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项目管理师考试资料
2014-02-06 | 阅:  转:  |  分享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对客户的要求响应较快、事业部式企业对项目的约束力减弱。

·项目范围计划的主要方法,成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项目进度偏差分析——横道图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香蕉”曲线比较法等。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技术(1)数学分析(2)工作持续时间压缩(3)模拟(4)资源平衡试探法(5)项目管理软件(6)编码结构

·资源说明书的表现形式(1)资源计划矩阵(2)资源数据表(3)资源横道图(4)资源负荷图(5)资源累计需求曲线

·编制资源说明书(资源计划)的主要方法——专家评判法、多方案选择法、数学模型法。

·编制资源说明书所需信息收集途径:WBS、项目进度计划、类似项目信息、专家知识、资源相关信息、资源库

3.项目费用估算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因素估算法、自上而下估算法、自下而上估算法、WBS全面详细估算法、类比估算法、参数模型估计法、计算机软件估算法等。

·预测项目完成时的费用估算EAC=总预算费用/CPI

7.挣值法主要用到三个费用值进行计算

(1)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

(2)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

(3)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

(1)费用偏差CV——CV=BCWP-ACWP

当CV为负值,表示项目运行超支,实际费用超出预算费用

当CV为正值,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

(2)进度偏差SV——SV=BCWP-BCWS

当SV为负值,表示项目进度延误,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

当SV为正值,表示项目进度提前,实际进度快于计划进度

(3)费用绩效指数CPI——CPI=BCWP/ACWP

当CPI<1时,表示超支,即实际费用高于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当CPI>1时,表示节支,即实际费用低于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4)进度绩效指数SPI——SPI=BCWP/BCWS

当SPI<1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

当SPI>1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

4.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1)满足顾客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2)应规定项目过程、所有者及其职责和权限

(3)必须注重过程质量和项目交付物质量,以满足项目目标

(4)管理者对营造项目质量环境负责

(5)管理者对持续改进负责

6.项目质量成本一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1)预防成本(2)鉴定成本(3)内部损失成本(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的演示和证明所支付的费用,包括:

(1)为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等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的三个阶段

(1)宣传阶段——估算为主,查帐为辅

(2)改进阶段——查帐为主,估算为辅

(3)巩固、推广阶段——建立正式的会计帐目和统计核算表

·预防是为了将错误排除在过程之外;检查是将错误排除在送达客户之前。

·质量控制原理也可称为质量控制三部曲: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编写方法有:运筹学法、滚动计划法、追加计划法。

·人员配备计划编写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2)人尽其才原则(3)专业化原则(4)灵活性原则

·制定人员配备计划的方法:

(1)责任矩阵——表示职责的符号常见的有字母式、数字式和几何图形等。

(2)人力资源需求曲线

·沟通的基本内容——事实、情感、价值取向、基本观点

·项目会议:项目启动会议、项目情况评审会议、项目问题解决会议、项目技术评审会议。

·沟通计划编制的依据——主要包括沟通需求、沟通技术、约束条件和假设。

·项目进展报告的编写方法主要有进度报告、费用报告、综合报告三种方法。

·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3.项目风险评估

(1)定性风险评估

(2)定量风险评估:访谈、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非肯定型决策分析

5.风险应对措施

·回避风险——放弃或终止某项活动;改变某项活动的性质;放弃某项不成熟工艺等。

·转移风险——控制型非保险转移(出售、分包、开脱责任合同)、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免责约定、保证合同)、保险和担保三种形式。

·损失控制——损失预防(工程法、教育法、程序法)、损失抑制(分割、储备、拟定减小损失幅度的规章制度)

·自留风险

·标底应具有合理性、公正性、真实性和可行性。

标底的构成包括三部分:项目采购成本、投资者合理利润、风险系数。

·解决项目合同纠纷的四种方式——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

2.项目综合计划编制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2)整体最优原则(3)效益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5)社会性原则

·计划的综合平衡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2)合理性原则(3)重点性原则(4)满意性原则

·需求分析的过程

(1)需求的产生

(2)需求分析——需求的识别、需求的表达

(3)编写需求建议书

·项目需求的调查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法、询问法(面询法、电话调查、邮寄调查和留置问卷调查)、实验法和抽样调查法。

·项目构思的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一般包括潜伏、创意出现、构思诞生三个子过程。

(3)调整完善阶段——包括发展、评估、定型三个具体的阶段。

·项目信息收集的方法

(1)现场调查法——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

(2)现有信息收集法

4.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为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

机会研究的方法——要素分层法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1)战略分析(2)调查研究(3)预测技术

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关联树法、先行指标法、历史类推法、未来场景法等。定量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因果模型法等。

(4)模型方法——实物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5)智囊技术——哥顿法、对演法、缺点列举法、希望列举法。

·项目评估是审查与判断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评估工作计划一般应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进度。

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产品方案和资源利用是否合理;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是否先进、适用、安全可靠;检测手段是否完备;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先进、配套;有无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对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等。

·成本效益分析指标

(1)静态分析指标——静态分析主要计算项目的净效益、效益费用比、投资收益率和增量效益费用比等指标。

(2)动态分析指标

动态分析指标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类:最小费用指标、最大效益指标、效益费用比指标、净效益投资比指标和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比指标。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

·项目计划执行的评价结果要以执行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评价方法可以用:偏差分析、趋势分析、挣值分析法以及信息发送工具和技术。

·项目的变更控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信息反馈系统、监控系统和组织实施系统。

·团队冲突解决方式——协商、妥协、缓和、强制、退出

·合同收尾就是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付款、移交等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老刻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