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高血压的五大特点

 陌上居士 2014-02-07

………………………………………………………………………………..    

     老年高血压的五大特点

 

     

 

 

老年人年纪越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老年高血压多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血压常波动,并发症多。

 

1.与年龄俱增:即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80岁左右的人群患病率为75%;80岁以上的人群的患病率>90%。

 

2.收缩压高:老年人动脉血管硬化,失去弹性。心脏收缩期遇到的血管阻力大,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呈现降低的趋势。老年人收缩压增高更常见,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的65%。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更易发生心力衰竭,也更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3.脉压差大:脉压差是反映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老年人血管弹性渐减,逐渐变硬。因为动脉血管弹性差,舒张压往往不升高甚至降低;而心脏收缩期遇到的动脉血管阻力大,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因此,表现为脉压差增大。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趋于降低,脉压差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差>40毫米汞柱诊断为脉压差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差可达50100毫米汞柱。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脉压差增大,是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更重要的危险因素。脉压差增大与脑血管意外复发密切相关;脉压差越大,脑血管意外复发的危险性越高。

 

  3.血压波动多: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血管变僵硬,失去弹性;同时,动脉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也变差。这样,就会使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更容易易随情绪、昼夜、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部分高龄老年甚至能发生餐后低血压。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早上高,晚上低,夜间血压水平较白天降低10%20%。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或>20%,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这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晕、眼花等症状。老年高血压病人,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老年高血压病人需要测量立位血压,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更应注意测量立为血压。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更需要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5.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常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相应脏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所致的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硬化所致的外周血管病、肾小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肾病,以及伴发高血脂、糖尿病、高粘滞血症及老年痴呆等疾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容易发生或加重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