处不相逢。

 

 

梅雪缘

苦寒冰世界,何物此时红?

正是深情溢,非为悦己容。

袭人香暗送,惊艳雪纷从。

堪笑胭脂队,争春作附庸。

 

 

我的诗词审美标准

了凡

如何评判一首诗词的优劣?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我个人的写作实践和阅读体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所握。   

一、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意境是决定诗词质量的根本。关于意境,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我比较赞同王国维先生对意境的说法,这里不作赘述。需要强调的是:

1、意境不是意象、不是意象的盲目组合;意境也不仅仅是造景、不仅仅是情景交融。一首读之无物或意象混乱或逻辑矛盾的诗词,必然是缺乏灵魂的。

2、意境不等同于立意或所谓格调。诗词来源于生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面又有多少崇高的立意或格调呢?生活中,更多的是平淡,于平淡中巧妙地融入人之常情,言他人之欲言而不能言,诗词才能打动人心。

3、意境是广泛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些领域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万事万物皆可入诗词,皆可成绝佳意境。有我未必狭隘,无我未必开阔。用笔写诗词,差矣;用笔写心,是为高。

二、格律,是诗词的骨架,无骨则不立。格律诗词有独特的韵律、节奏甚至形式之美,此国粹也。我们不可叶公好龙,称自己写的是格律诗词,却放任自己随意破格破律。在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去守律。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1、尽可能守律。律,必须守,但不是不可破。神灵不在何需骨,有骨无魂总是空。在总体守律的情况下,如果意境和格律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可取意境而破格律。

2、个别地方出律的,未必不是好作品;处处守律的,也未必会是佳作。佳作的决定因素绝对不在于格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多处出律,我们的先贤们,依然认同《黄鹤楼》是好律。

3、格律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随着岁月、环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有容变之心。有一个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允许十四寒、十五删、一先等韵在填词时通押,却不允许在诗中通押,以此判定一首诗“不合格”毫无道理。

4、一篇作品,不允许多处出律。意境再好,却接二连三破律,那一定是功力问题了。

三、佳句,是画龙点睛。我们往往记不得一首诗词的全部,而能记住一句或几句,终生不忘。好的作品,是人类智能的结晶,绝大部分的佳作,是会出名句的。

四、声律和节奏美,使诗词可以传唱。诗词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过去可以唱、吟,现在,我们至少得让它能读。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词,能够让人体会到特殊的、意境之外的美。读着不舒服的诗词,一定有修改的必要。

五、字和词,是诗词的细胞,要保持本色,简单实用。我坚决反对堆砌辞藻、喧宾夺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离我们约1400年的小诗,它的用字用词,和现在有多少差别呢?诗词应当通过通俗易懂的字词,用最快的速度在读者心中再现作者设定的意境,引人入胜,引人共鸣。晦涩的字词甚至句子,只会让读者多走弯路,难以入境。

综上,我是这样来评判一首诗词的:

1、一首好的作品,需要有较好的意境,同时绝大部分满足了格律的要求。相反,如果在格律上一丝不差,却空洞无物、思维凌乱、没有中心,它一定不是好作品。

2、在具备了上述两个特性的基础上,如果它还有一、二句佳绝的句子,会显得更出色,可以加分。

3、它必须抛弃了那些晦涩或者华丽的文字外表,使读者不走弯路,可以快速入境。

4、最后,它还要过口语关,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经得起普通话的朗诵。否则,它终将被淹没,而不能口口相传。

当然,我的这些标准中,最难把握的是意境。我想,意境的高妙程度,见仁见智,但有无意境,略懂诗词,熟读唐诗三百首者,就应该可以分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