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玉雕:宋鸣放

 生命之树常青 2014-02-07

宋鸣放

编辑词条

宋鸣放,1957年11月生于上海,1975年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厂技术学校,同年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

从事炉瓶雕刻工作十余年,玉雕从业已超过30年,在海派玉雕界享有“炉瓶代表人”之称。  

1 简介编辑本段

  宋鸣放

  1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委员

  海派“炉瓶七君子”之一

2 个人履历编辑本段

  自70年代中期进入玉雕领域后,宋鸣放从未松懈对技艺的磨练与追求,1980年获得首届全国玉雕比赛(炉瓶组)第一名,得奖作品“两环香炉”成为宋鸣放的成名之作。之后的雕艺历程连获殊荣,连年荣获中国轻工部优秀创作奖。更在1993年中国玉雕艺术协会举办之“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赛”中,五件参加比赛作品中四件获得殊荣。还在2005年“天工奖”评选中参选三件作品分获金、银、铜奖,个人综合实力可见一斑,非同凡响。宋鸣放大师设计创作之作品以精湛高超之玉雕技艺深受藏家喜爱。

3 作品风格编辑本段

  专长炉瓶器皿类作品,以创意精巧、琢技精湛享誉国内外,作品屡获大奖不胜枚举。

  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宋鸣放广泛汲取古今艺术素材,积累了丰富的风格底蕴,磨炼出高超精湛的雕琢技艺。更难能可贵在于宋鸣放的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感,每一件作品,都能体现该时间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技艺水平与当下的审美风格,是一位能真正达到与时俱进的大师。

  炉瓶器皿类是海派玉雕最具标志性的创作,以稳重典雅的造型、古朴精美的纹饰、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中国玉雕行业中享有盛誉,并以“规矩、对称、端庄”享誉海内外。宋鸣放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设计、因材施艺,汲古而不泥古,作品以“巧思、细腻、精致”的独特风格淋漓展现玉石之温、纯、柔、雅的品质,往往在似乎的不经意间流露出返璞归真的那份优雅。与戴永才、瞿惠中、李玉华、蒋大雄、钟建林和韩永年创制的海派炉瓶器皿,已成为海派玉雕中最具特色和传统的类别,被冠于“七君子”之美誉,同时被称为“功力派”的杰出代表。

  玉石雕刻界的前辈们对于宋鸣放的描述是“雕刻天赋与生俱来,对炉瓶创作很有灵性、很有感觉”.炉瓶器皿对于玉料的要求极其讲究,选料难度大,市场风险大。但是宋鸣放对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通常是一气呵成,对于器皿最为讲究极致严谨的线条要求、比例要求、对称性要求、造型要求、纹饰要求等等似乎一点也难不住这位大师,三十多年来一如以往的坚定于炉瓶创作,,每每不经意间凸现出原料最美、最精华的部分。

  在中国传统玉雕四大名派(北派、扬派、海派、南派)基础上,翡翠类别雕刻又分支出北派张铁成、沪杭派翁祝红颜桂明、南派连青云、汉派宋鸣放,五位领军人物所代表的四大新派别。宋鸣放作为汉派系的代表,引领一派、独领风骚,雕刻技法达到了天工的地步,更是大师中的代表人物。

4 主要获奖及作品编辑本段

  1980年首届全国玉雕比赛炉瓶器皿类第一名作品“两环香炉(岫玉)”

  198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作品“青玉仿古牺尊”

  1993年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一等奖作品“链条子母犀牛(翡翠)”

  1993年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一等奖作品“链条子母犀牛(翡翠)”

  1993年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一等奖作品“菊花瓣茶具(翡翠)”

  1993年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三等奖作品“链条八仙炉(翡翠)”

  1993年首届玉雕艺术精品评比三等奖作品“金蟾献宝(翡翠)”

  2003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银奖作品“白玉瓜棱壶”

  2003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最佳工艺奖作品“白玉雁壶”

  2004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铜奖作品“白玉福寿罐”

  2004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奖作品“白玉羊头瓜棱壶”

  2005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作品“白玉竹尖壶”

  2005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银奖作品“白玉载来花甲”

  2005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铜奖作品“白玉龙凤瓶”

  2006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银奖作品“白玉镂空雕提梁壶”

  2006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奖作品“白玉如意瓶”

  2007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铜奖作品“翡翠大海棠瓶”

  2008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铜奖

5 个人荣誉编辑本段

  2005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2006年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2009年被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聘为首席专家委员

  2009年入选《海派玉雕大师名家》名人堂

  1993年“翡翠链条八仙炉”、“翡翠金蟾献宝”、“翡翠链条子母犀牛”、“翡翠龙炉端尊”、“翡翠百寿手炉”、“翡翠菊花瓣茶具”、“翡翠象球炉”、“翡翠飞龙鼎”等作品被收入《第一届玉雕名家精品》

  2000年“翡翠狮子三足大炉”作品被中国玉雕艺术协会授予玉雕艺术名家精品

  2004年“白玉瓜棱壶”、“白玉飞虹贯日壶”、“白玉雁壶”、“白玉瓜棱壶”等作品被收入《2003天工奖典藏》

  2007年“白玉海棠瓶”、“白玉提梁壶”等作品被收入《2006天工奖典藏》如意水洗2008年天工奖作品

  2008年“白玉如意瓶”、“白玉吉祥如意瓶”、“白玉龙龟壶”、“一壶乾坤(白玉)”、“白玉竹扁壶”等作品被收入《2007天工奖典藏》

  2009年“如意水洗(翡翠)”、“如意瓶(翡翠)”、“象头瓶(翡翠)”、“茶筒(翡翠)”等作品入选《2008玉雕今典》

6 个人语录编辑本段

  l要把每块玉材料创作出最高的经济价值。

  l在玉雕的设计制作中,我愿吸收先人精湛突出的技艺,把估计风格相结合,创作出一些具有时代感、带有自己特点的信其产品,能让收藏爱好者得到一件爱不释手的传家宝,更让我们玉雕行业相继而名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