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南郑氏“十房祖”开基始祖墓(图/文)

 郑儒新居士 2014-02-06
渡镇雅埠村有一座郑氏古墓,这就是郑氏“十房祖”开基始祖启勤公墓。墓穴地结在新埠村附近,穴临江边结穴,外逆收得西江大河之按拢水。






内堂圆净平窝藏聚,两砂抱穴星有情,白虎抓一只三角印星,水口合正窍,立甲山庚向离卦分金,水处戌方蹇卦。穴星开面出唇端的而束气,此乃大发财丁之开族祖坟,刘氏生二子,葬坟后连添十儿孙。所以后人称其为“十房祖”穴地。几百年来人丁鼎盛至今过2万人之众,贾商官贵无数,文人秀仕特别多。其中郑湘畴、郑君华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郑湘畴又名郑全增,祖居六凤村双马田,使启勤公第八代子孙,1925年毕业于广东政法学校,1926年任教平南县中学,后来复到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毕业后曾任梧州市政府秘书,广西省民政厅主任秘书,宜山县教育局长,河池县长,广西省地方行政研究教官等职。后来又回平南任四年县长兼民团司令。其为官清廉,为官多年祖居还是土瓦房一间两兄弟共有。郑湘畴文笔秀丽被称平南才子之一,其写在上渡渡头“风雨亭”题联“唯愿众生登岸去,又逢名士过江来”之名句。辞去平南县长后,调到桂林,不久复被提到重庆国民党中央“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工作考检委”任委员,国大代表等职,参加制定国民党宪法。1949年解放回平南,次年出香港,后到台湾。1980年病逝,终年80岁。
郑君华 ,男,1945年7月生,广西平南县平南镇平田村人,始祖启勤公后裔第十代子孙,文学研究成绩卓著,“红楼”式巨著《芙蓉风》的作者。1970年3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电台编辑;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到贵州师大中文系任教。主要著述有;《先秦散文纲要》、《墨子选译》、《中国改革史》、《老子新本》、《先秦文学史》。另著大型长篇小说《芙蓉风》,是描写当代数十年历史巨变的“红楼”式巨著,全书120回、118万字,1999年4月重庆出版社分三卷出版,半年多已有数十篇文章介绍和评论。另发表论文、文章、各类作品一批。全部著述400万字以上。有的书文在海外出版。已收入《世界名人录》等大典。
“十房祖”穴启勤公墓相。传有个故事得地,当年郑姓先祖自福建迁上龚州,郑姓二兄弟父亡,准备用船运父之骨骸丹竹镇白马安葬。但当运骨骸到现墓地江边时,天空乌天暗地,大暴雨来临,因怕在船危险,就挑骨骸返回岸上避雨。大雨停后,草木皆伏,在江边一看,地理大师发现此穴,他说穴场四周形局端正,拱护有情,罗城周密,砂弯水抱,三角形的印星端正,形局十分完美建议就此安葬。兄弟商量后,决定不再往,就此安葬吉地。于是他们就立起坟茔,按时辰安葬。
葬父后,兄弟相继娶亲,连生十子,大发财丁,风调雨顺,生活越来越好。所以后人称此穴美地为“十房祖”。
一九九四年,平南县遭受百年一遇洪水袭击,西江两人民受到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政非常重视防洪建设,投入巨资建设平南防洪体系,并于一九九六年建成,现在西江两岸龙盘虎踞。上渡至雅埠、六风村委沿江防洪堤坝就是其中一条,以后几年的特大洪魔均被降服。这条人造“巨龙”正好从古墓左边经过,给古墓穴场人造了一脉气势磅礴的左青龙,保护郑氏子孙平安兴旺。从此之后,平南小刀之乡的刀具生产发展进入快车道,每年春分拜祭祖墓的郑氏后裔逐年增多,大拜之年(四年一大拜)有3千人拜祭,郑氏族人更团结、拼搏、人才背出、经济发展喜人,交通环境达到质的飞跃。(郑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